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物联网时代下数据采集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应对物联网时代下数据采集的机遇与挑战,第1张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指出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大数据是下一个创新、竞争、生产力提高的前沿。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认定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各方面、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有资料显示,1998年全球网民平均每月使用流量是1MB(兆字节),2000年是10MB,2003年是100MB,2008年是1GB(1GB等于1024MB),2014年将是10GB。全网流量累计达到1EB(即10亿GB或1000PB)的时间在2001年是一年,在2004年是一个月,在2007年是一周,而2013年仅需一天,即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可刻满188亿张DVD光盘。我国网民数居世界之首,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也位于世界前列。淘宝网站每天有超过数千万笔交易,单日数据产生量超过50TB(1TB等于1000GB),存储量40PB(1PB等于1000TB)。百度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一个8Mbps(兆比特每秒)的摄像头一小时能产生36GB数据,一个城市若安装几十万个交通和安防摄像头,每月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几十PB。医院也是数据产生集中的地方。现在,一个病人的CT影像数据量达几十GB,而全国每年门诊人数以数十亿计,并且他们的信息需要长时间保存。总之,大数据存在于各行各业,一个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
信息爆炸不自今日起,但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受到大数据的来势迅猛。一方面,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以物联网和家电为代表的联网设备数量增长更快。2007年全球有5亿个设备联网,人均01个;2013年全球将有500亿个设备联网,人均70个。随着宽带化的发展,人均网络接入带宽和流量也迅速提升。全球新产生数据年增40%,即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番,这一趋势还将持续。目前,单一数据集容量超过几十TB甚至数PB已不罕见,其规模大到无法在容许的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
数据规模越大,处理的难度也越大,但对其进行挖掘可能得到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大数据热的原因。首先,大数据反映舆情和民意。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这是信息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深度融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为564亿,手机网民为42亿,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其次,企业和政府的信息系统每天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数据。根据赛门铁克公司的调研报告,全球企业的信息存储总量已达22ZB(1ZB等于1000EB),年增67%。医院、学校和银行等也都会收集和存储大量信息。政府可以部署传感器等感知单元,收集环境和社会管理所需的信息。2011年,英国《自然》杂志曾出版专刊指出,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大数据应用的领域
大数据技术可运用到各行各业。宏观经济方面,IBM日本公司建立经济指标预测系统,从互联网新闻中搜索影响制造业的480项经济数据,计算采购经理人指数的预测值。印第安纳大学利用谷歌公司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从近千万条网民留言中归纳出六种心情,进而对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变化进行预测,准确率达到87%。制造业方面,华尔街对冲基金依据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采购和合理库存量的管理,通过分析网上数据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市场动向。有资料显示,全球零售商因盲目进货导致的销售损失每年达1000亿美元,这方面的数据分析大有作为。
在农业领域,硅谷有个气候公司,从美国气象局等数据库中获得几十年的天气数据,将各地降雨、气温、土壤状况与历年农作物产量的相关度做成精密图表,预测农场来年产量,向农户出售个性化保险。在商业领域,沃尔玛公司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了解顾客购物习惯,得出适合搭配在一起出售的商品,还可从中细分顾客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在金融领域,华尔街“德温特资本市场”公司分析34亿微博账户留言,判断民众情绪,依据人们高兴时买股票、焦虑时抛售股票的规律,决定公司股票的买入或卖出。阿里公司根据在淘宝网上中小企业的交易状况筛选出财务健康和讲究诚信的企业,对他们发放无需担保的贷款。目前已放贷300多亿元,坏账率仅03%。
在医疗保健领域,“谷歌流感趋势”项目依据网民搜索内容分析全球范围内流感等病疫传播状况,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供的报告对比,追踪疾病的精确率达到97%。社交网络为许多慢性病患者提供临床症状交流和诊治经验分享平台,医生借此可获得在医院通常得不到的临床效果统计数据。基于对人体基因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症下药的个性化治疗。在社会安全管理领域,通过对手机数据的挖掘,可以分析实时动态的流动人口来源、出行,实时交通客流信息及拥堵情况。利用短信、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可以收集热点事件,挖掘舆情,还可以追踪造谣信息的源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对十万多人手机的通话、短信和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处理,提取人们行为的时空规律性,进行犯罪预测。在科学研究领域,基于密集数据分析的科学发现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个范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材料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正在兴起。
麦肯锡公司2011年报告推测,如果把大数据用于美国的医疗保健,一年产生潜在价值3000亿美元,用于欧洲的公共管理可获得年度潜在价值2500亿欧元;服务提供商利用个人位置数据可获得潜在的消费者年度盈余6000亿美元;利用大数据分析,零售商可增加运营利润60%,制造业设备装配成本会减少50%。
大数据技术的挑战和启示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体现在大数据挖掘的四个环节中。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要对来自网络包括物联网和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附上时空标志,去伪存真,尽可能收集异源甚至是异构的数据,必要时还可与历史数据对照,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其次是数据存储。要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标,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在存储时要按照一定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过滤和去重,减少存储量,同时加入便于日后检索的标签。第三是数据处理。有些行业的数据涉及上百个参数,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数据样本本身,更体现在多源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之间的交互动态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描述与度量,处理的复杂度很大,需要将高维图像等多媒体数据降维后度量与处理,利用上下文关联进行语义分析,从大量动态而且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数据中综合信息,并导出可理解的内容。第四是结果的可视化呈现,使结果更直观以便于洞察。目前,尽管计算机智能化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只能针对小规模、有结构或类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谈不上深层次的数据挖掘,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在不同行业中难以通用。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任务很重,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保证。大数据分析对我们深刻领会世情和国情,把握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数据的重要价值。
为了开发大数据这一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大数据分析需要有大数据的技术与产品支持。发达国家一些信息技术(IT)企业已提前发力,通过加大开发力度和兼并等多种手段,努力向成为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国外一些企业打出免费承接大数据分析的招牌,既是为了练兵,也是为了获取情报。过分依赖国外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平台,难以回避信息泄密风险。有些日常生活信息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从中也可摸到国家经济和社会脉搏。因此,我们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美国政府2012年3月发布《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倡议》,这是继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重大科技部署,联邦政府和一些部委已安排资金用于大数据开发。我们与发达国家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将会成为产生数据量最多的国家,但我们对数据保存不够重视,对存储数据的利用率也不高。此外,我国一些部门和机构拥有大量数据却不愿与其他部门共享,导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复投资。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数据割据与封锁,应注重公开信息,应重视数据挖掘。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统一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鼓励挖掘与利用。例如,提供各地天气与航班延误的关系,推动航空公司提升正点率。
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应当有法可依。去年底全国人大通过的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前要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机构和企业拥有大量客户信息。应当既鼓励面向群体、服务社会的数据挖掘,又要防止侵犯个体隐私;既提倡数据共享,又要防止数据被滥用。此外,还需要界定数据挖掘、利用的权限和范围。大数据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要注意技术安全性和管理制度安全性并重,防止信息被损坏、篡改、泄露或被窃,保护公民和国家的信息安全。
大数据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盖特纳咨询公司预测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新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岗位。麦肯锡公司预测美国到2018年需要深度数据分析人才44万—49万,缺口14万—19万人;需要既熟悉本单位需求又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管理者150万,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能理解与应用大数据的创新人才更是稀缺资源。
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服务领域,是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兴产业领域;目前,其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这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会。我们要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将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抓手,但要注意科学规划,切忌一哄而上。

