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国产芯片取得新进展,相继传来3个好消息

振奋人心!国产芯片取得新进展,相继传来3个好消息,第1张

芯片国产化的大潮下,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屡次有好消息传出。尤其是在各互联网大厂、 科技 巨头们入局的情况下,国产芯片的发展已然驶入快车道。

作为国内的头部手机品牌,vivo的历代机型在摄影摄像方面,都表现不俗。 无论是独家的微云台防抖技术,还是蔡司光学影像系统的加持,都表明vivo在影像实力方面的积累。

然而,对于智能手机的影像能力而言,最核心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影像芯片。 而众所周知,影像芯片市场的主要玩家,一直都是三星、索尼等国际厂商。

但如今,vivo的入局有望打破这一垄断局面。 根据vivo官方的说法,自研芯片V1已经大规模量产,且将在9月份的旗舰新机vivo X70系列上首发搭载。

作为vivo自研的第一颗专业级影像芯片,V1的问世不仅对于vivo提高影像赛道护城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产影像芯片的自研,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除了vivo,另一互联网大厂百度,也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带来了最新的自研AI芯片——百度昆仑芯2。

根据百度的说法, 第二代昆仑芯片搭载的是7nm工艺制程,与第一代相比,性能提升了2-3倍,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目前,第二代昆仑芯片已经实现量产。

其实,百度在AI芯片领域早有布局。根据新华网在8月19日的报道, 百度在2011年便开始布局AI芯片的研发,并进行了AI技术的全领域布局。

毕竟,百度搜索的数亿用户以及百度智能云等产品,都可以为百度AI芯片的研发提供基础和绝佳的应用场景。换言之,百度入局AI芯片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而AI赛道无疑也是如今的热门赛道之一。 百度的入局,也为国产AI芯片在这场“AI革命”中抢占了先机。

智能 汽车 市场的火热,带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而在整个自动驾驶系统中,自动驾驶芯片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存在。

今年8月份,国内的自动驾驶厂商地平线正式发布征程5系列芯片。 作为地平线推出的第三代车规级芯片产品,征程5在算力和性能方面都有更大提升,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为一体,已满足量产需求。

对于国内的自动驾驶市场而言,征程5的发布无疑是一大重要突破。根据虎嗅网此前的报道,一直以来,顶级车用芯片市场一直被国际巨头垄断。

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英伟达、特斯拉、高通、瑞萨等外企一直是主要玩家,国内企业依赖进口的局面亟待被打破。

而地平线征程5芯片的发布,无疑为整个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的产业化破局撕开了一道口子。

可以看到,国产芯片在多个细分领域正在加速突破。尤其是在越来越多头部企业入局的情况下,中国芯的春天将加速到来。

文/YUXI

国外掌握大量的芯片制造技术,在芯片制造领域,很多顶级的设备,材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因为对国外有非常大的芯片依赖,导致我国每年的芯片进口额都在3000亿美元以上。

去年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芯片规则,导致中国企业失去了采购芯片,代工芯片的渠道。被芯片卡脖子以后,中国也在加紧自研,尽全力攻克一系列的技术。

有众多优秀的中国半导体企业参与其中,国产芯片也再传好消息,成功掌握3个关键制造环节技术,打破西方垄断。

第一项技术:离子注入机

光刻机一样,离子注入机也是芯片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之一。通过离子注入机可以实现对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的离子注入,从而完成对半导体金属材料的改性及制膜等等。

而中国在离子注入机就取得了相应的突破,由中国电科旗下的附属装备集团,成功打造出离子注入机的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实现对28nm工艺的覆盖。

中国对应的芯片制造环节缺陷,也被弥补。

第二项技术:刻蚀机

中国刻蚀机巨头中微半导体取得了关键突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微公司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成为全球五大刻蚀机设备供应商之一。

在台积电的5nm生产线中,就采用了中微半导体的12英寸高端刻蚀机设备。另外中微半导体取得的关键突破在于3nm刻蚀机Alpha 原型机,这一设备已经实现从设计到测试一系列的开发,评估。

