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想活在当下,但要学着预见未来

我们都想活在当下,但要学着预见未来,第1张

顿时,群里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讨论热烈了起来。正在看文章的亲们也一起想想哦。

下面是我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幸福的未来,都想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如果真的有时间飞船,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飞回昨天,买一张昨天的,填好已经知道的中奖号码,中个1亿大奖,这刺激简直停不下来。

因互联网思维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小米董事长雷军曾说过著名的 “风口论” ,于是,人们在各个领域去寻找风口,大数据,O2O,AR/VR,物联网,人工智能,BAT等在抢位各个风口,虽然他们不是风口上的“猪”。但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曾经不可一世的行业巨头均倒在了风停后,还是那头没有翅膀的“猪”。

如果问人类最想具备的能力是什么?
财务能力、领导力、管理能力?
这些比起 “预见未来的能力” 简直弱爆了,如果你能预见到未来20年哪些上市公司将最牛X,盈利X倍,你就变成下一个巴菲特了。

最近看完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伯乐斯《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总体来说,这本书对公司、公司战略决策者、创业者们用处更大,对于普通的上班族们作用不是太明显,但某个行业的大势,某个企业的大势,如果用书中的方法,我们也能有预见力,这篇文章里,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怎么把远见力用到自己身上。

一、我们的工作、生活从确定性开始。

“从确定性开始”是《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也是其他原则的基础。

确定性指的是变化的两个种类是确定的,一种变化是周期性变化,另一种变化是线性变化,进一步引申到“硬趋势”是确定性的。

比如股票的变化就是周期性的,不要在股票疯涨的时候,我们还在认为它会一直涨,结果被套牢,因为股票总有跌的时候, 它不是线性变化,是周期性变化,有波峰也有波谷 。正如,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在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要贪婪”。

从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开始,基本上股市10年一个大周期,这次5100点下来后,个人认为已经是几年内的峰顶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司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快,盈亏速度也会加快,周期的年数会缩短。 小周期,你要是有技术和耐力,也可以玩,遇到断崖的下跌,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但千万别用杠杆了,杀死你的“鸡”,就没有蛋了。

大家想想建筑和房地产是什么变化呢? 作者给出了“周期性变化”的结论。
个人认为,在中国也适用,但这个周期估计要50年以上了,其他的,各位看官自行脑补吧。

在书中,提到1946年美国婴儿潮带来的影响,医疗需求增加,教育资源需求增加,而社会并没有做出相应措施,从而医院数量、医疗人员不够,学校资源不够,国家的医疗教育制度保障体系等均出现很多问题。而这些趋势中需求的增加是硬趋势,而医院数量等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等提前应对。医疗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可以预料到。

看中国的现状,是不是也在走这条道路?而增加的人口所对应的需求就是市场空间。下图为网上中国某年人口年龄分布图。

2020年30-35的人最多,这个时候成家立业,带来的需求是房子,车子等生存必须品且是最,孩子的生活、教育,还有老人的健康、医疗等需求。45-50,50-55的人口紧随其后,带来的需求是健康、医疗,还有职业上的问题。市场空间很明显会看到。医疗和教育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市场化会以各种形式出现。

对于我们而言,现状无法改变,人多资源不够,这是典型的竞争态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赚钱养家,少生病。在某职业报告的研究中,未来5年,教育培训人员、市场销售人员需求很大,这个其实是某年龄段人口需求决定的。

书中有很多企业的案例,和现象所得出的论断,有些可以看到趋势,有些其实需要其他数据和信息的补充才能得到,但给我们提供了思路。

预见未来先从确定性开始。

二、从“稀缺思维”到“分享思维”。

稀缺性的思维是“我要保留我的想法,不被任何人所知。”
分享性思维认为“要分享所有最好的想法,建立一个强大的浪潮,水涨则船高。”
分享才是新的游戏规则。

知识的价值在逐渐被人们认同并愿意付费,比如,喜马拉雅里马冬的《好好说话》,得到里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199元价格,5万多人购买,一个人一个平台一个千万的市场),而这些,分享是前提。

