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如何发展?

智慧养老如何发展?,第1张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定义,智能养老设备是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具备显著智能化、网络化特征和健康养老服务功能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

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2020年以来,智慧养老产业开始进入行业爆发期,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也随之加速发展,2020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规模约在536亿元左右。随着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未来5-10年智能养老设备行业将随着智慧养老产业的全面爆发而加速发展。

智能养老设备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软汇科技(833219)、小米集团(1810HK)、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智能养老设备行业市场规模

1、智能养老设备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定义,智能养老设备是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具备显著智能化、网络化特征和健康养老服务功能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购买能力与老龄消费需求拉动老龄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2017年及以前都可以归纳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服务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是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的成长期。2020年以来,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开始进入行业爆发期,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也随之加速发展。

2、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随着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根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4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017万亿元,2017年则达到了22万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6824%。从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发展来看,2020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估算突破4万亿元。

随着智慧养老行业的加速发展,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Age
club的数据,近四年来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5-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201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规模达到429亿元,按照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速度,前瞻测算2020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的规模约在536亿元左右。

3、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760亿元

2019年12月,《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

随着政策支持、技术革新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未来5-10年智能养老设备行业将随着智慧养老产业的全面爆发而加速发展。我国智能养老设备规模增速将在20%-25%之间,到2026年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76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养老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华智能(002178)、万达信息(300168)、易华录(300212)、康泰医学(300869)、九安医疗(002432)、爱侬养老(870925)、冠新软件(834376)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口结构、市场规模、养老模式、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能养老也叫智慧养老,是指融合应用健康医疗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采集人体体征、居家环境等数据,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处理,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健康养老需求。

根据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分类,我国智能健康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机器人五大类。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主要包括: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六大类。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多

根据前瞻分析,智能养老的服务链上游有物联网、云服务等先进技术供应;智能设备的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以及护工培训和养老金融等服务;其中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是智能养老主要区别于传统养老的部分。

产业链中游即各种智能养老产品与服务供应商,下游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这三大类养老需求市场。

行业发展历程:起步较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养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2007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副会长胡黎明发表《新型数字化居家式养老社区解决方案》,提出“数字化养老”;2010年,学术界开始运用“信息化养老”概念;2011年,出现“科技养老”概念;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的概念。

根据目前的技术和经济状况判断,2015-2017年左右为产业的培育期。在此期间,适应养老产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及可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将是产业的推进期。在此期间,适应智能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基本建立,创新的智能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投融资市场十分活跃。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为2021年左右。2021年以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会逐渐接近传统的有形市场规模,智能养老产业在此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持续加持,长期利好行业

人口老龄化趋势背景下,中央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智能养老,2011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此后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中提到“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字样。

2013年,全国老龄委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能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把脉导航;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规划了相关目标。

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关目标。这些利好政策与信息,意味着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行业发展现状

1、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健康关注度上升

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近年来我国15-64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比为179%,15-64岁人口占比为68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202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突破14%,达142%,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人们对健康保险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健康险保费的收入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2011-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由692亿元上涨到8173亿元,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健康保险市场行业发展的速度,2020年健康保险收入增速高达1567%。2021年,我国健康保险收入再次提高,达8447亿元,反映出中国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养老机构数量增长,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迅速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我国近年来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和提质升级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过去5年来,我国养老机构建设迎来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我国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有398万个,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达到5016万张。

注:2018年之前的养老机构及床位统计口径为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2019年开始将老年人服务机构单独进行统计。

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2016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但根据不完全测算,2016年为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的产品在5000亿至7000亿元,需求持续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

2、中国智能养老行业模式分析

——目前以“9073”为主,“社区”及“居家”模式增长空间大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有两种,即“9064”与“9073”。其中,“9064”模式是由北京提出,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我国推行的另一种养老模式是“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参考日本与美国的经验,在支付制度与养老建设方面给予我国很多的启示,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状,未来居家养老模式或将成为主流趋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将成为重要的补充。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为“9073”模式。

根据2021年底发布的《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城市居民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占529%,居家养老意愿占比已明显下降,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比例则提升,分别为265%和206%。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

在居家养老中,智慧设备和科技产品是家庭成员的辅助。由于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服务方式,因此,居家养老市场需求巨大,从而导致市场对智慧居家养老产品的需求也特别大。而以居家养老为目标市场的智慧居家养老产业门槛低,商业化成功可能性大,易于带动整个产业链,所以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我国的养老行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三种模式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3、智能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开始了银发经济的发展,我国智能养老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4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017万亿元,2020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突破4万亿元,增长迅速。前瞻结合历年来智能养老在整体养老市场的渗透情况进行初步测算,2021年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或达457万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示范企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

