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作系统LiteOS内核教程01——IoT-Studio介绍及安装

物联网 *** 作系统LiteOS内核教程01——IoT-Studio介绍及安装,第1张

IoT Studio 是支持 LiteOS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工具,提供了代码编辑、编译、烧录 及调试等一站式开发体验,支持 C、C++、汇编等多种开发语言,让您快速,高效地进 行物联网开发。
IoT Studio 目前支持 Cortex-M0,Cortex-M4,Cortex-M7,Cortex-A7,ARM926EJ-S,RISC-V 等芯片架构。

IoT Studio 目前已经适配了多种开发板,主流支持小熊派IoT开发条件,另外还包括 GD、ST、HiSilicon、FudanMicroelectronics 等主流厂商的开发板。

IoT Studio 支持新增 MCU 列表,以满足用户其他开发板的业务需求。
IoT Studio下载地址如下:

下载会得到一份压缩包,其中包含一份安装指南,详细的安装教程可以参考该文档。
使用一键安装方式,无须再手动安装其他工具,安装步骤如下:

双击运行IoT-Studio_035exe文件开始安装。

选择我同意此协议:
选择安装路径,可以改动,不要有中文和空格,这里我保持默认:
确认设置,开始安装:
安装完成,选择是否安装ST-Link和Jlink驱动和工具,推荐全选:
IoT Studio安装成功之后会自动运行,在首次运行时检测到没有开发工具包,选择“是”,软件会调用浏览器开始下载,下载好之后双击运行developToolsexe。

软件会自动将需要用到的开发工具解压到C:UsersAdministratoropenSourceTools目录:
之后软件会自动开始安装ST-Link和J-link,根据提示安装即可。

打开工具目录,里面有两个路径需要我们在IoT Studio中配置:
安装完develop Tools之后,再次启动IoT Studio,无提示说明开发工具安装成功,IoT Studio的主界面如下:
在IoT Studio启动页面,选择用户指导文档,即可打开 IoT Studio 完整的使用指南,在以后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此文档中找到答案:
小熊派开源社区,专注于前沿技术分享,关注“小熊派开源社区”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教程。

嵌入式系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是智能系统的核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 汽车 电子、智能家居、医疗器械和智能穿戴设备等众多领域。伴随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智能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环境的复杂化,特别是嵌入式AI的需求,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内核架构种类繁多,如MCS-51架构、MIPS架构、PowerPC架构、ARM架构以及现在比较火的RISC-V架构,随着用户对产品功能多元化的追求,对更低功耗、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多任务等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基于MCS-51架构的8位51单片机,无论是处理能力还是存储能力都已无法满足此类复杂的应用。ARM公司针对通用MCU(微控制器)领域成功推出了32位的Cortex-M系列内核,而各大半导体厂商(如NXP、TI、ST、Atmel等)纷纷基于该内核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MCU。采用标准化内核,一方面降低了半导体芯片厂商在芯片架构上的研发难度,缩短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同样的ARM内核,为了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使得各大半导体厂商将研发重点放在了外设接口、功耗、存储器资源等方面,针对各自优势应用领域推出系列化的产品。从嵌入式开发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降低了开发人员学习和掌握MCU应用开发的难度,学习者只需要针对通用的内核就某种MCU深入研究,掌握其精髓,就能融会贯通。采用统一的标准化内核设计和生产MCU产品已成为嵌入式MCU发展的趋势。

ARM公司还与各大半导体厂商深度合作,在与芯片相关的开发工具和软件解决方案上形成了一条良好的、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生态系统,不仅为嵌入式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系列高效易用的开发工具(如Keil、IAR等),而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OS、固件库、应用例程等),在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等关键环节具有明显的优势,如ST公司针对Cortex-M内核开发的STM32系列产品,为STM32的开发提供了各种固件库,如标准外设库、HAL库、LL库等,这些位于嵌入式组成结构中间层的库文件屏蔽了复杂的寄存器开发,使得嵌入式开发人员通过调用API函数的方式就能迅速搭建系统原型。目前,基于库的开发方式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主流模式。

