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持续调整,价值投资理念已经不香?机会或在无人问津时

医药板块持续调整,价值投资理念已经不香?机会或在无人问津时,第1张

【文章结构:前面80%内容是“渔”,即分析内容;后面20%内容是“鱼”,即结论,时间紧的可以直接翻到尾段看结论】

近期市场有三个板块最让投资者头痛,第一个是以生物疫苗为主的医药医疗板块,这个板块尽管近一月跌幅仅2.86%,但却从高位回落近16%,在技术上看,已经接近技术性熊市的范围(从最近的高点下跌超过20%)。

第二个板块是半导体,也就是芯片板块,近一月跌幅3.06%,但同样从高位下跌比较狠,接近14%的跌幅。

第三个是军工板块,尽管近一月指数还是红的,但同样也是从高位下跌接近13%的跌幅。

与此同时,沪深300指数本月虽然处于震荡中,但依然录得上涨,高点不断抬高。

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8月市场成交量持续地量,肯定会有一次重新放量的可能。考虑到美股持续新高,资金流动性泛滥,继续出现缩量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市场重新走好,以上三个跌得最惨的板块,谁的机会会更大?我认为是医药,但并非疫苗板块系列,为什么?

这次调整中,军工的上涨逻辑是国际关系紧张,是一个有时间范围的限定,时机过了后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因此出现调整;芯片板块赛道很好,是国策级别的,近期调整是由于前期涨得太急有所回调,没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调整到位后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医药方面前期是由于疫苗概念带动,随着疫苗生产临近,炒高了的估值重新回归是一个正常现象,但医药不等于疫苗,疫苗只是医药的一个分支,这好比食品饮料中,白酒是一个分支,但白酒不等于食品饮料行业一样。

医药行业的周期性特征较弱,也并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受宏观经济影响小,近期只是受到了疫苗概念的刺激出现过上涨,也受到疫苗概念的回归,重新回到就有的价值区间;中期来看,医药行业兼具长期投资价值和成长的好行业,只要回避了疫苗概念,剔除概念炒作影响,医药行业与食品饮料行业实际上都是一个优秀的投资品种。

认清医药行业的长牛属性容易,投资医药行业的技巧倒是不易,由于医药细分行业众多,投资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区分出个股的好坏,因此也是一个技术活。大家都没有这么多专业的技能知识,投资指数基金反而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在医药板块调整尾声,选择一些低疫苗(疫苗概念权重较少,怕受到炒作影响)的指数型医药基金,我认为是可以的。

达摩院(DAMO Academy)是阿里巴巴于2017年10月11日宣布成立的全球研究院。 达摩院是一家致力于 探索 科技 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一: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迎来应用大爆发。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经,主要用于工业充电、5G高频器件、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领域的电源。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逐步爆发,第三代半导体也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二:后“量子霸权”时代,量子纠错和实用优势成为核心命题。

中国科学家构建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九章”,开启量子计算新时代。这是继去年谷歌发布其量子计算机后,该领域的一大突破。

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完成第一个可控量子比特研发工作,实现从0到1「量子芯片」的制备突破。让量子芯片拥有实在的物理载体。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将聚焦高精度量子比特的研发工作,这是通往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关键一步

三:碳基技术突破,加速柔性电子发展。

碳基材料,包括零维的富勒烯、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三维的石墨及金刚石等,其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凭借优异的电性能、透光性和延展性,被认为是柔性电子的“天选”材料。部分厂家已声明开发出柔性屏幕,相信不久柔性屏将成为手机的下一个爆发口。

四:AI提升药物及疫苗研发效率。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人工智能,它是研究人的智能的,并且进行模拟和延伸的新兴科学技术。AI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AI的目的就是希望让计算机能像人类一样进行学习和思考。AI与疫苗、药物临床研究进行结合,可以减少重复劳动与时间消耗,提升研发效率,极大地推动医疗服务和药物的普惠化。

