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第1张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一)产品属性:“冷链+广告”双重功能

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商用冷链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 务,其核心产品为商用冷冻展示柜、商用冷藏展示柜、商超展示柜及商用智能售货 柜,公司产品类型丰富,成系列化。公司主要采用面向企业客户的销售模式,为客户 在销售终端进行低温储存、商品展示和企业形象展示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及专业 化服务,公司正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专业商用冷链设备供应商。 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类型,主要分为4大类。(1)商用冷冻展示柜,主要用于冰淇 淋、乳制品、速冻食品的终端储存与销售,温度在-18°C以下。(2)商用冷藏展示 柜,主要用于功能性饮料、茶饮料、矿泉水、碳酸饮料、啤酒、奶制品等行业,负载 温度在0-10°C。(3)商超展示柜,用于奶制品、果蔬、肉食、冷饮、速冻食品等产 品的销售,主要放置在便利连锁店、大型超市、鲜肉店、蔬菜水果店等,主要分为风 幕柜、拉门柜、鲜肉柜、熟食柜、组合柜、后补式冷库、环岛柜。(4)商用智能售 货柜,采用静态识别、动态识别、RFID芯片识别、重力传感识别、多种技术组合识 别、预约自提或自动贩卖等技术,可实现无人值守和自动贩卖。

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销售渠道的商用冷链展示柜不仅作为冷链存 储设备,更需要协助快消品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和创新销售方式。为了激发消费者的 购买需求,快消品企业对商用立式冷藏展示柜的定制化和差异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更新换代也更为频繁。因此,公司产品具备“冷链终端+广告工具”的双重功能。公 司招股书显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市场规模及 预测显示,2015-2019年我国商用展示柜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8%。

(二)产业位置: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

海容冷链的主要产品商用展示柜属于冷链物流设备中的终端设备,是冷链物流的最 终环节。冷链物流指商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终端的受控低温运输过程,以保证产品品 质最小限度下降的专业物流形式。目前海容冷链业务主要集中在食品冷链物流终端 领域。食品冷链物流包括食品的冷冻(藏)加工、贮藏、运输及配送、终端销售等环 节,公司所提供产品位于该链条终端,承担着低温储存及企业形象展示的双重功能。

海容冷链所处的冷链终端设备行业,处于冷链产业链的终端,由于消费和广告属性 明显,行业盈利水平处于产业链较高位置。我们选取食品冷链产业5家代表性企业进 行比较。四方冷链的冷冻设备业务位于冷链物流中的生产、加工环节。冰轮环境、冰 山冷热专业从事冷链系统及工业冷冻设备的设计与生产,位于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加 工及贮藏环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位于销售终端环节的海容冷链毛利率处于产业 链较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食品冷链产业呈现出价值量向终端集中的特点。

从产业链上下游角度分析,海容冷链处于产业链中游冷链物流设备行业,上游主要 以钢材、异氰酸酯、组合聚醚、压缩机等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为主,近年来原材料采购 价格的波动使得公司毛利率收到了一定的影响;冷链物流设备行业下游应用较为广 泛,包括冰淇淋、乳制品、饮料、速冻食品、冷鲜食品、农产品、医药及生物制品等 行业。

上游压缩机等实现制冷功能的核心部件,在国内基本属于成熟的完全竞争性行业。 供应商主要有长虹华意、雪人股份等。雪人股份是中国最大的制冰设备及制冰系统 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包括压缩机系列、制冷剂系列、压力容器系列、一体机 系列等。长虹华意专业生产用于冰箱、冷柜、饮水机、制冷机及除湿机等制冷电器的 各类压缩机,同时也是海容冷链前五大供应商之一。近年来,海容冷链的毛利率位 于约30%的水平,高于雪人股份和长虹华意的压缩机业务。中游冷链物流设备行业 利润空间大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位于产业链的价值中心。

(一)商用冷柜龙头,积极开拓新品市场

从产品结构来看,2019年公司商用冷冻展示柜、商用冷藏展示柜、商超展示柜、商 用智能售货柜四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207%、1703%、528%、075%。公司的 冷冻展示柜业务对营收贡献最大,并在积极开拓冷藏展示柜市场。从地区分布来看, 公司近年来内销、外销比例趋于稳定,19年内销、外销收入分别为965亿元、496亿 元,占营收比分别为6285%、3229%。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海容冷链的商用冷冻展示柜业务为行业龙头,近年来收入始 终保持高速增长,业务规模持续扩大,19年实现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接近40%, 创公司成立以来最高增速,继续巩固龙头地位。

19年冷藏展示柜业务收入规模有所下滑,主要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部分美国 客户将2019年采购计划提前至2018年下半年,减少了2019年的采购计划,使得19年 冷藏业务的国外收入规模下滑,预计2020年该项业务收入将有所改善。

商超展示柜业务不断深化通过内外知名商业超市和连锁品牌便利店的合作,收入规 模快速增长,连续两年收入翻番,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智能售货柜业务目前收入 基数较小,19年出现下滑主要由于该项业务发展尚未成熟,行业内未形成成熟稳定 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下游需求波动较大,预计未来随着该项业务逐步发展成熟, 其收入规模将趋于稳定。

