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哪些价值?有优秀的平台推荐吗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哪些价值?有优秀的平台推荐吗,第1张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智能制造平台,它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异常检测以及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等工业应用。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采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与各种硬件设备、传感器、机器人等工业设备实现无缝对接,与各种软件系统、应用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API,方便开发者和企业自主开发和集成精细化的应用。

二、可扩展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平台,它可以支撑海量设备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够灵活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此外,平台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算法和应用组件,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

三、协作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强调协作的平台,它鼓励企业之间、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平台还提供了多种合作机制和服务,包括共享设备、协同工作、技术支持、数据交换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安全性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是一个高度安全的平台,它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和加密方案,保障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平台还提供了完善的权限管理和安全审计机制,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推荐,上海力控科技ThingNet物联网云平台是基于以往的物联网产品,以及目前市场上的各种云平台优点,精心打造的一款实现设备上云的多功能产品,该物联网云平台面向设备而使用,例如大型的空调机组、空压机、泵等等设备的上云,云平台提供从设备接入、运行监控、设备资产管理、工业数据预知分析等一站式SaaS服务,使用对象可以为设备厂家、设备运维厂家、以及相关设备管理型公司等。

IT之家7月3日消息 今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落下帷幕。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以“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为主题,在3天时间里讨论了5G、全球化、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无人驾驶 汽车 等热点话题。

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在达沃斯论坛官网发表题为《物流场景,工业物联网的未来》的署名文章,谈及了5G、工业物联网和物流行业之间的相互驱动作用。

王振辉认为,随着5G网络的出现,我们正处于供应链与物流革命的爆发前夜。而物流行业是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之一。随着人员安全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加强和真正开放的互联互通,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改变我们对物流和供应链的看法,还将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以下为王振辉署名文章《物流场景,工业物联网的未来》全文:

打开水龙头,水倾泻而下,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场景。但水究竟始于何处,源自哪个水库?要被用以何途,灌溉哪些植物?甚至它在到达水槽之前,要流经哪些管道网络,如何流经,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思考太多。

同样,当我们在线下商店购买商品或网购送货上门时,也很少有人会思考实现商品交付背后的复杂供应链。

但这种思考却极具价值。如何能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前提下,全面优化从生产到库存管理再到履约的每个环节,让产品得以更快地送达消费者,才是一个真正高效的供应链应当做到的。

如今,随着5G网络的出现,我们正处于供应链与物流革命的爆发前夜。

5G将为“工业物联网(IIoT)”提供动力,帮助其实现大规模的实时连接。我们将看到整个产业链的速度变得更快,并通过数量级让它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可持续。

当我们谈到物联网,通常会首先想到人与小型设备间的交互,比如可以联网的智能家电。而这些有趣又有用的应用,正在成为业务发展大趋势。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构成了广阔市场的一部分,包括无人车、无人机,被应用于物流、农业还有其他更广泛的行业。事实上,根据Business Insider Intelligence的数据,截至去年,IoT市场已包含约100亿台设备,而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总投资将接近15万亿美元。

设想一下,如果这些设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互联互通,情况会如何?如果这种互联互通得以规模化,比如应用于复杂的物流场景中,情况又会如何?

这就是新兴工业物联网(IIoT)推进所要面对的。

除了将机器人和系统(例如仓库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物联网技术之外,大规模实施工业物联网还将减少对设备“失联”的担忧,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可以实现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更为可靠可依赖的 “交流”。

降低风险和优化效率

想象一下,如果你所能看到的商品轨迹实时跟踪,不仅是从仓储、运输再到交付给客户这寥寥几步,而是从产品生产到抵达客户手中的每时每刻。再进一步想象一下,仓库机器人之间,或路上的自动驾驶车辆之间可以直接相互“交流”。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将不仅实现IIoT,还能够通过路径优化、空间优化、更精确的油耗监控、智能调度以及其他诸多优势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并且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IIoT的成功部署将有助于传统的高风险行业保持行业安全,例如那些与人工劳动、与机器人密切相关的行业。当然,IIoT部署的最大风险是系统故障或宕机。尽管5G大规模推出的真正作用仍有待观察,但该技术的低时延、广连接和高速率是确保IIoT安全高效应用的关键。

