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纹触控技术的实现方案与工作原理

屏下指纹触控技术的实现方案与工作原理,第1张

(文章来源:与非网)

目前已知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利用光学实现,另一个则是利用超声波实现。

光学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光学方案技术由来已久,主要基于折反原理,但在 2017 年以前始终没能应用于智能手机,主要的原因是光学传感器的体积过大,且系统无法对皮肤真皮层的识别,因而安全性相对较低。随着 2016 年以来新思、汇顶先后发布新一代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仍然是基于折反原理,另外叠加小孔成像和透镜成像功能,以提高识别的精确度。得益于 OLED 产能障壁的打破、技术成熟度以及可预见的成本下降,光学方案正式成为屏下指纹识别最重要的实现手段之一。

OLED是主动发光,理论上说可以精确控制到每一个子像素点,所以OLED材质的屏幕是更理想的发射光光源,此外,OLED显示模组更薄,也可以减轻由于放置屏下指纹传感器带来的整体机身变厚的问题。目前产业链有三种利用OLED屏幕的开发方向:

1.直接在屏幕下方布置一个CMOS传感器,利用OLED的子像素之间缝隙让光线穿透过去,进而识别指纹;2.缩小传感器,插入OLED的像素点之间;3.将CMOS传感器做成透明的,直接贴装于AMOLED屏幕上方,将光学指纹识别做成一层识别层。

超声波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另一个屏下指纹识别方向则是利用超声波指纹识别。高通方案称其为Sense ID,指纹识别的龙头企业FPC也刚刚发布了他们的方案。超声波既不需要感光元件也不需要电容感应,因此更适合做屏下指纹识别。Vivo演示机使用的全屏幕指纹识别,采用的正是高通的方案以及欧菲的模组。目前大规模应用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手机并不太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16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