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这张底牌,足以卡住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

俄罗斯的这张底牌,足以卡住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第1张

在中、美、俄三方的半导体贸易当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关联。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美国基本垄断了世界上的半导体技术,但俄罗斯却掌握了美国半导体制造的部分核心材料。

2021年,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进口额就超过了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增长只有3%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而且它的市场增速是全球的约2倍。

我们虽然经过被美国断供芯片的教训之后,已经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但根据国内的数据显示,在在闪存、内存、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微控制器、图像处理器等技术含量更高的半导体领域,我国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份额合计仍然不到全球市场的1%。

在全球半导体份额当中,美国占了全球一半以上,依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1年,美国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了 2575亿美元,而且以每年约7%的速度在增长。

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当中约占了10%的份额,韩国大概是21%,台积电大概占了8%。

但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就是美、日、韩联盟。

日本、韩国虽然也占据了一定的半导体市场,但在出口政策上深受美国的约束和影响。

简单地说,就是日本跟韩国的半导体出口到哪个国家,最终的自主权还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当中,氖气和钯金属是两种主要核心材料。

而美国半导体行业所需的氖气有约90%是要从乌克兰进口,有40%以上的钯金属要从俄罗斯采购。

如果缺乏氖气跟钯金属,那么美国的芯片、 汽车 、电脑、通讯终端、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的生产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厂商甚至会因此破产。

所以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咽喉是掌握在俄乌两国手中的。

但遗憾的是,美国与俄罗斯目前的关系是水火不容,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对俄罗斯进行了无孔不入的围剿,甚至不惜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

乌克兰目前的局势也不容乐观,俄罗斯基本上控制了乌克兰所有的贸易出海口。

如果俄罗斯切断氖气和钯金属对美国的供应,那美国能否能够迅速找到替代者?

答案是很难。

钯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贵金属之一,它的储量是非常少的。

钯金在地壳中的储量大概只有2000万吨,而且世界上只有北美、俄罗斯和南非等少数国家才能产出。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钯金公司在2018年一共也只生产了230000盎司的钯金。

美国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曾发出警告,俄罗斯一旦对美国进行报复,那么这两种材料将可能对美国形成卡脖子,到时候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只成为受害者,芯片生产将会受到重大打击。

显然,对于美国发起的贸易制裁,俄罗斯还没有选择真正反击,手里还握有多张王牌。

近几个月来,俄罗斯成为了国际上最“火”的国家,地区战火持续延续的背景下,包括英特尔、微软、苹果在内的众多 科技 巨头都宣布了对俄罗斯施行断供措施, 来自西方的压力非常大

俄罗斯是一个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相对薄弱的国家,在 科技 领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距。在集成电路领域,俄罗斯甚至连光刻机也没有,90%以上的芯片消费依赖于对外进口,那么, 俄罗斯为什么在芯片领域不怕被美国卡脖子?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成为拉动经济成长新引擎的时代背景下, 芯片做为基础的硬件产品被全世界所看重 。如果没有芯片的支持,我们的智能手机、传统 汽车 、计算机、制造行业将迎来全面的倒退。俄罗斯对外芯片依赖度高达90%,为什么不怕被美国卡脖子呢?

还是要从经济上找原因,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是能源行业,能源为俄罗斯贡献了25%的GDP,50%的出口和40%的预算收入。但由于 历史 遗留问题,俄罗斯目前的基础制造业能力非常薄弱, 导致芯片的下游行业完全发展不起来。

举例来说,根据MTS零售商2021年的分析显示,当年6月份,俄罗斯手机市场上排名前4的品牌依次是小米、三星、苹果、真我,4个品牌全是外国品牌, 市场份额占比近80%。

2020年,俄罗斯销量排名前10的 汽车 品牌中, 没有一个是自主品牌 ,而这10大 汽车 品牌总共垄断了俄罗斯83.8%的市场份额。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芯片终端产品基本上被外资把控,需要大量的依赖与进口。既然芯片产业都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链,自然不会害怕美国的针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外国芯片厂商断供 ,自身同样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那么, 俄罗斯就真的不看重芯片产业的发展吗?

当然不是,未来的人类 社会 ,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发展势头已经非常明显。缺失了芯片行业的支持,将意味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严重下滑,事实上, 俄罗斯已经开始在大力布局光刻机的研发制造事业

俄罗斯相关技术学院目前已经接下了光刻机的项目计划,区别于ASML制造的EUV光刻机,俄罗斯要研发的光刻机,将采用X射线技术。这项新技术虽然早已有理论基础,但由于成本过高,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实现量产, 如果俄罗斯能够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 ,对全球的光刻机行业来说都将是一次重大的革新。

要知道,光刻机在芯片生产成本中的占比可以达到35%,小于5nm的芯片制成工艺都必须借助光刻机才能够完成, 如果俄罗斯能够在这个领域占领优势 ,将据此形成本国的集成电路堡垒,打破产品对外依赖的现状。 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

2015年,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总规模为986亿美元,随着国家政策和 社会 资本的倾斜支持,2021年,这一规模已经增长到了1925亿美元。市场中众多的半导体研发、 制造企业更是层出不穷 ,我国的半导体事业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火热的高潮。

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半导体行业规模扩张的, 还有逐年增长的半导体进口金额 。从2013年开始,半导体产品就替代了石油成为了我国对外进口的最大宗商品。

2021年,我国全年对外进口的半导体金额达到了4623亿美元,在高端芯片产品上,我国严重依赖对外进口的格局依然没有被打破。 国内的半导体事业成为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所急需突破的领域

自从中m贸易z打响以后,美国 科技 巨头对中国实行“芯片断供”的战略就已经提醒了我们,在芯片事业上要“自力更生”。此次地区战火背景下,俄罗斯被西方芯片巨头进行的芯片断供更是为我们敲响了一次强烈的警钟, 发展民族芯片事业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俄罗斯没有光刻机,芯片对外进口依赖超过90%,但由于国内芯片下游行业的发展薄弱,使的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不怕美国“卡脖子”的资本。未来, 我国应当继续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上 ,大力发展属于民族的芯片事业。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7581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