刻蚀机的作用在于,通过纳米级别的技术,在集成电路硅片上实现晶体管线路图的雕刻。到了高端刻蚀机级别,能够在上千层的集成电路中完成刻蚀任务。

如果把芯片比作大楼,那么刻蚀机的任务就是在几百,几千层的大楼中,完成每一个楼层的精装修。

精确程度要实现每一楼层的微小复刻,把设计图纸上的所有细节,都完美刻蚀出来。如此复杂的刻蚀机设备,对芯片制造的作用性不亚于光刻机。

第三项技术:光刻胶

芯片制造涉及到非常多的工艺,步骤。在正式进入到芯片制造之前,需要在硅片上涂抹光刻胶。通过光刻胶的作用,让硅片保持完整,并确保每一个晶体管,集成电路都能得到保护。

这样在后续的刻蚀,离子注入过程中,都能顺利进行。品质越是高端的光刻胶,效果就越好。日本占据全球光刻胶的主要市场,并达到了垄断水准。

中国光刻胶企业不负众望,以南大光电为代表,成功实现Arf光刻胶产品的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售。

不只是南大光电,此前晶瑞股份曾花费七千多万人民币购买了一台ASML光刻机,虽然是二手的,但是对研发28nm高端光刻胶也有重大意义。

另外上海新阳采购的ASML光刻机也有多台进入到生产线,对参与国产高端光刻胶的研发都是有巨大帮助的。

中国芯片在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光刻胶这三大芯片制造环节技术中,都取得了相应的突破进展。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将在近两年内实现28nm芯片的自给自足。有能力应对中低端成熟工艺芯片的自主研发,生产。

国产芯片正在逐步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在实现技术自主可控这一方面,中国企业持之以恒,势必能助力中国芯片的崛起。3个关键芯片制造环节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技术,产品及设备都在研制当中。

中国会掌握更多的芯片制造技术,光刻机、芯片制程等等,都难不住中国半导体。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再大的困难都能一一克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我们国内的 科技 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各个领域都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与某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还有一项关键技术设备急需攻克,关乎到国产芯片事业的发展,那就是光刻机!

对于光刻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芯片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没有光刻机就无法生产出任何芯片,这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普遍认知。之前,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光刻机,但随着华为芯片事件的影响,让国内意识到了光刻机的重要性。

华为的芯片之所以会被美国规则制约,就是因为它没有制造能力,需要含有美国技术的代工厂供应。而我们国内在芯片制造领域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虽然能自主生产出一些中低端芯片,但是对于7nm、5nm等先进制程的芯片就无能无力了!

正因于此,失去了代工合作伙伴之后,华为面临着芯片短缺的问题,并且放大了国产技术的不足之处。其实在芯片的设计和封测方面,国内的实力非常出色,根本不输于国外。但让人无奈的是,由于缺少光刻机的支持,导致国内始终未能完全攻克芯片制造!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产芯片的发展和帮助华为走出困境,国内下定决定要全面布局光刻机。据了解,国内 科技 水平最高的机构中科院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了,未来将会集中全院的力量来攻克光刻机等容易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

可以预料的是,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国产光刻机肯定能不断地取得进展,这项难题很快就会被解决。不仅如此,最近中科院正式官宣,2项技术取得突破,难度堪比光刻机!也就是说,除了光刻机之外,中科院又攻克了2项难度极高的技术!

第一项技术是新型OLED显示材料,中科院李亚东院士主导的量产化项目已经开工奠基了!OLED是现在各种屏幕的主要材质,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而之前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韩国的三星拿走了,我们国内只能分到一小部分。

虽然国产屏幕厂商京东方对OLED材料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与三星相比,差距依然存在。为了弥补这种差距,中科院出手了,李亚东院士带领的新型OLED材料研究团队正在努力攻关,或许要不了多久国产OLED屏幕就能实现对三星的代替!

OLED屏幕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中科院的研发工作很有必要。只要国产屏幕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就可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中科院突破的第二项技术关于芯片,为国产半导体公司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据悉,在中科院的上海微系统研究所,8英寸石墨烯晶圆登场了,并且已经可以量产!这意味着国内对碳基芯片的研究领先于世界,如果能将晶圆完美切割,那么真正的碳基芯片就会诞生!

一直以来,芯片采用的都是硅基半导体材料,虽各方面的表现都还不错,但是只要达到了极限,就无法继续进步。所以全球很多国家开始把目标放在了碳基芯片上,它的性能和稳定性更强,一旦突破,绝对会引起半导体行业的变革。

现在看来,国内在碳基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先的地位,8英寸石墨烯晶圆的登场代表着国产芯片或许能够实现“换道超车”!但这还不够,国产芯片要想成功崛起,必须继续向前进步,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都要抓住!

中科院宣布的两个好消息,对于国产技术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促进国内很多企业的发展!相信以后国内一定能不断地突破各种核心技术,实现 科技 强国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502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