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多吗

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多吗,第1张

1 不多。
2 因为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公共设施运营管理的公司,其项目数量会受到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的影响,同时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不会有过多的竞争对手。
3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要求日益增加,如公园、道路、供水、供电等,因此公共设施运营管理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可能会逐渐扩大其项目数量。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依法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代表活动方案”的安排,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8月19-20日由常委会杨红军副主任带队,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大路街道、七塘镇、河边镇、福禄镇、大兴镇和高新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调研工作座谈会。除调研组成员外,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有关部门,镇街人大(工委)、政府(办事处)的领导应邀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开展前我们还通过向社会各方面人员发放调查表、在璧山网上征集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委托镇街人大(工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

按照区委“三区一美”战略部署,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任务,从治河、治污、创模到生态创建不断探索实践,在成功创建“市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生态区建设,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优势也在不断延续、巩固和提升。1002份民意调查表反映,对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表示“满意”的952份占95%,“基本满意”的48份占48%,“不满意”的2份占02%;从246名受访网民反映的情况看,认为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很好”的126人占512%,认为“好”的111人占451%,认为“较好”的6名占24%,认为“较差”的3名占12%。

调研组认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重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3年就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又进行了调整充实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考核机制等。2013年制定了《璧山国家生态县建设规划》并报人大常委会审议,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还制定《实施方案》,将工作指标细化分解,较好地落实了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同时制定下发了年度创建工作《考核办法》,量化考核。通过严格的考核奖惩,倒逼了各责任单位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形成了分层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创新机制,推动创建

1建立治污防污机制。区政府建立了治污防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完善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山坪塘整治工作验收要求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洗车场新增条件的通知》、《关于2015年生态创建考核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执行标准以及水库、山坪塘、精养鱼池验收执行标准的通知》等系列环保监管的配套协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了环保主体责任,同时加强督查、巡查,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全民参与机制。区政府从群众关注的事入手,结合区人大常委会代表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了环保知识“进企业、进村居、进校园”的“三进”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8万份,开展专题培训4次,开设知识讲座4次;区环保局参与承办“生态文明 绿色梦想”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精心谋划生态文明摄影大赛,收到摄影作品200余幅;结合“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举行“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公益健步走等活动;在大型多媒体阅读器、学校和社区的电子显示屏、广播等电视阵地进行生态文明视频和宣传标语的播放,由于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各级媒体竞相聚焦璧山绿色发展,在区内取景,制作MV30首,报道了璧山从打造“深绿城市”,建设“绿色水城”、坚持以人为本,走快速城市化与生态宜居相融共生道路的好做法;“音乐与城市营销”获评2014年重庆十大年度营销事件。上述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全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健全环保分级监管机制。以市环保局三级监管网络为基础,进一步延伸打造“市环保局—区环保局—镇街—村(社区)”四级监管网络。区环保指挥调度中心与31名区级环境监察人员、59名镇街、高新区管委会环保专职人员和201名村社专兼职环保员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全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显著提升,环保分级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实现污染源的网格化管控。

4建立环保准入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环保负面清单,禁止或限制高污染企业入驻;强化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导向,坚持“四个不批”、“三个严格”,严把项目准入关口。

(三)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1狠抓污染源治理。区政府始终紧扣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指标体系,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存在的问题,生态创建成效显著。以“四清四治”为依托,对1026家企业进行整治,完善了环保审批手续,督促其规范整治,并建立电子档案台账,2000余个工业企业已纳入区级和镇街监管,“智慧环保”提升监管水平。一方面,将全区500头生猪当量以上的56家畜禽养殖户、231家工业企业、经营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43家餐饮店作为监管重点。另一方面,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程。实施环保物联网试点建设项目,为全区环保规范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共安装电子标签1894个,视频监控设施41套,在线监测设施46套,工况监控设施35套。三是实现数据共享。区环保物联网平台与市局数据中心、12369系统和移动执法等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同享,初步实现管理与技术有效融合。

2开展专项行动关注重点污染源。在“利剑一号”严厉打击环保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办理了两起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015年,关停污染企业10家、采石场15家,1家养殖场已进入司法程序。截止到目前,全区累计关停污染源985个,其中,工业污染源512个、养殖等其它污染源473个,规范整治污染源2890个。