五:脑机接口,帮助人类超越生物学极限。

今年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展示了一头植入Neuralink设备的猪,名为Gertrude。它在两个月前被植入Neuralink设备,目前状态良好。这一事件将脑机接口推上了风口,脑机接口虽然离实用化还有很远,但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关键核心技术,脑机接口对神经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制程推动作用。

六:数据处理实现“自治与自我进化”。

目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大数据分析这个行业,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获取很多智能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的属性,数量,速度,多样性等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所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在大数据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智能化方法,实现数据管理系统自动优化,是未来数据处理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手段,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化的冷热数据分层、异常检测、智能建模、资源调动、参数调优、压测生成、索引推荐等领域。实现数据处理的“自治与自我进化”,将有效降低数据计算、处理、存储、运维的管理成本。

七:云原生重塑IT技术体系。

云计算已经进入下半场,如何把云计算与不同的业务场景深度结合?如何让技术真正作用于企业?如何节省企业IT部署成本?

突破传统IT的开发环境,云原生架构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可扩展和灵活的特性,更高效地应用和管理异构硬件和环境下的各类云计算资源。阿里巴巴已成立专门的云原生部门来研究和发展这项技术。

八:农业迈入数据智能时代。

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打通农业产业的全链路流程。农业将告别“靠天”吃饭,进入智慧农业时代。

九:工业互联网,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目前的工业智能仍以解决碎片化需求为主, 汽车 、消费电子、品牌服饰、钢铁、水泥、化工等具备良好信息化基础的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将贯穿供应链、生产、资产、物流、销售等各环节,实现企业生产决策闭环的全局智能化应用。

十:智慧运营中心成为未来城市标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其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关键信息,对民生等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提速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国家鼓励开展应用模式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随着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推进,智慧城市的数据管理分析等成为一大难题,智慧运营中心将统一城市系统、并提供整体智慧治理能力,进而成为未来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

【图片和概念来源于网络】

达摩院发布了《2021年达摩院十大 科技 趋势》,从「原子动能」、「比特跃迁」和「场景变革」三个章节,分别阐述了当今最前沿 科技 的十大发展趋势,本文将带来这十大趋势的解读,了解最高端 科技 的现状。

趋势一: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迎来应用大爆发

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逐渐打开了应用市场。

第三代半导体拥有耐高温、耐高压、高频率、大功率、抗辐射等特性,之前因为工艺原因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普及使用,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的优势越来越大。

翻译到我们的生活场景中,我们手机、电脑使用的CPU,原料之一就是半导体。之前电脑或者手机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出现卡顿,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目前的CPU不耐高温。在逐渐迭代到第三代半导体后,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使用起来再烫也不卡了,并且运转速度超快,一个字,爽!

当然,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体验改善,第三代半导体真正发挥威力的场景众多,将被广泛用于5G基站、新能源 汽车 、特高压、数据中心等场景。

趋势二:后“量子霸权”时代,量子纠错和实用优势成核心命题

这句话不太容易看懂,先做个翻译,什么叫量子霸权:就是一个字,快!

2019年9月20日, 科技 巨头 谷歌 一份内部研究报告显示,其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成功在3分20秒时间内,完成传统计算机需1万年时间处理的问题,并声称是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霸权”。

“后‘量子霸权’时代”,即在量子霸权实现后的一段时间内。

趋势三:碳基技术突破加速柔性电子发展

柔性电子,就是经过扭曲、折叠、拉伸等形状变化后仍能保持原有性能的电子设备。比如未来的智能穿戴、电子皮肤、柔性显示屏等,直接颠覆了传统 科技 硬件的固定形状的限制。

想一想,随便折叠,旋转,扭动的电子屏,是个啥感觉。

在智能穿戴场景中,甚至我们穿的鞋子都能智能化。传统的鞋子制造,因为需要满足人体的工学限制,必须要用传统的棉、皮革、毛皮等材料,而碳基技术的突破发展,可能会改变这一限制,智能方向已经不再只是手机、 汽车 了。