从毛利的边际贡献来看,商用冷冻展示柜与商超展示柜对毛利的贡献最大,其中商 用冷冻展示柜业务毛利率水平大体呈增长态势,存在小幅波动,17-19年该项业务毛 利率分别为3432%、344%、3803%,盈利能力节节攀升;商超展示柜毛利率水平 仅次于商用冷冻展示柜,19年商超展示柜毛利率为3574%,相较于18年提高约3个 pct;智能售货柜毛利率水平相对于前两项业务存在一定差距, 19年毛利率提高了 10个pct,具有较大的盈利提升潜力;冷藏展示柜毛利水平近年来有所下滑。

公司的冷冻展示柜与冷藏展示柜两项业务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产量呈现一二 季度较高,三季度偏低,四季度回调的特征,主要由于冷冻展示柜下游客户以冷饮 行业为主,冷藏展示柜下游客户以饮料行业为主,两项业务的终端消费都具有明显 的季节性,因此每年的上半年和年底多为销售旺季,7-10月份进入销售淡季。商超 展示柜主要客户多为大型超市,商用智能售货柜下游客户主要是饮料、食品等行业 运营商,两项业务都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二)新品单价提升,利润率总体向上

根据18、19年各产品的销售额及销量计算出各产品单价,2019年商用冷冻展示 柜、商用冷藏展示柜、商超展示柜、商用智能售货柜的销售单价分别为196243元、 251814元、692088元、376632元,可以看出商超展示柜及商用智能售货柜的销售 单价较高,冷冻及冷藏展示柜的价格则相对较低。结合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12-2017 年各产品销售单价来看,商用冷冻展示柜、商用冷藏展示柜、商超展示柜的销售价 格已基本稳定,变化幅度较小,智能售货柜单价波动较大,预计随着该项业务逐渐 发展成熟,其价格水平将趋于稳定。

总体来看,公司冷冻展示柜业务一马当先,其他业务积极发展。在商用冷冻展示柜 细分领域,公司的市占率和知名度逐年提高,公司招股书显示市占率已居行业首位, 特别是在冷饮行业的市占率较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的冷藏展示柜业务相比 于冷冻展示柜业务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市场地位不及商用冷冻展示柜,但随着近 年来的不断发展,公司该细分领域在北美高端饮料行业已具有一定市占率,国内市 场客户已从早期的乳制品行业扩展至饮料行业,并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商超 展示柜领域,公司正逐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与市场开拓,与国内外知名商业超市、 社区超市和连锁品牌便利店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商用智能售货柜领域,公司不 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陆续开发具备静态识别等各项技术的智能售货柜, 产品已初步投放市场。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5亿元、203亿元,营收增速从16 年的-2%持续增长到2019年的27%,公司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近四年来的最 高增速,高达47%,发展势头强劲。2020H1公司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 亿元、1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98%、13%,疫情之下公司业绩仍保持着稳定 增长,凸显业绩较强韧性。

2018、2019、2020H1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9%、34%、35%,毛利率水平持续增长, 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汇率变动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将澳柯玛、海尔智家、 长虹美菱的家用冰箱冰柜业务与海容冷链商用展示柜业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海容 冷链商用展示柜业务的盈利能力要强于白色家电企业,19年海容冷链、澳柯玛冰柜 冰箱系列、海尔智家电冰箱系列、长虹美菱冰箱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3227%、 2488%、2328%,海容冷链毛利率高于普通白色家电公司主要由于公司为下游客户 提供定制化的生产服务,生产出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产品除低温冷冻冷藏功能外还 兼具广告营销和企业形象展示这一功能,因此附加值较高。2018-2020H1公司净利 率分别为12%、14%、16%,与毛利率走势一致,公司的盈利能力稳步向好。

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大部分年份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都集中在下半年,16、17年 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高原因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较于15年同 比增长约1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相较于15年同比下降约17%。19年 H1、H2经营性现金流为1223百万元、17997百万元,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回款主要 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旺季时订单较多,相应地应收账款也处于较高水平,17-19年 年中应收账款分别为34414百万元、48925百万元、55324百万元,年底时应收账 款分别为21214百万元、33023百万元、42004百万元,年底时应收账款余额显著 减少,再次印证公司上半年赊销、下半年逐渐回款的经营特征。2020H1经营活动现 金净流量为5774百万元,同比增长3722%,增长近4倍,现金流暴增主要由于公司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56%,为708亿元,而购买商品、接受劳 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8%,为49亿元。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存货逐年稳定增长,17-19年公司存货 分别为227亿元、267亿元、366亿元,复合增速为27%,接近于近两年的营收增速 26%。2019年公司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年底存货分别为33523百万元、 27948百万元、2151百万元、36606百万元,一季度末、年底存货多,二、三季度 末存货少,可以判断公司多在一、四季度备货,二、三季度发货,因此存货呈现出明 显的季节性特征。随着公司存货的逐年增加,存货周转率的水平则相对稳定,维持 在32-36次之间,说明公司存货的增加并未带来营运能力的衰减,其本质是业务规 模的扩大。

