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有哪些,第1张

物联网的三项关键技术与领域包括,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公共事务管理(节能环保、交通管理等)、公众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家居建筑、金融保险等)、经济发展建设(能源电力、物流零售等)。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 1999 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也就是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报告指出, 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8年3月在苏黎世举行了全球首个国际物联网会议“物联网 2008”, 探讨了“物联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与如何将“物联网”推进发展的下个阶段 。

物联网共性平台是综合物联网应用共性特点,贯穿感知、传输、应用服务三层的共性功能模块、协议和平台等的总称。
价值优势:
1、打破孤立“竖井式”应用架构所形成的“信息孤岛”: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标准体系架构,并支持多应用业务信息融合和服务共享,实现应用业务间无缝集成与协作。
2、强大易扩展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支持多种类型感知设备适配接入,兼容现有各类传输网络,提供灵活的应用服务部署和业务交互共享模式,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在平台上动态添加新的应用。
3、强大的平台开发及运维支撑能力:显著降低物联网业务应用开发成本、服务运营成本及维护成本,降低物联网准入门槛。
4、支持二次开发和快速集成:采用先进、成熟、符合国际标准的软硬件技术,系统采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体系结构,能根据技术、业务的发展需要对平台功能进行调整、增加。
5、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物联网共性平台采用多种信息加密手段与安全管理协议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通过灵活的访问权限模板机制实现对设备、感知信息的可定制化访问权限管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5G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网络安全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规模连接:5G物联网可以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这使得攻击者有更多机会进行网络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攻击一个设备来获取对整个网络的访问权限。

大数据量:5G物联网可以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攻击者可以攻击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从而获取敏感信息。

多样性和复杂性:5G物联网中存在多种类型和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这些设备的 *** 作系统、协议和接口都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软件漏洞:5G物联网中的软件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获取访问权限。

隐私保护:5G物联网中产生的数据包含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如位置、健康状况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个人隐私侵犯。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5G物联网需要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如加密通信、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漏洞修复等。同时,5G物联网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691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