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IIHS碰撞测试升级,新能源6款仅占18!

美IIHS碰撞测试升级,新能源6款仅占18!,第1张

不久前,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发布了2023年“Top Safety Pick+”(最佳安全车型+)和“Top Safety Pick”(最佳安全车型)获奖名单。作为全球最权威的安全碰撞测试机构之一,今年的IIHS评选再度曝出猛料。

2023年,共有48款车型入围,其中,28辆新车获得了“Top Safety Pick+”顶级评价,其余20辆为“Top Safety Pick”。作为对比,2022年,获奖车型共有101辆,其中“Top Safety Pick+”65辆,“Top Safety Pick”36辆。

主要原因是,IIHS升级侧面碰撞、防撞技术和照明标准。IIHS总裁David Harkey表示:我们正在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新的挑战,以此提升新车的安全性。比如:今年想获得Top Safety Pick+评价,车辆需要获得侧面碰撞“良好”的评价,小偏置碰撞至少获得“良好与可接受“的评价,IIHS还在第二排增加一个假人,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重点评估。

总的来说,评选标准大幅升级,获奖的难度增加了。不仅如此,2024年,IIHS将不再进行车顶强度、头枕和碰撞预防系统测试,因为主流车企的表现都很好,并转而推出其他新的测试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具体车型,算上雷克萨斯,丰田是今年获奖最多的车企,但是首款纯电bZ4X落选了,作为姊妹车,斯巴鲁SOLTERRA反倒入围了。同时,从榜单占比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车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共有6款车型,占比榜单整体的1/8。

获奖车型分别为大众ID4、斯巴鲁SOLTERRA、Rivian R1T、特斯拉Model Y、沃尔沃 XC90 Recharge与丰田RAV4 Prime。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载娱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因一大批车型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佳、成立没几年的中保研C-IASI,近来名声大噪,也让行走中国14年有余、堪称中国汽车安全碰撞测试“试金石”的C-NCAP饱受争议。作为消费者普遍关心又仰仗于权威机构评测的汽车安全,C-IASI和C-NCAP,谁更靠谱谁更全面成为了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C-IASI四大指数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更关注
最近被热捧的C-IASI因参照IIHS安全碰撞测试标准,其中所导入25%偏置碰撞测试标准被广泛关注,大有成为中国汽车安全碰撞“金标准”之势。但其实只是从这一个角度看C-IASI,就显得有些片面了。
成立于2016年,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研究工作,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维度,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事故伤亡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
其中,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源自保险行业技术研究国际组织RCAR,RCAR成立于1972年,成员包括各国保险公司所属技术研究机构。德国安联、美国IIHS等均为其成员。值得一提的是,C-IASI也是其在中国的唯一正式成员。RCAR规则用于评估每款新车在低速碰撞下的耐撞性和可维修性。评估结果最终会用于制定每辆新车上市时的保险费率,也就是消费者每年要交多少保费,可以反映出一款汽车在未来用车过程中的维修成本甚至是二手车残值。
而从高速碰撞测试来看,C-IASI引入了北美IIHS 25%偏置碰撞测试,以64km/h的速度去撞击车头左侧25%位置处的刚性壁障。然而,在中国的交通环境下,这种情形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来不及减速,撞上隔离墩,事故场景是比较少见的。根据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报告)数据,25%偏置碰撞在总事故比例中占2%,考虑到速度条件这个数字会更低。
比欧洲标准更严苛 C-NCAP碰撞测试项目更全面
随着C-IASI的粉墨登场,国内的另外一家专业的汽车安全碰撞测试结构——C-NCAP则被饱受争议。这家成立于2006年,借鉴欧洲Euro NCAP和日本J-NCAP的部分测试项目,并融入中国特色进行了改良(如在后排安放女性假人)的安全测试标准,走过14年历史,早已成为了中国消费者心中的有关汽车安全的“试金石”以及国内车企在开发时候的 “御用标准”。
据悉,C-NCAP测试规则,每三年都会进行一次改进,如今现用的是2018年发布的第五版。测试规则是依照欧洲Euro NCAP设立,所以,C-NCAP的测试标准是全面接轨Euro NCAP的。2018年版测试标准中,C-NCAP有增加对行人保护、主动安全、新能源汽车电安全等项目测试,测试维度更全面,而且不断根据中国交通事故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测试难度的本地化升级,甚至于标准更严格。
比如:在侧面碰撞测试中,碰撞台车重量由950kg增加至1400kg,相应碰撞强度增加474%;碰撞台车前端碰撞区域刚度增加,考虑到中国市场SUV比重大的情况,最下端离地高度从300mm提高至350mm,比欧洲测试台车高50mm,增加了碰撞测试的难度。据悉,目前C-NCAP正在制定2021版标准,预计明年发布。在乘员保护项目上,2021版标准将基于国内实际交通事故情况,增加更多的测试项目,比如侧面柱碰试验、MPDB试验(通俗来说就是两车对撞)、后排鞭打试验以及更多细节上的评价。
链接:2020年度C-NCAP第一批车型评价结果发布
4月30日,2020年度第一批4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结果出炉,帕萨特排名2018年新规b级车中第一。据悉,本次发布结果的4款车型中,包括3款传统燃油车,其中B类车2款,SUV车型1款,纯电动车型1款。
4款车型均严格按照《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的随机抽样原则,由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独立从4S店购置,采购车辆及零部件费用支出约256万元。全部车型按照C-NCAP管理规则依次进行AEB试验、行人保护试验、三项实车碰撞试验以及鞭打试验,并完成评分和星级评定。每款车型的每项试验安排均在C-NCAP官网上提前通知。
记者观察
经历了4次改版,一次比一次更加严格,为何C-NCAP还被业界称为“五星批发部”主要是因为各大汽车主机厂对于其碰撞规则相对熟悉,就相当于“应试考”,参照C-NCAP标准之下,碰撞成绩自然理想,而这也导致不同车型在安全性方面,不能在测试成绩上拉开差距。尽管C-IASI的标准设定仍有一定的争议以及局限性,但也不能说不是对行业的一种推动。
其实,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为什么要非此即彼实际上,中国拥有C-NCAP和C-IASI两大安全测试机构,是一件幸事。综合两家机构的成绩来做判断,更有利于选到安全的车型,毕竟没有任何一个测试标准能够完全涵盖并且真实还原实际的道路事故情况。(付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年4月24日,杭州近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中保研”)公布了最新一批的碰撞测试结果,极氪智能科技旗下豪华猎装轿跑极氪001创辅助安全历史最高分纪录、唯一辅助安全测试项目3项满分。