(三)研发保持高投入,技术驱动产品创新

冷链终端设备生产制造业整体技术含量较高,其研发生产与制冷、焊接、机械加工、 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等多领域技术相关,对企业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能力均有 较高要求。公司主要产品是商用展示柜,在该细分领域内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设计水平,包括对外观、尺寸、功能的设计,以及产品制冷效率、能 耗等;二是生产制造水平,生产过程涉及制冷、钣金加工、焊接、发泡、总装等多项 技术;三是物联网的融合技术,该项技术可帮助使用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投放到市 场终端的每一台设备信息实时监控和管理。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力量 雄厚、凝聚力强的研发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大多拥有10年以上的行业从业经验,能 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与客户需求。2016年以来,公司研发费用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17-19年研发费用分别达到3058百万元、379百万元、4726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 为1668%、2394%、247%,增速逐年小幅增长。2020H1公司的研发费用为2123 百万元,较上期同比增长127%。公司非常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逐年增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目前已形成了产品设计制造环节的多项核心技 术,这些技术均已应用于批量化生产。核心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技术、RFID物联网技 术、CASSETTE一体式制冷机组技术、嵌入式密封技术、自动关门和门体定位技术、 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微通道冷凝技术、超低温制冷技术、智能热气除霜技术、双风幕 循环风技术、海荣资产管理平台、分区式冷热转换技术。

根据2019年公司年报披露,在商用冷冻柜方面,公司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大力研发环保节能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提高客户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满意度; 在商用冷藏展示柜方面,公司将重点研发针对饮料柜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差异化产 品,提高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商超展示柜方面,公司将在研发标超产品基础上,重点 研发非标定制化产品,并打造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云共享;在商用智 能售货柜方面,公司将继续深化研发,丰富产品系列,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四)积累大量优质客户,与全球知名快消品企业长期合作

公司商用冷冻展示柜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冷饮行业和速冻食品行业,以冷饮行业 为主;公司商用冷藏展示柜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饮料行业(包括水饮料、功能性 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乳制品行业及啤酒行业,以饮料行业为主;公司商超 展示柜的主要客户是大型商业超市、社区超市、连锁便利店等,用于放置奶制品、饮 料、蔬菜、冷鲜食品、速冻食品等;公司商用智能售货柜的下游客户主要是饮料、乳 制品、食品等行业的运营商和品牌商,应用于住宅小区、写字楼、地铁、机场、火车 站、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

公司有显著的客户资源优势,其主要客户多数为国内外知名快速消费品企业,利于 公司在细分行业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公司还与国内外知名商业超市、连 锁品牌便利店、冰淇淋生产商、速冻食品生产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搭建了覆 盖全国、辐射海外的销售网络。公司主要服务客户包括伊利、蒙牛、雀巢等众多知名 企业,且公司在销售、研发、生产、质控等环节都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在海外地区的收入主要来自美国和印尼市场,公司在美国市场主要和IDW公司 合作开展,IDW是一家定制商业制冷设备和采购的公司,专门从事创意设计和创新 生产方法,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的购买点设计和相应的客户服务,IDW下游客户为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Monster等国际知名饮料生产制造商,公司对其出售中高端定 制饮料展示柜。公司在印尼市场主要供应给联合利华和PT Glico Wings,PT Glico Wings主营冷冻甜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主要产品为冰淇淋。

(一)消费升级,带动低温消费和冷链终端设备需求

目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冷饮行业、速冻食品行业和饮料行业。公司商用冷冻展示 柜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冷饮行业和速冻食品行业,以冷饮行业为主;商用冷藏展 示柜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饮料行业(包括水饮料、功能性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 等)、乳制品行业及啤酒行业,以饮料行业为主。因此下游食品饮料行业的消费趋势 对于行业发展有着长期的影响。

从行业需求角度看,商用展示柜需求的提升有两大驱动要素,分别是饮料消费升级 和零售业门店扩产。一方面,在消费升级趋势影响下,冷冻饮品品类扩产、低温乳制 品消费提升,以及速冻食品的普及,都带来商家对于展示柜需求的提升。另一方面, 连锁便利店的不断扩张也直接带动终端冰柜需求。

同时,冷链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新零售的崛起,也打开了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在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终端低温产品消费需求得到满足;而随着生鲜电商线下崛起,终端展示需求向低温食品、水产品等生鲜领域验收,展示柜应用场景开始多元化。

中国是全球最大软饮料市场之一。现阶段我国软饮种类繁多,包括包装饮用水、蛋 白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固体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风味饮料、咖啡饮料、 其他饮料共十种。根据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软饮料市场规模为9914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230亿元,预计复合 增长率为59%。从类别划分来看,2019年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果汁饮料以及功 能性饮料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017亿元、14174亿元、1435亿元、1119亿元,占据着 较大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 社会 大众对饮料(水饮料、碳酸 饮料、茶饮料、功能性饮料等)、乳制品、啤酒等快消品的冷链存储需求增加,因此 商用冷藏展示柜,特别是商用立式冷藏展示柜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比如,在果汁饮料中NFC(非浓缩还原汁)逐渐成为市场热点,NFC果汁是水果经 过榨汁后直接进行巴氏杀菌,在低温环境中加工而成,营养损失少,更好地保持了 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适合低温保存,属于低温冷链型为主的品类。2015年前后市 场涌现出30-40个NFC果汁品牌,到2017年市场多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所占据。

另外,随着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提升,生活方式及消费结构也发生了 改变。城镇居民对食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瓜果、蔬 菜、鲜奶制品、速冻食品、生鲜肉消费量快速增长。尼尔森冷冻食品报告显示,冷冻 食品市场增长快于整体快消品市场,饺子和汤圆是该市场销售额占比最大的两大子 品类,加总后的销售额占到冷冻食品市场销售额的50%。

我国乳制品销量正逐步进入平稳阶段,行业竞争从常温市场向低温市场转移。低温奶的潜在客户人群较大,低温产品成长空间广阔,鲜奶是重要的低温品类。这将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冷链物流设备带来需求量的大幅提升。