嵌入式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底层支撑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物联网的底层和感知层都涉及到嵌入式系统中微控制器及外围接口的驱动开发技术,在当前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相融合的趋势下,以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为代表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对嵌入式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嵌入式AI正以蓬勃姿态迎接未来。

观<华为开发者大会>后写

嵌入式是人类实现ioT未来的支撑点,通信互联,万物交互的伟大计划已经被华为从底层突破,如今ioT未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想象,而实现它便是我们这些人的使命。

      因此,嵌入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兽,嵌入式未来就是ioT未来的实现本体,更是ioT的基石,通信互联,可以使合法用户对任何需要的嵌入式设备进行信息获取,主动控制,通过极其简单的方式完成对嵌入式设备的指令发送。

      设置用户接入级别,分配用户权限。将开关做的像手机下拉菜单一样便捷,一个按键,一个语音指令即可, *** 作类型的事物最好的用户体验就是便捷,一步即达。

        嵌入式是未来不可缺少的因子,无论是新领域的人工智能还是面向未来的ioT的发展,都需要将嵌入式作为控制节点。再往大了吹,嵌入式最大的软件就是系统程序,人工智能是算法的延长,只是嵌入式软件的部分,而ioT是硬件互联,不过是嵌入式硬件部分。
        再谈谈鸿蒙OS,我认为初代鸿蒙OS并不是很完美,因为内核部分并没有整合为统一的调度模块,但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模型已经实体化的搭建起来,这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希望华为尽快整合内核,实现真正的打通Linux,Android,物联网。塑造出一款真正的面向未来的属于自己的 *** 作系统,在真的无系统可用的那一天,以巅峰的姿态,嵌入历史舞台。

物联网软件工程师也是属于软件工程师的一种,只是在软件工程师上面细分了一些;物联网工程师,主要方面在于硬件的嵌入式开发比较多;如现在很多热门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扫地机之类的都属于物联网软件工程师开发的。

软件工程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软件设计人员、软件架构人员、软件工程管理人员、程序员等一系列岗位,工作内容都与软件开发生产相关。软件工程师的技术要求是比较全面的,除了最基础的编程语言(C语言/C/JAVA等)、数据库技术(SQL/ORACLE/DB2等)等,还有诸多如JAVASCRIPT、AJAX、HIBERNATE、SPRING等前沿技术。此外,关于网络工程和软件测试的其他技术也要有所涉猎。

哐哐认为物联网是微处理器基础上,互联网与嵌入式系统发展到高级阶段交叉融合的产物,从技术发展上看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自然延伸。物联源头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技术在物联网系统中的整合,给嵌入式系统带来新的机遇,许多先进技术都会首先出现在嵌入式系统中。从物联网平台建设到物联网平台应用的全面机遇,同时嵌入式系统有最广泛的人才需求。包括物联网的基础建设,即微电子、计算机、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学科通力合作,网络终端、智能化设备、网络连接下的应用整合。
目前嵌入式系统的前沿技术,包括多核技术、软件集成、软硬件IP化、云开发环境、GPS时空定位、软硬件开源、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云MES系统等多种接入方式。

物联网嵌入式,是指当今的物联网技术采用了嵌入式技术,也就是说嵌入式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普遍认为2010年后的时代为物联网时代的开端,它能实现任何物体,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智能互联互通,是现实智能家居的理想桥梁,今后我们可以在回家之前通过手机发条短信就可以提前让空调打开,能让电饭煲自动做饭,等我们到家了,房间温度就已经调试的很舒适,香喷喷饭菜就已经可以吃了

物联网和5G都是最近很热门的话题。随着5G的推广,万物互联的时代也越来越近了。

物联网归根到底依赖于嵌入式开发的支撑。其实嵌入式这个概念非常的广,几乎可以包括各行各业,从工作类型最常见的是分为嵌入式硬件工程师和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就岗位需求量而言,嵌入式开发的岗位需要肯定要随着物联网的普及有一定的增长。

就岗位工资待遇而言,虽然这与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企业的性质和人员的工作岗位有关,但总体而言,这个岗位的开发人员在所有行业内工资待遇还是比较靠前的,和普通互联网行业开发人员工资较为接近。

不过嵌入式行业入门有一定的门槛,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才能基本胜任嵌入式开发的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42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