极致安全是极氪一以贯之的信念和追求,极氪001针对用车全场景、全链路、全环节、全乘员进行了安全防护的设计和开发。创纪录的优异成绩,充分印证了极氪001基于SEA浩瀚架构开发、以极氪式安全带来的坚实可靠的出行保障。安全防护傲视同侪,极氪001全领域守护用户行车安全。

极氪001中保研C-IASI汽车安全指数成绩

外不怕撞 超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筑起安全第一道防线

我们通常将汽车与外界物体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而将车内乘员与车内部件的碰撞称为“二次碰撞”。对于车内乘员来说,一次碰撞带来的风险是“惯性的冲击”,所带来的冲击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二次碰撞对人体的伤害情况,所以在保护车内乘员方面,车身结构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在C-IASI测评体系中,关于车身结构的测评主要体现于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车顶强度三项实验中。

正面25%偏置碰撞,模拟的是车与车小重叠面积对撞以及车辆撞树、撞电线杆等实际交通事故。“25%”指的是正面碰撞时车身的横截面与刚性壁障碍物的重叠率,车辆发生碰撞时,正面碰撞的面积越小,车身局部承受的力就越大,巨大的冲击力越不容易分散,对车内乘员安全的威胁也就越大。通俗点来说,这个位置就是位于车头两侧的25%区域,堪称汽车结构的“罩门”,由于重叠面较小,大部分冲击力需要防撞梁和悬架结构吸收,因此,它的防撞设计是否坚固,影响着整台车的安全性,这也是一辆车安全指数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本次中保研的正面25%偏置碰撞中,极氪001以超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保证了完整的乘员生存空间,A柱、门槛几乎零变形。如此优异的成绩,得益于极氪001在车身安全方面下的功夫。为了打造坚实的安全堡垒,极氪001以五星安全标准开发,打造了高性能钢铝混合轻量化车身,在A柱、B柱、车顶框架等重点部位使用了强度为普通钢材3-4倍、高达1300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此类钢材多应用于装甲车。笼式车身结构和超高强度热成型钢的强化,使极氪001顶压承重可达约115吨的重量,高效吸收和分散来自不同方位的碰撞能量,防止车舱变形。

超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

极氪001还采用了领先的电机主动下沉保护技术,当发生碰撞时,车辆将主动脱开前置电机并主动下沉以改变冲击方向,避免电机侵入乘员舱,进一步保护乘员舱安全。同时,采用“脱轮卸力”结构设计,碰撞中可被动切断高刚性前轮,使前轮与车身脱离联系,更好的分散撞击产生的力量,可避免轮毂侵入乘员舱对人员造成危险。

