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项目重中之重—石墨烯芯片!华为新芯片领域突飞猛进

“南泥湾”项目重中之重—石墨烯芯片!华为新芯片领域突飞猛进,第1张

今日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说华为将停止麒麟芯片的生产,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想哭,发自内心的难受!作为一个忠实的铁粉非常失落!

记得2018年余承东在某发布会上说,华为已经进入石墨烯芯片的研发,而石墨烯制造的芯片电磁延迟时间缩短整整1000倍,这也意味着石墨烯芯片处理信号时间能够缩短1000倍,运算速度也能够提升1000倍,这样的性能又让人热血沸腾!从余总18年说出这一消息,也说明华为对石墨烯芯片的研发时间已经不算短!

石墨烯材料是制造业领域的一种高端材料,甚至被誉为世界最强的一种晶体,这种材料具有优秀的导热导电性能,并且可塑造性强,堪称一种万能超导材料,也正是因为石墨烯在工业发展中存在着巨大潜力,所以中国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密切关注石墨烯材料技术的发展,并且努力突破这种技术,如今石墨烯在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功。

如今世界上各主要 科技 强国都在致力于研制超级计算机,而这些计算机的性能实现也离不开各种芯片,毕竟计算机运算能力强弱的关键就在于芯片处理速度,受传统芯片技术影响限制,现有的计算机运算性能想要提升已经变得非常困难,目前各国主流做法就是给计算机增加更多的芯片,然而石墨烯芯片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石墨烯芯片的速度性能提升了1000倍,所以一块石墨烯芯片就等于1000块传统芯片。

石墨烯因其超薄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特性,在 FET 应用上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和诱人的应用前景. 如 Obradovic 等研究发现,与碳纳米管相比,石墨烯 FET 拥有更低的工作电压﹔Wang

等所制备的栅宽 10nm 以下的石墨烯带 FET 的开关比达 10的7次方 ﹔Wu 等采用热蒸发 4H-SiC 外延生长的石墨烯制备的 FET,其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 5,400 和4400平方厘米 /V•s,比传统半导体材料如 SiC 和 Si 高很多﹔Lin 等制备出栅长为 350nm 的高性能石墨烯 FET,其载流子迁移率为2700 平方厘米 /V•s,截止频率为 50GHz,并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提高到 100GHz﹔Liao 等所制备的石墨烯 FET 的跨导达 3.2mS/μm,并获得了迄今为止最高的截止频率 300GHz,远远超过了相同栅长的 Si-FET (~40GHz)。然而, 由于石墨烯的本征能隙为零,并且在费米能级处其电导率不会像一般半导体一样降为零,而是达到一个最小值,这对于制造晶体管是致命的,为石墨烯始终处于“开”的状态。

另外,带隙为零意味着无法制作逻辑电路,这成为石墨烯应用于晶体管等器件中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因此, 如何实现石墨烯能带的开启与调控,亟待研究和解决。

纳米碳材料,特别是石墨烯具有极其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是理想的纳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几何结构,使得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主要为扩展π态。由于没有表面悬挂键,表面和纳米碳结构的缺陷对扩展 π 态的散射几乎不太影响电子在这些材料中的传输,室温下电子和空穴在石墨烯中均具有极高的本征迁移率 (大于 100000平方厘米/V•S ),超出最好的半导体材料 (典型的硅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为1000 平方厘米/V•S )。作为电子材料,石墨烯可以通过控制其结构得到金属和半导体性管。在小偏压的情况下,电子的能量不足以激发石墨烯中的光学声子,但与石墨烯中的声学声子的相互作用又很弱,其平均自由程可长达数微米,使得载流子在典型的几百纳米长的石墨烯器件中呈现完美的d道输运特征。典型的金属性石墨烯中电子的费米速度为

,室温电阻率为

,性能优于最好的金属导体,例如其电导率超过铜。由于石墨烯结构中的 C–C 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化学键之一,不但具有极佳的导电性能,其热导率也远超已知的最好的热导体,达到 6,000W/mK。此外石墨烯结构没有金属中的那种可以导致原子运动的低能缺陷或位错,因而可以承受超过10的9次方A 平方厘米的电流,远远超过集成电路中铜互连线所能承受的10 的6次方A 平方厘米 的上限,是理想的纳米尺度的导电材料。理论分析表明,基于石墨烯结构的电子器件可以有非常好的高频响应,对于d道输运的晶体管其工作频率有望超过 THz,性能优于所有已知的半导体材料。

所以石墨烯是目前作为芯片最理想半导体材料!华为早些年开始了石墨烯芯片的研发,又在前段时间透露华为芯片生产工艺专利和芯片工艺相关人员的招聘,说明华为在石墨烯芯片领域有了新的突破,现在需要解决的可能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研发和调试工作了,相信在未来两年华为的麒麟芯片将用到新的材料(石墨烯),新的芯片构架和新的生产工艺,或许也就是“南泥湾”项目去美化的核心项目之一!

不管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伟大的华为都会义无反顾的突破所有障碍快速成长成为最伟大的公司!@赵明 @华为中国 @余承东 @华为终端 @荣耀老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喜欢的话就加个关注呗!

30cm。迁移率,是单位电场强度下所产生的载流子平均漂移速度,室温下铜导带电子的迁移率为30cm,而半导体材料的迁移率一般都高于金属,其电子传输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表现为d道输运,电子可以无散射地流过。

霍尔效应是电磁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E.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

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霍尔效应使用左手定则判断。

扩展资料:

1、霍尔效应的应用:

霍尔效应在应用技术中特别重要。根据霍尔效应做成的霍尔器件,就是以磁场为工作媒体,将物体的运动参量转变为数字电压的形式输出,使之具备传感和开关的功能。

2、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量子化电导e的平方比h被观测到,为d道输运(ballistic transport)这一重要概念提供了实验支持。

3、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劳夫林与J·K·珍解释了它的起源。两人的工作揭示了涡旋(vortex)和准粒子(quasi-particle)在凝聚态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生物电磁效应的应用:

利用生物电磁效应,可以研究新的疾病诊断方法。如各种人体磁图(心磁图、脑磁图、肺磁图等)能提供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信息,通过异常和正常的磁图比较,可作为诊断疾病的有效手段。

利用生物电磁效应,也可以丰富新的治疗方法。如电工研究所研制的诱发电位仪、微波治疗仪以及各种磁疗装置等。这一部分研究内容可以有力促进新型医疗设备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随着各国政府对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得到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生物电磁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集中中国科学院的整体优势,开展生物电磁效应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在生物电磁效应的基础研究方面已开展了多项工作,并且研制出多种利用生物电磁效应原理的医疗设备。同时,电工研究所还具有各种先进的电磁场检测装置和各种磁体。

目前有各种永磁磁体近十台,场值从40mT到1800mT,尺寸大小各异;有常导磁体多台;特别是超导电工开放实验室有多台超导磁体,磁场最高可达14T。这一切都为进一步开展生物电磁效应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尔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效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55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