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希望有金属镓产品吗?

东方希望有金属镓产品吗?,第1张

东方希望渑池镓业4N金属镓产销两旺

东方希望渑池镓业自2009年9月试生产以来,设备运行正常,截止2010年8月,累计生产4N金属镓已经突破15000公斤、累计销售近10000公斤,实现产销两旺。

东方希望渑池镓业的4N金属镓产品质量可靠,经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研究院、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对多个批次产品的检测,完全符合国标GB/T 1475-2005中4N镓的质量标准。

金属镓产品面世以来,位于上海浦东的总部重工贸易部积极开拓市场、联系客户,金属镓销往北京、郑州、南京、上海、深圳以及韩国和日本等地,通过加工商、最终用户的反映,产品优良的质量得到了一致好评,多数用户有意签订长期购销合同,部分用户提议开展镓产品深加工方面的合作。

东方希望渑池镓业在一年时间里,就取得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开局,为集团在镓产业做大做深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镓是很好的半导体生产材料和高新技术原材料,与铝为同族元素,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伴生有镓。根据我集团铝业公司目前氧化铝生产状况,采用“离子交换法”,通过鳌合树脂将母液和赤泥中的镓吸附后富集,经蒸发浓缩、电解得到镓。拜耳法分解母液经回收镓后,分解母液继续返回氧化铝生产流程,不仅不会对氧化铝生产工艺造成影响,还可提高氧化铝产品的纯度。而树脂经淋洗后可反复使用,不新增污染,渑池镓业已经成为国内分解母液和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含量较高的一条生产线,在提倡节能降耗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漫谈变通                                           

        ——从倾倒垃圾开始说起    

才进办公室,就听见干事小邓在外面喊:“主任,楼下全是废纸,地面又弄脏了。”    

我快速走出,往下探望,可不是嘛!楼下大坪内,一张张纸页横七竖八躺在地上,有几张在浩荡春风中打着旋儿,做着连体空翻。除了废纸,还有一些食品包装袋,也洒落一地。——怪哉!哪里来的垃圾?刚刚,我们五人小组检查、确认过了,细化到每间厕所、每道楼梯、每个花坛,卫生状况原来好好的嘛!    

询问正在拖地的清洁工阿姨,她也不知道。我们几个人借来工具,赶快清扫。因为,幼儿园参观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到来了。    

扫着扫着就发现了四处飘散的垃圾源头。原来,架空层的靠右角落,放着一部运送垃圾的盒子车。车上堆得满满的,像一座小山丘。我们清除的所有垃圾,都是从这车上溢出,滚落下来的。刚巧,赶上呼呼作响的东南风,垃圾当然吹得满校园都是。    

电话询问了后勤处的领导:当天拖垃圾的工人因有事请假了,所以,没来得及清运。尽管,盒子车已满得不能再满,但是,各楼层清运垃圾的阿姨却不管不顾,依然往上倾倒,这些垃圾不四处流浪才怪呢?    

女工(保洁阿姨)负责将各楼层的零散垃圾运送下来,倒进指定的盒子车内;男工则负责将车拖运到校外的垃圾处理站。正所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大家在各履其职。乍一看,清洁工阿姨按 *** 作流程办事,将散装垃圾倒进盒子车内——她们的工作没有毛病啊!可为什么事情偏偏搞砸了呢?

今天发生这起烦心事,让我联想起了《吕氏春秋》里的一个故事:荆人渡河。 楚国人想偷袭宋国,事先派人到澭河察看水的深浅并做好标记。夜晚,澭河突然涨水了,楚国人不知道,还是按照原来的标记渡河,结果淹死了上千人。楚军惊恐万分,士气大溃。  

由今天的烦心事,还让我联想起一则现代寓言:

植树节那天,单位安排三个人去种树。这三个人也是各有分工的。——一人负责挖坑,一人负责放树苗,一人负责回填泥土与浇水。但是,不巧的是,那天放树苗的人生病了没来。而负责挖坑与回填的那两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仍然兢兢业业,努力干完自己份内工作。

兢兢业业、筋疲力尽,工作态度不可谓不认真,可结果却是一树未植,徒劳无益!

——将这三件事放在一起比较,我发现了一些共同点:虽然相关人员,工作态度认真,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如倒垃圾的清洁女工,如按标记渡河的楚国士兵,如负责挖坑与回填的植树工人……

她(他)们之所以出了大力,却将事情演砸了,其中,也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客观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她(他)们没有留心注意,也没有根据事物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顺势而为,适应变化。如拖车的男工请假没来,盒子车不能再倾倒垃圾了;如澭河涨水了,楚兵不能再根据原有的标记去渡河了;如放树苗的人生病了,坑里不能再填土、浇水…… 

