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和互联网相关的好工作有哪些?

目前和互联网相关的好工作有哪些?,第1张

互联网高薪的工作职位有哪些?目前行业薪资高就数IT行业了,高薪的工作职位有软件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师、UI设计师、网络安全工程师、IT项目经理、软件测试工程师、VR/AR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等。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


1、软件开发工程师

软件开发工程师是从事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人员。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技术要求是比较全面,基础的编程语言(C语言/C++/JAVA等)、数据库技术(SQL/ORACLE/DB2等)、NET平台技术、C#、C/S B/S程序开发,还有JAVA SCRIPT、AJAX、HIBERNATE、SPRING、J2EE、WEB SERVICE、STRUTS等前沿技术。目前从事Java开发的人员相对较为吃香,人员缺口也比较大。

2、大数据工程师


大数据是负责公司互联网数据分析,简单的说如购物网站上的根据你的浏览给你推荐一些商品,另外还有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出对公司发现有指引作用的信息等都是大数据需要做的,现在来说大数据需求非常大很有发展前景。但是大数据工程师都要去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入门是需要先学软件开发才行。


3、UI设计师


UI设计师简称UID(User Interface Designer),指从事对软件的人机交互、 *** 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工作的人。UI设计师的涉及范围包括商用平面设计、高级网页设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及部分包装设计是目前中国信息产业中最为抢手的人才之一。


4、网络安全工程师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IT技术的普及,网络和IT已经日渐深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使信息的价值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网页篡改、计算机病毒、系统非法入侵、数据泄密、网站欺骗、服务瘫痪、漏洞非法利用等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需要大量的安全工程师来维护网络的安全。


5、IT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具体项目工作的管理者,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才华,同时该职业又是一个权利与责任并存的职业,他们主要对项目进行背景调查,收集整理项目相关资料,进行需求策划,撰写项目调查报告和信息综述,对项目组成部分或模块进行完整系统设计,联系项目相关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协同配合制定和申报立项报告材料,组织项目团队完成项目任务,保证项目的完成时间和完成质量。


6、软件测试工程师


在中国的很多软件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现象,造成日后的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频出,很多公司都表示市场上软件测试人员实在太少,想聘请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拿软件开发人员急用,所以尽快招聘软件测试人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7、VR/AR开发人员


VR/AR技术正日益对我们的市场和销售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VR的各种体验,而VR的发展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VR具有很大潜力,前景被大家一致认可,所以就本身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新兴行业,而且现在也急缺人才。


8、系统工程师


系统工程师是指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分析商业需求,并使用各种系统平台和服务器软件来设计并实现商务解决方案的基础架构的技术人员。


9、物联网解决方案架构师


该角色在各种物联网领域的专业知识,如边缘计算和云分析、企业集成、平台、遵从性、可伸缩性、连接性和DevOps,物联网解决方案架构师仍然是薪酬最高的职位。根据工作职责和经验,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从14万美元到21万美元不等。


10、AI开发人员

人工智能开发对于提高业务效率和帮助提高盈利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高度专业的职位仍然是薪酬最高的职位之一的原因所在。其平均工资在12万到20万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工作地点和职责。


11、机器学习工程师


要使用您的数据科学家团队创建的代码并使其更有效和可扩展,您需要雇佣这一新兴角色。考虑到ML算法在提高业务效率和提高分析能力方面的有效性,这个角色的薪资范围与AI开发人员的职位一样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平均薪资范围在12万到20万美元之间。 BI和数据 但在你扩展你的人工智能、ML或物联网人才之前,你需要一些专家来为你构建必要的架构,并开发云解决方案来支持这些新技术,这正是BI和数据人才的用武之地。雇佣这方面的专家是推动和实现人工智能和ML驱动解决方案的关键一步。尽管BI和数据技能已经存在了较长时间,但它们也正在快速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当今企业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仍然是大公司的核心需求的原因。


12、云计算工程师


负责开发、规划、设计、维护和支持您的业务需要的云系统,以支持ML驱动的算法和增强的数据分析功能。因此,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所需的经验水平,平均薪金往往在12万至195万美元之间。 ·数据库架构师。数据库的质量是一切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职位仍然是薪水最高的技术职位之一。这些架构师将与软件设计人员密切合作,创建业务所依赖的综合性数据库。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在145万美元到20万美元之间。


