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在太空领域的争夺

俄美在太空领域的争夺,第1张

和平号的一生

2001年3月23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和平号空间站,安全顺利地坠毁在南太平洋海域,走完了它15年的生涯。和平号,永别了!你的辉煌业绩将永载史册。

上篇:生命顽强的十五年

和平号的话题要从冷战时代说起。在苏美两国争夺空间霸主地位而进行激烈较量之中,苏联的长期载人飞行计划出台了。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联盟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环绕地球飞行一周,这一举世震惊的太空飞行显露了苏联航天霸主的地位。可到了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苏联顿感危机就在身边。为了证明不可动摇的航天霸主地位,苏联政府决定,以己之长走载人航天的道路。于是,苏联决定建造可作为天基武器发射平台的太空轨道站,让苏联人到天上去站岗放哨。

很快,在太空中建造轨道站的命令秘密下达到“能源”科学联合体和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从那以后,上千名专家加班加点,日夜打造。没多久,第一个作品“金刚石”军用轨道站,也就是“礼炮1号”问世了。不过,它在技术上还不完善,没有实现升空的愿望。尔后,苏联航天专家继续改进自己的作品,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丰硕的成果:1971年,“礼炮2号”发射入轨,无人飞行了170天;1973年,“礼炮3号”在轨道上飞行了26天,其中载人飞行23天。这次飞行,是人类在太空中生活时间最长的一次试验,它证明了人类可以在太空中生存,也证明了苏联专家建立的生命保障系统能够为人类在太空中生存提供完全的技术保证。后来,又有“礼炮3号”、“礼炮4号”及“礼炮5号”相继成功入轨飞行。不过,“礼炮”系列体积很小,里面只能乘载一名宇航员,科学实验能力很有限。它们代表着苏联第一代轨道站。

为了提高轨道站运载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苏联科开始对“礼炮”轨道站进行改造放大,研制第二代轨道站。1977年,造出了“礼炮6号”轨道站,它可乘载两名宇航员,于1977年9月29日发射入轨,在太空飞行了4年又10个月,其载人飞行总时间为617个昼夜。后来接替它的是“礼炮7号”轨道站,性能与“礼炮6号”差不多,不过它的飞行能力却比“礼炮号”高一倍,它于1982年4月发射升空,在轨道上飞行8年零10个月,载人飞行总时间为1075个昼夜。

就在苏联人建造“礼炮”系列时,美国人唯恐失去太空的席位。于1973年5月,一下子把载有三名宇航员的“太空试验室”送上了轨道,尔后于1974年又进行了一次发射,美国宇航员在太空也逗留了84天,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成就。后来,不知为什么,美国人突然不“玩”了,令苏联人一度猜疑。原来,美国人认为搞轨道站太费钱,一心一意搞起次往返式航天飞机。苏联人为此一阵兴奋。在苏联人眼里,美国人竞争不过他们。苏联继续按原计划在空间技术领域前进。

为了提高轨道站载人飞行能力,放大轨道站体积成了苏联专家首要任务。在这个思想的驱动下,苏联专家发明了多模块轨道站组建方式,并建立了一整套的建造方法。1979年,苏联决定建造第三代多模块、多功能长期飞行轨道站,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航天计划。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政府已渐渐感到载人航天“胃口”实在太大,压得财政几乎喘不过气来。可当苏联人刚要反醒自己走的载人航天道路时美国总统里根却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大大刺激了苏联政府的神经。刹那间,苏美两国空间争夺再次进入高潮。

经过6年苦战,和平号第一组件——主体舱竣工,它带有6个对接枢纽,可以与其它模块、飞船对接。它是和平号主要控制舱,控制着生命保障系统和所有科学仪器,其中有宇航员休息室和宇航员办公室。按计划,和平号最终将由6个模块组成,即控制“主体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舱、光谱舱及自然舱。计划建造时间2年,技术设计寿命5年。

