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无功补偿方案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电容无功补偿的原理

【配网无功补偿方案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电容无功补偿的原理,第1张

摘 要本文针对配电网无功补偿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如何采用最佳方案在进行配电网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和搞好无功平衡,是一项建设性的降损技术措施。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对策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也开始普及和发展起来,从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从有触点补偿到无触点补偿,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无功补偿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1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
通过计算全网的无功潮流,确定配电网的补偿方式、选择最优补偿容量和补偿装置安装地点,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要使补偿后的运行费用以及相应的安装成本同时达到最小化,需要大量的数据累计和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同时计算过程相当复杂。
12 无功功率因数补偿度问题
一般资料中都比较笼统地提出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5以上或最低,目标是达到规定的功率因数,然后是越高越好,尽量使其接近1,这是一种片面追求高功率因数的做法。
13 谐波的问题
电容器本身除了具备一定的抗谐波能力,但同时也有放大谐波的副作用。谐波含量过大时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电容器的过早损坏。并且由于电容器对谐波的放大作用,将使系统的谐波干扰更严重。因而做无功补偿时必须考虑谐波治理,在有较大谐波干扰,又需要补偿无功的地点,应考虑增加滤波装置。
14 无功倒送的问题
无功倒送会增加配电网的损耗,加重配电线路的负担,是电力系统所不允许的。尤其是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方式的用户,则可能在负荷低谷时造成无功倒送,这引起充分考虑。
15 产品选型及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运行及产品可靠性问题。与配电变压器相比,低压补偿装置的维护量无疑要高很多;控制系统越复杂、功能越多,维护工作量越大。低压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在开关和电容器,电容器寿命与工作条件有关,因此装置的投切开关是关键。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户外配变无功补偿因工作条件差,晶闸管或接触器补偿装置难满足可靠性要求,机电一体开关是最佳选择。(2)要注意产品类型和功能选择。对配电台变的补偿控制,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产品可供选择。城网台变多以无功补偿为主,很多要求有综合监测功能。
2无功补偿方案实施的对策
21 无功补偿装置地点的选择
怎样选择装设地点和容量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公式,已知电容器容量,取在不同安装容量时最佳安装地点。
式中,K为线路无功补偿度;n为电容器组数;Qc为电容器容量(kvar);Q为线路无功功率(kvar)。
在10kV配电中装置并联电容器最佳补偿问题,经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电容器的安装组数、容量与无功线损下降率
电容器安装组数 离线路末端安装距离 电容器安装容量 无功线损下降率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1 1/3L 2/3Q 889
2 1/5L 3/5L 4/5Q 960
3 1/7L 3/7L 5/7L 6/7Q 980
注:L为线路全长。
一般对于均匀分布负荷的配电线路,以安装一组电容器为宜,最多两组就足够了,实际配电除有干线外,还有许多分支线,配电线上无功补偿装置可按以下原则进行配置:
(1)在负荷较大的分支线上,各配置一组电容器,安装地点在距支线T接点2/3处,补偿容量为支线载功负荷平均值的2/3。
(2)在干线距首端2/3处配置一组电容器,容量为经支线补偿后全线剩下无功负荷的2/3。
(3)电容器组安装应尽量靠近配电变压器,停电后电容器组可以通过变压器绕组放电,遇有线路停电检修,还应断开电容器组。
22 无功功率因数的计算
用户的功率因数偏低就会从系统中吸收无功。补偿无功功率后,让无功功率基本就地平衡,线损可以大为降低,这是降低网损的主要措施之一。用户提高功率因数不外乎2种方法:(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让设备运行于最佳状态;(2)自然功率因数达不到要求时采取无功补偿的方法,但将功率因数提高到多大才算较合理呢?首先分析一下无功功率因数提高到多少才合理。
在负荷的有功功率P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就意味着减小负荷的无功功率Q,因而可以减少无功功率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所以也将减少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有功功率损耗的电能损耗。
设电网的元件电阻为R。功率因数为cosφ,则元件电阻上的功率损耗△P=P2R/U2cos2φ,所以△P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功率因数cosφ就意味着减少功率损耗△P。同时提高负荷功率因数与降低线损百分数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简单的近似关系式表示:
△P(%)=[(1-cos2φ1)/cos2φ2]×100%
式中,cosφ1为负荷原来的均方根功率因数;cosφ2为提高后的均方根功率因数。
按上述公式可得出提高功率因数对降低负载损耗的影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负荷功率因数与降低线损的关系表
负荷原有功率因数值 06 065 07 075 08 085 09
降低线损百分数/% 60 53 46 38 29 20 10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使无功功率基本就地平衡,线损就可以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和提高变压器的输送能力。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应提高到以下规定值:
(1)一般工业用户的功率因数要求从085提高到09;(2)对大量用电的工业用户的功率因数要求从090提高到095;(3)对普通居民用户功率因数要求达到085以上。
23 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中的几点建议
(1)无触点静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优质可控硅模块作电子投切开关,使用寿命长,采用电压过零投切时能限制涌流在规定范围内自动投切,动态响应技术,投切时间≤20ms,同时采用电抗器电容器组,真正做到电容器投切时无涌流、无震荡、无谐波、无电压冲击噪声运行,同时相应地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2)无功补偿容量根据配变容量、负荷情况进行综合选择,厂家进行成套设备的安装与检测。无触点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具有负荷综测、电压综测功能,能对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根据功率因数限制进行无功投切设定,功率因数达到设定值时,不投电容器,功率因数超过设定值时,切开电容器,当系统停电时,自动退出电容器,当系统恢复供电时,自动恢复运行。
(3)虽然线路电压的波动主要是由无功量变化引起的,但线路的电压水平却是由系统情况而决定的,当线路电压基准偏高或偏低时,无触点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能根据电压限制进行电容投切设定,108%额定值≤电压<过电压。欠补不投,过补切。
3结语
配电网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城市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现有电网及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几个方面,以利于最终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爱华浅谈10kV配电无功补偿技术与经济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8)