3依托工程治水整治水污染。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整合中央、市、区各级资金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惠及全区142个村、379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雪山、大岚等6座水库。实施全域水体严管。对全区3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进行加密监测和日常巡查监管,对91座水库和571口山坪塘、126个精养鱼池进行了集中整治,对剩余的2551口山坪塘和590个精养鱼池进行了自然修复或生态养殖改造。实施污水处理厂(站)改造。已完成10个场镇污水处理厂(站)的升级改造, 完成18个场镇污水处理厂(站)的新建并投运。投入资金,加强了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建设,1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建成,有效提高镇街污水收集率。在此基础上,通过福禄、大兴、三合、马坊、保家等中水回用点,大力推进了中水回用工程,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加强河流整治工作。加强了河外截污、河面清漂,进一步巩固了“三河”污染整治成果,整治后的河段防洪、泄洪、水质、两岸绿化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4打造智慧环保。在全市环保物联网试点工作基础上,升级实施了智慧环保工程。一是分级智能监管。将工业污染源监管巡查责任分为区、镇街、村社三级并设置差异化的分级巡查标准,通过企业电子标签识别系统规范环保巡查程序,将全过程监管信息通过手机环保通和电脑方式直接适时传入璧山环保物联网信息中心,逐步实现辖区工业污染源的智能化规范管理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程。分类安装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监控和电子标签四类探头,将全区所有国控、市控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全部接入物联网。 (四)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区政府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田园、宁静”五大行动为抓手,突出办好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蓝天行动,优化空气质量。为了巩固城市建成区无煤区创建成果,对辖区270个经营面积150m2以上的餐饮单位实施了油烟净化治理;对37家加气站实施油气回收达标治理,对31个砖厂实施烟(粉)尘和二氧化硫达标整治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混凝土预混搅拌站实施作业控尘规范整治,投入资金提前一年实施PM25监测预警工作,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逐年增加。今年1-9月,全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56天,PM10等浓度持续下降。

碧水行动,巩固治河成果。“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形成长效机制,截止调研时,清漂量达到202吨,进一步巩固了璧南河和璧北河的污染整治成果。

绿地行动,优化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城市立体绿化,城区立体绿化面积累计超过7万m2;完成水系绿化150公里,完成国、省、县道公路绿化870公里,基本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黛山大道为主体的绿化长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9%。同时加强了管护,如健龙镇通过管理外包,村、社、农户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制,加强了行道树的管护,收到明显效果。

田园行动,美化场镇村庄。新改建22座垃圾收集站,将全区现有175个村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无害化处理,扎实做好城区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项目。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完成全区33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工程整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行动,4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宁静行动,改善声环境质量。重点推进3个噪声达标区创建和复查工作,完成2家企业噪声整治,创建红宇家园、天湖花园等4个安静小区,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面积约2266平方公里。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区政府突出办好民生实事,通过有力的措施推进生态创建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目前,青杠、大路2个街道已通过国家生态镇街验收,来凤街道已申报市级生态镇街待验收,八塘镇等10个镇街已申报生态镇街待验收,14个村已获得市级生态村(社区)命名。

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民生态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污水处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青杠、来凤、丁家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未达时序进度,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老城区未实行雨污分流;一些街镇的二、三级管网建设不配套,污水收集不好,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个别污水处理场(站)运行管理不正常,处理排放的污水不达标。

(三)河道污染物的清漂有差距,璧南河水质时有反d。

(四)在农村垃圾清运的长效机制建立方面还有差距,城镇背街小巷的保洁工作有的不到位。

(五)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汽车修理企业、小餐馆的油污治理力度还不够。

(六)绿化管理工作措施还需进一步精细。一些地方公路两旁行道树死亡后未及时补种,新植树木管护责任未落实,部分树木存在虫害等问题。

(七)水源的保护力度应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自来水水质有待提高。

三、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赶场天街头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宣传,通过宣传创建工作中典型的人和事,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电视、网络、报纸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不文明行为作宣传引导,不断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把水污染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一是对全区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改造进度制定计划,实行对账销号,切实加以落实。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污水管网建设的责任,提高污水收集入网率、进水达标率。三是污水厂站的的管理维护,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四是加大山坪塘整治,巩固三河治理成果,五是切实加大水源保护,特别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加强自来水厂管理,不断提高处理能力,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饮水安全。