在思维上转变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跳出所面临的问题”(书中第四个原则),方法可以用“剥洋葱、只专注于一个问题、直接跳到终点线”的方法。

这些方式也是通用的方法,在解决任何问题上都是可以用到,作者书中有很多案例,可以学习如何应用。

三、从“竞争”到“不竞争”。

巴诺书店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完整的买书体验,专注于阅读的乐趣、终身学习、发现新知,提供一个可以放松、阅读和学习的地方,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做到了亚马逊也没有做到的事。

每个人要想成功,也必须产出产品(比如,工作中每次完成的任务,汇报PPT,生活中某件重要的事情等),而产品和别人的产品PK时,就要考虑到上面的这些因素。

检视每个方面,自问“我怎样才能重新定义竞争?”

书中的七个原则:从确定性开始、洞察先机、变革、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主导未来。

确定性是基础,主导未来是愿景,其他5个原则是方法。

这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我们也生活在这个商业社会里,知道大的趋势,才能趁势,做“风口上的猪”。一个好的行业可以让我们的成长加速5倍甚至10倍以上。

即使我们对大势不感兴趣,掌握了这些原则,用远见力去重新应对问题,应对变革,应对机会,应对未来,会看到不一样的地方,会让人生有一种“俯瞰力”。

真正地活在当下,理解未来,面向未来。

首先,你得了解什么叫5G,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对于5G,华为提出了几个特征:峰值网络速率达到10Gbps、网络传输速度比4G快10—100倍、网络时延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满足1000亿量级的网络连接、整个移动网络的每比特能耗降低1000倍。5G网络的三大特点: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时延。

更高的速率

依托4G良好的技术构架,G可以比较方便的在其基础之上构建新的技术。未来的5G愿景最强烈的一个方面就是用户体验到的网络速率。4G现在已经很快了,但是还不够,5G要做到的目标是最大10Gbps(defined by METIS)。如此高的速率会带来哪些应用呢?1高速上传下载、23D视频4K甚至8K视频流的实时播放、3结合云技术、工作、生活和娱乐全部交给云、4AR、VR与游戏生活相结合、5Media ererywhere改变媒体传播的方式。

2更大的容量

物联网这个话题最近几年来一直占据着热门,但是受限于终端的功耗以及无线网络的覆盖,广域物联网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伴随着5G网络的出现,可以预见未来它必将大热。5G将会通过什么技术手段来支持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呢?首先看看它将如何解决物联网技术的核心问题:功耗问题是困扰着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物联网的节点太多,而且由于很多条件的限制,终端没有办法充电,只有通过初次装入电池,寄希望于终端自身能够节省电能,使用越久越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3GPP专门推出了针对广域物联网的窄带物联网技术,通过限定终端的速率(物联网终端对通信的实时性一般不高),降低使用带宽,降低终端发射功率,降低天线复杂度(SISO),优化物理层技术(HARQ,降低盲编码尝试),半双工使终端的耗电量降低。而5G还会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通过降低信令开销使终端更加省电,使用非正交多址技术以支持更多的终端接入。大容量的应用: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电网、智能放牧,种植、物流实时追踪(以后不是查快递到没到,而是查它在哪条路上)等。

3更低的时延

LTE网络的出现使移动网络的时延迈进了100ms的关口,使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如游戏,视频,数据电话成为可能。而5G网络的出现,将会使时延降到更低,会为更多对时延要求极致的应用提供生长的土壤。降低时延的技术原理:LTE中的一个TTI是1ms,而5G将通过对帧结构的优化设计,将每个子帧在时域上进行缩短从而在物理层上进行时延的优化。相信在后期5G信令的设计上也会采用以降低时延为目标的信令结构优化。低时延的应用:车联网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手术等。

所以立足于5G网络,题主可以考虑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创新项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79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