你指的是无功补偿原理么?百科里有。
柜子多少是根据柜体型号和补偿容量来定的,如果单个柜体容量不够所以装2台。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一、按投切方式分类:
1 延时投切方式
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电容器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下面就功率因数型举例说明。当这个物理量满足要求时,如cosΦ超前且>098,滞后且>095,在这个范围内,此时控制器没有控制信号发出,这时已投入的电容器组不退出,没投入的电容器组也不投入。当检测到cosΦ不满足要求时,如cosΦ滞后且<095,那么将一组电容器投入,并继续监测cosΦ如还不满足要求,控制器则延时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可整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直到全部投入为止。当检测到超前信号如cosΦ<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入的那组电容器组在切除时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3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十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30分钟,切除也这样。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入期间,此时电网可能已是容性负载即过补偿了,控制器则控制电容器组逐一切除,周而复始,形成震荡,导致系统崩溃。是否能形成振荡与负载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所以说这个参数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整定,要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再考虑补偿效果。
2 瞬时投切方式
瞬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动态"补偿方式,应该说它是半导体电力器件与数字技术综合的技术结晶,实际就是一套快速随动系统,控制器一般能在半个周波至1个周波内完成采样、计算,在2个周期到来时,控制器已经发出控制信号了。通过脉冲信号使晶闸管导通,投切电容器组大约20-30毫秒内就完成一个全部动作,这种控制方式是机械动作的接触器类无法实现的。动态补偿方式作为新一代的补偿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在很多开关行业厂都试图生产、制造这类装置且有的生产厂已经生产出很不错的装置。当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从性能上、元器件的质量、产品结构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动态补偿的线路方式
(1)LC串接法原理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采用电感与电容的串联接法,调节电抗以达到补偿无功损耗的目的。从原理上分析,这种方式响应速度快,闭环使用时,可做到无差调节,使无功损耗降为零。从元件的选择上来说,根据补偿量选择1组电容器即可,不需要再分成多路。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应该是非常理想的补偿装置了。但由于要求选用的电感量值大,要在很大的动态范围内调节,所以体积也相对较大,价格也要高一些,再加一些技术的原因,这项技术到目前来说还没有被广泛采用或使用者很少。
(2)采用电力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容器组的投切开关,较常采用的接线方式如图2。图中BK为半导体器件,C1为电容器组。这种接线方式采用2组开关,另一相直接接电网省去一组开关,有很多优越性。
作为补偿装置所采用的半导体器件一般都采用晶闸管,其优点是选材方便,电路成熟又很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元件本身不能快速关断,在意外情况下容易烧毁,所以保护措施要完善。当解决了保护问题,作为电容器组投切开关应该是较理想的器件。动态补偿的补偿效果还要看控制器是否有较高的性能及参数。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控制器要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时间,准确的投切功率,还要有较高的自识别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补偿效果。
当控制器采集到需要补偿的信号发出一个指令(投入一组或多组电容器的指令),此时由触发脉冲去触发晶闸管导通,相应的电容器组也就并人线路运行。需要强调的是晶闸管导通的条件必须满足其所在相的电容器的端电压为零,以避免涌流造成元件的损坏,半导体器件应该是无涌流投切。当控制指令撤消时,触发脉冲随即消失,晶闸管零电流自然关断。关断后的电容器电压为线路电压交流峰值,必须由放电电阻尽快放电,以备电容器再次投入。
元器件可以选单项晶闸管反并联或是双向晶闸管,也可选适合容性负载的固态接触器,这样可以省去过零触发的脉冲电路,从而简化线路,元件的耐压及电流要合理选择,散热器及冷却方式也要考虑周全。
3混合投切方式