(三)进一步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管控

一是继续铁腕关停重点污染源。二是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系统并将监管人员、信息平台、群众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管的良好态势。三是探索建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垃圾清运、日常保洁和城镇背街小巷的常态机制,进一步在面源污染治理、农贸市场、洗车场卫生背街小巷等方面加大工作和监管力度。

(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层面的资金;整合有关项目及各类专项资金,保证生态建设中重大民生工程按时推进及运行;探索充分发挥镇街、村(社区)基层环保人员作用的办法。二是加强监管,推动五项工作新常态的建立和落实。即:实现场镇和农村道路保洁新常态、重点企业污染设施设备运行和污水处理厂(站)运转新常态、公路两旁行道树种植管护责任制落实和管护新常态、垃圾清运和垃圾台(箱)周边保洁新常态。三是在公路行道树种的选择上,可进一步比对选优品种,种植四季杨的路段应考虑一定距离内间种其它树种,形成物理阻隔,减少病虫害发生。四是关心群众利益,帮助指导解决诸如来凤街道等部分涉污项目关停后善后问题的处置,防止影响社会稳定。

污水处理行业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对城镇污水处理提出更高要求,并明确要求县级镇、尤其是重点镇必须建立污水处理厂,市场上产生许多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水务集团公司,有些集团公司拥有全国各地上百家的污水处理项目。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营对国内污水运营管理能力和相关资源提出挑战,而其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又对集团公司管理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为污水运营企业安全管理、生产运行、水质化验、设备管理、日常办公等关键业务提供统一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对企业实时生产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工艺设计、日常管理等相关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为不同层面的生产运行管理者提供即时、丰富的生产运行信息,为辅助分析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企业规范管理、节能降耗、减员增效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从而形成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信息化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武汉市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依托云计算技术构建、利用互联网将各种广域异构计算资源整合,以形成一个抽象的、虚拟的和可动态扩展的计算资源池,再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按需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等服务。系统可以对污水处理企业的进、产、排三个主要环节进行监控,将下属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位、水质、电耗、药耗、设备状态等信息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和处理,建立各个环节的相互规约模型,分析生产环节水、电、药的消耗与处理水排水、生产、排放之间的隐含关系找出污水处理厂的优化生产过程管理方案,实现对污水处理企业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与精细化管理,达到规范管理、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的目的。 智慧城市的提出各大城市纷纷响应,成都也不例外。智慧成都的核心建设点之一就是建设智慧水务,利用水务物联网技术更加高效的管理城市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活的源泉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监管和治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困扰,水质监控不及时、水灾预警不及时更是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而智慧水务的发展则能非常及时、准确的解决问题。
假设一个地方下了一场暴雨,当地的水务、防汛部门往往会手忙脚乱。倘若有一个覆盖全域的水务物联网,在区域中心的监控指挥室里,就可以把各种情况、数据看得一清二楚,那该多好?
别以为这样的场景还只是想像。我市新津县已经在全省率先做到了。
据悉,围绕水务三大任务(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治理),新津县在全省第一个探索建立了“水务物联网”系统,截止目前已投资518万元完成一期8个监测站点建设,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的系统化管理,初步形成了新津县智能化水务信息系统。今年内,该县还将尽快启动新津县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二期工程项目,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集水质监测、防洪抗旱和城市管理的综合指挥平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化服务。
实时监控 数据15分钟自动刷新
美丽的南河边,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一个不起眼的铁箱子。打开箱门,DO(溶解氧)、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仪表盘上,各种数据映入眼帘。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目前最先进的自动监测仪了。