国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计20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发展了智能养老试点,但是这些试点普遍集中于城市而非农村,且发展较好的试点主要集中于北京、山东、上海等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智能养老发展起步晚、程度低的特点显著。

2、企业竞争: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

国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计20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包括76家信息技术公司和37家医疗科技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中,信息科技类公司占比最高,达38%,主要系信息科技类企业拥有以下优势:(1)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创新提供坚强动力;(2)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养老产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智能化服务;(3)成熟的养老产品、服务和系统,能够进行市场化推广和运营;(4)清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3、产品竞争:智能检测设备入围数量最多

2020年9月,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目录名单的产品一共有118件,细分品类有20种,其中智能康复设备和智能检测设备以及社区自助体验设备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21件、14件和10件。

注:截至2022年6月,官方尚未发布2021年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

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入围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目录名单的服务一共有120种,细分品类有6种,其中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和生活照护服务以及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入围数量最多,分别为39件、23件和18件。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能养老市场规模将全面爆发

2、智能养老行业四大发展趋势:人性化、适老化、结合线下、医养结合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辅助整体养老产业,提供更个性化及针对性的服务,但目前我国智能养老产业部分产品及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产品两级分化严重等问题发展仍存在不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智能养老产业将向服务产品人性化、健康管理结合线下、医养结合等方向发展,建立一体化管理的产品结构及服务体系。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9年智慧健康养老行业的国家级政策频发,地方级政府也陆续快速响应。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公布智慧养老示范项目合计374个,其中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

2019年是智慧养老政策频发的一年

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这些利好政策与信息,意味着智能养老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9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互联网+养老”和“智慧养老院”的核心方针。2019年12月,先后公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重要政策解读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该公文的最终目标是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核心手段是信息技术,具体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主要方向包括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大力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探索建立老年人补贴远程申报审核机制、加强老人身份识别等。

(2)《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布。这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老行业的规范性,未来智慧养老也将健康的发展。

(3)《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9〕292号)。

《意见》指出要发展功能性老年服饰服装、智能日用辅助产品、安全便利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化环境改善产品。

地方政策积极响应

截至2020年2月我国已经有27个省市地区就智能养老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的措施,并陆续出台具体细化的地方性智能养老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智慧养老应用示范项目分布

截至2019年12月,民政部、工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公布智慧养老示范基地52个,示范乡镇(街道)225个,示范企业117个。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分类目的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养老产业的决策部署,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二、概念界定和分类范围
养老产业,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包括专门为养老或老年人提供产品的活动,以及适合老年人的养老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活动。本分类将养老产业范围确定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家相关法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以及各细分领域政策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确定养老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养老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突出养老服务和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及相关产品供给状况。本分类以反映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及相关产品供给为基础,充分考虑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养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和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涵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涉及养老产业的全部内容。四、结构与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养老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2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51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79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养老产业的,行业代码用“”标记。
(二)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养老产业各小类的范围作了说明。
(三)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六、养老产业统计分类表
代码名称说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及名称(2017)大类中类小类01 养老照护服务 0110110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 指家庭成员或雇用人员对居家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活动,以及养老服务机构或其他社会主体(企业,社会组织等)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的上门服务活动,如助餐、助行、助急、助浴、助洁、助医、日常照料等,不包括社区上门服务6242 外卖送餐服务8010 家庭服务
8090 其他居民服务业
8219 其他清洁服务8521 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0120120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 指养老服务机构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的日托、全托等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嵌入式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提供的照护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为老年人提供的全托、月托、上门等为主的精准化专业化生活照料、助餐助行、助浴助洁、助医、紧急救援、精神慰籍等照护服务;社区邻里互助、助老食堂、助老餐桌、老年社区(全周期养老综合体)提供的社区养老照护服务6210 正餐服务
6220 快餐服务
6241 餐饮配送服务
6299 其他未列明餐饮业
8090 其他居民服务业
8514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
8521 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0130130 机构养老照护服务 指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院、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敬老院、光荣院、农村幸福院、养老大院、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等养老机构为在机构集中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的养护和专业化护理服务;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养老机构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为经济困难失能(含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失智老年人照护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包括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上门服务8416 疗养院
8511 干部休养所
8512 护理机构服务
8514 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02 老年医疗卫生服务 0210210 老年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 指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以防止和减少老年人损伤、疾病及其后遗症和并发症的数量或严重程度,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为目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养生等非诊疗性健康服务,以及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以及家庭医生、老年疾病档案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包括老年人中医治未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包括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提供的服务7244 健康咨询
8411 综合医院
8412 中医医院
8413 中西医结合医院
8414 民族医院
84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8422 街道卫生院
8