13、数据科学家


看到这个炙手可热的职位排在薪酬最高的职位列表当中应该是不足为奇的。IBM预测,到2020年,对这一职位的需求将增长至少28%,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改善他们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方式。较初级职位的平均薪资为1105万美元,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为1805万美元。


14、网络安全和IT安全


仅在2018年,就有超过10亿人受到了企业数据泄露的影响。日益复杂和有效的网络攻击和各种规模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所面临的威胁的增加,继续推动着对网络安全和IT安全人才的需求。这些不断演变的威胁以及人工智能武器化使得网络钓鱼和鱼叉式网络钓鱼等老式威胁变得更加有效和频繁,这使得所有专业领域的安全人才都受到了重视,包括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云安全。


15、应用安全工程师


随着您不断增加公司所依赖的业务应用程序的数量,您同时也增加了黑客希望利用的潜在漏洞的数量。你需要聘请那些熟练掌握技术堆栈中最易受攻击的专业应用程序人才。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从12万美元到1825万美元不等,但考虑到潜在的黑客攻击成本,这些技术人才的投资是值得的。


16、信息安全经理

该角色需要管理整个信息安全部门,并为业务开发和执行战略数据安全决策。考虑到Marriott International和Facebook等知名企业最近的数据泄露事件,这一职位的需求仍然很高,薪酬也很高。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预期在12万美元到185万美元之间。 尽管这些只是科技行业薪酬最高、最受欢迎技能的一个缩影,但这些职位的薪资将继续攀升,直到人才供应能够跟上对相关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薪水仍然很高,但你仍然有必要考虑重新评估你目前的预算,以便更好地与这些职位的平均薪水保持一致,以便在竞争对手之前吸引和招聘顶尖人才。


以上就是关于高薪的工作职位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到您,IT类职能热门城市的都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中,全国IT职位需求量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状态。

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物联网行业迅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进步,那么,安防产业与物联网将会有怎样的交融。物联网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等,会有一个网络集合起来;更为可见
物联网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未来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等,会有一个网络集合起来;更为可见的,比如食品安全、家庭安防应急等等,也都会融入到物联网。据有关机构预测,这个行业将来产值可高达逾14万亿美元。分析指出,物联网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进一步明确,物联网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样背景下,物联网概念股表现值得期待。
东兴证券发布的研报表示,物联网核心技术方面未来主要以信息感知、传输、处理以及安全技术为主要攻克方向。产业结构方面表明了建立综合与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以及重点发展百家骨干企业的总体规划。而在应用领域,以示范工程的开展形成成熟的应用模板,为物联网应用在全社会、全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做出准备;并为经济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应用给出了方向性的意见。
物联网应用将促进四大产业群发展
未来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层面将形成于四大产业群,即共性平台产业集群、行业应用产业集群、公众应用产业集群、运营商产业集群。政府各部门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态度积极,这是产业发展之喜。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诸多产业发展约束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物联网产业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在全世界范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标准的缺失将大大制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其次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作为国家战略新兴技术,不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就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国家级和区域物联网研究中心,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是积极的可行性政策出台。出台相关的可行性产业扶持政策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谋求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政策先行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是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协调与互动。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这些行业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才能有效地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是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实施。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还必须建立一批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通过局部试点,重点示范的产业发展模式来带动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国内的物联网发展过程中还是受着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但是业务人士都认为它将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有关人士表示,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十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
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未来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层面将形成于四大产业群,即共性平台产业集群、行业应用产业集群、公众应用产业集群、运营商产业集群。这四大产业集群构成了与物联网应用关联度最高的产业群体,并带动传感器、集成电路、软件等相关的一般关联产业群进入高速发展期。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有望达到30∶1,物物互联将成下一个万亿产业。从应用层面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将超过百亿元甚至达到千亿元。
物联网与安防技术融合应用
物联网前景广阔,安防行业亦将这概念应用到海关、能源、物流及医院等诸多领域,HIDGlobal已经在物联网与安防应用的结合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四川福溪电厂项目中,HIDVertX网络门禁系统集成了电子地图功能,通过TCP/IP获取门禁信息,将所有门禁状态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允许管理人员在控制中心实时监察各门禁点,提升管理效率。当发生开门超时或强行进入的警报时,管理人员可即时在电子地图查看。此外,iCLASS卡片配置了进入权限,只有授权的员工及外来人员厂才能进入生产区、设备间、配电室、集控楼及电厂化学区等重点区域,防止人员非法 *** 作设备或误闯,造成伤害。
在国外,HIDGlobal向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署提供解决方案,及时追踪军事装备的所存位置及使用情况。HIDGlobal提供INTag及LogiTag系列标签智能标签解决方案,并通过结合资产管理软件,使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署能跟踪每一项资产的行踪。通过部署尖端的资产跟踪系统,其中包括为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武器和每一项关键资产安装标签,并对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署所有人员进行培训,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署总部可以实时查看所有在用资产和库存资产,根据最新信息做出重要决策。该系统的就位还意味着,澳大利亚海关与边境保护署的执法人员更加安全了。新系统保障了他们在履行职责得到适当的设备,而且该设备 *** 作正常,进一步降低了武器被盗或改造的风险。

