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疾病的多维度评估包括什么?

临床心理疾病的多维度评估包括什么?,第1张

上次说了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4D,这次想谈谈两本在4D的理论基础上编写的精神病诊断手册:DSM和ICD。两者虽然在某些方面比较相似,但还是有区别的。本文主要对两者进行介绍和比较。

DSM

DSM是什么?

DSM全称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由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描述了300多种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症状,特征和相关的危险因素,分为22类。

它是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医疗人员用作诊断精神障碍的权威指南的手册。建立了可用于精神障碍研究的一致且可靠的诊断方法。

该手册为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第一步,但是错误的诊断可能会导致对患者的标签行为,污名化甚至无效治疗。

DSM是如何发展的?

根据DSM-IV/DSM-IV-TR序言,DSM之所以被发展出来,一开始是由于美国二战后退伍军人症候群在门诊上的表现,因而提供更多客观的词汇给精神病学研究,而将ICD-6改编为DSM-I。在DSM出版之前,精神病学家之间的沟通并不统一,尤其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因此建立特定判准,试图使有关精神健康的研究更为容易。然而多轴系统的设立直到DSM-III才发展出来,以因应产生对于病患之更完整的图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诊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在1880年区分了七种精神疾病:躁狂症(mania),忧郁症(melancholia,与抑郁症相似),偏执狂者(monomania),精神错乱(paresis,也称麻痹性痴呆),痴呆(dementia,如老年痴呆),间歇性酒狂(dipsomania)和癫痫(epilepsy)。

DSM-I于1952年出版。该手册长达130页,列出了106种精神障碍。这些包括几类“人格障碍”,通常与“神经病”(神经质,性欲减退等)区分开。它同性恋列为一种社交性人格障碍,直到1974年5月,该项仍然在DSM里。

DSM-II于1968年出版,与第一版相似,长达134页。列出了182种精神障碍。

DSM-I和DSM-II都大量地受到了心理动力学的影响,在这两版中所谓正常与非正常之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区别,且没有诊断准则(Criteria)而是选择使用描述性语句。这两版DSM对精神病与精神官能症作了一个区分。

精神官能症最初指相对较为普通的心理问题,个体没有脑异常的迹象,没有表现出广泛的非理性思维,没有违反基本的规范,但体验到主观的痛苦或自我挫败的模式。精神病被认为在性质和严重程度上有别于神经性障碍,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非常显著地偏移了社会规范,还伴有深度的理性思维和一般情感过程的混乱。

心理动力学: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就像煤给蒸汽机车提供燃料一样。在这个模型中,当机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驱动力降低时,它就停止反应。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来源百度百科)

DSM-III于1980年出版,放弃了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改而使用一套较中立客观的医疗模式为主要诊断方法,使正常与不正常之间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它同时取消了传统的对精神官能症和和精神病的划分。DSM变成了一个“非理论性”的手册,而不探讨精神疾病的成因。

DSM-III-R是DSM-III的修订版,于1987年出版。

DSM-IV于1994年出版,它与第三版修订版都经过了大量对基础文献的审查,进行了很多分类,条目以及描述的更改。列出的精神障碍达到297种。

DSM-IV-TR为DSM-IV的修订版,于2000年出版。此版本的DSM中提出了五轴诊断。

目前最新版第五版(简称为DSM-5,从此版本开始不再使用罗马数字)原本计划2010年出版,然而在诊断准则不断进行修订,直到2012年12月才将资料修订完毕。而美国精神医学会于2013年5月18日终于正式公布DSM-5版本。此版本中的DSM因五轴诊断只是评断其严重性而非评估其整体功能性,其意义性遭受质疑而废除了五轴诊断。

DSM在临床心理学中是如何被运用的?