“量子1号”舱,又称天文物理舱。它是用来进行天文物理研究的舱体,由密封的试验区和非密封的仪器区组成;另外,它有2个对接口,一个用于与主体舱对接,另一个通常用来停靠“进步号”货物飞船的。

“量子2号”舱,也称装配舱。它装备多种科学仪器和设备,用以保证宇航员进入太空,从事太空行走,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

晶体舱,也称工艺舱。它主要是用来进行重力材料实验,内部装有6台晶体生长熔炼炉、4台用于制造新药的电泳装置,还有2台照相机。该舱装配有2块太阳能电池。

光谱舱,也称遥感军事舱。原计划用来做地面监测,包括对地球自然资源、大气层、轨道站外表大气、近地空间自然和地球物理变化过程等进行研究。它装配有4快太阳能电池,可为和平号提供补充能源。它被称作军事舱的原因就是,原计划用它监测美国导d发射技术和监测外空技术。当然,后来计划没有实现。该舱内部装有生物医学和大气探测仪、计算机、离心机、测力仪等。

地球观测舱,又称自然舱。它是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最先进、最复杂的地球观测航天器。它的主要用途与光谱舱十分相似。主要用来对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进行综合研究。后来该舱成为俄罗斯在和平号上唯一的一个用来研究自然资源和大气物理状态的舱体。

1986年2月20日,作为对苏共第27大献礼,和平号主体舱发射升空。3月13日,由索洛维耶夫和基吉姆两名宇航员组成的第一宇航组飞抵和平号。从此和平号开始了载人飞行。1986年3月31日,和平号第一个模块“量子1号”舱发射升空,并顺利与主体舱对接。紧接下来,应该把另外4个舱体发射上去,以便全面开展科学实验。可是由于和平号项目开支太大,经济开始衰败的苏联只能保证支持和平号连续进行载人飞行,而无力按期完成和平号建设了。1989年,“量子2号”舱才发射入轨;1990年,“晶体舱”入轨。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号从苏联时代飞进了俄罗斯时代。此时,美国又打起了载人空间站的算盘。首先盯上的是那个财力虚弱,但载人航天技术高超的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把美国的橄榄枝和美国的“绿元”(美元)一并收下。从1991年春到1998年夏,“和平号—太空梭”、“和平号—NASA”计划执行了7年多,和平号也吃足了“洋饭”。在这期间,和平号彻底完成了建设任务,1995年,“光谱舱”升空入轨,而且在“光谱舱”上装载的大都是美国的科学仪器。1996年最后一个“自然舱”对接,了却了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航天专家的多年心愿。

从1998年夏末开始,随着对外合作计划的结束,和平号开始粮草不保,政府开始考虑沉掉和平号。但在“能源”公司总设计师谢苗诺夫为首的“保和派”强大呼声下,政府后来决定授权“能源”公司对和平号实施商业化运营。没想到,这条路崎岖砍坷,无果而终。无奈,和平号于1999年8月28日进入无人驾驶飞行状态,后来虽有宇航员上去料理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它又回到了孤独飞行状态。

最终,和平号还是顽强地飞进了21世纪,而且选择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告别了人类社会。它走得从容而又安详静。

中篇:十五年光辉历程

漫长的十五个春秋,和平号的成就辉煌无比、贡献无价。和平号加快了人类走进宇宙的步伐。

和平号是第三代轨道站,它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个在太空飞行了十五载的多模块、多功能空间综合体。有人用“人造天宫”来赞誉它,这并不夸张。和平号的成功建造意味着人类可以到地外空间进行建设,可以走出地球,走向宇宙。

以1986年2月20日主体舱发射入轨为和平号建站标志,到1996年组建完毕,十年终于磨成一剑。最后它由6模块组成的庞大轨道综合体,重达137吨,内部空间达400立方米,各种科学仪器达重12吨。这不仅使和平号能在太空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而且大大地扩大了各种科学方法在太空开发中的应用。