实际上就是静态与动态补偿的混合,一部分电容器组使用接触器投切,而另一部分电容器组使用电力半导体器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做到优势互补,但就其控制技术,目前还见到完善的控制软件,该方式用于通常的网络如工矿、小区、域网改造,比起单一的投切方式拓宽了应用范围,节能效果更好。补偿装置选择非等容电容器组,这种方式补偿效果更加细致,更为理想。还可采用分相补偿方式,可以解决由于线路三相不平行造成的损失。
4 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应用方面,选择那一种补偿方式,还要依电网的状况而定,首先对所补偿的线路要有所了解,对于负荷较大且变化较快的工况,电焊机、电动机的线路采用动态补偿,节能效果明显。对于负荷相对平稳的线路应采用静态补偿方式,也可使用动态补偿装置。一般电焊工作时间均在几秒钟以上,电动机启动也在几秒钟以上,而动态补偿的响应时间在几十毫秒,按40毫秒考虑则从40毫秒到5秒钟之内是一个相对的稳态过程,动态补偿装置能完成这个过程。
二、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有三种采样方式,功率因数型、无功功率型、无功电流型。选择那一种物理控制方式实际上就是对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指挥系统,采样、运算、发出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测量、元件保护等功能均由补偿控制器完成。十几年来经历了由分立元件--集成线路--单片机--DSP芯片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其功能也愈加完善。就国内的总体状况,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厂家也愈来愈多,其性能及内在质量差异很大,很多产品名不符实,在选用时需认真对待。在选用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生产的控制器其名称均为"XXX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名称里出现的"无功功率"的含义不是这台控制器的采样物理量。采样物理量取决于产品的型号,而不是产品的名称。
1功率因数型控制器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它表示有功功率在线路中所占的比例。当cosΦ=1时,线路中没有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以减少无功损耗是这类控制器的最终目标。这种控制方式也是很传统的方式,采样、控制也都较容易实现。
"延时"整定,投切的延时时间,应在10s-120s范围内调节 "灵敏度"整定,电流灵敏度,不大于0-2A 。
投入及切除门限整定,其功率因数应能在085(滞后)-095(超前)范围内整定。
过压保护设量
显示设置、循环投切等功能
这种采样方式在运行中既要保证线路系统稳定、无振荡现象出现,又要兼顾补偿效果,这是一对矛盾,只能在现场视具体情况将参数整定在较好的状态下工作。即使调整的较好,也无法祢补这种方式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在线路重负荷时。举例说明:设定投入门限;cosΦ=095(滞后)此时线路重载荷,即使此时的无功损耗已很大,再投电容器组也不会出现过补偿,但cosΦ只要不小于095,控制器就不会再有补偿指令,也就不会有电容器组投入,所以这种控制方式建议不做为推荐的方式。
2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控制器
无功功率(无功电流)型的控制器较完善的解决了功率因数型的缺陷。一个设计良好的无功型控制器是智能化的,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兼顾线路的稳定性及检测及补偿效果,并能对补偿装置进行完善的保护及检测,这类控制器一般都具有以下功能:
四象限 *** 作、自动、手动切换、自识别各路电容器组的功率、根据负载自动调节切换时间、谐波过压报警及保护、线路谐振报警、过电压保护、线路低电流报警、电压、电流畸变率测量、显示电容器功率、显示cosΦ、U、I、S、P、Q及频率。
由以上功能就可以看出其控制功能的完备,由于是无功型的控制器,也就将补偿装置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线路在重负荷时,那怕cosΦ已达到099(滞后),只要再投一组电容器不发生过补,也还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使补偿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采用DSP芯片的控制器,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使得富里叶变换得到实现。当然,不是所有的无功型控制器都有这么完备的功能。国内的产品相对于国外的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
对于这种控制器要求就更高了,一般是与触发脉冲形成电路一并考虑的,要求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强,运算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完成动态补偿功能。由于这类控制器也都基于无功型,所以它具备静态无功型的特点。
目前,国内用于动态补偿的控制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在动态响应时间上较慢,动态响应时间重复性不好;二是补偿功率不能一步到位,冲击电流过大,系统特性容易漂移,维护成本高、造成设备整体投资费用高。另外,相应的国家标准也尚未见到,这方面落后于发展。
三、滤波补偿系统
由于现代半导体器件应用愈来愈普遍,功率也更大,但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产生很大的非正弦电流。使电网的谐波电压升高,畸变率增大,电网供电质量变坏。