笔者看到,监测仪一头有一根管道连接到河流中,依靠信息传感器和自动监测设备,便可实现数据自动、快速生成。“这里面涵盖了河水水量、水流速度、水温以及8个水质指标,以前要掌握这些数据,我们起码要分几拨人,用一两天才能完成,2012年依靠自动监测仪,15分钟就会刷新一次,最新、最全的即时数据都能即时掌握”,工作人员表示。
打开物联网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软件,金马河、西河、南河、杨柳河、羊马河等流过新津的5条主要河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29个监测点。再进一步点开监测点的图标,横断面水位、流量、流速、压力、水质等实时数据一应俱全,安装在河流上的红外摄像头更是让各监测点现场的水位、水流情况变得一目了然。在监控人员的演示中,镜头跟随鼠标不断转动,观者得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监测点的详细情况。
据介绍,通过水务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新津县在饮水安全监测、水文监测及预警、污水处理排放、地下水监测、防汛抗旱、山洪灾害监测及预警、水资源信息等多方面实现了平台整合。负责系统技术支持的四川炜麒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曾庆华说,就运用物联网技术而言,这套系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会在全市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并力争将这一产业市场扩大到全国范围。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和带动水务现代化、提升水务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水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局在水利部、省水利厅以及深圳市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按照服务“低碳水务、安全水务、民生水务、效益水务”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筹谋划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实现了我市水务信息化建设的跨跃式发展。
在信息采集方面,已建成雨量站63个,水文站32个;建成供水水质在线监测站点99个,可监控全市主要供水主干管的PH值、压力、浊度及总氯,建成10座污水厂水质在线监测站点23个,整合政府投资和社会BOT模式新建的8座污水处理厂、1个再生水厂的17个水质在线监测站数据,将全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数据(COD、氨氮、HP、总磷等)纳入统一监管;建成视频监视点118个,并通过共享市交通部门的视频资源,可对全市中型水库、重点海堤、特区内主要河道和城区易涝易浸点进行实时监控。在网络建设方面,我局早已通过省水利专网、市政务内外网形成了连通省、市、区,包括省水利厅、市应急指挥中心、市气象局、各区水务局和三防办及大部分局属单位的网络系统,并在2012年重点加强与局属单位的网络互联及省水利政务外网的拓展工作。2012年已完成市大鹏水源工程管理处、市北部水源工程管理处、市西丽水库管理处等7家局属事业单位的内网接入工作,正在开展将各区三防部门接入省水利专网的建设工作。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我局已建成了水雨情、水资源、气象、基础工情、供水水质、污水水质、水土保持、政务信息和视频资源为一体的水务基础数据库,实现水务数据资源“一数据一源”;建成数据共享及交换平台,对内完成与局属单位间的水雨情数据、水质数据和视频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对外实现了市气象局的雨情数据交换,与省水利厅、市应急指挥中心的视频资源的共享,并利用深圳市统一建设的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了与市监察局、市行政服务大厅、市府办公厅间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2017年上半年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

自2017年3月份以来,永久村中心村庄美好乡村建设在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干部予服务,社会共参与的原则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市镇各级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对中心村庄进行了规划设计,对有限的资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落实了执行责任单位,组织协调了与公路、水利部门的沟通和项目对接。

二、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工作伊始,便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成立了章程,村民自觉清除区域内小杂树100棵,清除沟渠及当家塘内垃圾10吨,拆除3户陈旧房屋,建成2户,在建1户,刷新墙面20户。

三、 强化干部服务意识

自我村美好乡村建设申报被批准以来,村两委主持召开村民会议,动员会议和协调会议,张贴标语,制作宣传栏,协调处理矛盾纠纷,解决新增用地指标等。而且落实了公共设施建设,整治了村庄进出水沟两边(12m深)的浆砌和铺底200米,将中心村庄内主干道永新路15米的道路清障,填沙石拓宽1米。将村内公园场地整平,且其中的小塘已基本成型。整治村庄道路护坡填平硬化150m,在206国道入口处竖起进入村庄的导示牌。

如今我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把中心村庄打造成“创业的乐园,休闲的公园,温馨的家园”

2017年上半年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2

2017年,我们以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为指导,以三农发展为核心,以“五水共治”、“三区两美建设”为重点,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争创一流发展业绩。上半年,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较好形势。