先进结构碰撞策略-电机下沉&脱轮卸力

极氪001除了有高性能钢铝混合轻量化车身,还采用了极致溃缩吸能策略,无论是遇到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这种常见的事故,还是车辆失控导致车身翻滚,都能有效的防止乘员舱变形导致对车内乘员的伤害,为车内乘员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为化解碰撞能量,高性能钢铝混合轻量化车身规划了七横五纵多通道受力结构,其中包括:防撞横梁、吸能盒及纵梁、副车架、车轮、下A柱及门槛等,并且极氪001在前后车架设置溃缩区,具备合适的强度和良好的变形能力,能充分兼顾车身轻量化、碰撞溃缩卸力和行人保护的需求。以车头为例,在碰撞发生时吸能结构溃缩变形并折弯尾端,吸收能量的同时,让能量沿侧向传递释放,有效避免了结构被击穿的风险,起到对乘员舱和电池舱的保护作用。

“九宫格”防撞结构设计&安全气囊

不止于正面25%偏置碰撞,极氪001在侧面碰撞测试的各个细项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侧面结构侵入量获得了轿车最佳表现。极氪001采用了“九宫格”防撞结构设计,布局在车身侧面底部的防撞梁,横贯前后轮中间的车身部位。当车身侧面发生碰撞时,三层不规则的9 个“舱室” 合计宽度约133mm,可以由外至内逐级溃缩,给电池层层碰撞缓冲。“九宫格”电池防撞结构,使整车可承受约714吨(700kN)的侧向柱碰瞬间冲击力。值得一提的是,极氪001在侧面碰撞安全验证中,采用了极氪009一致的安全标准,贯穿整个门槛梁,每隔127cm进行一次侧柱碰测试,远超行业1个测试点要求,共测15个点,有效保证侧面碰撞后的乘员生存空间,为车内成员提供安全防护。

极氪001带给家人的全面安全防护 远不止如此

评价一辆车的安全性要从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方面综合考虑,智能化辅助安全也十分重要。此次中保研测试,极氪001的ZA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中取得了11378的历史最高分,极氪001也是唯一车辆辅助系统3项满分的车型。优异成绩得益于其采用顶级智能感知硬件配合领先算法,以智能加持防患于未然。极氪001搭载双7nm Mobileye EyeQ5H智能驾驶芯片和Falcon Eye Vidar鹰眼视觉融合感知系统,通过全场景的辅助驾驶安全功能,能够实现在车辆发生碰撞危险前做出安全、高效地判断,有效预防和降低行车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提升驾驶安全性。

ZA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除了关注用户出行安全,极氪全域安全理念还对智能纯电时代的三电、健康和信息安全,也考虑的面面俱到。在新能源用户关注的三电安全方面,极氪001采用NTP无热蔓延防控技术,通过实时防控,提前预警,主动冷却,被动隔热,快速排气,智能断电6大安全防护措施,将电池安全性提升到全新高度。同时,依托行业领先的360°电池安全防护系统,以及远超国标、涵盖六大类极端工况的218项系统级安全测试、675项零部件测试,确保电池包外不怕撞,内不起火,更不怕涉水,让纯电车的安全无懈可击。

行业最高电池安全标准,无热蔓延不起火

在乘员健康方面,极氪001通过采用CN95空调滤芯、App可控智能主动座舱清洁、AQS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等多重硬核防护,能让车内空气时刻保持清新,还兼具祛菌除霉。此外,随着汽车智能化高速发展,信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极氪001构筑了三大“隐形防火墙”,能充分做到信息零泄漏、零篡改和零误传,保障汽车信息安全。

舒适健康安全座舱

极氪001在最严苛的C-IASI评价体系中创造多项纪录,立标中大型车安全典范的同时,也充分印证了极氪雄厚的体系实力和创新能力。除了有权威证言,极氪式安全也始终用事实说话,两年来,极氪实现了近十万台的产品交付,至今仍保持着行业唯一的电池零起火纪录。从用户的安全出发,极氪不仅一直恪守着安全底线,更将智能驾驶安全标准提到了更高的层面,真正用实践证明:安全,才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猫头鹰车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近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最新一批车型测评结果公布,引发了我们的关注。

 

一是因为涉及测评的14款车型中有一半是新能源车,尤其是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个维度,仅有蔚来ET5、一汽-大众ID6 CROZZ、上汽大众凌渡L、极氪001、北汽魔方5款车型取得成绩A(良好)。