如果供电线路上有较大的谐波电压,尤其5次以上,这些谐波将被补偿装置放大。电容器组与线路串联谐振,使线路上的电压、电流畸变率增大,还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再这种情况下补偿装置是不可使用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电容器组串接电抗器来组成谐波滤波器。滤波器的设计要使在工频情况下呈容性,以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对于谐波则为感性负载,以吸收部分谐波电流,改善线路的畸变率。增加电抗器后,要考虑电容端电压升高的问题。
滤波补偿装置即补偿了无功损耗又改善了线路质量,虽然成本提高较多,但对于谐波成分较大的线路还是应尽量考虑采用,不能认为装置一时不出问题就认为没有问题存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五次、七次、十一次或高通滤波器可以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对系统中的谐波进行消除。
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由控制器、晶闸管、并联电容器、电抗器、过零触发模块、放电保护器件等组成。装置实时跟踪测量负荷的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通过微机进行分析,计算出无功功率并与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自动选择能达到最佳补偿效果的补偿容量并发出指令,由过零触发模块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刻,实现快速、无冲击地投入并联电容器组。
例子:
一、SLTF型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适用于交流50 Hz、额定电压在660 V以下,负载功率变化较大,对电压波动和功率因数有较高要求的电力、汽车、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港口、煤矿、油田等行业。
基本技术参数及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25oC~+40oC(户外型);-5oC~+40oC (户内型),最大日平均温度30oC
海拔高度:1000 m
相对湿度:< 85% (+25oC)
最大降雨:50 mm/10 min
安装环境:周围介质无爆炸及易燃危险、无足以损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气体、无导电尘埃。无剧烈震动和颠簸,安装倾斜度<5%。
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 V、380 V(50 Hz)
判断依据:无功功率、电压
响应时间:< 20 ms
补偿容量:90 kvar~900 kvar
允许误差:0~10%
二、SHFC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适用于6kV~10kV变电站,可在I段和II段母线上任意配置1~4组电容器,适应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
基本技术参数及工作环境:
正常工作温度:-15~+50oC,相对湿度<85%,海拔高度:2000 m
技术指标:额定电压:6 kV~10 kV
交流电压取样:100 V (PT二次线电压)
交流电流取样:0~5 A(若 PT 取 10 kV 侧二次 A、C 线电压时,CT 应取 B 相电流)
电压整定值:6~66 kV 10~11 kV 可调
电流互感器变比:200~5000 /5 A 可调
动作间隔时间;1~60 min可调
动作需系统稳定时间:2~10 min可调
功率因数整定:08~099 可调
技术特征:电压优先:按电压质量要求自动投切电容器,使母线电压始终处于规定范围。
自动补偿:依据无功大小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使系统不过压、不过补、无功损耗始终处于最小的状态。
记录监测:可自动或随时调出监测数据、运行记录、电压合格率统计表等 (选配)。
智能控制:在自动发出各动作控制指令之前,首先探询动作后可能出现的所有超限定值,减少动作次数。
异常报警闭锁:当电容器控制回路继保动作、拒动和控制器失电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故障部位和闭锁出口。
安全防护:手动可退出任一电容器组的自投状态,控制器自动闭锁并退出控制。
模糊控制:当系统处于电压合格范围的高端且在特定环境时如何实施综控原则是该系列产品设计的难点。由于现场诸多因素,如配置环境、受电状况、动作时间、用户对动作次数的限制等 而引起频繁动作是用户最为担扰的。应用模糊控制正是考虑了以上诸多因素而使这一“盲区”得到合理解决。
无功补偿常出现的问题
1、电容器损坏频繁。
2、电容器外熔断器在投切电容器组及运行中常发生熔断。
3、电容器组经常投入使用率低。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无功补偿设备使用化运行,提高电网电压无功质量和电能合格率。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如下:
1、电容器损坏主要原因由于在选择电压等级时没有考虑谐波背景的影响,造成所选择的电压等级偏低,长期运行电容器将容易损坏。
2、电容器外熔断器经常发生熔断,主要是合闸涌流对熔断器的冲击或者熔断器额定电流的选择偏小造成的,或是不同电抗率组别的电容器组投切顺序不当所致。
电容器投入使用率低主要是由于在电容器容量选择及分配不当造成的。