《海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到202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时代老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并释放效能,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培育服务新业态。组织和引导物业企业、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为老服务功能,依托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广泛对接老年人需求,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精神慰藉等便利化服务。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产品,创新发展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生活照护、智能监护、紧急救护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完善医养结合标准规范,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监管考核。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加入国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项目。持续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科技赋能推动适老化智慧社会建设。运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优化整合为老服务信息和资源,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广适老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在相关领域应用,促进老年用品、服务及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鼓励各类企业开发集信息系统、专业服务、智慧养老产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医疗、社保、民政、金融、通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处置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特殊场景,保留传统线下服务途径,便利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和老年福利。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叫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智能养老”按照空间地点可分为智慧居家、智慧社区和智慧机构三种模式。智能养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支撑智能养老服务的实施,以“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应用来完成服务需求,利用技术支撑实现多窗口多领域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积极展开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智慧养老的发展前景。
智能养老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其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如购买服务、场地支持等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以及智能养老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服务中介机构、大数据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种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进行协同创新。
如今智慧养老平台已成养老流行趋势,智慧养老平台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 “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大幅度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并且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专业、智能的服务。未来的智慧养老平台为老人提供优越的养老服务,对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全方位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
比如重庆帮帮链基于地区民政需求开发的云数据系统,基于老友集云数据技术,在地区政务部门指导下,将全场景适老化智能终端,通过机构、社区、居家信息化部署、适老化改造、科技化手段、实时监测、专业照护服务“五位合一”的服务场景,打造区域化养老解决方案。

与新冠肺炎(COVID-19)“奋战“数月,中国的疫情逐渐平静下来。但在欧美及其他地区,疫情依然肆虐。

老年人正是这场危机中最脆弱的人羣。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西班牙养老院已经成为“人间炼狱“,军队士兵在为养老院消毒时发现,不少老年人处于完全被遗弃的状态,很多人甚至在自己的房间中去世,凄惨的景象令人震惊。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于外来病毒的抵抗力逐渐下降,而养老中心的老人大多都患有基础疾病,一旦出现疫情,极易变成羣体性感染。这也为全球的养老产业敲响了警钟。防止疫情“突袭”高危老年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这需要养老机构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外,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及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做到可评估、可干预。

今年2月份,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 PacificFoundationofCanadia)发布了一份行研报告——《中国养老产业发展》(CHINA'SEVOLVINGSENIORCARESECTOR),对中国养老服务业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列举北美排名第一的慢病预防中心——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日本最大的养老服务公司日医学馆(NichiiGakkan)和欧洲最大的居家养老公司Buurtz三个优秀的跨国合作案例。其中,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在模式方面的创新,或许能给予行业一些启发。

关口前移,健康管理跃升至舞台中央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多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5%。人口快速老去的背后,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成倍加重,直接表现在慢性病高发和医疗费用支出指数级增长。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亟待突破。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在研报中指出,引进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与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发展有特色、有品质的养老产业已成为一大趋势。

而所提及的案例中,CWI所强调的“健康管理”为养老服务业升级打造了一个突破性样板。

具体来说,CWI是通过为养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赋能来进行创新,除了线下能力,CWI也充分意识到“AIoT”这一线上能力。在中国,CWI与健康科技公司妙健康合作,完成健康管理服务数字化升级,并开启可复制化模式。

资料显示,CWI有着20多年的循证医学临牀经验,始终秉承“无评估,不干预”的原则,先对用户进行场内风险筛查及健康评估,再到慢病干预处方出具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由专业团队进行效果评估后进一步调整,已经在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老年人常见病临牀管理上有突出效果,此外,还有心血管康复、癌症康复、减肥门诊等服务。

早在2015年,CWI就已经在中国进行落地试水,与山东省日照市中医院合作建立了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医疗+健康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让这家三级中医院摇身一变成国际化医疗健康机构、全国健康管理培训示范基地及全国运动处方试点基地。

