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超高频RFID的电磁兼容性分析,第1张

  中心议题:

  * 中国的RFID业务频率使用现状

  * UHF频段RFID系统与900 MHz无线网络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解决方案:

  * 兼容性测试中使用的RFID设备参数

  * RFID业务与无中心对讲机业务的兼容性分析

  * RFID业务与GSM移动通信业务的兼容性分析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从目标对象读写相关数据实现自动识别。RFID基本系统由标签、阅读器以及读 写器天线3部分组成。RFID技术利用射频信号作为信息传输中介实现远距离信息获取,通过高数据速率实现对高速运动物体的识别,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正由于RFID技术的诸多优点,它在物流管理、公共安全、仓储管理、门禁防伪等方面的应用迅速展开,国际上很多学者也已开展RFID技术与互联网、移动通信 网络等技术结合应用的研究。将RFID技术融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网技术中将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那么,真正的“物联网”时代也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RFID技术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它还存在很多缺陷:

  RFID系统性能容易受空间物体和标签粘贴物体的影响,不同的物体阻挡和不同的标签粘贴材质都会造成RFID系统的识别距离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多个物品重叠放置时,RFID系统容易产生漏读现象,难以实现100%的识读。

  RFID系统与频段接近的其它无线通信系统同时工作时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对彼此的性能产生影响。

  大量RFID标签放置在一起时,标签上的天线产生阵列效果,可能表现出与单个标签天线不同的特性。

  RFID全球的标准也不统一。

  本文对目前中国已经颁布应用许可的840~845 MHz频段和920~925 MHz频段的RFID应用与相邻频段上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际测试。

  1 中国的RFID业务频率使用现状

  图1显示了ISO/IEC18000标准推荐的RFID应用频率范围,从图上可以看出RFID系统分为低频(LF)125~134 kHz、高频(HF)13.56 MHz、超高频(UHF)860~960 MHz与2.4 GHz和微波频段(MW)5.8 GHz。

  超高频RFID的电磁兼容性分析,第2张

  表1为国际标准ISO/IEC 18000标准系列中推荐RFID设备使用的频率范围。

  超高频RFID的电磁兼容性分析,第3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98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