受疫情影响,饮品冷饮和速冻食品的销售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八喜、雀巢 等冷饮品牌通过与盒马、大润发淘鲜达、饿了么、美团等新零售及到家平台的合作, 实现了销售的逆势增长。销售渠道的拓宽将助力饮料冷饮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商 用展示柜设备需求。

总体来看,下游饮品冷饮行业不断扩容,加之新型饮品的推出,饮料零售市场规模 将进一步扩大,继而带动商用展示柜冷链设备的需求。海容冷链作为行业龙头,有 望持续受益下游消费升级的趋势。

(二)门店扩张,商用展示柜助力新型零售升级

作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模式不同于超市和大型卖场,呈现更快的开店速度。大型卖场由于距离因素加上超市较大的铺货面积以及繁多的产品陈设, 都极大的消耗了购物者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饮料、冰淇淋等随意性消费的购物者来 说街头的连锁便利店很好的解决了需求痛点。便利店的发展,有效地满足了用户需 要的快捷、方便的消费方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9年中国便利店数量超 过12万家,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海容冷链,一直以来持续通过下游快消品客户为便利店、连锁超市提供冷链终端设 备。未来公司将在现有商用展示柜的技术基础上,结合 RFID、图像识别、智能控制 等技术,开展智能化、无人化产品的研发,力争为目前日益增长的无人化零售场景 及市场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一)专业市场,海容冷链国内领先

国外商用展示柜经过多年竞争发展,行业格局较为稳定,以AHT、LIEBHERR、IARP、 Uğur、EPTA、Carrier为代表的大型制造商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部分区域性品牌在 当地市场占据少量市场份额。国内商用展示柜领域企业众多,尚未形成大型垄断企 业。商用冷链展示柜,属于专业性强的细分市场,海容冷链在生产、研发等方面相比 家电公司更具竞争优势。行业内的白色家电市场参与者,其商用展示柜仅占业务一 部分,所涉及产品也大多集中在某一细分行业。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 升空间。14-17年公司商用展示柜出口量分别为85059台、107990台、141915台、 158473台,占国外商用展示柜市场规模比例分别为072%、091%、116%、126%, 可见市占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保持逐年增长,在商用冷藏展示柜细分领域,公司在北 美高端饮料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占率。总体来说,公司在国外市场规模份额有较大提 升空间。

(二)产销两旺,先进产能等待释放

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因此四类产品的产销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 年商用冷冻展示柜与冷藏展示柜产量销量均有较大的突破,实现产量分别为6262万 台、1223万台,销量分别为564万台、1039万台,产销两旺。

公司2018年11月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年产50万台冷链终端设备项 目”、“年产10万台超低温冷链设备项目”、“冷链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 中,年产50万台冷链终端项目,主要用于扩大、中型商用展示柜的产能,优化产品 结构,满足业务和市场发展需要,提高市场份额;年产10万台超低温冷链设备生产 项目,主要目的是抢占新的冷链产品应用市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冷链设备研 发中心建设项目,能加大公司在冷链设备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升公司的研发创 新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快速、 健康 发展。

基于商用立式冷藏展示柜市场的快速增长,2019年4月公司公告变更募投项目,将 原有“年产10万台超低温冷链设备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8,37218万元用于新 项目“商用立式冷藏展示柜扩大生产项目”的建设投资。

根据2019年年报披露,“冷链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正处于项目规划设计阶 段。根据公司2020半年报披露,“商用立式冷藏展示柜扩大生产项目”主体部分已完 工,目前正在办理房产证;设备部分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调试;软件和信息化系 统部分正在导入实施。“年产50万台冷链终端设备项目”中的4号厂房按照项目实施 计划开始主体工程施工。

(一)可比估值

可比公司估值:在商业冷链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雪人股份、冰轮环境(无Wind一 致盈利预测)等,在冷柜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澳柯玛。海容冷链核心产品的应用场 景、客户结构、市场空间与上述可比公司均有一定差异。

相比传统家用冷柜企业澳柯玛,海容冷链主营的商用展示柜主要用于商业销售,下 游需求随消费品龙头扩张,收入增长中枢更高(17-19年营收复合增速,海容/雪人/ 澳柯玛分别为262%/ 271%/175%)。相比传统冷链环节如制冷机组、制冰机等 企业,海容冷链产品主要用于终端展示,产品附加值更高(19年净利率,海容/雪 人/澳柯玛分别为1432%/317%/312%)。因此考虑到海容冷链的成长性和盈利水 平,结合未来3年公司业绩预测,给予公司2021年合理PE估值30x。

(二)盈利预测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1 商用冷冻展示柜;2 商用冷藏展示柜;3 商超展示柜;4 其他业务。其中商用冷冻展示柜为核心业务。

1 商用冷冻展示柜:19年实现营收1107亿元,同比增长39%。20H1公司未具体 披露分项业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7%,显示疫情之下公司业绩仍较强韧性。公司 招股书显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市场规模及预 测显示,2015-2019年我国商用展示柜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8%。考虑到行业增速 及公司份额提升,预计未来3年营收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考虑到原材料价格和产 品售价相对稳定,预测未来3年毛利率维持在38%。

2 商用冷藏展示柜:19年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微降5%,主要是业务基数较小 以及海外客户验收错配导致。考虑到该领域成长性及海外需求恢复,预计该业务未 来3年分别实现10/15/20%的增长速度。考虑到原材料价格和产品售价相对稳定, 预测未来3年毛利率维持在17%。