DSM通过其叙述性的语句,有效地为每个患者提供等同的诊断声明,进行全面的精神病学评估。它是非理论性的,主要侧重于描述症状以及有关哪种性别受疾病影响最大,典型发病年龄,治疗效果和常用治疗方法的统计数据等。但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并拥有足够经验的人才有资格依据DSM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

可靠性

优点:

它创建了用于精神健康的标准术语,消除了患者在治疗记录中的含糊不清之处,并允许研究人员在明确定义的领域中发表并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

它根据相似的症状,原因和行为对疾病进行分类。 通过识别适用手册中列出的疾病的类别,然后将诊断范围缩小到特定疾病,可以轻松地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诊断患者并进行治疗。

DSM-5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医生对某些疾病的共识水平,即拥有极高的评分者间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指不同的精神科医师对同一个患者做出同样的诊断)。

缺点:

在许多方面,这也可能导致部分专业人士误以为患有相同疾病的人必须完全符合手册中提到的症状;

另一个涉及偏见的问题。其中一些症状被归类为精神病的证据可能是有争议的,例如,早期的版本将同性恋定义为为精神障碍。 即使列出的症状没有争议,DSM仍然是从西方角度发展的,这可能会导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诊断失误。

有效性

DSM在有效性方面有所欠缺。

通过降低诊断水平,可以导致更多个体不必要地被诊断出精神疾病;

DSM和ICD这类精神病诊断手册不是客观科学的作品,而属于文化作品,因为它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临床共识和投票制定的。

由于DSM-IV缺乏科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013年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研究精神疾病的研究组织)主要将DSM留作研究用途,因为它假定DSM不会导致有帮助的研究。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DSM-5缺乏有效性,它只探讨了症状而没有讨论出现此症状的成因(例如:患者为什么会幻听?因为他有精神分裂症。为什么我们会知道他有精神分裂症?因为他出现了幻听症状。)

