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挂科”,不能毕业!这个地方明确了……

大学生体育“挂科”,不能毕业!这个地方明确了……,第1张

学生体育“挂科”,不能毕业!这个地方明确了……

青小小综合整理自南昌晚报、今视频

近日,江西省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01

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开齐开足体育课

方案提出,到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优秀率达到25%以上。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

02

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方案提出,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高等教育阶段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体育课程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生须体质健康达标、体育学科学分修满,方可毕业。

03

确保学生每天

参加2小时以上体育锻炼

确保体育课时和体育锻炼时间。幼儿园要落实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

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小学阶段每天1课时,初中阶段每周至少3课时,高中阶段(含中职学校)每周至少2课时。

高等教育阶段要保证体育教学时数,落实好晨练制度,普通高校本科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不少于144学时,并须为高年级学生开设运动项目选修课;普通高职高专院校要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列入课表的体育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3+2”和“五年一贯制”高职段不少于60学时)。

进一步落实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增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04

体育课不得随意删减

课程内容和项目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不得随意删减课程内容和项目,严禁出现考什么才教什么的现象。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经常性组织课余训练,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同时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田径、游泳、体 *** 等基础项目和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

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实现“人人在运动,人人要运动”。

推进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方案改革,以“校园足球”“民族传统项目”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一条龙”的优秀体育特长生升学通道。

05

体育教师入校后

不能转岗教授其他学科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足配齐体育教师的地方应在每年新招聘教师计划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专门用于招聘音体美教师,体育教师入校后不能转岗教授其他学科。

在申报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中,适当增加体育专业人数比例。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学校到2025年、农村学校到2030年,每百名学生拥有音体美专任教师达到0.9人以上〔申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须在当年达到标准〕。

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补充机制。在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科目中,将“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分值比例从原来的5∶5调整为4∶6,提高学科专业知识考查的权重。

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加强乡村体育教师定向培养。持续实施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农村实习支教计划,建立多元化专兼职体育师资队伍,促进体育教师均衡配置。

06

今年启动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试点

推动学校体育重点项目特色发展。深入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和发展,大力提升我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质量,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工作。

以“学游泳、防溺水、强体质”为目标,从2022年开始启动中小学生游泳教育试点,力争在5年内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行游泳教育。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支持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我省红色资源,充实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传承弘扬红色体育文化。挖掘整理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积极推广武术、摔跤、棋类、毽球、五禽 *** 、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教学、训练、竞赛活动。

大力发展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自强不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鼓励特色发展,不得以校本课程代替国家课程。

07

每学年开展1次体质健康测试

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改革学校和学生评价,强化体育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每学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1次体质健康测试(因病或残疾学生可申请暂缓或免于测试)。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评价结果运用等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中小学校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纳入学籍管理,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应要求的方可毕业(按规定免测的残疾学生除外)。

08

公共体育场馆设施

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

促进学校体育融合发展。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有序开放,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户外营地等开展体育活动,更好地为中小学生课后训练和校外体育锻炼服务。

统筹好学校和社会资源,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要统筹考虑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新建体育场馆设施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将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区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积极开展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倡导家长在业余时间陪伴孩子参与体育锻炼。

此外,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鼓励各地试点推行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来源:青小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6013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5
下一篇 2022-1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