趋势四:AI提升药物及疫苗研发效率

因为2020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几乎所有国家都认定了一个事实,疫苗研发的效率就是经济发展的效率,谁先研究出疫苗,谁就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AI技术其实已经在医疗领域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疗影像、病历管理等。但是,在以免研发方面,却依旧处在比较初级的 探索 阶段。未来AI技术将在疫苗研发阶段广泛参与,极大提升研发效率。

传统的疫苗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Nature显示,一款新药的研制需要投入26亿美金,耗时10年,但是成功率不足10%。

而AI的加入,将极大的降低研发费用,缩短研发时间,提升研发成功率。

趋势五:脑机接口帮助人类超越生物学极限

脑机接口,马斯克提出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马斯克疯了,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主要做法是,植入脑机芯片,让芯片辅助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处理信息。

这将极大突破人类的生物极限,幻想一下,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个什么感觉。人类发展了数百万年,大脑的运算能力还不如一个只有100年 历史 的芯片,那让芯片来帮助大脑,将会是什么体验?

另外,这个技术还将帮助失语人士重新拥有交流的能力,通过读取大脑的意识,进行语言交流。对于帕金森、渐冻症、脑瘫等疾病缠身,当前医疗无法根治的病人,这个技术可以通过机械臂精确完成大脑发出的指令,减少病人的痛苦。

当然,这项技术在伦理上也有极大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做出权衡。

趋势六:数据处理实现“自治与自我进化”

当前的数据时代,企业对于数据的治理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比如,之前传统行业并不会收集过多的数据,类似消费者信息、商品信息、行业信息等,但是随着 科技 发展,大家都发现,数据就是财富,因此,每个企业都存储了大量的数据,用于处理应用。

但是,这也反而成了企业成本投入的一大块内容。比如,要有大量的存储空间,每次使用需要有大量的数据从业者进行手动处理等等。

而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数据将实现自治与自我进化,即,自己的不同部分之间产生联系与分析,不再依赖大量的人工 *** 作。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吓人?

趋势七:云原生重塑IT技术体系

传统的IT产品开发上线,需要有非常长的时间,不断地进行开发、测试等。既浪费金钱和精力,又严重浪费时间,甚至研发成功后,错过了一波商业行情。

如果你有过使用外包做网站、app、公众号的精力,应该就有这个体会,花钱多,见效慢,问题多。

但是云原生技术,将改善甚至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技术改进,大幅降低试错成本,开发上线新产品的效率极大提升,大幅度的降低研发成本。

人人都可建站、人人都可有自己APP的时代即将到来。

趋势八:农业迈入数据智能时代

生活在 社会 主义新中国的我们,可能很少感受到“挨饿”是个什么感觉,这个要感谢农业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袁隆平等一类的科学家。

但是,到了2050年,全球的人口将接近100亿,贫困国家在内的大量人口都面临着巨大的粮食问题。而当前农业有着耕地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下、单品产量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在智能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指导,农业将进入智慧阶段。

通过传感器,集成天气、微生物、灌溉、土壤特征等信息,快速分析,实现精细化识别感知。能够极大提升农业作物的产量和耕地的利用效率。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饱啦!

趋势九:工业互联网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

现在的工业领域,随着技术的迭代提升,产能越来越高,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前几年的产能过剩,导致有大量的资源浪费,产品的竞争力下降,生产越多,反而亏损越多的情况。

而在新的数字时代,每一个工厂从原料的采购、物品的生产、加工再到面向消费者的营销、配送等,全部都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予指导决策,精准捕捉时长需求,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

既节省材料,又符合时长需求,还能提升自身利润,一举多得。

趋势十:智慧运营中心成为未来城市标配

大家对以下几个场景肯定是深有感触:

而随着5G、大数据的发展,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将承担起真正的城市大脑的作用,极大改善我们在城市中的生活体验。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最重要的功能,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治 理。这意味着它将从根本上把城市作为统一的巨系统,从而避免用传 统的中心化思路逐一解决单个问题,而是整体解决城市的系统问题。

以上就是达摩院发布的十大 科技 趋势。你看明白了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481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