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6%,成为了华为鸿蒙的生死线

突破16%,成为了华为鸿蒙的生死线,第1张

华为鸿蒙在6月2日推出后已经有一周时间,有华为高管和专业人士强调:

对鸿蒙来说,16%的市场份额是一条生死线。

为什么鸿蒙的生死线会是16%这个数字?

16%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来听听 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 的看法。

五大因素决定鸿蒙大概率成为万物互联网时代的 *** 作系统

我想来说说我的观点,鸿蒙20系统发布到现在刚刚过去了一周多时间,关于鸿蒙能不能活下去,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估,16%是鸿蒙系统突破的生死线。

那么,为什么必须超过16%?影响鸿蒙突破生死线的关键在哪里?鸿蒙未来的生存机会究竟有多大?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6%的市场份额,是一个羊群效应的爆发点。

华为才能彻底转型为软件厂商,鸿蒙也将为华为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

华为因为制裁的危机,自然就被化解了。

而鸿蒙系统能不能超过16%,关键在于五方面的力量。



那就是自我生存能力、协助厂商的数量、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消费者的体验以及系统进入市场的时机。

首先,是系统的自我生存能力。

根据华为最新的数据,华为已售出仍然在网的手机数量超过了73亿台。

其中有90%可以升级到鸿蒙 *** 作系统,也就是有大概6亿台手机可以升级。

只要这6亿中的三分之二升级到鸿蒙系统,鸿蒙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接近16%的边界。

第二、鸿蒙推出市场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华为的优势,就在于用户中强大的号召力。

华为手机Mate系列核心用户都是商务人士,他们在人群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会持续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鸿蒙系统。

根据华为鸿蒙的升级计划,华为是从Mate40和30系列开始升级。

我本人用的华为Mate40就是在6月7号升级的。



虽然从目前的一周多的升级数量来说,还只是千万级别。

但是,从各种迹象,特别从我自己的使用体验,以及身边朋友的感觉来说,鸿蒙20的发布,做了充分的准备,体验非常良好。

特别是在跨终端的协同方面来说,鸿蒙有机会突破16%的人群比例。

第三、影响鸿蒙生存的关键力量是生态,特别是协助厂商的数量。

当鸿蒙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跨过了16%的比例,就会进入到一个主流市场当中。

这就会有更多的系统开发厂商加入进来,投入更多的开发资源,推动鸿蒙系统更大面积的普及。

把鸿蒙和安卓以及ios系统并列为同等的 *** 作系统,作为重要的开发方向,帮助鸿蒙体系能够吸引更多的终端。

多年来,华为已经与500强企业中的253家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借助于各方的合作,华为还会把鸿蒙系统带到家电、 汽车 、家居众多领域。

第四、影响鸿蒙生死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消费者的体验。

不管我们如何爱国,假如鸿蒙 *** 作系统的使用体验不好,也不方便,那只能遗憾的被抛弃掉。

市场并不以个人的 情感 为转移。

从我自己使用的体验来说,鸿蒙确实超过了我对安卓的体验,更加简洁干净,速度更快。

更重要的是,鸿蒙能跟其他的设备无缝衔接,真正构成“ 5G时代、万物互联 ”的重要基础。

第五、决定鸿蒙生死的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进入的时机。

现在正是从4G大量推向5G的初期阶段。

5G时代最重要的应用不在手机,而在于万物互联。




难得的是,鸿蒙系统不只是手机应用,而是在所有的终端设备:手表、平板、电视、 汽车 和家电所有的方方面面。

鸿蒙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应该是抓住了难得的时机点。

当年的苹果手机推出第一代ios系统是在2007年1月9日,正处于2G向3G转换的时期,与今天鸿蒙推出的时机如出一辙。

那个时期是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始。

所以,从各种要素来评估。

鸿蒙 *** 作系统,在5G时代有机会跟安卓以及ios并列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 *** 作系统。

至少在中国市场上,鸿蒙有很大的生存机会。

随着在中国市场大量用户的进入、快速的迭代和用户体验的升级,未来世界竞争关系的变化,鸿蒙仍然有机会能进入全球市场。

好了,我们再来听听 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 的观点。

16%是我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型,也是属于我所经常讲的“20%3次方”的最重要模型之一 。

昨天和我一起吃饭,聊到了这个,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多聊几句。

什么是16%?

