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设计的测试与质量认证

蓝牙设计的测试与质量认证,第1张

  蓝牙技术完全可以替代线缆,对于产品经理和设计工程师而言,问题已经从“何时开始实现蓝牙功能?”转向“如何在设计中实现蓝牙功能?”蓝牙设计中有何陷阱?应该采用哪种最高效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对于那些缺乏无线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而言,掌握蓝牙设计中测试与质量认证的策略很重要。

蓝牙设计的测试与质量认证,第2张

  图1:射频芯片与天线之间的蓝牙无线芯片。

  蓝牙是能工作在以下三种功率级下的短距离无线网络技术:功率级1(最高功率电平+20dBm,有效范围100m)、功率级2(最高功率电平+4dBm,有效范围20m)和功率级3(最高功率电平0dBm,有效范围10m)。

  蓝 牙版本V1.2要求的器件不仅能提供更好的接口保护,还能增强蓝牙产品与其他2.4 GHz产品(WLAN、某些无绳电话和微波炉)的共存性,而且能提供比先前版本更好的语音连接。大部分新功能应归功于自适应跳频(AFH)技术、增强的语 音处理以及更快速的连接建立技术的引入。当然,蓝牙1.2版本产品应能后向兼容1.1版本产品。

  一旦设计人员选择在产品中集 成蓝牙技术,那么除了参看产品供应商提供的简单性能参数外,还需要考虑众多的实现问题。例如,如何在产品中使用测试脚本?产品采用嵌入式实现还是外置式实 现?产品需要支持哪些 *** 作系统?产品需要提供哪些性能或业务以满足应用需求?产品的封装设计是否支持嵌入式或外置天线?产品的生命周期多长?能衍生多少相 关产品?

  最高效的设计

  最初的蓝牙设计由一系列分离的IC和支持电路组成并最终形 成蓝牙模块。随着技术的进步,蓝牙设计的集成度不断增加,而外置器件则不断减少。因此,最新模块化解决方案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更为优化的蓝牙技术,该技 术能显著降低设计风险,距离“完美的蓝牙解决方案”又前进了一大步。

  在设计中增加蓝牙功能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确认该模块或芯片集是否满足当前的蓝牙标准V1.2并可继续升级。避免设计延迟的有效方法是选择不需要额外蓝牙认证或FCC/CE管理认证的产品。

  设计人员还必须选择性能领先且带有板上内存的蓝牙解决方案。这样,设计的生命周期将能延伸至未来几代产品中。选择性能适中的模块或许能在初期降低成本,但后续产品不得不重新进行全新设计。

  除了期望的射频(RF)和基带功能,最新的蓝牙模块还能提供其他一些功能,如专用微控制器、天线和连接器集成以及板上闪存、电压调节器、滤波器晶振。这些特性可以提供简化的设计、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如 果设计人员不使用上述高度集成模块,那么他们必须非常严密地设计蓝牙印制电路板(PCB)。元件置放、跟踪扫描、解耦、接地、屏蔽和板材等都是影响性能的 重要因素,尤其是产品的射频性能。如果使用预设计并获得预认证的模块,那么设计人员将能规避这些问题,从而无须在最终设计中考虑上述因素。

  产品开发问题

  蓝牙设计的测试与质量认证,第3张

  图2:利用4.7nH串联电感实现的优化调节电路。

  一 旦设计人员理解了产品的上述基本应用需求,那么还必须重点关注下面一些问题:功率耗散(这关系到电池的寿命)、现有产品设计中蓝牙电路的物理空间限制(蓝 牙电路究竟占用多大的空间)以及传输速率限制和需求。例如,大多数蓝牙互联应用的速率都限制在732.2bps,这将影响产品的音频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985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