一、重点工作回顾。

(一)以统筹发展为主线,推进新农村建设

1、集中力量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总体部署,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早规划,早上马,早完工”的“三早”原则,于今年第一季度就下达《关于上报2017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名单的通知》(永治污办〔2017〕1号)、《关于下达2017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通知》(永治污〔2017〕1号),明确今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省市任务数为247个村,同时为确保任务的完成,自我加压,将下达各镇(街道)治理任务提高到251个村。根据各个治理村的地形、地貌差别,对70个村采用了分散式处理模式,即保证了污水处理效果,也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

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并通过县级部门会审141个村,报财政审价114个村,完成审价8个村,招投标6个村。同时积极加强质量监管,对PE实壁管、UPVC平壁管等几种主要管材进行统一招投标,网上报名已于6月5日结束,预计约于6月25日完成招投标工作。

2、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继续做好财政“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项目,计划完成创建“奇峰秀水揽胜带”美丽乡村精品线,对沿线精品村通过房屋立面改造、污水治理、道路改建和文化提升等项目进行重点打造,对41省道南复线沿线景观进行提升, 将沿线景点和精品村连成一条美丽的精品线。同时做好美丽乡村样板户的创建,5月19日已将任务分解下达至各镇街,计划完成创建2985户。截至5月底,已累计投入资金5290万元,16个精品村的各项目都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和政策处理,各项目都在建设中。

3、加快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2017年计划做好市级16个续建村落和2个新启动村落,及省级3个重点村和9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工作任务。其中18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11个完成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其余7个村都已完成建设方案的编制,建设项目涉及古建筑修缮保护、污水治理、展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提升等项目,截至5月底,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132万元。

4、做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积极加强部门联合,与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能源办等部门对规模场的生态设施化提升改造进行验收。出台了《关于尽快明确非禁养区内规模猪场整治类别的通知》(永农〔2017〕51号)等文件,加强整治力度。截至5月底,全县已拆除或关停禁养区内规模猪场139家,设施化提升改造非禁养区内规模猪场12家,已通过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正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非禁养区内的规模猪场共26家。

(二)以农业增效为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努力推进农业增收。一是完成春(冬)耕备耕既定任务。上半年全县统一供应早稻种子121万斤,冬(春)季农作物播种面积1065万亩,其中春粮播种面积328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24%,预计6月10日左右各地早稻开始抽穗。分别在乌牛、三江街道建立水稻千亩示范片4个,合计示范面积4600亩。建立单季籼稻百亩攻关方1个,面积100亩。二是做好特产生产。2017年上半年,我县特产累计生产总量11453吨,总产值18127万元。其中水果总产量11350吨,产值13372万元,产量比上年同期减20%,但价格比上年上升30%左右,其中杨梅产量10000吨左右,产值9000万元,早熟杨梅价格与上年持平,名优迟茶产量103吨,产值4755万元,主要是红茶加工量比上年增加50%,价格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左右,红茶消费市场逐年扩大,发展前景广阔。三是稳定畜禽养殖量。由于禁养区的设立,畜禽养殖量有所下降,据初步统计,1-6月,生猪月末存栏761万头,同比下降3211%,生猪出栏86万头,同比增长399%;家禽月末存栏9779万羽,同比下降302%,家禽出栏1216万羽,同比增长2486%;羊存栏为411万只,同比减少1046%,羊出栏254万只,同比增长1925%;牛存栏为106万头,同比减少701%,牛出栏017万头,同比减少32%。

2、加快农业园区化。一是加强招商选资,今年继续深入开展“百项千亿招商”工程和永嘉人经济回归工程,突出抓好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招商,全县今年新落地项目5个,新老项目共累计成完成实际到位资金任务322亿元,已经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二是做好“两区建设”,今年计划在巽宅镇、桥下镇等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9713亩。做好省级旱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5月6日组织对永嘉县道林农特产专业合作社实施的2014年度省级旱粮基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月底向省厅上报该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指导永嘉县剑毫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申报2017年省级旱粮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43万元,其中申请省补助资金3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入库、公示。三是加快山区经济发展。做好楠溪生态旅游业产业平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方面的各项对接,及时将12个完成验收的农业产业提升项目提交给财政部门安排审计审价,2014年上级下达3380万元资金使用指标将全部完成使用。