是华为的幸运数字?是任老爷子的生日?还是任大的生日?

这都不是。

这是互联网企业关乎生死的生命线。

大家都听说过硅谷摩尔定律:芯片的速度每18-24个月翻一倍。

其实,硅谷里还有另外一个摩尔。

杰弗里·摩尔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就是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定律。

这就是鸿蒙提出的16%的由来。



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定律,是根据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不同态度,分为五个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阶段,各阶段的消费者占比数量不一样。

杰弗里·摩尔将消费者分为五类:


1、创新者,占比25%;

2、早期使用者,占比135%;

3、早期大众,占比34%;

4、晚期大众,占比34%;

5、落后者,占比16%。

有朋友会问,鸿蒙的这个16%就是属于落后者的鸿蒙系统使用者的占比

不是的,而是创新者+早期使用者=25%+135%=16%

也被杰弗里·摩尔称为早期市场。

早期大众+晚期大众=34%+34%=68%。

也就被称为主流市场。

在早期市场与主流市场之间,有一道非常重要的鸿沟。

一个新技术、一个新产品,只有迈过16%的消费者市场占有率,才有机会开始大爆发,进入到68%主流市场,被消费者所接受。

就在前天6月9日的亚布力中国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提到。

目前电动 汽车 的市场占有率仅仅是12%,离16%的生命线还有一段距离,远没有成熟,还需要深耕。


(来源于澎湃一级市场)

所以,鸿蒙系统也要快速的超过16%的消费者市场占有率,才能说自己活下来了。

但是,越过16%这个数字并不容易,因为这五类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要做出改变。

16%,意味着创新者和早期使用者的早期市场都愿意接受这个新产品。

这两类消费者为什么愿意接受不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呢?

因为这两类消费者的特点是勇于尝鲜,热爱颠覆和创新,不需要来自别人的建议。

像1984年乔布斯构思的经典第一代麦金塔电脑的广告,就演绎了一个拿着大锤砸碎传统电脑的颠覆者。



乔布斯用这个颠覆者的文化来吸引早期市场的消费者,很对他们的性格和胃口。

而主流市场的两类消费者,他们的消费特征是需要看到实际价值才会决定购买。

他们不贪新鲜,会考虑产品的公司是不是有名气,服务是不是完善。

对价格非常敏感,需要详细的完整产品介绍,并且很在意周围人对新产品的评价。

所以,在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企业有了新技术、新产品,把一部分早期市场消费者的认可,等同于主流市场的接受。

然后继续采用尝鲜者、挑战式的营销,大规模、高预算的推广所有人群。

这样就会死的很惨。

这也是企业家必须要学习的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定律的关键了。

我们现在回到鸿蒙系统,华为的战略是1+8+N全景战略。



我个人觉得华为太谦虚了,我觉得是1+8+ 。

因为是从PC互联网时代,到MC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不就是无穷大?

上个月,我去参加美的公司的股东会,公司宣布作为首家家电企业支持接入鸿蒙系统,并推出首款支持鸿蒙系统的冰箱。

随后格力也宣布接入鸿蒙系统,还有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也宣告接入,先后有上千家企业宣告接入鸿蒙。

前两天,广西牛商会会长做机房监控的薛总和我说,他们公司的产品已经完成鸿蒙接入的测试,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时可以升级。

鸿蒙作为物联网时代的标志,这也是企业家必须要占位的时代。

看到文稿中我手机的鸿蒙系统,链接最新的华为耳机、体脂称、路由器、智能音箱、手表,还有摄像头,让我不在家的时候,可以随时监控娃有没有认真做作业。



同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在经历过斯诺登监听事件之后,在中国大量保密单位进入物联网时代,必须要有自己掌握的核心 *** 作系统。

有朋友就说,目前手机行业只有魅族宣告接入鸿蒙系统,小米、OV怎么不接入?



