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五年后取代手机

ARVR五年后取代手机,第1张

  不可否认,「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世代来临,吹起这波科技新革命的号角。 台湾在全球科技产业中,主要扮演制造代工,较擅长于硬件技术,不过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与饱和,台湾产业需思索转型的必要,未来可善加资通讯产业的优势,将智能型手机的战场从硬件制造开辟新的应用服务领域,而新科技如VRAI等,更有望成为改变台湾产业的契机。

  

  物联网及人工智能世代来临,在这波科技改革浪潮下,工研院举办第二届「资通讯科技日」(ITRI ICT TechDay)论坛与技术发表。

  数字王国董事会主席周永明日前受邀参与工研院「资通讯科技日」(ITRI ICT TechDay)论坛演说,期间畅谈未来世界的VR发展。 周永明表示,扩增实境(AR)、虚拟现实(VR)将复制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模式,五年后可望取代手机大幅成长。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的VR将朝向行动化,尺寸只比眼镜大一点,看好AR、VR将是5G时代最重要的应用,并且是可以改变台湾产业的机会,建议把AR、VR当做催化剂,建立相关软件、IC芯片供应链,例如内容产业、游戏产业,甚至AI人工智能也将在AR、VR时代扮演重要角色。

  工研院资通所所长阙志克也在论坛中指出,台湾对于智能型手机市场现在的脚步显得有些「意兴阑珊」,面对大厂牌的瓜分与竞争,阙志克认为,真正可为企业带来获利的,应是从用户身上所获得的价值,而非仅止于产品本身,台湾业者应多思考与用户之间的链结。

  以智能型手机看人工智能系统,阙志克表示,Android手机用户大部分时间花在手机应用(APP),而非手机内建的功能,因此,如何提升手机本身的价值,是全球Android手机业者面临的课题与挑战。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深度学习、文字探勘的技术也越趋成熟,将来手机可透过内建的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掌握用户兴趣,使手机跟Google/Facebook一样具有完整的用户侧写(User Profile),发展用户个人化应用。

  此外,阙志克进一步指出,下世代「人工智能」就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简称DNN)算法的机器学习。 DNN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够让研发的程序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可以延伸应用到医疗、制造、金融与商业,他也预期在接下来几年DNN算法的研发将成为资通讯领域的发展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29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