33岁的java开发要不要转物联网?
33岁,如果还是在职的状态,我觉得还是要慎重考虑,毕竟转行意味着要学习新的知识,还是大数据,个人的学习精力也会下降,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边工作边学习,即使是转行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如果已经是离职的状态,既然下定了决心的话就要有一定的学习计划,努力学习,33岁转行大数据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付出的可能要更多一点;
联科数据大数据分析师相关岗位招聘详情
了解到题主之前是IT专业,并且在自学Java知识,所以在计算机方面的学习上会占一些优势,只要找到合适的,正确的学习方式,学成大数据不是问题;还有就是考研的问题,如果想直接就业其实不用考虑考研的问题,如果想要对自己的学历进行一个提升,也可以选择考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
大数据的发展方向
一、物联网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重要的发展阶段,其用途也是非常的广泛,比如涉及到的领域有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消防等等多个领域;
二、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则是指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或者是创新理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提升资源的运用效率,对城市的管理以及服务进行优化,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其实对于智慧城市的定义还是比较广泛的,在国际上,将其认定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其应用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
三、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
现实技术简称AR,这种技术的目的就是在屏幕上将虚拟的世界套在现实世界中并与其进行互动,早在1990年就已经提出;该技术在尖端武器、数据模型可视化、虚拟训练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预期在未来现实中的用途会更加的广泛;
虚拟技术就是我们熟知的VR,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涉及的领域也是比较广,比如有电视会议、网络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
四、区块链技术
也被称为是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主要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数据库的记录;其用途范围有艺术行业、法律行业、开发行业等等,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能提高传输和交易的安全性。

从“经验感觉”到“数据制胜”,从“传统侦察”到“多维感知”,从“单打独斗”到“体系作战”的蝶变。

数字化军营军工可通过建设集光电、雷达、红外、电磁频谱监测、北斗定位、物联网和虚拟仿真等技术于一体的场区监控系统,对核心训练场区实现广域覆盖、多维感知、全景展现,进一步支撑态势掌控,丰富沙盘推演、复盘检讨及丰富场区管理手段。

打破信息孤岛,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多协同 *** 作、互联互通、信号共享、资源整合利用。《关于推进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构建营区布局新体系,运用“四新”成果、数字赋能、绿色建造等手段提升军事设施科技水平。

数字孪生的智能化营区集指挥办公、军事训练、政治文化、营连生活、后装保障、融合服务六大区域于一体。

将可视化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AI 等技术结合,促进物的智能与官兵智慧在军事管理领域的最优汇聚,实现人员管理、作风管理、安全管理、能耗管理、设备管理、预警管理等功能中的海量数据分析,达到“信息备战、信息施训、信息促管、信息共享、数据可视、智能应用”目的。

可视化营区以人工轻量化建模的方式搭建营房建筑、给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暖设施、绿化设施、消防设施、训练场、营区道路等物理环境。效果主要以贴图呈现,模型精度高,场景互动性强,可自由进行单体化处理。

车库界面左右两侧的 2D 面板可查看车库容量、面积和装甲侦察车、步兵战斗车、反坦克导d车、特种车辆等的数量。3D 场景以 YW703 装甲指挥车为例,可点击单个车辆查看车长、车宽、爬坡度、单位功率、车高、发动机、型号、装甲结构类型等车辆信息。

通过室内三维仿真建模,快速查看仓库内景、库存或告警信息,可快速查找和定位货物及基础设备信息。结合仓库数据库、RFID 设备、智能安防监控设备联动,形成态势平台,将车库、战备物资库、q械库分类,展示仓库内物资模块化存放的特点,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监控、智能烟感、智能温感、智能线路预警等多种智能硬件,获取仓库实时环境监测数据,形成消防报警体系,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显示实时数据和预警信息。