不去注意新变化,不去适应新变化,做事情难免功败垂成。一言以蔽之,她(他)就是缺乏“变通”,缺乏生活的机智啊。    

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缺乏变通,缺乏机智的例子简直俯首可拾。比如,大家都知道垃圾要倒进垃圾桶里。但是,有一天,清洁工阿姨刚清洗了桶子,为了将水沥干,将桶子头朝下倒过来了。小学生走过去,将垃圾直接倒在桶子的顶部,桶周围自然洒落一地。    

又如,最近几年,快递较多。有些老师拆了包装后,将纸盒摞进垃圾桶里。两三个空盒子,就把桶子放满了。导致后来者只能把垃圾筐在桶子周围,溅得四处都是。  

再如,大课间出完 ***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都是经过架空层返回教室。可是,那天架空层里站满了来校参观的幼儿园师生,还有小朋友们的家长。我便看见几位班主任老师领着学生,按照原定路线返回,把客人们挤得七零八落……    

如果说事情起了新变化,可是,相关人员却疏忽大意,没看见、没发现,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因为,那么大的变化,明眼人一看便知。看见了新变化,却没有作出相应调整,估计是个人惯性思维作怪——因循守旧的力量太强大了!    

视而不见,照搬老路,这是缺乏生活逻辑,缺乏工作机智的表现。那么,如何提升一个人工作的慧心,从而提高工作的效能呢?愚以为,有以下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一、做事需要与周围环境关联起来。  

俗话说:“上接空气,下接地气,中通人气,其事方成。”所谓“地气”,当然指的是当时当地的地域环境。如果不考虑周边环境因素,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我行我素,固执行事,就很有可能引起水土不服。

《三国》中的马谡,其军事理论可谓高大上也,但是,带兵打仗,无视地理环境,独上高山,一旦被魏军切断水源,马上傻眼。其结局是辜负信任,痛失街亭!  

二、做事需要整体考虑,前后联系。    

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任何一件事几乎都是前后关联着。有时候,前一波的结果,就构成后一波的起因。就像“完璧归赵”是“渑池之会”的起因,“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如此环环相扣,因果关联。  

倾倒垃圾的清洁女工如果前后关联一下,即“前”——拖车的男工没来;“后”——车是满的,我继续倒下去,这周围肯定撒得全是垃圾!再整体考虑一下——无论拖车工人,还是保洁阿姨,我们干的是同一件事,要达成同一个目的:校园保洁。如果我这样继续倒下去,这不是保护环境,反而在破坏环境卫生呢。——如果她能如此“走心”一回,我敢担保,她肯定不会继续傻干下去。       

三、做事需要关注新变化,并依据新变化调整行动。    

万千世界,没有一个事物是永久不变。“这个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可见,地球在不停运动,变化则是生活的常态。“刻舟求剑”也罢,“荆人渡河”也罢,都在教育我们,要学会当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新变化、发现新变化,并且,根据新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顺势而为,求得好结果。    

俄罗斯优秀运动员伊辛巴耶娃,她之前的梦想是体 *** 冠军。可是因为体型修长,不得不放弃体 *** 。后来,苦练撑杆跳,终于成为跳高女王。    

东芝(Toshiba),创立于1875年7月,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可是,这家大公司,在1952年前后遇上发展危机: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七万多名职工为了打通销路心急如焚。后来有个小职员向董事长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这一建议引起了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短时周内就卖出了几万台。    

“穷则变,变则通。”变通就像一双翅膀,在山穷水尽时它能带领我们展翅飞翔。穿越困难的大海,抵达成功的彼岸!                    

              20190411         

•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实际也包括古文字学。

•北宋中叶(11世纪),“考古”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吕大临著《考古图》,收集了一些青铜器,画有器物形状,注明收藏者、出土地点及器物尺寸、铭文拓本等。后来还有一些书也按照这种模式编排。从而产生了“金石学”诞生,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彝器)和石刻。

•清乾隆(1736)、嘉庆(1796)年间,由于帝王比较偏爱,“金石学”比较兴盛。这时的金石学已发展到了考证经史、注释说文的程度,并且出现了所谓的“乾嘉学派”。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从铜器、石刻扩大到其他各种古物,所以有人主张将金石学改称为“古器物学”。

•到了清末,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派人到中国搞考古调查,掠夺了中国的珍贵文物,也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古学带到了中国。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使西方的考古方法传到了中国,从此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揭开了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的新篇章。这样就打破了以往单一依据文献来研究历史的旧史学传统,打破了金石学传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始。

•到了1926年,中国人开始自己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地(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1931年和1938年出版的《辞源》和《辞海》里,出现了“考古”这个辞条。

一、考古学的诞生与初步发展(1921-1948)

1、1921年,安特生主持的仰韶村发掘;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发掘。•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

2、1931年,梁思永揭示出后岗三叠层;

3、1948年,苏秉琦发表《瓦鬲的研究》;

二、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建国后)

1、1959年,夏鼐发表《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

2、1975年,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学术讲演;

3、1985年,苏秉琦发表《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讲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681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