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什么东西

物联网是什么东西,第1张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1 卫星物联网,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卫星通信来做物联网项目。一般的物联网的都是通过2G/3G/4G网络来做物联网项目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因为2G/3G/4G网络信号不好或者用不了,必须借助卫星通信将物联网终端采集的数据传回后台,比如在沙漠地区、海洋上或一些偏僻的无人区。

2 商业化问题

国内已经有商业化应用了,我可以分享一个我们做过的项目。

项目背景

在戈壁滩地区对运输车队进行监控,主要采集车辆的定位信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实现一键报警。基于位置信息在平台端开发一些设备管理、地理围栏等功能。整体上客户要求不复杂,主要难点是地面网络信号不太好,大片地区根本没有信号,所以需要考虑通过卫星通信来确保信息的传输。

卫星通信资费

我们考察了好几个卫星系统:北斗(短报文)、铱星的模块、海事卫星,但都不是很满意。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位置信息,卫星通讯费用最便宜,目前是入网费600元,流量费850元包年(一年内不限制随便发信息),但是据说硬件稳定性不太好,另外就是国外的信号还不稳定;铱星的卫星通讯费用有些偏高,10元/1000bytes;最后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了ORBCOMM在国内的代理商,因为据说ORBCOMM主要做低轨卫星,通讯费比较便宜。其实,也没有便宜多少,他们给的卫星通讯费是9元/1000bytes。但是他们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2G网络和卫星网络双链路通信,有地面信号的时候,用2G网络发送数据,物联网卡就可以实现,没有地面网的时候,通过卫星传输数据,这样整体的资费就比较便宜了。我们测算了一下,通过ORBCOMM卫星发一条位置信息大概是10个字节,也就是1条信息折算下来是1毛钱,这个价格基本上可以接受了。

电源问题

因为我们的设备是用在车上,所以就直接在车辆点烟器上取电了,但是考虑到紧急情况下车辆会熄火,为了方便救援设备还需要持续工作,所以又内置了电池。电池容量先不透漏了,正常情况单电池供电可以用5-8天,紧急情况用3-4天没有问题(紧急情况下,设备发信息的频率提高了)。

回答上面的问题:如果要高频次通过卫星发送数据,肯定要有稳定的电源供应。但是在具体的项目里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的设备通过卫星发送信息默认是20分钟发一次,每发一次大概是50mAh。据我所知一些安装在集装箱上的卫星定位设备(在海上跑的集装箱)是一天发一条信息,这样外加一小块太阳能电板就可以保证供电了。

信号问题

目前所有的卫星通讯一个基本的条件是,终端天线需要和卫星建立直连接线,就是中间不能有任何遮挡,一旦有遮挡就连不上了。这样的话,市内肯定是用不了了,城市里也不太好用,偏僻的戈壁滩、海上这些地方用卫星就没有问题。

硬件设备尺寸

你们可能会好奇?这么微弱的信号要接收到,设备要有多大啊?我放几张吧。

先看我们的终端设备:

深圳市新时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尺寸图

天线才是关键:

安装在车顶的卫星天线

在卫星主机里集成了GPS和卫星通讯模块,为了使用地面网络传输信息,又搭了一个2G的车辆定位器(这个便宜些)。2G的定位设备做为主设备,通过232协议与卫星模块连接,当搜不到地面网络,就通过卫星终端发数据。关于天基物联网的项目,欢迎讨论!

物联卡实名认证有影响,一定要实名。原因如下:

1、诈骗工具,由于物联卡与普通SIM卡十分相似,市场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流量卡”,无需实名认证的特殊性更让物联卡成为网络诈骗新工具。

2、市场乱象,由于物联网卡市场门槛较低,代理商大大小小可以以“万”为单位计算,有些个人代理商为了吸引个人用户,推出所谓的无限流量,导致于电信物联网卡在个人市场上泛滥成灾,混肴视听,价格也是参差不齐。

3、个人无法使用,物联网卡主要是服务于智能设备,企业项目,而非个人市场的用户。一来物联网卡和手机卡在资费上有悬殊,物联网卡流量资费相对便宜;二来物联网卡归属于企业名下而非个人,如未实名,那么容易被不法份子拿去干违法的勾当而无从追究。

4、信息泄漏,近年来存在过物联网卡上利用实名制个人身份信息,一些物联网卡商将个人的信息盗卖,不过现在运营商的普通手机卡严格实名制期间,一些担心被注销或者继续使用,购买三照进行冒名实名制),给不知道的用户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物联网卡是物联网设备三大运营商推出的一种流量卡,不能调用或发送信息(信息可申请),主要用于共享业、车联网、安防监控、智慧农业、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多重科技智能领域。

只要是正规的物联网卡代理商,办理的时候都是需要实名的。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就连物联网卡也被人盯上了,开始强制要求实名认证,工信部也加强了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查封了14万个涉嫌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以上。

手机“黑卡”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联网行业卡,通常被用于恶意注册账号、发送非法短信等;一种是附加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回收个人手机卡,被用于微信号之后,再进行诈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手机“黑卡”禁而不绝 电信诈骗源头祸首难打

市面上已经不存在200G的手机卡了,以前的移动花卡19元200G、电信星卡19元200G这些看似大流量的手机卡套餐也都是定向流量,而且现在都变成了30G定向流量,没有任何办理价值。

目前的行情就拿通用流量来说,最高也就是联通的超燃卡59元102G的套餐比较多,每个月流量需求要突破100G还得靠流量卡。

流量卡每个月使用到200G还是轻轻松松的,因为流量卡可以无限叠加充值,100G流量也就39元左右,200G的话应该在60元~80元,再低就是套路。

流量卡是只用来上网、开热点,不能打电话发短信,无月租、每个月买流量包使用、无限叠加(也就是说一个月买10000G流量都行,不怕你用不完),不能绑定个人信息的物联网卡,这种只用作上网的卡,流量资费会比手机卡优惠很多,但再怎么优惠也是有个成本在那里的。

商家用99元100G的套餐就可以迅速出卡,只要在流量池用光之前吸引来足够多的用户让他们把卡板钱赚够了,他们就会选择跑路,或者换上一批正常的卡39元100G的这种来长期运营。拿不跑路的情况来说,这样做的话他们就获得了以下几点好处:

大部分人会选择换卡,公司就能确保有足够多的用户使用正常的卡长期获利。

赚取的高额卡板费可以另起炉灶进行套路。不跑路的话有些用户就会选择退款,对于公司来说,比如卡板费让他赚了100万,有一半的用户要退款,一半的用户愿意接受换卡,那么公司来说还是赚了50万,而且换卡后每个月还能有长期返利。

中国电信的4G畅享卡有29、39、59档可选。4G畅享卡29元——国内流量每月10GB,国内通话100分钟/月。4G畅享卡39元——国内流量每月15GB,国内通话100分钟/月。国内短/彩信01元/条,国内接听免费,超值赠送来电显示/189邮箱免费版/天翼云盘普通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64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