如何以创新为抓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资料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路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资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资讯科技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
一、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方向
1、资讯网路宽频化
推进光纤到户和“光进铜退”,实现光纤网路基本覆盖城市家庭,城市宽频接入能力达到50Mbps,50%的家庭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达到1Gbps。推动4G网路建设,加快城市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区域网覆盖。
2、规划管理资讯化
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动平台建设和功能拓展,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资讯平台及建(构)筑物资料库,构建智慧城市公共资讯平台,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
3、基础设施智慧化
发展智慧交通,实现交通诱导、指挥控制、排程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慧化。发展智慧电网,支援分散式能源的接入、居民和企业用电的智慧管理。发展智慧水务,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慧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发展智慧管网,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资讯化管理和执行监控智慧化。发展智慧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装置、节能、安全的智慧化管控。
4、公共服务便捷化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资讯服务体系。利用资讯科技,创新发展城市教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和文化的服务模式。
5、产业发展现代化
加快传统产业资讯化改造,推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路化、智慧化、服务化转变。积极发展资讯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资讯化整合发展,创新并培育新型业态。
6、社会治理精细化
在市场监管、环境监管、信用服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领域,深化资讯应用,建立完善相关资讯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二、“六个一”建设理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个一”建设理念即“一个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的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集合、一个城市执行中心、一套标准”。
1、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遵循体系建设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开放的体系架构,通过“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思想,指导各类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共性基础“一张网”
构建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资讯服务栅格网,夯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实现城市的精确感知、资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惠民服务;
3、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构建一个通用功能平台,实施各类资讯资源的排程管理和服务化封装,进而支撑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有效管理城市基础资讯资源,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4、一个数据体系
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资料体系,通过对资料的规范整编和融合共用,实现并形成资料的“总和”,进而有效提高决策支援资料的生产与运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智慧化水平;
5、一个高效的执行中心
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执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执行提供支撑,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巨集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
6、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新型智慧城市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通过 主导,结合各城市特色,分类规划建设内容和核心要素,建立健全涵盖“建设、改革、评价”三方面内容的标准体系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随着网路强国战略、国家大资料战略、“网际网路+” 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鹏资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频谱管理如何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现在最大的障碍在宽频速度上,只要解决该问题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取得很大突破,tv-lcd了解到的

