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半导体获得ARM big.LITTLE 和 Mali-T624授权

富士通半导体获得ARM big.LITTLE 和 Mali-T624授权,第1张

  上海,2013年7月11日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富士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ARM于今日签署了一项授权协议:富士通半导体将充分利用ARM big.LITTLE™技术和ARM Mali-T624图形处理器推出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富士通在该协议下开发的第一款SoC通用解决方案将集成双核的Cortex-A15处理器和双核的Cortex-A7处理器,应用在各种工业设备、消费电子设备,可视系统及高端ASIC领域。富士通半导体利用其在这些市场上的丰富的产品经验,结合big.LITTLE架构与四核Mali-T624 GPU的组合,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系统性能,丰富了用户体验,同时还能显著的节省系统功耗。

  ARM 公司的big.LITTLE技术解决了当今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创建一款既能提供高性能又能降低能耗的系统芯片。big.LITTLE处理技术为紧密耦合的两个ARM双CPU集群组合提供可扩展性和高效性能。big.LITTLE多处理(MP)软件为任务自动选择合适的处理器,而这一选择过程对电脑程序也完全适用。对建立一个四核系统来说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峰值性能可节省70%的电力。点击此处可浏览更多与big.LITTLE相关的技术信息。

  消费者对可视界面和用户体验的期望持续上涨。而行业眼光聚焦则在如何以一种令人兴奋又高效节能的方式来满足这些期望。ARM Cortex系列CPU以及Mali系列图形处理器就是针对这一关键需求而设计。ARM Cortex和Mali的结合不仅使最底层的ARM架构的优势得以实现,还能将整个系统上待分配的任务在最佳处理器上得以实施。使用big.LITTLE技术和Mali GPU对GPU计算性能提供市场领先的支持,由此获得了灵活性。

  “能为市场带来一款灵活又高性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与可视计算有关的动态市场需求对富士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富士通半导体高级产品事业部执行副总裁Mitsugu Naito说,“big.LITTLE配置中的ARM Cortex CPU与Mali-T624提供的市场领先的性能和GPU计算性能是一对高效节能组合,这对组合为提供给终端消费者和工业应用的功能开辟了广泛的机会。”

  “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富士通半导体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也非常期待看到结合使用big.LITTLE 技术和Mali GPU应用于大量终端设备带来的发展潜力”,ARM执行副总裁兼多媒体处理部门总经理Pete Hutton说道,“新一代的ARM Cortex 和 Mali GPU性能将能够为消费者和企业在系统级方面提供市场领先的节能效果。”

  关于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是富士通在中国的半导体业务总部,于2003年8月成立,在北京、深圳、大连、厦门、西安、青岛和武汉等地均设有分公司,负责统筹富士通在中国半导体的销售、市场及现场技术支持服务。

  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单片机MCU)、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和系统存储芯片,它们是以独立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给客户,并应用于广泛领域。在技术支持方面,分布于上海、香港及成都的IC设计中心和解决方案设计中心,通过与客户、设计伙伴、研发资源及其他零部件供应商的沟通、协调,共同开发完整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完整的亚太地区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网络。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http://cn.fujitsu.com/fss。

  关于富士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富士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设计、制造和销售半导体产品的公司,提供高可靠性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以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产品与服务包括:ASIC产品、应用性标准产品和电源管理产品,在移动社会生态、汽车电子、图像处理和安全等各种应用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富士通半导体同时也推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措施。

  富士通半导体(原名富士通微电子)总部位于横滨,是于2008年3月21日以富士通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建立的。通过遍布全球的销售和开发网络,日本、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公司间互为支,富士通半导体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http://jp.fujitsu.com/fsl/en/

  关于ARM

  下载 Shared Purpose—生态系统时代的8大领导课程:ARM合作伙伴社群成功的秘密

  ARM公司网站:http://www.arm.com/

  ARM Connected Community®:http://www.arm.com/community/

  ARM 公司博客:http://blogs.arm.com/

  ARMFlix on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ARMflix

  ARM on Twitter:

  http://twitter.com/ARMMobile

  http://twitter.com/ARMCommunity

  http://twitter.com/ARMEmbedded

  http://twitter.com/ARMLowPwr

  http://twitter.com/KeilTools

  http://twitter.com/ARMMulTImedia

  ARM中国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armc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320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1
下一篇 2022-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