将与智能化设备相结合,实现线上申请、车场调度、线下管理三位一体的车辆信息化管理模式。以车辆智能化管理为目标,让车辆进出方便、快捷、安全,提高部队的车辆管理水平。

营区车辆配电子行车证,将每台车的基本信息输入电子行车证,将驾驶员个人信息输入电子驾驶证。再将信息接入Hightopo可视化系统,以便查看。车辆保养时间实时显示,及时进行维保,让车辆随时保持良好性能。

出勤任务表列出任务情况,点击列表可d出 2D 面板查看具体车辆信息。车辆出入营区时由车辆进出系统验审,即时记录储存进出车牌号、进出时间等信息。未派遣车辆私自出车时,系统发出报警声。可通过局域网实现数据连接以便随时查阅。车辆外出因特殊情况熄灯前不能按时归队时系统可自动发送短信通知车管

对于单个车辆的监控管理,以智慧坦克管理场景为例,围绕坦克的推进系统、装甲系统、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四个方面,展开部件管理、指挥系统、故障诊断的动态数据描述。

构建的战备物资库展示重点库房温湿度动环监测数据,库存库容信息,作业状态。对温湿度的监测能保障战备物资使用性能良好。

对营区战备物资打码贴签,区分质量等级、使用状态、保障能力,实现标准配置、精确定位。可视化场景内点击单个物品可查看物品名称和数量。

以自动步q、狙击步q、冲锋q等为例进行演示,点击单个q支可查看该q支的类型、数量、生产日期。通过温湿度监控避免q械受潮受损。

“兵者,战、守、迁,皆施于营垒。”营区作为部队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址一般根据军事部署、自然环境、建筑技术和经济指标等择优选定,需有利战备、方便生活。一般以城镇为依托,靠近交通要道。营房智能化水平与军队后勤保障、部队训练、生活、战备息息相关。智能化营区能适应多型部队:一栋营房满足多种需求,一栋库房匹配多代装备。

通过监视雷达、全景视频监控、可见光红外双光谱摄像机、电磁频谱监测设备、气象监测设备、高精度时空感知设备、物联网基站等传感设备,实现电磁频谱监测、高精度时空感知、全景视频监控、气象环境监测、雷达警戒观察等全维态势的感知。