如何协同推进法治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

1、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为规范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出现的混乱局面,亟待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智慧城市建设。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应该根据党的十八大有关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出发,全面系统地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资讯化、城镇化相互融合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要服务于城市居民,也应该能够服务于城镇和农村居民。
2、基于新一代资讯科技构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与以往的城市资讯化相比,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充分应用以物联网、云端计算、无线宽频、三网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资讯科技,二是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为业务系统发展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重新整理当前城市资讯化发展现状,整合资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与国内新一代资讯科技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资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资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在当前国际经济仍然持续低迷、针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日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对于促进我国新一代资讯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4、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资讯通讯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群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从地方的智慧城市规划来看,最初主要是资讯化主管部门主导,但是最近在一些地方,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也开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最近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就在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从内容来看,资讯化主管部门主导的好处在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有效地整合新一代资讯科技的应用,能够将现有的资讯化管理资源融入其中,不足之处是资讯化应用难以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业务专案上,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主导的优劣势则正好与此相反。
5、建立健全资讯网路安全机制和体系
在网际网路时代,由于我国根本没有技术和产业主导权,我国的资讯网路安全问题几乎是完全暴露在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公司的技术掌控之下,几乎没有安全可言。在以物联网、云端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资讯科技支撑的资讯网路时代,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其潜在威胁也更大。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执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资讯网路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资讯保安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资讯网路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物联网与云端计算时代,法律法规问题要比传统的网际网路时代更加复杂。就我国而言,网际网路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大量"欠账",许多的资讯网路安全问题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在物联网时代,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改观。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能做啥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降低硬体成本增强稳定性(这是企业应该做的)
目前,中国制作一个RFID标签的成本大约是15元,高额成本决定了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在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品上,在低价值商品上则无法推广,从而使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重重。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pdf

智慧城市不是一下子就设计和规划出来的,所有的城市都没有把全面建设智慧城市当做目标。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趋势,每个城市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发展某一个模组,可以是交通出行,可以是物流运输,可以是行政办公,也可以是健康医疗等等。每个城市把自己的模组发展好,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这样集思广益,才能为智慧城市的大框架提供有力的案例支援。
智慧城市建设要达到新型城镇化的五个要素,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这五大要素内涵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卓尔软体-智慧城市的开拓者(智慧公路养护系统,智慧环卫系统,智慧城管系统,地铁云购票系统)

智慧城市创新吗?

