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工业4.0抢占历史先机 徐工集团连放“大招”

布局工业4.0抢占历史先机 徐工集团连放“大招”,第1张

  徐工信息公司的成立,好比是徐工集团在工业4.0“征程”上所派出的一支“急行军”。这支“骁勇善战”的队伍长驱直入、一往无前,为体量庞大的徐工向工业4.0全面开拔开辟出了一条平坦大路。

布局工业4.0抢占历史先机 徐工集团连放“大招”

  14年7月1日,江苏徐州,一件极富变革意义的大事上演了。这一天,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老大”、有着70余年历史的老牌装备制造企业——徐工集团,正式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与外界通常的认知所不同的是,这家子公司的视线不再仅仅停留在工程机械产业上,而是放眼整个中国制造业,以勇猛顽强之姿,迅速冲到了工业4.0革命的最前沿。这家新成立的子公司,就是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信息”)。
 

  彼时,尽管众多中国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新一轮工业革命正滚滚袭来,但像徐工一样专门成立公司、果决地冲向变革浪潮之巅的,却并没有几家。而此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富有前瞻性的重要举措,使得徐工这家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具备了某种“脱胎换骨“的力量,并在时代风云变幻之际,抢占了历史先机。
 

  做出成立徐工信息公司决策的,正是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徐工作为一家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需要用信息化来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早在2009年,我们就开始全面发力信息化,在集团内部启动了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在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已经深度融合,而我们不能只是依靠外部力量,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公司!”回忆起彼时的决策,王民斩钉截铁地说道。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徐工信息公司的成立,好比是徐工集团在工业4.0“征程”上所派出的一支“急行军”。这支“骁勇善战”的队伍长驱直入、一往无前,为体量庞大的徐工向工业4.0全面开拔开辟出了一条平坦大路。此后,徐工开始接连释放“大招”,不仅掀起一股即将影响整个中国工业生态的力量,更为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布局工业4.0,提供了某种指引。
 

  “黑马”驰骋
 

  正式成立后,徐工信息开始推进三大业务:“两化融合”咨询服务、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工业物联网。短短两年时间,三大业务迅猛增长,一个又一个知名案例跃然而出。徐工信息如同“黑马”一般迅速崭露头角,在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里飞奔驰骋,吸引了无数业界同行惊羡的目光。
 

  “2014年7月1日,在徐工集团原来的信息化部门基础上,我们成立了徐工信息公司。不久之后,我们所接到的第一笔外部业务,就是红领集团。”坐在记者对面的张启亮不无感慨地回忆道。他曾是徐工集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一手 *** 作、推动了徐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如今担任着徐工信息公司的总经理。
 

  红领集团是一家位于山东青岛的服装生产企业,原本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制造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其董事长张代理力排众议,坚决推进两化融合、发力智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大规模定制,从而使得公司业绩成倍增长,在服装产业一片凋零的“寒冬”里一枝独秀。而徐工信息对红领集团的精心塑造与全力付出,恰如一剂强劲的催化剂,促使红领在中国商业界声名鹊起,助力了其从一家此前并不太为人熟知的企业,迅速走红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与典型”。
 

  张启亮告诉记者,徐工信息为红领集团提供的业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化融合的贯标与咨询;二是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的提炼与打造。项目开始后,经过深入访谈、充分研究、多方论证,他和另外几位专家为红领集团梳理出来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概念——“C2M商业生态”。正是这个概念的提出与塑造,使得红领集团声名大振。它的确深度契合了红领的生产模式:消费者直接对接制造企业,省去中间环节;通过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来实现大规模定制,满足消费者复杂而多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在红领集团的内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徐工信息的业务团队也及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与指导,帮助“C2M商业生态”模式在红领集团更好地落地。果然,这一商业模式甫一亮相就在中国商业界引发了巨大波澜——甚至有人猜测,张代理和红领集团将是淘宝、京东等传统B2C电商平台的潜在竞争对手,极有可能上演一场颠覆。

  徐工信息“出师大捷”,第一笔外部业务就帮助红领集团大获成功,这使得潍柴、陕鼓、陕汽、奇瑞、上航工业、华仁医药等各领域的知名企业慕名而来,与徐工信息在两化融合方面展开了密切合作;与此同时,在徐工集团内部,徐工信息通过实施一系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徐工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提升。
 

  在徐工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现场独具特色的两条智能化生产线,数控机床、机器人、AGV小车等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对话,设备与设备的对话;而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交互,解决“信息孤岛”,最终达到智能生产。进到车间,只见生产线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但是却看不到几个工人。原来,一台终端已经成为整个工厂的“大脑”,工作人员只需在终端上进行简单的触控,就可以下达生产指令,这时机床、机器人就可以识别指令,开始智能生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92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8
下一篇 2022-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