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CDMA W-CDMA各是什么呀?

TD CDMA W-CDMA各是什么呀?,第1张

中国移动2G网络采用GSM标准 中国移动3G网络采用TD-SCDMA标准(中国)
中国联通2G网络采用GSM标准 中国联通3G网络采用WCDMA标准(欧洲)
中国电信2G网络采用CDMA标准 中国电信3G网络采用CDMA2000 EVDO(美国)
这三家运营商从2G到3G均采用网络演进的形式过渡升级,希望能帮到你!

GSM auto (PRL):GSM电话2G、3G数据通信都能使用;信号强度低时,2G网络受到优待选择。

但疑虑是:PRL主要是跟CDMA技术有联系,与GSM技术则无关。此选项切换到3G网络的阀值较高,比WCDMA preferred节电。

PRL应该是“优选漫游列表”的意思,也就是你在国外漫游时优先选择的网络制式列表,从你提供的参数看,此时为自动模式。

在国际漫游情况下应当是先找LTE网络注册,如果没有LTE网络或者不允许加入当地的LTE网络,然后才会再找GSM或者CDMA网络。

扩展资料:


WCDMA preferred:意为WCDMA首选,GSM电话2G、3G数据通信都能使用;但是会主动去检查3G信号强度,切换到3G的阀值比较低(即容易切换到3G网络)。

GSM only:GSM电话只能用2G数据通信,2G信号强度过低,就收不到任何信号,玩完了。

WCDMA only:GSM电话只能用3G数据通信,3G信号强度过低,就没得玩了。

CDMA only:CDMA电话只能用2G数据通信,2G信号强度过低,就没得玩了。

EvDo only:CDMA电话只能用3G数据通信,3G信号强度过低,就没得玩了。

GSM/CDMA auto (PRL):GSM和CDMA双模电话使用会比较好。

移动联通的2G用的都是GSM,电信的2G用CDMA。3G方面的话,移动是TD-SCDMA,是国内自主开发的一种3G网络技术,联通使用的是全球覆盖最广的WCDMA,电信则是使用CDMA2000。
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GSM标准的无处不在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 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移动电话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
WCDMA:WCDMA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GSM的巨大成功对第三代系统在欧洲的标准化产生重大影响。欧洲于1988年开展RACEⅠ(欧洲先进通信技术的研究)程序,并一直延续到1992年6月,它代表了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的开始。1992-1995年之间欧洲开始了RACEⅡ程序。ACTS(先进通信技术和业务)建立于1995年底,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建议了FRAMES(未来无线宽带多址接入系统)方案。在这些早期研究中,对各种不同的接入技术包括TDMA、CDMA、OFDM等进行了实验和评估。为WCDMA奠定了技术基础。
TD-SCDMA:TD-SCDMA英文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百年来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技术标准,经国际电联(ITU)采纳并正式发布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空间接口技术规范之一,并得到了CWTS及3GPP的全面支持;它是集CDMA、TDMA等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移动通信技术,是UTRA-FDD的对等方案;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多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
CDMA: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其演进的CDMA2000就是电信的3G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93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 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