必须有,两会上有提出来了我们的智慧城市要有自主创新

日华科技如何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日华科技通过“平台+应用+服务”模式,融合物联网、网际网路、通讯网等技术形成互连、泛在、融合的智慧网路覆盖,并利用"平台+大资料"提供城市资源通用服务平台,实现城市运转的全面感知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进一步提升对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慧产业的服务和管理。

怎样建设智慧城市

近年来,美国、欧盟、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与地区,围绕智慧城市科技研发、应用创新、基础环境展开新一轮的智慧城市政策筹划和部署。从具体政策措施上看,构建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创新网路与产业联盟,积极推广智慧城市技术服务,增进国际间合作成为重要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正在重视和推进智慧城市国际合作与海外推广,加强智慧城市联盟与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智慧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具体的政策内容上看,科技研发、应用普及和基础环境优化成为重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加强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发投入
各国 均将科技研发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支撑环节,不断加大资金支援。在美国投入16亿美元启动的新“智慧城市”计划:
1、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向学术机构分别提供3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以加强智慧城市基础技术研发;
2、通过国土安全部、交通部、能源部、商务部等 相关部门投入4500万美元,推动安全、能源、气候应对、交通等领域应用技术研发。
在欧盟出台的“智慧城市和社群灯塔”计划中,伦敦等城市计划投入2500万欧元用于智慧停车场、公共脚踏车和智慧能源供应等领域实验智慧技术研发等。
二、推动先进ICT技术的普及应用
各国推进智慧城市普遍以ICT技术为导向,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巩固ICT领先优势。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提出通过ICT技术采集全国资料资讯,并基于这些资讯实现更好的城市管理、便民服务和经济发展。为达成该目标,新加坡资讯通讯发展管理局提出“三步走”远期规划:
1、第一个阶段以“连线”为核心,构建一个安全、高速、经济且具有扩充套件性的全国通讯基础设施;
2、第二阶段聚焦在“收集”,通过遍布全国的感测器网路获取更理想的实时资料;
3、第三阶段推进资讯的“理解”,通过建立面向公众的资料共享和分析机制,预测民众需求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以重点专案引领各方积极参与
欧盟于2012年7月正式启动智慧城市与社群创新伙伴计划,旨在汇集欧洲各城市管理者、企业以及公民代表的意见,并进一步出台智慧城市与社群的战略实施计划(EIP)和 *** 作实施计划(SIP)两个纲领性档案。2014年,欧盟释出智慧城市专案邀标书,旨在为智慧城市相关行动建立市场,促进这些行动在欧盟范围内推广并为寻找有相同兴趣的合作伙伴提供平台。截至2015年9月,该计划已经收到了来自欧洲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提交的514项有关投资建立智慧城市的资金承诺、合作专案与相关解决方案。
四、优化基础环境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欧盟智慧城市与社群创新伙伴计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而印度2015年8月公布98个智慧城市试点主要内容也聚焦在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欧盟国家突出绿色和低碳主题,希望通过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等建设推动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期望通过提升水利、电力、环保、公交等公共设施智慧化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强住房保障、缓解交通拥堵、促进 高效运转,从而改善投融资环境并推动经济增长。
金鹏资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需要“三规合一”
所谓“三规合一”的规划模式,即“空间规划+技术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是城市的“骨架”,将明确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割槽、功能组团、交通路网、绿地碳汇等,让城市站起来;技术规划是城市的“肌肉”,明确城市智慧低碳系统的体系结构、具体功能、技术方案、效能指标等,让城市动起来;产业规划是城市的“血液”,明确城市智慧低碳产业的发展导向、产业布局、重点专案和招商引资策略等,让城市活起来。