3、提高农业规模化。一是加快设施农用地审批。上半年我办(局)共受理行政许可审批承诺件8件,其中不予审批的1件,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件都能在承诺期内完成审批,并且提前完成率达100%。收设施农用地审批10件,召开县设施农用地审批联席会议2次,经县政府批准的设施农用地审批有9件,面积为2372亩,其中生产设施2219亩;附属设施153亩。二是做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在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集体经济股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财产权等交易、流转。为加快该平台建设,已于4月22日进行公开报名,共有两家民营机构参与报名;并在5月7日在办(局)2号会议室,由市县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评审组进行评审,通过综合评估并赋分。现已向县政府提出《关于由温州市嘉诚拍卖有限公司承建永嘉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请示》(永农〔2017〕104号),等待批复。

4、推进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大力引进和推广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开展集农机网络视频感知系统、GIS农机地理信息综合管理系统、GPS农机定位管理系统、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等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2017年完成农业机器换人资金投入220万元,引进和推广各类机器换人农机具300台套,创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1个。目前已经完成机器换人的调查摸底并即将出台农机购置补贴的县级政策。

5、做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据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部署要求和省农业厅《关于全力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意见》(浙农科〔2014〕3号)精神,及时出台了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意见》,从县政府的层面将农业水环境分年度任务下达各镇(街)。同时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扶持一批生态循环模式,通过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产生示范效应。启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镇)建设工作,鹤盛镇、巽宅镇已建立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实施方案。截止到目前,全县新增生态消纳地33万亩,完成任务量的6286%,新增沼液利用量35万吨,完成任务量的5833%。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通防统治43万亩,完成任务的6615%;绿色防控融合面积18万亩次,完成任务的6923%;农药减量391吨,完成任务的844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353万吨,完成任务的4954%,化肥减量215吨,完成任务的4757%。

6、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根据“三区两美”战略规划,及时确定了建设中农业休闲观光园四至范围及10个支持项目,并向市农办申报并确定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一条,完成了三星级农家乐申报。今年上半年,全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数共计13682万人次,同比增长269%;实现直接营业收入715895万元,同比增长239%;带动游客购物收入29710万元。

(三)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为目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提升。通过农村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农业科技进百村入万户”,“农产品四季节庆”,“农技一评三比”,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已在乌牛街道、巽宅镇、鹤盛镇、桥下镇、岩头镇多次举办“农业科技进百村入万户”活动。于3月19日-22日在温州世纪广场成功举办早茶节,获得金奖9个,银奖3个,4天时间销售额达到57万元,早茶深受温州市民的欢迎。于6月12日上午在办(局)会议室举办了2017年第四届永嘉杨梅节暨优质杨梅评比会,评出全县10个金奖杨梅产品。

2、严格落实村级“三资”管理。一是全面叫停村级违规发放党员会议补贴行为。积极会同县纪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每季度联合开展一次村级财务专项检查,检查中多次重申并严厉禁止违规发放党员会议补贴行为,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村级财务专项检查情况来看,违规发放党员会议补贴行为已经得到有效遏止。二是分批解决村老人协会侵占村集体利益问题。沙头以上8个镇村老人协会侵占村集体利益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要求原登记在村老人协会名下的村集体资产,重新登回村集体名下。并严格杜绝以村老人协会为主体直接参与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原由村老人协会收取的村集体资产租金等收入已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户头统一核算,;村老人协会开支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规定程序统一列支。三是开展村集体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村集体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全面检查各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村集体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各级财政下拨的针对村集体的各项奖补资金,重点检查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和资金监管等情况。

3、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倍增计划。以“26个欠发达县脱帽”为契机,通过积极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增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加大搬迁力度,实现异地致富,发展来料加工业,扶持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为我县低收入农户拓宽增收门路,提高致富能力。上半年,通过调研和统计,确认“年收入4600以下贫困户”为7760户、20890人,现报送省市备案。

