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和部件企业决定智能机的发展方向?

半导体和部件企业决定智能机的发展方向?,第1张

  全球各大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全力发展可穿戴终端。单靠智能手机只能每况愈下。为了掌控“新潮流”的主导权,半导体企业甚至会造出最终产品。“超薄”和“小型”也为日本部件企业提供了机会。

  “我要介绍的是我们设想的全新范畴的商品。叫做‘Qualcomm Toq’。”

  在9月4日于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活动上,美国大型半导体企业高通(Qualcomm)的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发表主题演讲,在大声公布了商品的名称后,雅各布抬起右腕,展示了所佩戴的手表型终端。

  

  在智能手机的核心——处理器的世界市场上,高通力压群雄,掌握着近4成的份额。2013年7~9月合并结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3%,达64.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8%,达15.01亿美元。季度销售额创历史新高,称得上是鼎盛时期。

  Toq是高通自主开发的手表型终端。这款终端能够与配备美国谷歌“Android”OS的智能手机无线联动。在屏幕上显示智能手机的来电、消息、日程等信息。而且还能添加应用软件。

  在现场,雅各布强调了Toq优异的可 *** 作性。当在现场屏幕上看到高通股票走高时,雅各布还做出胜利的手势庆祝,引发现场一片笑声。最后,当雅各布宣布“我要送给到场的开发者每人Toq当做礼物”时,现场更是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高通将于2013年年底商战时在美国市场上推出Toq。具体价格尚未公布,预计会在300~350美元之间。作为一家半导体企业,自从2000年把手机业务卖给京瓷的美国法人算起,这还是该公司13年来首次开发最终产品。

  最近几年,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美国IT(信息技术)巨头加快了自主销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最终商品的步伐。此次发表后,“高通或将涉足产品业务”的推测不胫而走。

  但在子公司高通技术(Qualcomm Technologies)指挥Toq开发的高级副总裁罗勃·钱德霍克(Rob Chandhok)则正面否定了这个推测,表示“我们不会变成终端企业。Toq也只是限量销售10万只而已”。这是因为该公司真正的目的另有其他。

  目的在于推销技术

  “新技术的橱窗”

  对于自主开发的这款手表型终端的定位,高通技术的钱德霍克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现在,手表型终端市场尚处于黎明期,还没有出现像当年美国苹果的“iPhone”那样能够引领市场的产品。各终端企业在商品中使用的部件和技术也五花八门。

  Toq是高通一马当先展示的“手表型终端的应有形态”。为了让这款终端使用的技术成为手表型终端的行业标准,该公司希望通过自主推出成品的方式,呼吁终端企业建立合作体制。最终的目的,当然是销售Toq采用的自主部件,提供技术授权,借此获利。

  高通打算新采用的技术大致有两项。一是自主开发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屏“Mirasol”。与普通液晶相比,这种显示屏无需背照灯,能够大幅减少功耗。另一项自主技术是无线充电技术“WiPower”。省去了终端充电时插线的麻烦。

  钱德霍克自信地表示,“Toq充满电后,开着显示屏可以使用好几天。而且充电无需插线,只要放在固定位置即可,非常方便。与待机时间短、充电麻烦的其他手表型终端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身为智能手机部件领域的“赢家”,高通在市场规模未知的手表型终端如此积极,看上去的确不可思议。

  其实,该公司打算为Toq采用的两项技术,原本是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发的。但就目前而言,两项技术的推广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Mirasol,2011年,高通宣布投资约10亿美元,建设了工厂,因此,为了将其实用化,高通恐怕也会想尽一切办法。

  而且,世界份额居首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业务也绝非高枕无忧。因为在今后的主战场——中国,该公司向新兴智能手机企业供应处理器的份额并不算高。

  日本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调查显示,在2013年,台湾联发科技(MediaTek)与中国展讯通信(Spreadtrum)相加,预计将占到中国大陆智能手机企业智能手机处理器供货数量份额的约75%。高通的份额仅为约18%,仅为该公司全球份额的一半。

  高通之所以抢先为智能手机寻找“接班人”,“估计是因为对单靠智能手机终将走上下坡路存有危机意识”(日本半导体业内人士)。

  不只是高通。世界各大半导体部件企业如今都将可穿戴终端视为后智能手机时代的热门候选,向其投去了热切的目光。

  过去与微软并称“Wintel”联盟,曾经引领个人电脑行业发展的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美国英特尔也是其中之一。为了夺回高通趁智能手机爆炸式普及之机夺走的“盟主”宝座,该公司已经展开了行动。

  “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小的芯片。”

  英特尔着眼的目标,是可穿戴终端的心脏——处理器。9月10日,英特尔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开发者会议,会上,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克兰尼克(Brian Krzanich)发布专用处理器,宣布将大力发展可穿戴。

  处理器名为“夸克”(Quark)。源自于物质的最小单位“基本粒子”。而在此之前,英特尔开发的最小的处理器,是面向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提供的“凌动”(Atom),意思是原子,通过投放更小的“基本粒子”,该公司已经摆出了一决胜负的架势。

  克兰尼克说:“与性能相比,可穿戴终端更注重功耗和尺寸,”而夸克的特点,正是实现了低功耗和小型化。与现在的凌动相比,“功耗仅为前者的10分之1,尺寸为5分之1”(克兰尼克)。

  在会议现场,克兰尼克展示了配备夸克的手环型概念终端。表现出了与终端企业等合作,积极进行开发的姿态。英特尔将于2013年内,开始提供面向夸克的开发系统。

  

  

英特尔夸克处理器

  在个人电脑的鼎盛期,英特尔执着于提高处理器的“工作频率”等性能。在个人电脑向智能手机转型的时期,则遭遇了甘拜高通等其他竞争对手下风的痛苦经历。这一次,该公司希望通过抢先高通发布专用处理器,在市场上吹响反攻的号角。

  综上所述,美国两大半导体巨头都在积极发展可穿戴终端。作为产品的核心,英特尔的处理器在个人电脑时代,高通的处理器在智能手机时代分别展现出压倒性的存在感,充当着终端开发必不可少的“幕后大佬”。

  现在,一些日本企业也把英特尔、高通作为了目标。开发相机、内窥镜等光学仪器的奥林巴斯就是一个例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569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