网络上舆论滔滔不绝,我是这样看,小米、OV手机早晚会接入鸿蒙,估计还在内部测试。

前几天呛鸿蒙的某手机厂商员工马上被公司辞退,这不只是政治正确。

关键在于,面对物联网时代,谷歌的安卓系统已经大大落后了,这不是小米在安卓系统优化出来的MIUI系统可以修修补补能出来的。

那么,苹果公司的情况如何?

苹果电脑是一个Mac OS系统、手机是一个iOS系统、平板电脑是一个IPad OS系统、手表又是一个iWatch OS系统,各自都是割裂的。

而鸿蒙是万物一个系统,优势不言而喻。

我觉得不远的将来,保密部门和机关单位很可能会出台,非鸿蒙系统,不得接入公司内部网。

那时候,小米、OV还会旁观?

就像单老师所说的: 你错过的不是一个机会,错过的是一个时代!

16,16,过了16就会很溜 ,祝福鸿蒙早日跨越16%的生死线,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无穷大。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是的,
瞭望东方周刊
+订阅
李华刚:打造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
瞭望东方周刊
2018-06-07 18:21
+订阅
物联网时代的品牌应该是生态品牌,它不再是单纯的交易,而是强调用户交互,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元元丨山东济南报道
李华刚发布集团新品
厨房里,冰箱不再只是存储食材那么简单,还能够根据主人的食材使用数据推荐健康膳食方案、提供菜单、购买菜品,甚至可以将菜单直接联通到烤箱和吸油烟机、消毒柜,轻松实现一键烘焙、烟灶联动、自动消毒。
这些过去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如今已成为现实。
“我们希望彻底解决智慧家庭领域的痛点,让用户真正享受智慧化、便捷化的服务。”海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李华刚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
海尔是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的代表,近年来聚焦“智慧家庭”主题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还提出了全新的“生态品牌”理念,为外界观察传统制造业触“网”提供了新鲜视角。
真正的智慧家庭系统可自我学习和进步
《瞭望东方周刊》:海尔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特别提到“全场景定制”,具体是怎么样的?
李华刚: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覆盖了所有家庭空间的智慧化解决方案,通过“4+7+N”的业务模式来实现智慧家庭的全新体验。
这种智慧化设计,使得用户从装修前到装修后,各种空气、用水、食物、安防、娱乐等生活需求均可一站满足。
我认为,这一智慧解决方案引发外界关注的原因在于,它跨过了目前智能家居市场中难互通、不主动、未成套、服务碎片等4个门槛,用互联互通、主动服务、智慧成套、一站式服务破解了行业难题。
《瞭望东方周刊》:全球不少家电企业都在智慧家庭问题上有过探索,海尔的实践特色在哪里?
李华刚:我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布局和涉足智慧家庭领域。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单品智慧化,就是用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单个电器,海尔早在2015年就实现了这一功能,目前国内的智慧家庭还多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成套产品的智慧化,电器与电器之间产生连接,比如打开燃气灶,油烟机就会立即启动,并且火越大,油烟机的风量就越大。
第三阶段就是2017年推出的场景智慧化。目前,我们已累计发布了180多种智慧生活场景。因为家是由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这些基本场景构成的,人只要进入一种场景,电器就会主动提供服务。比如你在夜晚关上卧室的灯后,空调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减少风量;你在客厅时,空气净化系统就会自动打开。
2018年,海尔把智慧家庭提升到了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即生态智慧。
冰箱变成了有机食材供应商平台
《瞭望东方周刊》:海尔近来在多个场合提出打造物联网生态品牌,并且强调生态品牌的独特性,那么对生态品牌的内涵该怎么理解?
李华刚:我们认为品牌分为三类:产品品牌、平台品牌和生态品牌。
传统时代的品牌就是产品品牌。中国企业在传统品牌竞争上长期处于劣势,所以我们有很多中国制造,但鲜有中国创造;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是平台品牌。品牌实现了双边交易,企业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典型代表就是电商平台。
而物联网时代的品牌应该是生态品牌,因为它不再是单纯的交易,而是强调用户交互,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生态品牌的要义就是能够建立与用户间的信任,而这是产品品牌和平台品牌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时代,用户购买产品并非单纯需要这个产品,更需要一个生活解决方案。比如海尔冰箱从电器变为网器后,不再只是冷藏冷冻食物,而是可以通过连接几百家有机食材供应商平台,构建健康的食品生态。