4、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根据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 “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意见》(浙农办〔2017〕7号)精神,出台了《关于开展“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工作的通知》(永农培〔2017〕4号),指导我县农培工作开展,协作下达2017年度永嘉县“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任务,重点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截止到目前,共完成省农业厅下达三期远程培训大讲堂工作任务,受训人员80多人。选送了10名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水产养殖、瓜菜种植、花卉苗木、果树栽培等专业(产业)的优秀农民赴温州科技学院参加为期近一年的进修学习。开办了杨梅种植、水产养殖、家禽养殖等3期实用人才培训班,每班培训50多名农民,每期培训8学时,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以风险防范为重点,切实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通过抓基础、抓源头、抓巡查,加强农产品、农机应用、畜产品市场监管、渔业捕捞作业方面的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农事安全。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开展“绿剑”执法行动,强化农资市场管理,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诚信经营。2017年上半年,共出动车辆37 余次,出动执法人员 157人次,检查了78 家农资店,责令整改4 家,整改合格4家,抽捡农业投入品 19 个批次,4个批次不合格,立案 12起,结案8 起,有4 起违法行为正在调查处理之中。共完成农产品定量监测样品抽检205批次,定性动态监测2028批次,其中合格1983批次,合格率9773%,瘦肉精检测24540份。在市预警预报平台共录入免疫信息1483条,农业部追溯系统戴标、免疫生猪共46400头;使用疫苗猪瘟21万毫升、牲畜口蹄疫339万毫升、禽流感748万毫升,规模场免疫密度100%。

2、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一是打好动物H7N9防疫持续战,切实抓好疫情监测和排查,指导无害化处理可疑家禽。上半年,全县累计排查禽场、农贸市场活禽摊位等740家,养殖环节未发现异常情况。无害化处理农贸市场家禽923羽。全力开展强制免疫行动,共监测牲畜口蹄疫样品522份、猪瘟样品220份,高致病性禽流感Re6、Re7型样品550份,新城疫样品166份。通过有效监管,全县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清理。加强柑橘黄龙病病树的挖除和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共处理柑橘黄龙病计290亩 1432株,已全部挖除,挖除率达到100%,病株处理合格率达到100%。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春季普查防控铲除行动。截止到5月20日,我县共有三江、乌牛、南城、东城等4个街道发生加拿大一枝黄花,总发生面积为323亩,比去年3762亩减少了1414%。

3、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建设。切实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检查工作,扎实做好楠溪江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工作,保护瓯江、楠溪江渔业资源的'良性发展。一是加强增殖放流。通过县政府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楠溪江增殖苗种的招投标工作,今年第一期采购增殖苗种152万元,7个品种共2300多万尾(只),经过近几年的渔业增殖放流和楠溪江生态资源的修复,楠溪江渔业资源得到明显恢复,特别是香鱼资源,续去年楠溪江香鱼产量创历史新高后,今年楠溪江首次出现数量非常多的香鱼种苗资源。二是强化楠溪江巡查和执法力度。开展楠溪江巡查170多次,其中夜间出警80多次,瓯江和西菇溪巡查40余次,通宵管理18次,查处各类渔业违法案件25件,其中毒鱼1件,电鱼20件,违反禁渔期规定案件3件,水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件,拘留1人;没收电鱼工具25套,取缔地笼网155副,流刺网65副,已于5月份在大会堂广场集中销毁。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微信等平台开展楠溪江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加大对守法捕鱼、诚信经营渔民的宣传力度,成立楠溪江护渔志愿者队伍,开展亲子放流活动,努力为修复楠溪江渔业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做好农机执法,确保生产安全。制定了《永嘉县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排查整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机具,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脱检脱保、安全防护装置不全、警示报警设施失灵、带“病”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截止目前共开展隐患排查行动5次,排查单位9家,排查出一般隐患点1个,已经整改到位。同时于4-6月份与公安交警部门配合,联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组织安全执法检查15次,共有71人次参加检查,检查上道路拖拉机52台次,纠正违法拖拉机19台次,其中:违法载人和人货混装6起,准驾不符11起;检查其它农业机械25台次,共纠正违法、违规 *** 作行为3起;检查农机维修点6家;查处脱检拖拉机22台。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截止6月18日未发生拖拉机上道路甲方责任死亡事故。