3 商超展示柜。19年实现营收0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主要是业务基数较 小以及公司不断深化与知名商业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的合作的结果。考虑到业务成长 性及收入基数扩大,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速70/60/50%。考虑到原材料价格和产品 售价相对稳定,预测未来3年毛利率维持在35%。

4 其他业务:主要为配件、售后等辅助业务,规模相对稳定,预计未来3年营收维 持现有规模。考虑到原材料价格和产品售价相对稳定,预测未来3年毛利率维持在 22%。

公司核心业务商用冷冻展示柜,19年该业务实现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40%,收入占比72%。招股书显示公司在该领域市占率已居行业首位,处于行业领 先地位。冷藏展示柜业务起步较晚但在北美高端饮料行业已具有一定市占率,国内市场客户已从早期的乳制品行业扩展至饮料行业。公司同时还积极开拓商超展示柜和智能售货柜业务,未来有望实现产品种类横向扩张+下游应用的纵向延伸。

预测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18/228/28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 27/21/17倍。考虑到行业增速和公司业务份额提升,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1年合理PE估值30x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

如是使用的联通物联网卡网络不好,网络时快时慢的情况用以下方式核查:
1先检查设备终端是否支持物联网卡的使用,一般是拨打设备厂家客服咨询。
2查看周围的其他联通用户使用网络是否正常
3换设备尝试
4拨打当地客服咨询下当地是否有网络信号问题
5拨打号码归属地客服咨询号码网络信号功能状态

除了在电子消费市场狂飙突进,展锐5G技术 探索 和应用,于物联网(IoT)生态构建层面,布局更广、速度更快且相对前者的现状而言,竞争力更强。

9月16日,展锐和11家物联网模组和方案商签署5G合作协议。这显示出这家目前国内除了海思(Hisilicon)之外唯一拥有消费级(5G移动SoC)和工业级(物联网)芯片设计能力的芯片商,正在加快物联网应用生态的搭建速度。

从展锐对自身商业定位“数字世界的生态承载者”角度观察,不难发现,在5G时代,展锐更侧重底层数字通信技术的生态聚合对物联网的支撑能力。

整体上,展锐的商业定位由三大底座技术支撑: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 AIactiver技术平台和先进半导体技术平台。
展锐正在两个方向——消费级5G SoC移动及基带以及工业级物联网芯片设计——与高通、联发科、海思和苹果等芯片商展开正面“竞合”。

展锐消费级5G SoC移动芯片设计水平和市场主流旗舰级顶尖竞品的差距,已从10年缩短至1年。在各类消费级终端出货量上,展锐的同比增幅因基数较低而显得璀璨夺目。展锐4G移动芯片也开始为荣耀和realme等主流智能手机商大规模采用。

除此之外,展锐在4G/5G技术的主场——物联网,斩获同样颇为耀眼。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跟踪报告,展锐在物联网领域依然延续高速增长:2021年第二季度,展锐是全球前五大蜂窝物联网芯片厂商中唯一一家同比增速超过100%的玩家。

在NB-IoT、Cat1和5G等物联网全场景各个领域,展锐在高速推进,并于中国、欧洲、印度、中东和非洲和拉美等区域,蜂窝物联网芯片出货量均位列当地芯片供应商前三。

展锐高级副总裁、工业电子BU总经理黄宇宁说,“工业电子BU自2019年成立以来,顺应了工业与 社会 数字化转型中对连接和计算的刚需,整体业绩连年翻番。”

展锐CEO楚庆认为,5G技术专为“万物互联”而生。即使是智能手机,也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有别于工业物联网,智能手机终端属于C端消费级场景。

自2019年进入“5G”元年至今,物物连接的规模快速扩容。

据黄宇宁预计,2023-2024年,支持5G R17技术规范的RedCap(低容量:Reduced Capacity)特性设备将得以普及,这将进一步提供超高密度的连接容量,真正实现将“每一块石头都连上网”。

5G万物互联网络的价值和连接数量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网络的价值与联网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有别于一般的资源,分享使用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资源就越少。依靠连接构建的网络则恰恰相反,使用的人越多,网络的价值越大。

黄宇宁说,“可以想象,拥有30亿-50亿甚至 500亿个连接的网络价值能有多大?!”

超量的IoT连接,叠加“端边云”的智能计算,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边界将被打破,数字化红利也将从消费领域扩展到 社会 的各个基础行业,包括5G在内的全场景通信技术,将完成从个人到工业体系再到整个 社会 的智能化升级。

当前,IoT蜂窝通信网络呈现出四代技术并存的局面。

2G/3G正在加速向4G/5G转网,4G阶段出现为物联网场景做“预热”的通信标准,如NB-IoT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和Cat1中速广域物联网等,这些标准的特性是“人联网”。

5G通信技术,是为物联网而生的首个通信制式,除了“人联网”,还实现了“物连物”。

在5G三大场景中,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最先实现商用,侧重追求极致大宽带移动通信体验;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提供极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是5G面向行业连接应用的关键手段;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即海量机器类通信,专为构建万物互联而生。
基于展锐在全场景通信技术领域长期的技术沉淀,展锐能为多样化的连接(尤其是工业级IoT)提供技术支撑:从十米到十万公里距离的连接,展锐有较为完整的商用连接技术和产品体系。