从机械化走向数字化,再走向智能化、无人化……,紧盯未来作战需求,结合大项演训任务,不断检验和提升数字化旅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整体作战能力。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因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战争形态和战斗力生成模式,推动着世界各国军队由铁甲奔流的机械化向无网不胜的信息化疾进。) s; x; H5 q$ ~9 I$ o5 O
迄今为止,虽然没有哪场战争可以称为完全的信息化战争,没有哪支军队可以称为真正的信息化军队,但谁都不能否认,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战场的制胜之匙。战争的进程将始于信息、终于信息,战争的结局将成于信息、败于信息。信息化战争的鼙鼓,正擂响在21世纪的星空。-
4 _# U/ g' w& R面对惊涛拍岸的信息化浪潮,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科学认识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我军建设的历史性转型指明了方向。
; D p7 m& q0 f3 @ T/ T航道业已开辟,共识已然形成。军委领导风尘仆仆、调查研究,指导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生动实践;高中级干部走进院校、走进课堂,研究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理论和对策;专家学者深入部队、深入基层,开展信息化建设专题宣讲活动。一个学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的热潮正在全军兴起。
/ k9 K _ b2 I这是人民军队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的一次重要赶考,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一次重大变革!/ p8 ]6 F( v I- o
一3 w) Y' L" G" Y n/ m5 A
人类与信息化的际会,军队与信息化的结缘,绝不是人为的设计,而是历史的必然8 k( ]) |# h& [
信息化是一次由“钢铁文明”向“比特文明”的艰难跋涉,是一个动态的、技术的、社会的进程。军队信息化,则是在军队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改造武器装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聚合重组军队要素,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推进军队变革发展的过程。% d8 S, W, N+ c, P
人类与信息化的际会,军队与信息化的结缘,绝不是人为的设计,而是历史的必然。
& }$ D; O" j# w%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拉开了信息革命的大幕。此后每隔15年左右,世界便因计算模式的更新而发生一次变革:1965年前后出现了大型计算机,1980年前后普及了个人计算机,1995年前后发生了互联网革命。进入20世纪后期,集成电路技术每18个月刷新一次,微处理速度每年提高近10倍,网络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正迅猛发展的信息栅格、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宽带、智慧地球等,不仅昭示着一个新15年周期的开启,而且孕育着一场信息革命的风暴。, i$ I$ _1 ^( @1 @; Z( W7 C- h
更难想象的是,原本只是用于科学计算的计算机,居然会成为机械化战争的“掘墓者”、信息化战争的“催生婆”,并在微电子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等高新技术群的烘托下,经过半个世纪的大浪淘沙,在20世纪的余晖中导演出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战争大戏。
( Y7 E4 a6 i3 s c+ u这是揭开信息化战争序幕的一页:0 a7 m% r: F% J5 W: p
1991年海湾战争,当多国部队复杂的作战指令仅由一个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发出时——那一刻,信息如同“隐形的翅膀”,渗透穿梭于多维战场空间,成为表达军事意志、统筹军事行动的“力量倍增器”,不仅改写了战场交战的法则,而且改变了力量运用的规律。
; N; o1 g6 V( ^( M; Y7 W+ u这是战争史上令人扼腕的一幕:
2 {$ m, h/ e f% z" `2 C1999年科索沃战争,当南联盟空军副司令亲自驾机升空、但眨眼间就被北约空军击落时——那一刻,信息编织的“从传感器直达射手”的无缝链接体系,将机械化战争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击得粉碎,使机械化体系结构的致命短板暴露无遗。5 h1 \4 u+ + e+ T [' y7 G( o
这是虚拟中蕴含真实的一天:
2 6 Y+ J/ ~2 v6 2003年某公司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当某国的计算机网络被对手植入的病毒、“逻辑炸d”和“寄生虫”爆发时,电话全部失灵,证券市场股票狂泻,交通系统全部瘫痪,军队指挥机构网络数据库被彻底破坏,战地指挥官甚至不知道通过无线电接到的命令是真是假——那一刻,信息将人类对战争的认知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使“网络疆土”“网络安全”“网聚能力”成为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m# y( J/ G! V$ \5 i5 T k
信息化这双魔幻之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战争的经验积累和认识理解,引导着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从机械化战争中脱胎换骨、破茧而出。 s T) I2 Q- I s6 V+ _
二+ p( \6 V( w- j) C0 P+ S
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民军队,始终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坚定地以信息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 Y8 J" M# l5 i7 \: R( ~3 }8 c O, I坐观风云只能欣赏别人的精彩,瞻前顾后必将丧失发展的良机。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民军队,始终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坚定地以信息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8 \+ ] \4 ]; i6 d Z+ Z; k i20世纪70年代末,我军以指挥自动化建设为突破口,开启了信息化的破冰之旅。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1978年,为改变指挥手段落后的状况,中央军委果断决策,启动了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当时,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搞指挥系统现代化,从自己落后的方面去看看人家的,找一找差距,很有必要。打起仗来和过去一样光靠电话行吗?要逐步实现指挥系统的现代化,总不要拖得太久吧!” 80年代末,我军指挥信息网络、数据库和指挥所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初具规模。
7 i# O4 Y2 ^6 Y F# A8 u' a/ r20世纪90年代初,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进一步指明了信息化建设的航向。同志敏锐洞察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主持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1993年,军委作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1995年,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委员会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组织领导,启动了一批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装备建设项目和军民合建重点工程。20世纪90年代末,我军的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l; g c( {- {, [, J' E5 S
进入21世纪,我军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信息化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胡主席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主导的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军队形态转型,强调要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军委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提出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之后,相继成立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开展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步伐,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0 k 2 T- E |# B! p3 f% ~: _, p实践证明,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握发展大势的前瞻眼光、战略胆识和正确决策,是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保证。只有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意图,信息化建设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Y; A( m ^! F4 m3 S