和平号平时可容纳3名宇航员长期在轨作业,最多可同时接待10名宇航员。平时其上面停靠着“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物飞船,还可接待到访的美国航天飞机。

从科学角度讲,近12吨的先进科学仪器已经把和平号武装到了牙齿。它的确堪称为人类太空科学宫殿。近12吨重的科学仪器分别来自世界27个国家,种类超过140种。其中有:由24种地球观测仪器组成的自然科学综合体,由6台电镜、光谱仪组成的天文台和6个医学诊断综合体以及材料学、生物工艺仪器等。可以说,和平号荟萃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科学家能够利用这些科学仪器进行十大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学实验、天体物理学研究、地球观测等。有专家形容和平号是人类科学的精典之作。

的确,和平号轨道综合体都是空前的,它上面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史无前例的。和平号上的每一项实验、每一项成果都可载入人类航天史册,哪怕是失败的教训,对推动探索宇宙的人类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

和平号本身建造模式和方法,就是前苏联航天专家的独创,可以说,为今后人类走进太空开辟了道路。他们依靠几十年工作经验成功地发明了空间综合体多模块组合式建造方法,它使人类建造大型太空城的梦想实现了。有专家说,和平号在过去15年中最大的贡献是发展了空间生命科学,解决了空间医学生命保障问题。苏联科学家解决了人在太空中的可生活1.5年的技术问题,这是最了不起的发明,它巩固了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在微重力环境研究方面的领先水平。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科学家在一系列实践中发明的一整套生命保障办法,为人类开发月球、开发火星等地外星体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也被认为是人类做星际旅行的第一步。除人体科学外,和平号还进行了广泛的动植物生命试验。如鹌鹑蛋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发育和孵化;用土壤和水栽法探索小麦、油菜等植物在太空中的种植方法,以便为星际旅行提供食品。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了解了失重对地球生物成长发育的影响并制订了一些预防和对抗措施,为人类征服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命医学方面,除了建立可以连续在轨飞行1.5年的医学保障系统外,还建立了培养、培训专家的方法。在微重力实验方面,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材料制造、生物制菌制药及流体力学物理实验。科学家在太空生长出了砷化镓晶体、单晶硅等,获得了由金属离子形成的等离子晶体结构,完成了蛋白质分离及生长试验,生产了高纯度生物药品,寻找到了高效微量净化及分离蛋白质生物制品的办法。另外,科学家在和平号上还研究并建立了新的动力装置等。这些成果展示了未来载人航天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天文物理学研究和地球观测方面,和平号也做出重大贡献。天文物理舱对银河系内外的各种天体、X射线、伽马射线、紫外线辐射源及地外空间进行了大量观察和探测;对基本粒子和宇宙射线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长期连续观测超新星辐射光谱数据,为探索宇宙天体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据统计,科学家在和平号上总共完成了约6200次天文物理学实验,发现了超1987埃的刚性伦琴射线,并仔细研究了“KS”伦琴射线,研究了银河系中心。在自然资源研究及生态监控方面,和平号宇航员利用新仪器在光谱的各个谱带中对地球1.25亿平方千米的表面进行了拍照,建立了光谱测量和无线电测量信息的影像资料库。利用和平号15年的飞行,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科学家确定了适于用来建造长期轨道综合体的材料,还进行了太空缆绳发电试验、空气环形天线试验、阳光反射镜试验,进行了和平号与水下核潜艇激光通讯试验等。