京东物流,是中国最大零售商京东旗下独立运营的业务集团,已经成为工业物联网的先行者。最初,我们通过打造覆盖全国的自建物流网络,来支持高速发展的电商业务,如今,90%的自营订单可以实现当日或次日送达。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供应链和物流能力还能够服务于品牌商以及其他零售商,甚至为其他行业提供支持。如今,京东正将物流网络发展至更高水平。比如,通过与中国顶级通讯运营商合作,我们正共同推进将5G技术在物流园区落地。

物流行业是工业物联网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之一,完全互联互通的工业物联网对物流行业有很多益处,比如通过对货运车辆、人员、满载率、运输线路的实时监控和实时调度,实现运力资源的最优匹配。例如,工业物联网技术可以使货车之间互联互通,实时掌握彼此装载量,从而提高整体的运输和调度效率,优化运力。当五辆前往相同目的地的半载货车可以合并为两到三辆,就可以极大地减少运力资源浪费,也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对环境的综合影响。这仅仅是工业物联网促进智能供应链未来发展的一个范例。

一个真正开放的平台

我们相信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都受益时,智能供应链的全部潜力和更广泛的利益才能实现。这需要可信赖的协作者之间共享开放安全的数据。通过上下游间100%可靠的完全连接,商家必须能够实时监控并优化原材料和货物的运输,以及存储、分拣、运输与交付。它不仅局限于基础服务和软件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还应扩展到预测模型和分析工具。

这样完善的生态系统不应仅仅局限于少数相关方提供资源,合作伙伴应当也能够在一个真正开放的平台上贡献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行业向前发展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以身作则推广的精髓所在。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供应链服务对于提高除物流之外的其他多行业企业的效率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看到 汽车 制造商在采购海外零部件和向国外市场供应商运输车辆时都应用了基于云服务和物联网的技术。这种供应链系统提供的数据也对公共交通部门非常有用,使他们能够通过监控车队来优化性能,改善拥堵,并更快速的对事故做出反应。

IIoT的影响其实已经远不只是停留在供应链的范畴。它将由大数据和云计算所驱动,成为智能城市解决方案的核心,支持复杂的城市物流规划。它还应该提升安全性,改善工作条件。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引起环境的剧烈变化,对 社会 造成污染和破坏。货运车辆对城市交通排放的影响过大,占据了道路通行能力的三分之一。但以地下轨道和综合市政管廊的地下系统为例,使用更智能的物流运营,可以保护濒临被传统物流系统占用的开放、便捷和美观的地上空间,以确保城市物流的顺畅和高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干扰。

随着人员安全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加强和真正开放的互联互通,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改变我们对物流和供应链的看法,还将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上,我们期待着5G浪潮的席卷,也期待着企业与组织间更为开放的合作,这一切将共同推动更智能的供应链时代到来。

1、工业物联网设备基于工业环境制造,要求比消费物联网高。

工业物联网的设备位于工业环境中,或许是在工厂车间内,也有可能在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里,或者在酒店餐厅里,或市政照明系统里面,也有可能在电网里面。相比消费级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无时无刻的控制,坚如磐石的安全性能,复杂环境下(无论是极热或极冷,多尘,潮湿,嘈杂,不方便)运行的能力,以及无人自动化的 *** 作能力。不像大多数近期设计的消费者级别的设备,现有的很多工业设备已经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通常以几十年衡量。

2、工业物联网系统必须具有可扩展性。

由于工业物联网应用环境更为复杂,使得工业物联网对扩展性的要求较高,比消费者家庭自动化项目复杂得多。工业物联网系统会产生数十亿个数据点,必须考虑将信息从传感器传输到最终目的地的方式 ——通常是工业控制系统,如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 平台。而消费者物联网应用涉及较少的设备和数据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服务器的吞吐量,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3、工业物联网安全要求更高。

根据Hewlett Packard研究,有70%的物联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如攻击者获得了客户财产相关的实时视频资料,那么对智能家居进行黑客攻击可能会对个人隐私造成重大影响,但网络入侵的影响是局部的。而工业物联网中就不同,这些系统通常要将传感器连接到关键的基础设施资源,如发电厂和水资源管理设施,那么其潜在的影响要严重得多。因此,工业物联网必须满足更严苛的网络安全要求,才能获得批准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15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