中国为何要建设智慧城市

其实“智慧的地球”本来是IBM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提出来的,本来目的是想让奥巴马 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援,以提升自身的收入,但现在看来,中国 倒是更加重视这一观点并将之付诸实践。接下来的最大赢家很有可能是IBM。至于中国为何要建智慧城市,我认为:一方面是中国目前的发展主要以城镇化为重心,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嗜待解决,而智慧城市很有可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城市生活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对城市的管理更加具有效力(能够掌控全域性,处于维稳考虑);最后,智慧城市建设是需要不断的创新的,而中国目前正在提倡创新,由此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改善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近日,奇瑞集团在内部年度干部大会通报的经营数据显示:2020年奇瑞集团实现年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12%,连续第4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奇瑞集团未来将坚持 新能源、智能化“双V” 路线,全面拥抱智能 汽车 新时代。

作为一家“技术立企”的自主 汽车 品牌, 奇瑞 汽车 是国内最早进行新能源和智能化布局的自主 汽车 品牌

新能源技术方面,奇瑞从1999年开始研发新能源技术,拥有包括整车集成、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开发能力在内的完善的新能源技术研发体系。截至目前, 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已累计申报专利9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 600多项,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在未来技术规划方面,奇瑞制订了“457”技术发展规划,它包括四大新能源产品平台、五个通用子系统和七大核心技术,涵盖纯电动、混动、增程、燃料电池等技术。

在新能源产品方面,未来奇瑞的新能源产品将陆续覆盖各细分市场,包括A级到C级的轿车产品和B级到D级的SUV产品,涵盖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增程式电动车、电动四驱及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

智能化方面,早在2010年,奇瑞 汽车 便率先布局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2016年11月,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奇瑞与百度合作开发的无人驾驶 汽车 进行了国内首次开放城市道路试运营。


2017年9月,奇瑞与百度、中国联通携手打造了第二代奇瑞智能网联 汽车 ,在江苏无锡市进行的2017世界物联网大会期间进行了现场技术展示,让现场粉丝亲身感受智能网联 汽车 的魅力。

2018年4月,奇瑞 汽车 发布智能化战略品牌“奇瑞雄狮 CHERY LION”,包含“雄狮智驾、雄狮智云、雄狮智赢、雄狮智造以及雄狮智行”五大业务板块,涵盖了奇瑞在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布局。其中,专注于智能网联系统的“雄狮智云”和专注于自动驾驶的“雄狮智驾”是核心业务之一。

2019年,中汽中心发布“ 汽车 专利创新指数”排名。 奇瑞在智能网联领域的综合专利指数跻身全球20强,位列自主品牌 汽车 企业第一位


2020年奇瑞 汽车 与华为在芜湖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除了会共同研究 探索 5G创新应用场景,在5G+V2X、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还将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存储、分析、高性能计算、信息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助力奇瑞加快大数据时代的变革。

目前,奇瑞“雄狮智云”智能网联系统,已实现了增强智能语音交互、AI人脸识别、AI智云管家等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并已应用在瑞虎和艾瑞泽等核心产品上。截止2020年底,雄狮Lion Cloud OS已经发展到40阶段,Lion Cloud OS用户达50万+。

在自动驾驶 汽车 技术储备方面,奇瑞已联合百度Apollo,推出自动驾驶技术平台。2019年,“奇瑞雄狮”开启北美公开路测, 奇瑞成为全球第65家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的企业

目前,奇瑞 汽车 的L25级自动驾驶车型已实现量产,预计在2025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此外,2021年2月,奇瑞智能网联“未来工厂”一工厂项目还在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将以绿色制造、智慧数字化技术为引领,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智能标杆工厂、智能网联的示范区。按照奇瑞集团“十四五”规划,智能网联“未来工厂”项目将在芜湖建设3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端智慧工厂,率先开工建设的一工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0万辆整车(含KD)生产规模。

随着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消费升级的到来,140多年 历史 的 汽车 行业正面临颠覆性变革。未来,奇瑞 汽车 将继续秉承“技术奇瑞”发展战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未来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推动中国 汽车 产业转型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628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 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