 

而以理想L8、福特电马为代表的6款车型取得M(一般),另外还有3款车型取得P(较差)。

 

 

其二则是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就理想L8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获得M(一般),发表了公开言论引发关注。

 

李想的回应如下:“想要在维修费用上获得A(良好)的评价方法是,在这个期间内把碰撞对应的零部件价格下调。团队也有过这个建议,但被我否掉了,实事求是即可,M没问题。”

 

 

众所周知,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相当权威的安全性测试标准出现。

 

其沿用美国IIHS标准,由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和车辆辅助安全四个分指数组成,每个分指数的评价标准为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等级。

 

而上述14款车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上均未获得G(优秀),一方面确实与碰撞后的车身表现有关,另一方面或许也与一些车型的造型构造,以及在低速碰撞后的修车花费高低有关。

 

我们对此猜想,这也与中保研为了提高新车的保险费用及减少后续的理赔费用有关,而从评级方面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评判标准。

 

看得出来,李想的回应非常云淡风轻,并且还暗讽了采用了下调零部件价格这样的“作弊方式”,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我们不妨综合对比,来看看以理想L8、蔚来ET5、极氪001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三车的碰撞测试结果。

 

上图:理想L8碰撞成绩

 

首先来看理想L8为何在“碰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上获得M(一般)的成绩。

 

在结构耐撞性、可维修性、碰撞兼容性都分别获得了G(优秀)、A(良好)的成绩,唯独在维修经济性一项获得的是P(较差)。我们认为“罪魁祸首”是前脸贯穿式头灯,碰撞后的变形势必影响维修。

 

上图:蔚来ET5碰撞成绩

 

接着再来看一下蔚来ET5,没有贯穿式头灯的它,同样也有着极具辨识度的前脸设计。在结构耐撞性上,蔚来ET5获得了G(优秀),在可维修性、维修经济性、碰撞兼容性三项均获得了A(良好)的成绩,所以在“碰撞性与维修耐久性指数”,蔚来ET5成绩是A(良好)。

上图:极氪001碰撞成绩

 

最后是极氪001,结构耐撞性获得G(优秀),维修经济性、碰撞兼容性都A(良好)的成绩,可能因为前大灯凸起的造型设计,所以可维修性M(一般)。最终的“碰撞性与维修耐久性指数”成绩是A(良好)。

 

 

由此可以窥见,理想L8的结构耐撞性、可维修性、前后防撞梁尺⼨与蔚来ET5、极氪001评级相差不大,但在碰撞之后,理想L8其前脸采用了贯穿式头灯,且位于易碰撞区域,一旦遭遇碰撞就非常容易受损,必须整个更换,势必会提升维修费用,导致整体维修性不佳。

 

实事求是地说,以理想L8、蔚来ET5、极氪001为代表的新势力打造的智能新能源车,当智能与科技等成为主要的卖点之一,车辆的前后的确需要布置更多的摄像头、雷达、传感器。如果受到碰撞,其维修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自然要高于传统汽车。

 

而这也是为何他们在“碰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上,成绩难以达到G(优秀)的原因。

 

而当前,无论是新势力、新能源还是传统合资大厂造的新能源车,为了打造极简且有辨识度的前脸,也开始效仿在容易碰撞的区域布局贯穿式头灯,其实无疑将增加新车遭遇碰撞后的维修成本。

 

 

在我们看来,李想所言的“我分数低、我不屑于作弊”——即在碰撞测试期间,把碰撞对应的零部件价格下调,从而获得维修费用上获得A(良好)的办法,无非是想为理想L8成绩不佳的“维修经济性”开脱。

 

在其的言论发出后,我们也咨询过多家车企,他们表示并不会因为一个碰撞测试成绩,去调整对应的零部件价格。

 

由此可见,新车要想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好成绩,首要是在车身底盘结构、前后防撞横梁等做到⾜够坚固,可以在低速碰中杜绝变形;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在易碰撞区域布置价格昂贵的电⼦元器件,是减少维修费⽤的关键。

 

相信,消费者在关注到理想L8碰撞“维修经济性”P(较差)的成绩之后,或许会在后续选车之时擦亮眼睛、慎重考虑这类带有贯穿式头灯的车型。

 

而这将会影响接下来推出的新车,在前脸的设计造型上,慎用贯穿式头灯这一举动。至少从“维修经济性”角度来看,贯穿式头灯不再会是一个值得推崇的设计风向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红点新能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24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