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这里面涉及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无线技术、网络技术等。

物联网的技术原理

事实上,物联网的原理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构建覆盖全球数万座建筑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建筑物(物品)之间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之间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还在云计算中,云计算是物联网实现的核心。物联网的三个关键技术和领域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公共事务管理(节能环保、交通管理等)、公共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家居建筑、金融保险等)、经济发展(能源电力、物流零售等)。

传感器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将传输线上的模拟信号转化为可由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号。

RFID,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集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于一体的集成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将广泛应用于自动识别和货物物流管理。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

物联网使用场景,主要体现在几个步骤:采集、传输、计算、展示

物联网终端采集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存储和处理数据,并将数据显示给用户。

例如,自行车是共享的,前向过程是自行车获取GPS位置数据,通过2G网络向服务器报告,服务器记录自行车位置信息,用户在APP终端查看自行车位置。反向处理是用户向服务器发出解锁请求,服务器通过2G网络向自行车发送解锁指令,自行车执行解锁指令。

物联网的大大小小的应用都是基于正向数据采集和反向指令控制实现的。

传输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距离和功耗

物联网的联网方式:

近距离低功耗,带BLE或ZigBee。

远距离低功耗,NB-IoT或2G

近距离大数据,带WiFi

大数据远程,使用4G网络

关于网络布局:

远距离传输比短距离传输更昂贵,功耗更高。合理使用远距离和远距离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物联网终端的成本。

例如,原始共享自行车被2G网络解锁,需要数据的长连接或下行短消息解锁,功耗高,下载的共享自行车丢弃了远程解锁,直接使用手机的蓝牙解锁自行车,节省数据流,降低功耗,本发明还可以提高解锁速度,剩余能量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站也是物联网的高科技产品,采用最新的窄带通信技术引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的技术高度。

云服务设计

物联网的云服务器和应用程序设计与I互联网基本一致,Java、PHP和ASP可用于物联网的后台处理。

移动互联网是“人-服务器-人”的框架,物联网是"物-服务器-人"的框架,两者是相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也采用TCP、>

总结简图

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子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由控制器、晶闸管、并联电容器、电抗器、过零触发模块、放电保护器件等组成。装置实时跟踪测量负荷的电压、电流、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通过微机进行分析,计算出无功功率并与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比较,自动选择能达到最佳补偿效果的补偿容量并发出指令,由过零触发模块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刻,实现快速、无冲击地投入并联电容器组。