比如5G R15 eMBB场景,展锐研发了业内首款同时支持载波聚合、上下行解耦和超级上行等技术的5G调制解调器。

R15 eMBB实现了5G基本功能,保证5G“能用”:但是,虽然R15的网络传输速度在目前应用最广泛,但该版本只解决了传输数据的问题,做不到终端精度控制,这需要R16加以解决。

R16标准完善了uRLLC和mMTC特性,让5G从“能用”进化到“好用”,加速5G在工业、 汽车 、能源、医疗和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的规模应用,使5G成为推动经济 社会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7月30日,展锐和中国联通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6标准的5G eMBB+uRLLC+IIoT(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工业物联网)端到端的业务验证。

9月16日,展锐与联通数科联合官宣基于唐古拉V516(5G)平台,在5G物联网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共同面向5G工业互联网重大机遇,推进5G R16技术发展和商用加速向纵深落地。

展锐5G R16 Ready的关键特性,主要功能是实现了5G更好地支持垂直行业应用,为工业装备、钢铁制造、交通港口、矿产能源、医疗 健康 等领域带来数字智能技术变革。

除了5G,在中低速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展锐也有所布局,如在公网对讲机领域,展锐份额接近80%,云喇叭市占率为70%,OTT(Over The Top)领域Wifi份额有60%,市占率第一,在快递车充电换电领域,展锐产品份额占比近60%。

与业内通行做法一样,展锐在构筑4G/5G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体系时,也采取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联合的方式。

这种联合,就技术层面看,分为两层:一是在最新5G通信技术版本方面于中国联通单独合作;二则是基于成熟的5G通信技术版本,与更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关系。

比如9月16日,除了官宣和中国联通在新一代5G通信版本R16方面的深度合作,展锐还与包括鼎桥通信、广和通、海信通信、通则康威、讯锐通信、移远通信和有方 科技 等11家物联网模组和方案解决商,基于唐古拉V510(5G)平台做了战略联合发布。

展锐唐古拉V510是已成熟商用的5G基带芯片平台,支持5G网络切片等多项5G前沿技术,可广泛适配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能满足5G发展阶段中的不同的通信和组网需求。
为物联网提供通信技术、算力和芯片,探究展锐的商业目标,不难发现,展锐希望围绕芯片应用平台构筑产业生态,通过提供算力和通信技术能力,改造产业链,进而拓展全新业务空间。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展锐的产业目标是成为“全场景物联芯片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商”,其商业定位确立为“数字世界的生态承载者”。

此项定位由三大底座技术支撑: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 AIactiver技术平台和先进半导体技术平台。

据展锐高级副总裁夏晓菲解释,马卡鲁技术平台将调制解调器(Modem)、射频(RF)收发器及射频天线模块集成为统一的5G解决方案,在支持3GPP协议演进的同时,能针对5G典型高价值特性,开发网络驱动单元,以提供一栈式解决方案包。

马卡鲁技术平台的能力,主要集中在为港口、钢铁、矿区和制造等垂直行业客户,包括智能机、智能穿戴和AR/VR等消费应用,提供低时延、高精度和安全可靠的连接体验。

5G行业应用将分阶段实现商业化落地,这已是业界共识。夏晓菲说,“马卡鲁通信平台能在不同阶段支撑产业变革。”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展锐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的技术设计路径分三个阶段:2019年为5G元年,eMBB技术得以落地,5G 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固定无线访问)/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信号转换器)和5G视频监控为典型的大带宽应用得到初步应用。

其次,5G To B应用逐步实现规模复制,同时更深入垂直行业。机器视觉、工业网关、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小车及无人机等典型行业应用具备适应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有机会率先实现千万级规模复制。

以5G R16新版通信技术标准为代表,将有效满足智能电网/制造/交通/医疗等行业的差异化需求。此阶段具有更高性能、更广连接和更安全可靠的特性。

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具备R16的技术能力,故而能推动5G技术真正进入生产核心环节,从而为工业40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的演进永无止境。

虽然R16最先落地的三种能力——超低时延、超高可靠和更低能耗进一步夯实工业40的技术基础,R16的其他技术能力还没完全落地,但展锐已在参与推进R17版的技术标准制定。

华尔街见闻获悉,5G终端向末端节点渗透,需要更精简的终端解决方案。在3GPP R17讨论轻量版5G时,展锐认为合理的带宽范围是20MHz,这个主张已成功被标准采纳。

通过对工业I/O节点的带宽、时延、性能需求分析,展锐在天线数、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无线扩容和增频技术)层数、BWP带宽等方面做了精确的精简,从而实现更高的灵活性。

同时,通过增强的非连续接收特性(e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采用更长的休眠模式,让特定的物联网终端得到更高的续航能力。

通过这些关键技术,马卡鲁平台将彻底实现从网关到I/O节点的全场景覆盖,而这也是 AIactiver技术平台的能力,能实现5G技术对生产全流程的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展锐成为荣耀芯片套片供应商。

什么是套片?

