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有提供eSIM卡服务吗?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有提供eSIM卡服务吗?,第1张

有提供eSIM卡服务

详情:

1、首先GSMA发布的eSIM远程写卡规范早在2014年就发布过,只是当时主要面向M2M领域,比如远程抄表等物联网设备,今年2月份发布的规范是面向于个人消费电子的,比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


2、关于eSIM的定义:eSIM作为一种嵌入式SIM卡(Embeded SIM),实质上是将SIM卡加密数据由原来的存放在UICC电路上(其实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物理SIM卡)转移到设备本身的另一个硬件载体上,目前GSMA的eSIM主要是基于eUICC来做,还有另一种eSIM是纯软件形式,直接集成到通讯模组或芯片中;


3、关于空中写卡:eSIM相比传统SIM卡,最大特点是不可移除,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远程配置能力,(当然国内很多是直接在设备出厂前预置的。。),空中的方式更为灵活,除了可以实现运营商的网内写卡,还可以支持跨运营商写卡,至少在国内还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政策的原因,你懂的~

eUICC是embedded UICC的简称,中文名就是嵌入式UICC卡,其实就是eSIM,即嵌入式SIM卡。它可以与空中写卡,一号双卡相结合,提供换卡不换号的远程写卡服务。,主要是运营商的能力,在国内就如中国移动的OneLink,还有电信、联通。

通过“空中写卡”,在车联网、智能设备、能源行业、共享经济等领域,客户可实现一地生产,全球销售,方便库存管理和快速海外布局。

便利性

由于不再需要为设备设置一个独立的SIM卡槽,未来采用eSIM设计的设备将拥有更轻、更薄的机身,消费者则可以出于成本和运营商优势的考虑随时切换运营商。对于那些拥有多个手机号码的用户来说,eSIM卡的设计则更具吸引力,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多部手机来进行切换,企业级用户也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设备购买成本。

成本

由于消费者可以更加轻松的切换运营商,因此那些传统的计费方式和长期合约已经开始从市面中消失了。坊间甚至还有消息称,已经有公司在开发一款可以根据资费和网络速度帮助消费者自动切换运营商网络的应用程序。

eSIM卡:嵌入式(Embedded)SIM卡的简称,支持卡数据远程下载的实物卡(可为插拔式和嵌入式),卡中运营商数据以电子卡形式存在。eSIM卡生产后,支持将运营商的电子卡数据通过安全的方式下载到卡中。同一张卡可下载多个运营商数据,但同一时间仅支持激活一个运营商数据。联通eSIM业务目前可支持eSIM可穿戴产品独立号码业务,适用独立设备。

嵌入式UICC卡的封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SMD贴片封装工艺,就是将SIM卡芯片直接焊接在M2M终端模组上;一种是采用SIP(Simple in Packge)封装工艺,就是将SIM卡芯片和终端模块芯片封装在一体,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块芯片,好像没有SIM卡了。 目前业内定义的嵌入式UICC卡是用在M2M设备中,而更广义的嵌入式UICC卡是可以用在任何终端设备中的不可插拔的SIM卡,和普通SIM卡的最大区别是固定在终端中不能随意更换。 由于固定在终端中不能随意更换,它的发行流程不同于目前普通可插拔的SIM卡的发行流程。简单的比较一下,对于手机用的普通SIM的发行流程是怎样的?首先,采购需求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出,之后运营商向供卡商采购,而后由运营商营业厅或代售网点销售给个人用户。用户购买了SIM卡就是购买了该运营商的号码资源,而拥有号码资源就意味着可以有权利使用该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在整个物联网使用嵌入式UICC卡的应用环境中,上述流程就不同了。对于物联网不同行业的SIM的采购需求是由不同行业或企业提出,也可能由代理行业客户的系统集成商提出,之后由运营商、集成商、终端商其中之一向供卡商采购。采购方若不同,供货关系就不同。这带来物流和生产过程都发生变化,最终嵌入式UICC卡由终端商获得并集成到其硬件设备中。这时候也还没到最终使用者手中,而是交由行业用户或集成商安装此终端设备到其物联网设备中使用。在此过程中,何时分配号码资源?如何分配和激活号码?这些是需要新的SIM卡发卡模式。另外,这时候的买卖关系不同于运营商和普通SIM卡用户的简单甲乙方关系,那么灵活设置计费时机对发卡模式提出新的需求。 此外在物联网环境下,由于当SIM卡出厂后,包含该SIM卡的终端可能还未确定在哪个地区使用,以及物体个数远大于手机用户导致号码数量需要更多,在发卡流程中号码管理、号码配置、号码回收、漫游缴费方面都存在个性化的需求。 面对上述需求,国内外运营商现有发卡模式和设施不能完全适应。不同运营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司(终端商、制卡商、行业客户集成商、运营商)的方案不尽相同。需要重点解决在运营商购买了这张物联网SIM卡后,号码是已经存在还是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才有真实号码,这个号码及关键信息是如何。写入到卡中,如何激活号码和账户等。这就引出近期在多个标准组织多个产业阵营从各自利益出发的斗争。

eSIM卡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是一种特殊的sim卡。

eSIM卡在中国还不适用,目前中国只是在小部分地区投入适用。

eSIM卡的一些介绍:

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如同早年的小灵通。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当然,这一概念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业内通用的eSIM标准,并为普通消费者、企业用户节省更多移动设备使用成本,并带来更多的便利、安全性。

1、首先GSMA发布的eSIM远程写卡规范早在2014年就发布过,只是当时主要面向M2M领域,比如远程抄表等物联网设备,今年2月份发布的规范是面向于个人消费电子的,比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
2、关于eSIM的定义:eSIM作为一种嵌入式SIM卡(Embeded SIM),实质上是将SIM卡加密数据由原来的存放在UICC电路上(其实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物理SIM卡)转移到设备本身的另一个硬件载体上,目前GSMA的eSIM主要是基于eUICC来做,还有另一种eSIM是纯软件形式,直接集成到通讯模组或芯片中;
3、关于空中写卡:eSIM相比传统SIM卡,最大特点是不可移除,因此需要有相应的远程配置能力,(当然国内很多是直接在设备出厂前预置的。。),空中的方式更为灵活,除了可以实现运营商的网内写卡,还可以支持跨运营商写卡,至少在国内还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政策的原因,你懂的~
4、关于国内运营商是否支持eSIM:答案是肯定的,国内运营商早几年就在做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了,不过目前能够真正实现规模化商用的,应该就移动一家,移动所提供的eSIM特指纯软件形式的SIM应用,直接集成到设备通讯模组、基带芯片中,没有SIM卡实体,并且提供eSIM采购和后续技术支持、流量、资费选择、卡号管理、设备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当然如果你要空中写卡能力也是可以有的~(抱歉,顺便做个广告,嘿嘿)
5、关于三星Gear S2手表预置的eSIM,只看过演示,没有接触过实物,无法做判断,但是通过手机直接选择运营商并进行实时写号的功能其实涉及到的问题挺多的,至少短时间内还是没法开放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52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