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网络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基于FPGA的网络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设计,第1张

 

  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网络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设计,该系统采用单片FPGA,实现了图像的采集、压缩和网络传输功能,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算法升级灵活方便的特点。详述了模块的图像采集逻辑、RAM控制逻辑、压缩算法逻辑和网络传输功能的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性能满足要求。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单片FPGA实现图像采集、处理和网络传输的设计方案。

  1 总体设计

  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Altera公司推出的StraTIxⅡ系列EP2S60F484型号FPGA作为图像采集处理和网络传输的核心,视频A/D采用ADV7181B芯片,支持PAL,NTSC和SECAM多种制式视频输入。图像采集处理在FPGA内部实现,主要有3部分,分别为图像采集模块、RAM控制模块和JPEG编码器。NiosⅡ处理器作为主处理器,主要是通过I2C模块对ADV7181B进行配置,控制JPEG编码器和实现图像的网络传输功能。

  

基于FPGA的网络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设计,第2张

 

  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1 图像采集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主要实现图像信号检测和图像裁剪的功能。

  CCD摄像头输出的视频信号经过ADV7181B芯片解码,输出符合ITU-R BT.601标准的数据流。图2所示为ADV7181B输出的行同步信号参数和YCrCb信号时序图。当输出“FF 00 00 XY”时,表示有效图像数据的开始或者结束。其中XY[4]=0表示图像数据开始信号(SAV信号);XY[4]=1表示图像数据结束信号(EAV信号);XY[6]=0表示奇场信号;XY[6]=1表示偶场信号。通过检测EAV和SAV信号,分奇偶场提取有效的图像数据。

  

基于FPGA的网络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设计,第3张

 

  根据输出图像大小的不同要求,需要对图像进行裁剪。构造一个裁剪检测电路,如图3所示。利用像素时钟和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进行计数,根据图像输出大小要求,设定比较器数值,当行列有效计数的数值在比较器设定的范围之内,检测电路使RAM处于写使能状态,把图像数据存入RAM。系统默认的图像输出大小是720×576像素,如果图像输出大小为512×512像素,那么行有效计数中的比较器数值分别为52和308,提取奇场和偶场中的第53行到第308行数据。同理,列有效计数中比较器分别为16和272。

  2.2 RAM控制模块

  RAM控制模块通过乒乓 *** 作对图像数据进行缓存和读取,系统只存取图像的亮度信号,即Y信号。乒乓 *** 作的处理流程如下:在第1场时间,将图像数据缓存到SRAM1;在第2场时间,将图像数据缓存到SRAM2,同时将SRAM1的数据送到JPEG编码器进行图像压缩;在第3场时间,将图像数据缓存到SRAM1,同时将SRAM2的数据送到JPEG编码器进行图像压缩,依此循环。将图像数据保存到SRAM时,由视频采集模块的行有效计数器和场有效计数器产生RAM写入地址。

  由于图像数据是按照奇偶场先后传输的,为了得到一副完整的图像,需要将奇偶场数据合并。RAM控制模块先将奇场数据写入RAM奇数行中,即奇场第1行存在RAM的第1行,奇场第2行存在RAM的第3行,依此类推直到奇场288行数据全部存完为止;再将偶场数据写入RAM的偶数行中,即偶场第1行存在RAM的第2行,奇场第2行存在RAM的第4行,依此类推直到偶场288行数据全部存完为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77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