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是为了造福人类,中国的北斗有多强大?

北斗是为了造福人类,中国的北斗有多强大?,第1张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与全球各卫星导航系统和相关国际组织,特别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北斗系统服务世界、造福人类的义务。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精度达到米级。增强后可达到分米级和厘米级。能够充分满足新基建时代无人驾驶和精准农业的发展需求。

北斗应用的一个方向,结合更多的新技术,北斗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在车联网领域,北斗的定位和授时功能可以帮助系统完成准确的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感知。结合5G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技术,可以实现全场景、高精度的位置感知。在更广泛的物联网场景中,北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更具想象力。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同时具备短消息通信能力。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一直持续稳定运行,性能指标稳步上升,达到10米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处于领先水平。优于承诺的指标。根据北斗系统全球联网建设规划,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础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的北斗在军事用途上远比美国的GPS强大。美国在GPS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可以说,它想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整个世界。它不希望美国被中国彻底破解。时间稍晚一点,各种性能都强于美国的GPS。可以认为,目前没有办法超越中国的北斗。

空间技术与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闪耀星空,不仅令国内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服务越来越多,还走出了国门,服务亚太地区。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积极推动国家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重大应用示范专项、“互联网+北斗”的空间位置服务产业。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建设和应用这几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还会有哪些应用?

我国是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我国2000年建成了北斗导航实验系统,这是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刘经南告诉记者,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是一个区域系统,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内的定位服务。虽然只有三颗卫星,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在海上定位也可达到二三十米的精度,它是一个双向定位系统。双向授时,可以达到20纳秒,比GPS的授时精度要高,GPS承诺的是50纳秒。还有短报文功能,短消息可发60个汉字,利用双向通信的特点进行调制。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建立以后,在大地震、泥石流等救灾过程中得到应用检验,比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在海洋渔业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位置监控、安全救援。它可以与地面移动通信进行互联互通。北斗的船舶入网当时已经有5万多个,手机用户10万余个。

现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是北斗二代卫星系统,它由14颗卫星组成。刘经南表示,北斗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在10米左右。同时,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高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达3米左右。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它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一次可以发送120个汉字,并可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行互通。

北斗卫星可用性和连续性指标超999%

卫星上天,重点在于应用,我国北斗卫星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指标超999%。2012年底,第二代北斗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运行4年多来,系统保持了连续运行,可用性指标实际上达到了9999%以上,连续性达到了99986%。

我国北斗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主要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涉及汽车制造业,汽车电子制造业、车载信息服务商,还有面向智能交通的设备制造业及服务商。北斗将来还可跟用户的车位需求应用结合起来。现在装载了北斗导航系统的交通运输车辆约有380万辆,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万量级,车辆运营状态都可以实时上传至互联网上,实现实时监测。

现在我们的北斗卫星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精度的定位和导航增强服务,用户可以开展诸如高速公路车道级导航监控服务、旅游景点特定线路的无人车驾驶和监控、城市管道的实时状态监测和维修服务等。

未来北斗卫星将跨界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卫星数据在云端,用户在网上,北斗卫星系统与新兴信息网络系统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单位已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北斗位置服务将实现跨界融合,包括跨系统融合,跨地域融合等。

我国将重点推动‘互联网+北斗’的空间位置服务产业。比如北斗系统与蓝牙、宽带移动互联网、有线互联网、窄带物联网等融合,使北斗时空信息传输更快、位置更精确、图像更清晰、用法更巧妙。有了北斗系统,我国的无人驾驶也可能加快实现。

近日,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已启动由数百颗低轨卫星组成的“鸿雁”全球卫星通信星座系统建设,今年将发射首颗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介绍说,“鸿雁”全球卫星通信星座系统将以星间链路实现卫星空间组网,计划于2018年发射星座首颗星,预计在2023年建设骨干星座系统。 该院正积极参与全球导航天基增强系统建设, 未来,“鸿雁”星座将在5G物联网、移动广播、导航天基增强、航空航海监视等场景中,为全球任何地区的任何人与物实现移动通信保障与宽带通信服务。