单独的芯片无法在终端硬件体系中发挥作用,必须做成套片形式。这就涉及了展锐第三大技术底座——先进半导体技术平台。

这个技术平台的支柱是工艺制程和封装,展锐提供整体套片方案。

简单来说,套片包括SoC、射频和电源芯片(PMIC)等。根据芯片集成度、功耗和数模混合架构的不同需求做各类芯片组成,最终通过封装技术做成集成度更高、无线性能更优的解决方案。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展锐正在持续投入SiP(System in Package:系统封装)技术。其成果是通过SiP技术,将LTE Cat1整个方案的尺寸,做到了一元硬币大小。

2019年1月15日目录

?轨交、铁路托底基建,订单逐渐回暖行业拐点显现(太平洋证券)

?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回暖,血制品行业底部温和复苏(广发证券)

?政策驱动应用快速落地,物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广证恒生)

?基建发力利好工程机械,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东吴证券)

?智慧能源平台稳健增长,双良节能闪现业务新亮点(国联证券)

1。轨交、铁路托底基建,订单逐渐回暖行业拐点显现(太平洋证券)

2018年四季度,发改委总共批复重点项目11万亿元,强度超过2017年以来所有季度,而在所批复重点项目中,轨道交通与铁路项目投资额分别为7113亿、4293亿元,是基建稳增长的重要载体。太平洋证券指出,就地区而言,四季度批复轨道交通项目集中在省会城市,而铁路项目75%投资额来自华东华南省份,与“十三五”规划所体现的华东华南是铁路建设重点区域的情况基本相符。

近期上海建工、葛洲坝披露了公司2018年新签订单情况。根据测算,上海建工下半年建筑施工订单同比增长412%,增速大幅高于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9%);同时葛洲坝四季度国内新签合同总额同比上升528%,增速四季度扭负为正并迅速上升。太平洋证券认为两家重点公司订单情况表明2018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随着基建补短板基调的确定以及PPP清库的结束,重点公司新签订单迅速回暖,行业拐点逐渐体现。

1月上旬,中国铁建、中国化学、中铝国际三家央企公告中标投资额100亿以上的PPP项目,其中两项为公路建设,一项为高新区综合开发。太平洋证券认为在清库结束后,PPP商业模式已逐步呈现回暖迹象,项目落地率稳步提升,但市场对PPP项目质量及带来的负债仍然较为关注。首先,就三家央企签订合同情况来看,所签订PPP项目运营期均有良好的现金流支撑,其次,重点PPP公司东方园林发行2019年第一期公司债券时,债券期限仅为两年,并且在第一年末追加回售权利,而太平洋证券认为上述条款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PPP项目现金流质量以及PPP投资增加公司负债的担忧。同时,也注意到了PPP单个项目投资额逐渐增大,这也将有利于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龙头企业。

基建板块方面,太平洋证券推荐轨交施工龙头隧道股份(600820SH)、铁路龙头及轨交施工领先企业中国中铁(601390SH);房建板块方面,太平洋证券推荐市场份额稳定提升,估值有修复预期的建筑行业龙头中国建筑(601668SH)。

2。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回暖,血制品行业底部温和复苏(广发证券)

广发证券指出,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同比增长12%,进口占比有所提升。根据中检院及各地药检所披露,2018年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折合10g/瓶)为470393万瓶,同比增长12%,其中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为19052万瓶(同比增长74%),进口人血白蛋白279873万瓶(同比增长153%),进口占比提升至595%。2018年第一季度是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低点,后三季度批签发量逐步回升,反映了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回暖。

2018年国内人凝血因子VIII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00IU/瓶)15917万瓶,同比增长194%,近几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华兰生物已连续多年市占率排名第一。纤维蛋白原批签发总量(折合05g/瓶)为8895万瓶,较往年同期下滑约52%,主要原因是上海莱士批签发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博雅生物全年批签发量实现近翻倍增长,其市占率遥遥领先其他企业。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批签发总量(折合200IU/瓶)为9868万瓶,基本与往年持平。

免疫球蛋白类产品批签发呈现分化,狂免表现亮眼。2018年国内静丙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5g/瓶)108304万瓶,略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静丙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15%、12%、10%,位于国内前列,合计占据国内62%的市场份额。广发证券根据对各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发现,目前血制品细分产品中静丙的库存压力相对较大。特免类产品中,狂免表现亮眼,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00IU/瓶)79375万瓶,同比增长603%;乙免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18219万瓶,同比增长274%;破免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50IU/瓶)33725万瓶,同比减少206%。人免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300mg/瓶)6399万瓶,较往年同期下滑明显,同比减少36%。

广发证券认为,从血制品相关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各企业的血制品业务收入季度环比稳步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环比大幅改善,应收账款与票据以及库存逐步企稳,说明终端需以及销售渠道正在逐渐好转,因此判断血制品行业正于底部温和复苏。建议重点关注华兰生物(002007SZ)与博雅生物(300294SZ)。

3。政策驱动应用快速落地,物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广证恒生)

广证恒生指出,低功耗广域网是未来几年连接数爆发最快的领域,局域物联网是连接数最大的领域。未来在5G场景中,能同时支持高带宽和窄带宽、低时延和高时延这些“两极分化”的场景。

根据《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预测》预测,2017~2022年全球蜂窝连接复合增速24%、LPWA为62%、局域网18%,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接近200亿部。其中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连接市场(占比约2成以上),2022年,预计中国物联网终端总数达到448亿部,蜂窝物联网30亿部(25%)、LPWA113亿部(95%)、局域网305亿部(29%)。据Techno Systems Research预测,至2020年全球物联网通信模块中,4G及NB-IoT模组出货量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渐成为主流,两者合计占比将超过50%。