最好不要。安装一个阀门是对于锅炉出气口的一种控制方式。如果不安阀门的话,就没法控制锅炉里面的输出。
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一个对于原材料的省用。安装一个阀门还是有好处的,即使是有一些堵塞的情况,还是安装一个新的阀门。
电视机的动态:电视机的动态主要表现在电视机屏幕的反应时间,刷新频率以及动态补偿技术决定。目前来说是4k液晶电视面板的灰阶,影响时间大多在20ms以内,而高端液晶电视可以做到10ms以内甚至更低。就目前来说,平板电视机一般都采用pmw调光,大多数电视机采用的都是60赫兹的屏幕,而对于优秀的高端电视机,基本使用120赫兹的屏幕。
动态补偿(MEMC) :液晶电视机的液晶屏幕分子的高延迟特性是动态补偿技术成为解决高动态场景拖影问题的关键,目前主流方案是插黑帧(BFI),也就是在两帧画面之间插入黑帧,经常观看球赛,玩儿ps游戏的同学建议选择搭载MEMC技术的高端电视机。
高动态范围(HDR) :HDR是一类数位图像技术标准的统称,这项技术的关键是针对电光转换函数(EOTF)和电转换函数(OETF)的定义。根据电光转换方案的不同,主流HDR标准分为感知量化编码(PQ)和混合对数伽马(HLG)两大阵营。
其中采用PQ方案的HDR标准包括Dolby Vision(杜比视界)和HDR10等。杜比视界(Dolby Vision)由杜比公司开发,它支持动态元数据和最高12bit的色彩深度,是目前效果最好的HDR解决方案,杜比视界是一套涵盖拍摄,后期制作,编码分发,播放完整而封闭的生态系统。不过由于高昂的专利授权费用以及对硬件要求的较高,目前只有少数高端电视支持使用。采用杜比视界制作的内容也并不丰富,即使电视机本身支持杜比视界,也仅在播放包含杜比视界元数据的内容时才能够开启。
开源的HDR10是目前使用应用最广泛的HDR标准,HDR10不包括动态元数据,仅支持10bit色彩深度,采用杜比视界的电视机通常也支持HDR10,而采用HDR10的电视机并不支持杜比视界。
电视机的类型结构与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视机主要分为led和OLED两大阵营,而Qled电视是指搭载量子点技术的led电视。
液晶板 :液晶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背光经过下偏光片(起偏器)形成单一偏振方向的光束也叫做线性偏振光,而tf驱动两层基板之间,液晶分子发生扭转,改变光束的偏振特性,从而产生不同的灰阶,滤色后经由上偏光也叫检偏器射出形成像素。
根据液晶面板的驱动方式不同,LCD电视采用的液晶面板分别为Ips和vA两种类型。IPS液晶屏幕在可是角度上占优,而VA液晶屏在对比度和背光均匀度上占优,总体来说,同级别的VA液晶屏幕画质要高于IPS液晶屏幕,而且高端的led电视机大多都采用VA液晶屏幕。
背光的区别 :根据光源排布的方式不同,Led电视机的背光类型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侧入式背光,即edge-lit,为当初分布在液晶面板底部侧面,利用导光板将光束导向屏幕。优点是成本较低,可以做出超薄机身,缺点是背光不均匀问题和边缘漏光现象明显,难以做到超多分区空光,基本上最多只能做16组分区。
直下式背光分为两种,一种是灯珠数量较少五分区的背光模组(back-lit),另外一种是支持分区控光的全阵列式(full-array)背光模组,不过全阵列式背光加超多分区控光是目前最理想的背光类型。
对于液晶电视的购买提示就更新到这里,我是生活电器维保,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2 工作原理
单独的TCR由于只能提供感性的无功功率,因此往往与并联电容器配合使用。并联上电容器后,使得总的无功功率为TCR与并联电容器无功功率抵消后的净无功功率,因而可以将补偿器的总体无功电流偏置到可吸收容性无功的范围内。另外,并联电容器串上小的调谐电抗器还可兼做滤波器,以吸收TCR产生的谐波电流。通过控制与电抗器串联的反并联晶闸管的导通角,既可以向系统输送感性无功电流,又可以向系统输送容性无功电流。由于该补偿装置响应时间快(小于半个周波),灵活性大,而且可以连续调节无功输出,所以目前在我国的输电系统和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TCR+FC型SVC的基本原理图如图1,补偿前及补偿后电压电流示意图如图2、图3。单相的TCR由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与电抗器串联而成,而三相一般采用三角形接法。图中,QS为系统供给的无功功率;QL为负载无功功率,它是随机变化的;QC为滤波器提供的容性无功功率,是固定不变的;QR为TCR提供的感性无功,它是可以调节的。
QS=QL+QR-QC
当负荷发生扰动变化时,SVC通过调节晶闸管的触发角从而调节TCR发出的感性无功,使得QR 总能弥补QL的变化。这样的电路并入到电网中相当于△QS=△QL+△QR=0。这就是TCR+FC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对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补偿的原理。
将此电路并联到电网上,就相当于交流调压器电路接入电感性负载,此电路的有效相移范围为90o~180o。当触发角α=90o时,晶闸管全导通,导通角δ=180o,此时电抗器吸收的无功电流最大。根据导通角与补偿器等效导纳之间的关系式:
BL=BLmax(δ-sinδ)/π
其中BLmax=1/XL。可知,增大导通角即可增大补偿器的等效导纳,这样就会减小补偿电流中的基波分量,所以通过调整触发角的大小就可以改变补偿器所吸收的无功分量,达到调整无功功率的目的。