三, ^ R5 Z- `! e t: ~
我军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成效显著
0 p# @3 V t3 q: d+ B- V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T8 ]+ F$ l% k! I% N2 Y30多年栉风沐雨,30多年筚路蓝缕,我军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U0 e' K% F2 t L p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国防通信光纤总里程大幅增长,以光纤通信为主,以卫星、短波通信为辅的新一代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建成。$ T5 I& l: {0 H2 n5 _
——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战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后勤和装备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q% ] I- q' `( f4 j
——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筹划和领导管理得到加强,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 *** 作和维护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群体逐步扩大。% [9 ~& s8 b p' N
30多年的实践波澜壮阔,30多年的探索充满艰辛,30多年的经验弥足珍贵—— H4 N" V) L! Z" x; Y J
  只有把握世界军事变革大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找准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不断增强技术储备的超前意识、技术发展的优先意识和技术竞争的机遇意识,才能抢占技术制高点;9 K" l7 G4 w+ K' o+ l! l7 m& c' A
只有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深刻理解、努力满足军事斗争需求,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才能增强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针对性和实用性;2 P h+ g5 G, w8 w
只有加强集中领导,坚持统筹兼顾,采取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Z, j( M+ E% Z( Q/ l0 J6 只有坚持寓军于民,把军队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信息化发展体系,共建基础设施,共用技术成果,共享信息资源,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投入较少、发展较快、效益较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c; B a& V! J `' g
四+ R( R2 m6 c1 Q) f1 f; B6 h" O
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发生,都意味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每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都意味着军队建设的飞跃
V- P Y( ~ m, B5 f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打仗;用什么技术制造工具,就用什么技术制造武器。2 R, `3 |2 D% S- v4 C2 }- C
每一种先进技术的诞生,都意味着一场军事变革的开始。从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到当下的信息化武器,都诠释了这一颠扑不破的发展规律。直面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世界军事大国无不在加紧创新技术的同时,着力重塑联合文化、作战理论和社会心理,用软硬两手指导和推动军事能力建设从应对危机向塑造未来转变,从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从关注过程向关注效果转变。“用未来牵引现实”“靠思想引领发展”“依目标设计当下”,用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标尺扫除一切陈规陋习,可谓逐浪赶潮、随风起舞。-
6 e; S) v j0 5 X( V X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发生,都意味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从冷兵器时代孔武角力的捉对厮杀到信息化战场“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了体力主导式、能量主导式以及信息主导式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如果说在冷兵器、热兵器及热核兵器时代,物理能、化学能是主导因素,那么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将超越一切,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发动机”和“倍增器”。' H! c5 v O U$ q) {' K9 ^2 P
每一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都意味着军队建设的飞跃。军队的发展目标,必须契合未来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未来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必定牵引军队的前进方向。面对方兴未艾的新军事变革,面对轮廓初现的信息化战争,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偏离信息化去设定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目标,都不能游离信息化去确定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方向。哪支军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起点高、速度快、质量好,哪支军队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更好地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 ~7 X1 b& ]7 @' s' W$ S五
! i0 Y7 _$ [ O面向未来,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脚印,而应该清晰地标定自己的路径,在“世界型”中创造“中国式”
5 e" B; ]7 R/ `& b3 W“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名言,也可以用来描绘当下的世界。8 j, Z/ l4 L2 v! u9 \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正酝酿着大裂变、大跨越、大转型。信息技术的基础理念、重要机理孕育着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未来的世界战略格局可能因掌握先进技术格局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先发国家早已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正持续通过信息融合重塑战争机器的体系结构力,以武器装备的代差达成战场上的非对称优势,并借助这种优势达成信息威慑,以便牢牢掌握战略博弈的主动权。信息化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落后者的头上;时代差如一个可怕的“魔咒”,压在追赶者的心上。
, V4 Z1 P, i' ` d" _- S5 C# G! F中国军队又一次站在了必须做出抉择的十字路口。历史和现实启迪我们:错过这一二十年,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只有顺应潮流,积极应变,大胆改革,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说,中华民族曾经错失了几次历史性的机遇,那么这次再也不容有任何闪失。如果说,命运不是宿命,那么这次我们必须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 z0 P7 H5 L0 d' e& q ^面向未来,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别人的脚印,而应该清晰地标定自己的路径,在“世界型”中创造“中国式”。7 W o/ B( o% G& X! W
认清历史方位才能把握发展方向,自我定位准确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我军机械化尚未完成,而信息化又刻不容缓,军兵种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还不平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核心关键技术急需突破,联合作战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尤其不容忽视的是,我军信息化建设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在急行,别人也在前进。“我们随时可能被进一步拉大差距,随时可能被历史潮流所抛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推进信息化建设既不能落后时代,又不能脱离实际;既不能照搬照套外军模式,又不能盲目排斥外军经验,必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遵循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共同规律的同时,努力探索符合国情军情的特殊规律。0 Q% q3 F( a! V' `