二、2017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一是完成428名村民监督员的培训工作,现相关证件已制作完成,已编制培训方案,计划于近日组织村民监督员培训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快施工图纸设计、财政审价、招投标等工程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工程进场施工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四是完成PE实壁管、UPVC平壁管、HDPE双壁波纹管、一体式化粪池主要管材政府采购,加强供货质量抽检。五是加快2014年任务村的后期扫尾和工程的竣工验收。

2、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一是进一步加强2017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年中评估工作,开展督查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确保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尽快落实历史文化村落和文物点(项)的修缮资金;完成建设第一批省级重点村和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第二批省级重点村和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力争完成三年建设任务的80%。同时做好第三批省重点村(埭头村)的规划修改和报批工作,并做好第三批省级重点村和一般村三年建设计划的申报工作。

(二)继续保持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1、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抓好农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和检测工作。重点抓好豆芽菜专项整治、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畜禽肉冻产品检验检疫情况专项检查、芋头(土豆)去皮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专项整治等工作。继续开展农产品定量和定性检测工作。不断强化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开展“三品”认证,加强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等正常执法检查监管力度。做好蔬菜种子、茶苗产地检疫。

2、继续确保动植物疫病防控安全。全力以赴打好夏季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攻坚战和继续做好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生猪高热病、小反刍兽疫等防控工作,确保规模场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力打造免疫保护屏障。加强检疫监督和市场监管工作,着力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致力保障畜产品安全。

3、继续加强楠溪江渔业资源保护。2017年下半年,继续以楠溪江生态渔业提升为抓手,加大楠溪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和保护和宣传力度,严厉打击电鱼、毒鱼和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加快修复楠溪江渔业生态环境,恢复楠溪江特有鱼类种群。强化安全监管,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切实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创新渔政管理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渔政管理,特别是发挥楠溪江护渔志愿者的作用,提高渔政管理效果。

(三)继续加快农业转型加快农民增收。

1、继续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工程。 下半年计划完成5个村的扶贫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工作,全年落实扶贫小额贷款项目350个,发放小额贷款2500万元,带动2000农户增加经济收入,完成做好搬迁农户落实、签约等工作,落实开发农业扶持资金400万元,落实扶贫项目680个。

2、继续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和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以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项目为载体,结合农业水环境治理,重点抓好“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培育生态农业主体、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施生态农业项目,着力形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农业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优质健康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3、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我们依托省农广校,创新培训方式、放大培训效果,开展农村青年中专(函授)学历教育和农技人员素质提升教育,抓好现有农广校学员入学、招生、毕业等管理工作及温州农民学院招生工作。

4、继续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打造和发布农业休闲观光精品线路6条;确保年内全县开工兴建综合型农业休闲观光园10个以上。

环保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环保行业愈发得到重视。环保行业涉及的领域多,主要包括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及土壤修复等种类。按照产业链分,整个环保行业分为上游环保设备,中游环保服务,下游环保运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环保设备行业政策倾向于加强关键环保技术应用,环保设备产品自主创新,推动智慧环保设备发展。

环卫装备是进行环卫机械化作业的主要工具,是国家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政基础投入的增加,环卫保洁机械化率已显著提高。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新车交强险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环卫车辆销量116588辆,同比增长1401%,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348%,同比增速有所减缓,环卫装备行业进入了稳步增长时期。

环卫服务市场化改革之初至目前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据环境司南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各地新签环卫服务合同总金额为2223亿元,同比略降241%,首年合同金额为550亿元,同比增长1202%。

智慧化趋势明显

环保行业智慧化趋势明显。根据住建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各年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和县城道路的机械化清扫率不断提升,2018年分别达到69%、64%,初步估计2019年达到74%和70%。

随着垃圾分类、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利好政策的落地执行,为环卫装备,特别是垃圾分类装备带来了增量。但是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一般金额较大,从招标情况来看,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招标总量金额较大。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力发展的环保产业智慧化是必然趋势,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市场将构建一个高度感知的智能环保环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717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