此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2015年8月起,已开始着手建设“16+4+4+x”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未来将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服务。同时,该院还正加速建设可重复使用空间科学试验平台,助力农业、微生物产业、制药、新材料等多个产业取得新突破。
成立于1968年2月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科技单位,也是中国目前最具实力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主要研制基地。50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致力于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已发展成为中国空间事业的主力军,代表了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表示,近年来,该院不断推动航天技术、资源和能力向社会开放以及应用转化,传统航天和商业航天协调发展,持续打造良好的商业航天产业创新生态,有力推动了中国的航天强国发展进程。

来源:澎湃新闻网

在5月12日行云二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再一次的证实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双星发射成功有什么意义和前景吗?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吧!一起来看看吧!
行云二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5月12日9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行云二号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发射的行云二号01/02星将在轨开展天基物联网通信技术、星间激光通信技术以及低成本商业卫星平台技术的验证,并初步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
计划建成由80颗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星座中国航天科工自“五云一车”(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工程以及高速飞行列车项目)商业航天工程发布的3年来,着力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行云工程”便是其中之一。“行云工程”作为我国首个宣布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星座,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在2023年前后建成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星座,以期解决目前地面物联网业务因蜂窝通信网络覆盖率严重不足而导致的“通信盲区”难题。据了解,“行云二号”01/02星在国内低轨星座中首次采用了星间激光链路技术,即在轨卫星之间可通过激光通信技术实现远距离通信,可以不依赖地面站的传输,从而提高通信服务的实时性。此外,两颗卫星在国内首次采用星载数字多波束通信载荷,通过先进的通信协议,实现卫星海量短数据接入,从而成为国内最早实现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集成的星座系统。“行云二号”01/02星成功发射,也意味着α阶段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航天技术改变生活卫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的应用早已无处不在,航天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造福人类生活。此次成功发射的“行云二号”01/02星,将在轨为其自主研发的系列模组及产品终端提供通信技术支持,可以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时性的数据通信传输服务。据介绍,行云自主研制的双模集装箱监管终端,还可为海运或陆运集装箱、物流汽车等药品冷链物流监管提供及时性、数据化、智能化的位置信息、轨迹跟踪、状态监测(储藏药品的温度、湿度)、药品安全等监管服务,让货主、车主、监管人员等能够实时掌握冷链物品的位置信息、安全信息状态,未来市场应用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关文章推荐:本周有不错偏财运在投机方面有所斩获的星座单身的这些星座在近期会有满意的桃花出现哦近期会因为行运不佳导致身体不适的星座近期不要装阔绰否则容易漏财的星座桃花已出现请这些星座打开恋爱的雷达
奇点星座网,很多女生都会关注的星座知识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还可以在底部在线咨询奇点星座网。

近3年,伴随着传感器精度的提高,大数据、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的高速发展,智慧农业商业化的时间点已经来临,行业龙头和VC都在积极投资。根据中金公司智慧农业行业研究报告分析,预计到2020年,智慧农业的可及市场空间将超过800亿美元。其中以农业物联网应用的“精准农业”发展最为迅速。
“精准农业”主要是指:将传感器等硬件收集到的实时农作物、土壤、牲畜数据与天气、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相结合,利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向农业用户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达到节省资源、提高产量、降低风险等一系列目的。具体应用包括精准种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农药喷洒等。该部分在智慧农业中市场规模最大、商业化最成熟,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计,到2022年精准农业可及市场空间将超过200亿美元。
可根据个人或企业的种植园区或种植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园区或基地本身的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如果只是针对生产过程,可选农业远程智能监控房方案;如果针对农产品,可选择农产品溯源,如果需要综合考虑,可选择智慧农业云平台等方案,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也会到实地进行考察,给出相关的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2440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