胡主席深刻指出:我军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也是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伟大号召。我们要按照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的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信息化水平高、体系作战能力强,能够应付任何突发事件和在各种军事行动中占据主动的信息化军队。
& K: F2 W3 a7 y% _2 U w 六
# Y- I3 K( r; c: C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过程,就是人民军队实现历史性转型的过程
4 p$ `; K3 A5 Q! R c3 R8 Z) h, Z当伟大时代赋予人们伟大使命时,只有那些既勇于担当又掌握方法的人,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 P8 O5 q4 i5 ]8 v: d$ O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发展方向、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使信息化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逐步构建我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过程,就是人民军队实现历史性转型的过程。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
5 + o j; O7 x) y- F# _科学统筹是重要保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军事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枝动而百叶摇。只有改变过去那种各业务部门、各军兵种、各部队根据自己对信息化的理解分头开发、分散建设的状况,克服过去那种系统“烟囱林立”、体制“僵而不活”、投入“撒胡椒面”的现象,才能加速发展、快速发展。要坚持“有所赶有所不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坚持“局部超越带动全面赶超”的发展理念,避开别人走过的弯路,不交自己交过的学费;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部门,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科学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防止盲目上马、乱铺摊子,防止出现新的“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1 f, K6 t' C6 ^
更新观念是基本前提。当今时代正在发生的军事变革,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变革都要深刻得多、复杂得多,而机械化战争留给我们的观念、习惯和思维定势却又太深太牢。过时的观念如同一道雾障,使部分同志吹的是变革的号角,迈的却是徘徊的脚步;身子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脑子却还停留在机械化时代。历史一再证明:先进的观念是军事实践的灵魂,没有思想的革命,技术的革命必定功败垂成。历史的昭示、现实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冲破机械化厚厚的茧和重重的壳,勇敢地从那些曾经带给我们荣耀、但已经被证明落伍的观念和思维中解放出来,确立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n; g u2 q, V A& x
人才先行是根本之策。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人的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工程,科学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完善的军事信息学科专业体系,打牢我军信息人才培养的基础;组织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全面提高指挥技术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为形成体系作战能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 s" V F ]9 _ w, p/ ~
自主创新是永恒动力。核心技术买不来,即使买来了也存在安全隐患;单纯的技术模仿走不远,最多只能带来短期的效益而不是超越的能力;单靠引进行不通,依赖于人必然受制于人。只有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我军信息化建设才能降低风险,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要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基本依托,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发挥后发优势,把信息化建设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按照“学人而不受制于人”的思路,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军队信息化建设道路。
8 t0 N" @! H& O' B R1 R x军民融合是必由之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实现富国与强军有机统一的战略要求,也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信息技术具有军民通用性,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军民共用性,特别是当前国家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不仅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整体上优于军队的发展水平。要做到政策法规上融合、建设规划上融合、重大项目上融合、人才培养上融合、资源共享上融合,从而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加快发展进程。
& Q" J! a {: ~& ~! F7 d七3 K& |8 E- Q/ B( q6 X' y
广大官兵既是军事变革的主体,又是实现变革的主力;既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角,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人
& S( {1 o- \3 `# B一流的军队主动变,二流的军队跟着变,三流的军队惧怕变。9 t( n4 \8 R& r( L
早在1985年,刚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委员会主任的聂荣臻元帅就充满激情地说:“前进,并且要赶上和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的出路,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被人家欺负。”在惊涛裂岸的信息化大潮中,如果今天我们不能主动求变,那么明天就可能被动挨打;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创造未来,那么明天就可能重复过去。
1 e! s+ K) [+ P q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预言:在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中,一些穷国有可能超越西方传统的发展模式而与富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并断言,“在信息技术方面,落后者只要花费领先者十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追上去”。我们坚信,不甘落后的中国军队一定能跨越机械化乃至信息化建设的某些发展阶段,抢时间、争速度,迈向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h) O% l( E: M4 N
军事变革没有旁观席,信息化建设没有局外人。广大官兵既是军事变革的主体,又是实现变革的主力;既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角,又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人。只要我们坚持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己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建设信息化军队联系起来,把本职工作同打赢信息化战争结合起来,想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就一定能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8 ]" R, L0 l9 ' S! s% U4 X“历久远而不衰,临绝地而再造,逢机遇而勃发”。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鲜明体现。正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人民军队,已把目光投向新军事变革的下一个潮头!
- m7 t3 I1 x1 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62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