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PCB行业趋势大好 业绩增幅普遍位于20%-30%

2022年上半年PCB行业趋势大好 业绩增幅普遍位于20%-30%,第1张

2022年上半年,PCB行业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向好,业绩增幅普遍位于20%-30%。

2021年,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因素影响,PCB行业公司普遍出现了业绩增长降速或业绩下滑。但年初以来,随着铜、树脂、玻纤等上游材料价格的持续回落,PCB行业利润率水平得以改善,行业盈利能力稳步回升。

截至8月25日,约有10家PCB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行业经营整体向好。

上半年,鹏鼎控股实现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125.24%;深南电路实现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增长34.1%;东山精密归母净利润为7.96亿元,同比增长31.7%;崇达技术归母净利润为3.13亿元,同比增长27.81%;胜宏科技归母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增长16.01%;沪电股份归母净利润为5.34亿元,同比增长11.16%;景旺电子归母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增长0.65%,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但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39.28%。

从毛利率来看,上半年,鹏鼎控股印制电路板业务(以下简称“PCB业务”)毛利率为19.52%,较上年同期提升1.27个百分点;深南电路PCB业务毛利率为27.34%,提升1.45个百分点;东山精密PCB业务毛利率为16.51%,提升1.56个百分点;崇达技术PCB业务毛利率为20.3%,提升8.97个百分点;沪电股份毛利率为30.8%,提升1.26个百分点。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021年,国内PCB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呈下滑趋势,部分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负增长。

2022年半年报中,PCB公司纷纷表示,受原材料回落及成本、费用控制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改善。

按成本构成划分,PCB的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占PCB产品成本比重超过60%,材料包括覆铜板、半固化片、铜球、电子零件等材料。上述材料中,覆铜板与PCB的品质、性能关系密切,其生产技术和供应水平直接影响PCB的质量,占PCB原材料成本的30%-70%,是PCB最主要的原材料。

覆铜板的价格波动主要受铜箔、树脂和玻纤布等原材料价格变化共同影响,前述三项材料分别约占覆铜板成本的40%、25%和20%,合计影响超过80%。其中,铜箔价格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铜基础价和加工费两部分。

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影响,2020年3月起,锂电池用铜箔需求大幅增长,市场供不应求,带动铜价持续上涨。2020年,LEM铜现货结算价由年初的4800美元/吨一路升至2021年的1.07万美元/吨高点,区间最高增幅超过120%。同时,叠加铜箔加工费上涨,铜箔价格一度突破10万元/吨,锂电铜箔最高价突破15万元/吨。2022年以来,铜价开始持续回落。截至7月末,LEM铜现货结算价格已降至7000美元/吨,较年初降幅近30%。同时,标准铜箔加工费由最高2.4万元/吨降至2万元/吨,电池级铜箔(6微米)加工费也由4.8万吨降至4万元/吨,降幅均接近20%。

同时,年初以来,树脂和玻纤布的价格同样有明显回落。2021年1月起,树脂价格开启涨价行情,环氧树脂现货价由2.3万元/吨攀升至4万元/吨高点。至2021年年末,环氧树脂现货价报3.8万元/吨。2022年,环氧树脂价格开始逐步回落,截至7月末已不足2万元/吨,较年初下降了近50%。

玻纤布方面,2020年12月,电子纱价格突破1万元/吨关口持续上行,至2021年6月达到1.6万元/吨高点并一直延续至9月。2021年10月起,电子纱价格开始回落,2022年4月份以来跌破1万元/吨,截至7月末降至6000元/吨,较年初降幅57.14%。

德邦证券认为,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制盈利水平,成本转嫁助力盈利修复,目前PCB行业盈利能力底部已经确定。

编辑:黄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999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