在美国每年一度的“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来临之际,美国知名科技杂志《网络世界》网站(networkworld.com)评出了“默默无闻的十大技术之父”。 《网络世界》称,与“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互联网之父”文特·赛福(Vint Cerf)等人相比,这次所评出的十大技术之父名气要小得多,但我们有理由记住这些人,原因是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世界》这次也评选出了“垃圾邮件之父”。 以下就是《网络世界》所评出“默默无闻的10大技术之父”简介: 手机之父:马蒂·库珀 1、手机之父:马蒂·库珀(Marty Cooper) 1973年,库珀申请了一项名为“无线电通话系统”的专利,当时他正在电信设备制造商摩托罗拉工作。他是全球首位通过移动设备拨打电话的人(他第一次手机通话是打给正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名竞争对手)。库珀称,他发明手机的灵感来自于当时的热门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Star Trek),在该剧中,考克舰长使用了一种无线通话设备。目前库珀是科技创业公司ArrayComm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 黑莓手机之父:迈克·拉扎里迪斯(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2、黑莓手机之父: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 拉扎里迪斯父母为希腊人,他出生于土耳其,5岁时随父母迁居加拿大。12岁时,拉扎里迪斯获得了一项大奖,原因是他读完了自己居住地公共图书馆里的所有科技类藏书。1984年,他中途辍学,并创建了RIM(Research in Motion)公司,该公司后来开发出了著名的黑莓(BlackBerry)智能手机。2000年,他出资1亿美元创建了一家研究所,使该研究所专门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 iPod音乐播放器之父:托尼·法德尔 3、iPod音乐播放器之父: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 法德尔开始心里有一项技术创意,然后四处推销,最后被苹果招至麾下。他最初在苹果的职务是外部技术顾问,2001年成为iPod硬件团队首名成员。目前他担任苹果iPod部门高级副总裁。或许有人或疑惑,为何自己很少听说法德尔这个人?其中道理很简单,苹果公共事务部门更愿意宣传另一名耀眼人物——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这人是谁(腾讯科技注:指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 FORTRAN编程语言之父:约翰·巴库斯 4、FORTRAN编程语言之父:约翰·巴库斯(John Backus)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IBM计算机科学家巴库斯开发了FORTRAN编程语言(注:FORTRAN是英文Formula Translator的缩写,即“公式翻译”之意)。FORTRAN是全球首款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巴库斯已于去年辞世,享年82岁。在巴库斯年轻时,即被诊断为患有脑肿瘤。在进行手术后,医生在他的脑袋中放置一块金属板。不久后,所更换的第二块金属板就由他本人亲手设计。 远程办公之父:杰克·尼尔斯(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5、远程办公之父:杰克·尼尔斯(Jack Nilles) 上个世纪70年代,尼尔斯在南加州大学工作时,率先提出了远程办公(Telecommuting,指企业员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在家上班)理念。1980年,他创建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JALA国际,并于1989年离开南加州大学,以全身心投入JALA国际的各项业务。虽然远程办公并不是什么新型火箭技术,但尼尔森本人确实是一名火箭专家,并为美国空军部门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过航空飞行器。 鼠标之父:道格·恩格尔巴特 6、鼠标之父: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 恩格尔巴特也是早期互联网领军人物之一。1969年,ARPA计算机网(注:即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的计算机网络,该网络允许其成员使用相关设备,并对大批不同计算机存取数据)首次的数据传输,就是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莱纳德·克莱恩洛克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恩格尔巴特实验室之间进行。 恩格尔巴特的身份较多,集哲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等头衔于一身,但他最为知名的发明应属计算机鼠标。他于上个世纪申请了鼠标专利权,但未能从该专利中拿上一分钱。原因是他的鼠标专利于1987年期满,而当时个人电脑还没有普及。目前恩格尔巴特已经83岁,担任Bootstrap研究所的负责人。 垃圾邮件之父:加里·瑟尔克 7、垃圾邮件之父:加里·瑟尔克(Gary Thuerk) 1978年,美国数字设备(DEC)公司一名销售代表向ARPANET网络早期邮件列表中的数百名收件人发去了商品促销邮件,此举不但使发送邮件的瑟尔克一夜成名,而且运营ARPANET网络的美国政府对此大为光火,并威胁将把瑟尔克投入监狱。时至今日,在全球所发送的邮件中,80%~90%为垃圾邮件,人们很难完全弄清这些垃圾邮件来自何处,对治理垃圾邮件事宜并无良策。 目前瑟尔克在惠普任职,其工作职责仍然还是销售计算机设备。他说:“我是全球第一个发送垃圾邮件的人,我对此倍感自豪。” DSL之父:约翰·西奥菲(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8、DSL之父:约翰·西奥菲(John Cioffi) DSL即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技术,英文全称是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其中包括HDSL、SDSL、VDSL、ADSL等技术。西奥菲为人一向低调,他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为电话线宽带接入互联网作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西奥菲离开斯坦福大学,并创建了Amati通信公司。后来他又重回斯坦福大学,以专注于动态频谱管理(DSM)技术的研究。 Java之父:詹姆士·高斯林 9、Java之父:詹姆士·高斯林(James Gosling) 高斯林出生于加拿大,是一位计算机编程天才。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为Unix *** 作系统编写了多处理器版本。在服务器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Sun公司工作期间,他于1991年编写了Java编程语言。他在2006年的一则博客中写道,他的妻子和儿子从来都没有看到他不留胡子;其实每到睡觉时,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刮胡子,以免影响他睡眠过程中的正常呼吸。 10、Wi-Fi之父:维克·海斯(更多精彩内容) 10、Wi-Fi之父:维克·海斯(Vic Hayes) 海斯出生于荷兰,曾在商用软件开发商NCR公司和半导体制造商Agere担任技术人员。虽然身为技术专家,外界却更了解他老练的游说手段。作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工作组的主席,他主持了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即Wi-Fi无线高速网络接入)的制定工作。如今海斯担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高级研究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676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