2020年国家会议召开,加快推动新基建建设,各产业进行数字化的转型,进行智能产业化的升级,以5G为核心的物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到了“物联网”时代。




01

嵌入式应用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让所有的物品都具有计算机的智能但不以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并把这些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这就需要嵌入式技术的支持。
嵌入式是一个低调的领域,但是又无处不在。它功能很强大,领域很广阔。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 汽车 等,都会使用到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在IoT的应用随着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是越来越广。编程不单单是在IT行业广泛应用,在当代 社会 中,各个行业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而嵌入式系统也应时代的需求在各个行业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嵌入式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业前景广阔很多行业都可以用到它。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对嵌入式方向的人员需求逐渐增多,薪资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尤其是中高端开发岗位数量明显增多。



据统计:目前全国嵌入式工程师平均薪资可达近10K,其中薪资在15k-20k之间的占比有246%。而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嵌入式工程师平均薪资更是高达20000元/月以上。由此可见,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嵌入式工程师或将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2

嵌入式开发在哪里可以运用?


工业物联网

机器、设备和人的连接需要在工业互联网内完成,工业物联网不断发展需要嵌入式系统的更新。AI+IoT将成为未来产业成长的动能,因此嵌入式硬件系统平台作为发展工业物联网第二、三阶段的基石,必须能以融合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市场需求。




农业物联网

嵌入式系统现在广泛运用于农业当中,通过分析设备的工作情况,通过传感器和仪器的使用,实现高效运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带动农业物联网终端产品发展,养殖物联网系统、智能大棚、自动水肥一体化等日益成熟,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智能化。现在各种以嵌入式为特征智能终端产品屡见不鲜。嵌入式系统不断被应用于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农业的发展。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拥有着高度发达的养殖业。这些发达国家的养殖业,均有着高技术、低人工,高产能,低消耗等特点。这其中,高技术的 科技 力量已经成为现代化养殖场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我国的养殖业以前只是“后院养殖”的副业,经过40年的发展,从后院养殖的副业到独立的产业,从传统养殖到机械化设备养殖、加工、包装的现代化养殖,形成规模化养殖,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组成,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所谓智能化养殖,利用物联网技术,围绕设施化畜禽养殖场生产和管理环节,通过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养殖场环境信息(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空气温湿度等),同时集成改造现有的养殖场环境控制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的智能生产与科学管理。



医疗物联网

现在先进的医疗技术都逐步实现AI技术化,而在医疗技术进步中,嵌入式系统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嵌入系统为医疗信息化提供便捷的 *** 作系统,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减轻医疗工作者的负担。 



在医院临床上,物联网应用在移动护理条码扫描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婴儿防盗系统、患者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等;在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上,物联网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科室物资管理系统、医疗废物管理系统、手术器械清点系统等。




03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


自嵌入式系统诞生以来,关于什么是嵌入式系统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定义是:“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您甚至都不知道的系统,直到它停止工作为止。”



在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当今时代,其中所有事物都直接或通过云连接到其他事物,术语“嵌入式系统”是与大部分等同于“物联网设备,”没有什么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而且一切都必须保证安全。



每年连接到Internet的设备数量呈指数增长。预计到2035年将有超过1万亿个连接的设备,而这些设备中每一个都需要的一件事就是安全性。幸运的是,可以使用解决方案,使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商业和开源工具保护其嵌入式和物联网设备从端点到云的安全。

如今,随着行业的发展,人才资源的稀缺是必然的结果,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嵌入式开发等专业。而这些高素质人才也将出现在各行各业中,让IT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是作为各行各业沟通以及联系的桥梁,让各个行业工作效率更高效,联系更紧密。