公众网络M2M连接数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完成318%,相关应用将在下半程规模推进。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从截至2018年6月的完成情况看,广证恒生预计2018年我国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完成80%;公众网络M2M连接数共计54亿,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完成318%。NB-IoT在“十三五”上半程处于网络建设阶段,相关应用将在下半程规模推进,预计连接数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广证恒生表示,物联网平台成为解决物联网碎片化,提升规模化的重要基础。根据物联网白皮书,设备管理平台(DMP):基本由通信模组、通信设备提供商主导,目前形成博世BSI、DiGi、诺基亚Impact、Sierra Wireless四大主流DMP平台,设备管理平台一般不单独提供,多集成与端到端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之中。连接管理平台(CMP):网络管理平台由电信设备商、运营商主导,全球形成思科Jasper、爱立信DCP、沃达丰GDSP三大阵营,两类运作模式,一是以Jasper为代表的纯连接式,即卡管理平台,目前规模最大,与全球超过100家运营商、3500家企业客户开展合作;二是以爱立信DCP为代表的连接管理与核心网捆绑模式,目前规模明显小于Jasper,与全球超过20家运营商和1500家企业客户开展合作。

麦肯锡将物联网场景分为9类,包括工厂、医疗保健、外部环境、工地、车辆、家庭、人类生产力、办公室。九项应用的最大潜在价值可以高达111万亿美元,平均的潜在价值也有74万亿美元。物联网在智能制造、车联网、公共事业、智能家居、可穿戴这类大细分市场未来几年预计可实现25%~50%的复合增长率。

广证恒生重点推荐中兴通讯(000063SZ)、烽火通信(600498SZ)、光迅科技(002281SZ)、通宇通讯(002792SZ)、亿联网络(300628SZ)、高新兴(300098SZ)。

4。基建发力利好工程机械,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东吴证券)

东吴证券指出,2018年12月挖掘机销量16027台,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全年挖机销量203420台,远超2011年年销量178352台(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第四季度单季度挖机销量超6万台(同比增长24%)也是历史最高水平。根据草根调研的情况看,2019年挖机销量可能有10%~20%的下滑,但小挖受益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将持续增长。

2018年以来,挖掘机出口量同比增速维持在70%以上,出口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内厂商海外布局多年,叠加“一带一路”沿线的工程需求对挖掘机出口的拉动作用,东吴证券预计未来出口销量依旧维持高增长。国内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销量5408、4441、4463台,市占率分别为34%、28%、28%,东中部市占率略有上升,西部市占率有所下降。就吨位销售情况分析,12月小挖、中挖、大挖销量分别为8870台、4980台、2177台,分别占比55%、31%、14%。由于2017年中大挖销量增速较快,基数较高,目前中大挖销量增速均有减缓,小挖势头强劲占比持续扩大。

东吴证券认为,下游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放缓,预期基建发力利好工程机械。11月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上涨93%,1-11月累计同比上涨97%;房屋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上升217%,1-11月累计同比上升168%,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1-11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上涨37%。近期政策放松,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建项目审批明显加快,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反d。

此外,环保核查趋严将加快更新需求释放,国三切换国四标准有望推动更新需求提前释放,拉长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此外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168%,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增长14%)产生分化,可推断开发商为缓解经营压力主动采取快开工、快开盘、快回款的高周转模式,东吴证券认为这也是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原因之一。

东吴证券持续首推三一重工(600031SH),推荐恒立液压(601100SH)。建议关注徐工机械(000425SZ)、柳工(000528SZ)、中国龙工(3339HK)、中联重科(000157SZ)。

5。智慧能源平台稳健增长,双良节能闪现业务新亮点(国联证券)

双良节能(600481SH)1982年以溴冷机起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溴冷机生产基地,之后横向拓展换热器、空冷器,加码多晶硅还原炉,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工业领域的节能设备、节水设备、新能源设备的系统集成商。国联证券认为,未来公司将扎根工业领域,并大力拓展民用节能市场,由单一产品制造向系统集成和智能运维业务转型,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能源设备主要有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和多晶硅还原炉。其中溴冷机已经由民用中央空调逐步转向工业余热利用,由于工业能耗占比较大及工业企业复苏,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溴冷机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在行业中已占据龙头地位。2018年,国联证券预计溴冷机实现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30%。换热器方面,其业务下游应用广泛,国内需求稳健,但出口增长较为迅猛。与此同时,公司空冷器业务在手订单丰富,节水效果明显,在缺水少水地区尤其适用。拥有国内首座全钢结构空冷塔,技术实力领先,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订单的释放。此外,多晶硅还原炉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多晶硅产量上升带动还原炉的产量增长。总体看,能源设备稳中有升,出口是亮点,根据国联证券对业务的拆分预测,预计2018年能源设备实现收入2158亿元,同比增长3666%。

公司通过设立全资孙公司双良智慧能源开展智慧能源能效云平台业务,还通过牵手阿里云打造混沌能效云平台,采用EMC、EPC或OC的模式不断向公共建筑节能业务进行拓展。国联证券指出,智慧能源开发的能效云通过大数据分析、预知式提醒、远程监控、云端备份、远程专家诊断的功能,与节能设备实现O2O互联互通,对节能设备能耗实时监测、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负荷预测与分析、节能调优控制、能源成本考核管理等实时互动,提升节能效果,实现每年节能20%~35%。此外,公司在公共建筑节能过程中的案例较多,节能效果明显,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未来公司通过公共建筑节能业务的持续拓展,逐步实现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国联证券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15元、018元、021元,对应的PE分别为23倍、19倍、16倍,鉴于公司能源设备受下游工业复苏稳定增长,未来公共建筑节能业务有望快速放量,给予“推荐”评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51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