强酸制弱酸原理

强酸制弱酸原理,第1张

强酸弱酸原理

酸性较强的酸能够制取酸性较弱的酸,是因为较强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较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可以跟较弱酸的酸根根离子结合,形成较难电离的较弱酸分子从体系中“游离”出去,从而导致化学平衡向着生成较弱酸的方向移动。

扩展资料

强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硫酸这类多元酸不在此限),或以酸度系数的概念理解,则指pKa值u003c−1.74的酸。这个值可以理解为在标准状况下,氢离子的浓度等同於加入强酸后的溶液浓度。

酸度系数,又名酸离解常数,代号Ka值。在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是指一个特定的平衡常数,以代表一种酸离解氢离子的能力。由于在不同的酸这个常数会有所不同,所以酸度系数会以常用对数的加法逆元,以符号pKa来表示。

作为一个平衡常数,酸度系数Ka是以反应物与化合物,更准确的应是质子化状态(AH)与脱质子化状态(A–)的自由能差ΔG°来计算。分子的相互作用偏向脱质子化状态时会提升Ka值(因[A–]与[AH]的比增加),或是降低pKa值。相反的,分子作用偏向质子化状态时,Ka值会下降,或提升pKa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10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