在20年前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和信息化成为了,新的致富方式和发展方向。

因为在流量红利期,实现低成本高回报,同时可以借助CRM/ERP等系统,把库存、销售额、利润等经营信息,实现信息化经营,提升整体的效率。

但随着5G、物联网的来临,传统在线化和信息化的经营逻辑被完全颠覆。因为信息化是单方面的信息,无法把产品、销售、经营整体打通,就无法在数字化时代生存。

所以在未来30年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实现数字化、数据化以及智能化经营。

1、互联网、物联网与大数据的关系

2、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商业形态

3、大数据到智能化的商业形态


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中,谁能够掌握石油,就能够把控经济的命脉,在未来谁能够掌握大数据,就能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呢?在互联网时代的经营中,每个用户的信息、用户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为连接点,通过云计算储存和运算,形成大数据。

到了物联网时代,不但人能够产生数据,所有能够通电的物体,都可以产生数据。物体可以借助传感器,通过联网交互,产生不同的数据。


如一台冰箱,每天打开几次门,冷冻了多少的物品,每天的消耗量,以及与人的交互信息,都会被云计算分布式储存和运算,集合在一起,就形成的大数据。

之所以称之为大数据,是因为信息数据的量非常大,所以要通过多台服务器组成的云计算,去储存和运算,才能被分析和二次运用,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掌握了大数据,就了解到消费者以及市场动向的一切信息和数据,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去判断未来的市场需求。

就如一些互联网巨头一样,掌握大数据以后,可以借助数据去判断每年的市场趋势与需求,这样就可以掌握未来,所以拥有大数据就相当于掌握了,新时代的资源。



想要借助大数据,抢占未来的发展趋势,就要认清信息化到数字化的演变,从根本上做好战略布局。

因为大数据的形成是信息的集合产生的,那么信息从哪里来呢?在序言中我们提到,信息化就是大数据的前身,就是把所有的经营信息,通过互联网应用程序,统计在一起。

例如今天销售了多少产品,带来了多少利润,还有多少库存,这是在信息化时代的经营方式。

但根据信息化做战略的布局和战术的挑战,是非常局限的,因为我们无法把握市场变化的精准数据,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经营成本上涨,最终导致大量的企业倒闭。


那么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供给大于需求,就要做到按需生产,精准匹配,这就需要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所以数字化转型也是供给侧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30年的大趋势。

因为只有全面的数字转型,才能把销售环节、库存、用户、等一系列的信息,通过数据中台相互打通,变成可以度量的数字。

只有所有的经营信息可以实现数字化了,才能借助云计算,把数字变成大数据。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数字化到大数据,那么大数据背后是怎样的商业形态呢?在未来的经营中获取大量的数据以后,可以实现智能化经营,这个智能化包含生产、库存、运输和营销。

首先从营销端来说,想要借助大数据实现智能化营销,可以通过巨头的云平台赋能,借助应用场景和数据中台,云计算获取大数据,根据实际推送精准的营销信息给匹配的人群。

就如我们在手机上经常收到一些,电商平台的优惠信息、打车平台的信息一样,是平台通过数据,判断你近期有某种商品需求或者出行需求,才会做智能化营销推荐。

但目前的弊端是,还属于基础的智能时代,这是因为数据量需要积累和技术更新要迭代。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在今天想要实现智能化营销,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巨头平台,因为巨头已经掌握的大量的C端的数据,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投放广告就可以匹配经济需求人群。

其次是生产和物流的智能化,就是当我们借助云掌握了大量的用户的数据以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收集,用户的数据传递到智能工厂做定制。

生产完成以后可以直接进入智能化物流系统,可以通过无人驾驶 汽车 ,配送到指定的地点。

那么在未来30年,想要从生产到物流到营销,实现智能化,最关键的是先数字化和数据化,因为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大数据,才能根据大数据给机器和设备发出指令,实现智能化经营。

所以想要抢占未来30年的发展趋势,就要先从信息化转向数字化,从数字化依托云计算,结合成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去赋能,实现智能化经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84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 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