从2018年开始,CWI联合妙健康正式在国内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国)「简称CWI(中国)」,实现门店体系的规范化建立,自此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通过妙健康打造多年的AIoT技术加持,升级后的CWI(中国)对服务场景进行了完美的扩张,在充分坚持原有严谨的生活方式医学为基础,借助可穿戴设备、移动端应用远程指导,为全人羣提供全生命周期科学、有效、系统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了“现场+离场”,“线上+线下”的全场景服务闭环,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效果。

与此同时,CWI(中国)与妙健康共同培养服务人员,开始对外输出能力。以2020年初在郑州最新落地的太平洋保险·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为例,中心可以通过AIoT智能分析和管理,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引导用户主动降低慢病风险,尤其对于60岁以上老人有效的健康管理,为商业健康险从只覆盖健康人羣迈向慢病人羣打开了新思路。

除了与保险企业合作,最大限度延长保险用户健康生命周期,以满足保险的控费需求外,CWI(中国)的落地形态还包括和医院、地产、养老院等角色合作,例如去年CWI(中国)陆续与十堰市太和医院、北京金茂怡生园酒店达成战略合作,开创AIoT赋能健康管理的医院店和社区店样板。可以说,CWI已经全面进化成集养老服务、慢病康复、健康管理、运动健身、健康险、医药新零售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在报告中强调,CWI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主要得益于其与中国企业妙健康的合作,多种落地模式获得了中国 的高度赞誉。CWI亦雄心十足,表示将会继续扩大在中国的布局,在全国各地建立100个新的健康管理中心。

他山之石:日本、荷兰的模式剖析

CWI对于自身“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基因的精准定位,以及“中西融合”的敏锐嗅觉,助推其成为近年国内健康管理行业较为成功的实践之一。

但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日本的日立学馆、荷兰的Buurtz这两种先进模式的引进,也为中国养老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据了解,日立学馆是一家以居家护理为长的老牌日本老年介护企业,其旗下经营着400家老年护理机构和1300家老年护理服务站,累计为大约135万名老年人提供过护理服务,以其“介护”的高频特性打造出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养老模式。

在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日立学馆通过与中国本土家政公司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落地了许多居家护理服务和介护人员培训的子公司。国内养老机构经营者往往缺乏专业技能和服务经验,基于此,日立学馆走的是“轻资产模式”——提供护理服务和人才,而不是专注于高级的护理设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中国养老市场收获了一票“粉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公司Buurtz,它主要瞄准的是社区智慧养老这块蛋糕。荷兰Buurtz成立于2007年,其布局遍布世界各地,除了中国,还涉足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Buurtz的养老服务模式与中国 设想中的养老模式较为吻合:由民营机构运营、以社区为基础,IT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其服务团队一般由10-12名护理人员组成,这个小团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服务模式,赋予小团队在专业领域内的高度自主管理。

与CWI类似,Buurtz在服务中相当于“健康教练”的角色,他们也强调“预防”和健康管理的理念。为了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的管理,Buurtz与技术平台OMAHA达成合作,在该平台上,病人的需求和医疗干预结果都会被记录下来,后续的分析和评估也在该平台进行。在中国,Buurtz已在上海、苏州和青岛有所落地,正在进入大众的视野。

可见,日本、荷兰模式能够在中国落地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其对中国市场现状做出了正确的预判,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若非如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及产业数字化热情高涨的中国,与CWI先进的AIoT模式相比,必然难以为继。

疫情催化,科技加速养老生态重构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城市高品质养老机构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养老也还存在很大空白。在这些跨国玩家落地中国的实践中,一系列紧贴“大健康”标签的服务曾经并不被看好,过去还一度处于养老服务产业的边缘地位。今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催化,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产业加速升级。

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家曾多次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护理人员的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减税等多个方面释放利好。其次在跨境的投资和交流方面,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 鼓励多方的“思想碰撞”,积极征求外国专家和国际组织意见。这种开放的氛围使得中外合作更加紧密,也给国内养老产业重构注入了新动力。

积极信号还有很多,3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大多都患有基础性疾病,所以更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老年人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羣。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特别是对那些高龄老人、失能老人、还有空巢的老人,特别予以关注。

这也意味着,在疫情过去后,养老行业参与者更要看向“健康管理”,对于未来行业发展走向做好预判,思考怎样结合国情发展出独具特色、有品质、更健康的养老产业。

另外不可忽视的还包括养老产业与新技术手段的融合。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在全面推进老年健康管理工作中就提出,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研发可穿戴老年人健康支持设备和技术等。

未来,在5G、物联网等新基建更加完善的中国,新兴技术必然会掀起全新的产业革命浪潮,健康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及保险科技的深度融合,或将重构整个养老产业生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511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 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