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下水,大飞机起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航母下水,大飞机起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1张

  相信各位已经知道了,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航空母舰001A型已经顺利下水

  在此之后没几天,第一架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也顺利起飞

  大国崛起已经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体现,在科技上的成就也令人骄傲

  

  ↑

  航母001A

  →

  大飞机C919

  

  我们等自己的航母下水已经等了整整47年,等自己的大飞机首飞也已经32年

  一个在68年前刚刚站起来的羸弱民族,咬着牙、憋着气,硬生生挤开了一条崛起路

  “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今天!”

  

  1950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所专门培训水面舰艇初级干部的正规学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然而学校成立初期,竟然连一艘实习舰艇都没有

  而此时美国的第34艘航母已经正式服役。

  羸弱则必定受到他人的欺侮

  1974年1月,西沙海战爆发,中国南海舰队投入作战舰艇6艘,总排水量才2530吨,而越南排除的4艘建通中,但是旗舰旧有2080的排水量

  而在战斗中,战士们更是用投掷sld、端着轻武器的方式肉搏

  虽然我们赢得了海战,但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南海40多个岛礁在几十年里被他们侵占

  

  西沙海战中越舰艇对比

  1985年,为了拦截排水量23750吨的苏联海军伏龙芝核动力巡洋舰,我们只能派出排水量只有3250吨的重庆舰

  

  重庆舰拦截伏龙芝巡洋舰

  1988年,我们赢得了南沙保卫战,但是战士们只能踩巴掌大的礁石上,浸着海水站岗

  2000年,我们为了将瓦良格号拖回国,花了3年的时间,交了10多亿美金的买路费,答应了无数的条件才将其带回大连

  

  瓦良格号

  而在大飞机制造上,受的屈辱也是一言难尽

  在选择以市场换技术这一方式的时候,就注定只能低声下气

  1985年,中美合作生产麦道82客机,但中国在合作的过程中仅仅扮演了组装低技术部件工人的角色,工作量只占据了全机的6%,而购买的价格甚至比从美国进口还要贵

  

  曾承载中国大飞机梦的麦道82客机

  1987年,中国航空工业部与民航总局向波、麦道、空客等国外公司发出联合研制干线飞机的邀请

  空客与波音公司允许中国对飞机进行组装却禁止中国对其进行改造,也就意味着掐灭了中国学习技术的希望

  只有麦道同意中国对其麦道90-30进行改进,却仅限于将起落架变成四个,屈辱尽显

  1998年,中国只是购买国外飞机就耗资150亿美元

  截至2010年,中国拥有的1560架大飞机中,几乎尽数被空客和波音公司垄断,市场换经济的模式下,中国在制造大飞机上彻底沦为打工仔

  至此中国再也不寄希望于技术合作

  独立自主才是对受到的屈辱最有力的还击

  所以才有了我们的001A

  所以才有了我们的C919

  有人说001A比起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差了太多,C919更只是组装的

  我只想说,我们所见证的这些,是多少先辈为之死而无憾的宏愿

  能够见证,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荣耀

  为了告别屈辱,为了走向崛起

  中国已经牺牲了太多

  咬着牙,忍着气

  就是为了向世界证明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我们强大的决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89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