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金的工艺介绍

电镀金的工艺介绍,第1张

镀层主要镀在镍镀层上,镍镀层(低应力镍、半光亮镍、光亮镍、化学镍)3~8.9μm,作为金和铜、铁之间的阻挡层,主要作用是防止金与铜、铁之间相互扩散。底镀层的亮度和整平情况对改善薄金层亮度有明显作用。金也可镀在铜、黄铜等基体上,但长期使用后铜会扩散到金镀层,失去金镀层的作用。对钢、铜、银及其合金基体而言,金镀层为阴极性镀层。镀层的孔隙影响其防护性能。

根据预镀零件基体材料的不同,镀金工艺过程也稍有差异。在铜和铜合金上需要镀上→层光亮镍→闪镀金→镀金;在铁及铁合金基体上需要镀氰化铜→光亮镀镍→闪镀金→镀金或镀暗镍→光亮镀镍→闪镀金→镀金;在不锈钢上镀金需要进行活化处理,迅速水洗后再闪镀金;对于镍或高镍合金上镀金需要用闪镀镍后迅速水洗再闪镀金。闪镀金的目的是使镀金与基体的结合良好,常采用酸性溶液,用蒸馏水清洗后再镀金。闪镀金对厚度超过5μm的镀金层尤为重要。

电镀工艺是一种应用广泛、为大众所熟知的表面加工工艺,它实际属于一种化学表面处理工艺。

国际市场上,电镀工艺常用于对18K以下含量的K金首饰的表面处理,镀层的颜色有很多,如黑色、浅蓝、酱色、紫色、橙红、粉红、金黄、橙黄等单色电镀和多种颜色的套色电镀,镀层的表面形状也有光亮、纹理(有规律和无规律)、亚光(喷砂)、蚀痕等,以适合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口味。我国民族传统偏爱金黄的纯金色,因此国内企业生产的纯金饰品在表面压亮后,有时还要电镀,这样可以使饰品的色泽、亮度更为理想(镀液中含有光亮剂)。

对于K金饰品,由于18K偏白,14K偏红,厂家为迎合国内顾客的喜好镀以纯金色。这样也容易造成一些误解,因为这些饰品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的纯金色镀层被磨损,露出了K金的本色,顾客就会认为饰品是假的或有质量问题。不过这种现象在国外市场很少发生,可能还有民族习惯的因素在起作用。因此K金饰品最好不电镀,如果需要电镀则应该提高表面镀层的耐磨性,如采用合金电镀既能保证足金色,又能提高耐磨性;也可以采用表面镀保护膜的方法进行处理。可见技术是提高饰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电镀金饰品成色印记为KGP或KP,市场上常有利用消费者对成色标记不熟悉的弱点以镀金饰品冒充K金饰品的情况发生。

电镀金是真金。

电镀金是很常见的一种装饰工艺,所代表的就是在器皿表面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子,镀金分为两类,一类呈同质材料镀金,另一类是异质材料镀金。

同质材料镀金是指对黄金首饰的表面进行镀金处理。它的意义是提高首饰的光亮性及色泽。异质材料镀金是指对非黄金材料的表面迸行镀金处理,如银镀金,铜镀金。它的意义是欲以黄金的光泽替代被镀材料的色泽,从而提高首饰的观赏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3928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