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为什么没能火起来?

智能手表为什么没能火起来?,第1张

    10月来三星智能手表广告铺天盖地,看起来很潮的样子,但周围人用的极少,而且最新数据显示其销量的确很糟糕。为何三星等巨头扎堆做智能手表?但这个产品也没能火起来?

  看看三星智能手表Galaxy-Gear的最新成绩单:上市以来每日销量仅为800到900只,总销量或低于5万只,这一成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既然连三星这样的大品牌都在智能手表市场备受冷落,为什么我们还是能看到索尼、高通这样的大公司都蜂拥进入?况且还有中兴、HTC、华硕等公司跃跃欲试。

  其实,大公司扎堆做智能手表的逻辑并不复杂:

  1、智能手机开启的“移动化+智能化”生活方式已到来,随时随地输入、输出信息正形成人们的习惯。消费习惯即消费市场。

  2、智能手机市场已是红海,需要有新的消费电子产品来给移动智能设备市场注入新概念。因此谁抢占先机,等于就是抢占下一片蓝海市场,起了个大早。

  3、巨头们前期重金试水这个领域,也意在对消费者进行市场教育。后续迭代的产品更新,会让消费者形成品牌意识与习惯,有利于后期产品营销。

  简而言之,大公司的初衷更多是卡位和培育市场。但这些智能手表反响不好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产品本身。

  1、功能不实用

  无论是三星Gear还是SONY的SmartWatch,都主打“消息提示”、“拍照/录像”、“看视频”、“分享”、“遥控器”、“移动定位”等功能,但这些功能都与智能手机的功能重复,且满足的是用户娱乐的需求。

  但在硬件体验上又与手机相去甚远,比如用户真的有必要在一块尺寸不足3英寸的屏幕上看视频吗?拿一块手表拍照、录像会不会很奇怪?消息提示这个功能,简直是画蛇添足。

  当然“遥控器”这个功能颇为吸引人,但除了能遥控手机,也没见能遥控家电或汽车啊,因而这个功能还尚未获得与其他品类产品的协同支持。目前一些智能手表厂商已经意识到,在功能上可以与健康领域打通,但如何做到在这个细分领域出彩,真得谨慎考虑。最后现在的智能手表基本上连接靠蓝牙,极少能连wifi。如果联网方式不丰富,消费者自然没有购买欲望了。

  2、可支持的移动设备不多

  作为智能手机的辅助配件,现在的智能手表,仅能支持极少的设备。三星Gear最初仅兼容Galaxy Note 3,最近支持范围则扩大至Galaxy Round、Galaxy S4、Galaxy S3和Galaxy Note 2。索尼SmartWatch2现在可以支持Android4.0以上系统的部分设备,但要完全横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无法做到。国内出品的果壳手表GEAK Watch,也仅支持两款专属的智能手机。

  现在唯一能横跨iOS和Android平台的只有Pebble,因而能跨平台、支持多款移动设备的智能手表太少了。

  3、功耗大

  目前用户对使用智能手表后的普遍反应是,表在正常电量状态下,往往一天或不到两天就用完了。这一切归结于电池太小。一款智能手表既是双核处理器、又是彩屏(或亮屏),却限制于它的袖珍体积的话,在不到24小时内用完并不意外。电池技术一直是所有移动智能设备面临的问题,智能手表目前也难突破这个瓶颈。

  4、价格不亲民

  现在品牌的智能手表动辄都是超2000元的价格,这价格相当于买台中档价位的智能手机、或一台不错的空气净化器,甚至是一张去东京的折扣机票。

  从市场角度来讲,即使投入重金去营销,产品本身局限性大,定位太高端,也是品牌厂商失利的原因。何时智能手表像智能手机一样跌破千元线,才能真正走向大众。

  简而言之。手表本身最初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后演变成一种时尚潮流,成为时尚配饰。现在的智能手表也仅仅是时尚配饰,要真正成为开启智能化生活的新钥匙,从需求开发到产品设计,从市场到工艺设计还需要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56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