图1 TCR+FC型SVC的基本原理图

图2 SVC投入前欠补偿,电压超前电流45°,cosφ=0707
图3 SVC投入后完全补偿,电流、电压重合,cosφ=1
3 应用领域
(1)电弧炉作为非线性及无规律负荷接入电网,将会对电网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其中主要影响有:导致电网三相严重不平衡,产生负序电流,产生高次谐波,其中普遍存在如2、4偶次谐波与3、5、7次等奇次谐波共存的状况,使电压畸变更为复杂化,存在严重的电压闪变,功率因数低。
SVC具有快速动态补偿、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它可向电弧炉快速提供无功电流并且稳定母线电网电压,最大限度地降低闪变的影响,SVC具有的分相补偿功能可以消除电弧炉造成的三相不平衡,滤波装置可以消除有害的高次谐波并通过向系统提供容性无功来提高功率因数。
(2)轧机及其他大型电机对称负载引起电网电压降及电压波动,严重时使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降低了生产效率,使功率因数降低;负载在传动装置中会产生有害的高次谐波,主要是以5、7、11、13次为代表的奇次谐波及旁频,会使电网电压产生严重畸变。安装SVC系统可解决上述问题,保持母线电压平稳,无谐波干扰,功率因数接近1。
(3)城市二级变电站(66kv/10kv):在区域电网中,一般采用分级投切电容器组的方式来补偿系统无功,改善功率因数,这种方式只能向系统提供容性无功,并且不能随负载变化而实现快速精确调节,在保证母线功率因数的同时,容易造成向系统倒送无功,抬高母线电压,危害用电设备及系统稳定性等问题。
TCR结合固定电容器组FC或者TCR+TSC可以快速精确的进行容性及感性无功补偿,稳定母线电压、提高功率因数。并且,在改造旧的补偿系统时,在原有的固定电容器组的基础上,只需增加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部分即可,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的效果,成为改善区域电网供电质量的最有效方法。
(4)电力机车供电:电力机车运输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对电网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电力机车为单相供电,这种单相负荷造成供电网的严重三相不平衡及较低的功率因数,目前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在铁路沿线适当位置安装SVC系统,通过SVC的分相快速补偿功能来平衡三相电网,并通过滤波装置来提高功率因数。
(5)矿用提升机:提升机作为大功率、频繁启动、周期性冲击负荷以及采用硅整流装置对电网造成的无功冲击和高次谐波污染等危害不仅危及电网安全,同时也造成提升机过电流、欠电压等紧停故障的发生,影响了矿井生产。因此对提升机供电系统进行无功动态补偿和高次谐波治理,对于提高矿井提升机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意义巨大。
提升机单机装机功率大,在矿井总供电负荷中占的比重较大。伴随煤矿生产规模的扩大、井筒的加深,要求配套的提升机装置容量也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已达到2000~3000kW,有的甚至达到5400kW,单斗提升装载量达34t。这么大的负载启动将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电流,无功电流成分较大,功率因数较低。所以大功率提升机对供电电网的容量和稳定性要求更高。
其中大功率提升机主要的问题是:
 引起电网电压降低及电压波动;
 高次谐波,其中普遍存在如2、4次偶次谐波与3、5等奇次谐波共存的状况,使电压畸变更趋复杂化;
 功率因数低;
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用户必须安装具有快速响应速度的动态无功补偿器(SVC)。SVC系统响应时间小于lOms,完全可以满足严格的技术要求。
(6)远距离电力传输:全球电力目前正在趋向于大功率电网,长距离输电,高能量消耗,同时也迫使输配电系统不得不更加有效,SVC可以明显提高电力系统输配电性能,这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证明,即当在不同的电网条件下,为保持一个平衡的电压时,可在电网的一处或多处适合的位置上安装SVC,以达到如下目的:
 稳定弱系统电压、减少传输损耗
 增加传输动力,使现有电网发挥最大功率
 提高瞬变稳态极限
 增加小干扰下的阻尼
 增强电压控制及稳定性
 缓冲功率振荡
(7)其他通用领域
油田,水泥化工等领域随着节能改造的有着较多的传动及变频调速等电力电子装置,其产生有害的高次谐波危害其他用电设备,导致用电效率降低,其他用电设备发热寿命降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6341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