总体来说,和平号在其整个运行其间完成了许多长期研究计划。于1986年—1990年完成的计划有:“苏微电子空间半导体材料学总体目标计划”,“苏自然资源和全球生态目标综合研究计划”,“苏应用大体积结构材料和工艺保证综合目标计划”“苏农业领域、空间生物工艺综合计划”,此外还有叙利亚的“马列特”计划,法国的“阿抗加次”计划等。于1990年—1993年完成的计划有:日本的“空间访问TBS”计划,英国的“丘诺”计划,德国的“和平—92”计划等10个国际项目;1993年—1996年完成的计划有:哈萨克斯坦的“飞行计划”,美国的“和平—太空梭”计划、“和平—NASA”计划、欧空局的“欧洲和平94”计划、“欧洲和平95”计划,德国的“卡西欧别亚”计划等;1997年—2000年完成的计划有:美国的“和平—NASA”计划,德国的“和平—97”计划,德国的“别加斯”计划,哈萨克斯坦的“飞行—M2计划”等。从完成的计划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和平号后来已经成为国际科学实验室。在总共31200次科学实验或研究中有7600次为国际合作项目。

十五年中,总共有28个长期宇航组在和平号上工作过,接待了16个短期考察组。十五年里,总共有104名宇航员访问过和平号,其中包括美国、德国等11个国家的62名宇航员。和平号先后109次与载人飞船或货物飞船进行对接,70次为货物飞船,30次为载人飞船,9次为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太空连续生活438天的世界纪录;通过和平号,宇航员共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共计364小时。

据俄航天部门资料,通过无线电遥测通道从和平号传回地面的科技信息量,若用普通计算机软盘存储的话,需要100多万张,可以堆满40个100平米大小的房间;运回实验实物4700千克。和平号在存在这十五年中花费了上百亿美元,数字惊人。而专家评论说,和平号所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是无价的。

下篇:历经的磨难

3月23日,和平号静静地走了,走得那样自如、走得那样坦然。坦它也留下了辛酸故事。

苏联解体后,和平号进如俄罗斯时代。俄政局不稳,政府自顾不暇,根本没钱养活和平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向俄罗斯抛出了国际空间站计划。也就是从那时起,俄被美国拉帮入伙,和平号也随之填饱了肚皮。并在美国等西方伙伴的支持下,先后于1995年、1996年把最后2个延误了多年的光谱舱和自然舱发射生空。和平号苦苦等了近10年,他的全家才得以团圆。可是,好景不长。1998年夏,随着俄美“和平号—太空梭”、“和平号—NASA”计划完成,和平号日子在过了六、七年的好日子后,开始了饥荒。

到了1999年8月28日,宇航员被迫撤离和平号,和平号从此进入了无人驾驶的飞行阶段。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出钱养活了和平号七、八年,等于延长了它的生命。有消息说,在那近10年的时间里,俄航空航天局和能源航天公司获得外资近15亿美元。到了2000年底,当人类社会就要跨越新世纪门槛之时,俄罗斯政府终于痛苦地给和平号做了死亡判决。

专家们认为,和平号设计上也存在问题。电力系统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供电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和平号发挥效能;往返运输系统运力不足,无法完全回收站上货物;姿态调控系统存在问题,无法解决能源合理利用问题,造成浪费过大,导致供给次数增多。由于设计问题,导致费用增加,再加上政府对和平号资金支持不够,导致建设周期加长,导致站体结构老化程度不一,故障频发,利用率下降。技术上的缺陷,不仅导致几次致命的事故发生,也影响了和平号飞行寿命。

三次重大事故让和平号伤痕累累。1994年1月,载乘宇航员齐布利耶夫的“联盟TM—17”飞船在环绕和平号做最后的飞行时,不知何故与和平号发生了撞击,庆幸的是这次事故没有使宇航员受到伤害,和平号站体和飞船也没有造成严重的结构损伤,但是碰撞是巨大的,留下的无法发现的隐患。1997年2月,和平号发生了一场大火,在站的宇航员齐布利耶夫和拉祖特金奋力扑救,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才把大火扑灭,从那以后,好长时间他们不得不戴着防毒面具工作。1997年6月25日的空中撞车事故给和平号造成致命伤害。当时一艘停靠在和平号上的“进步M—34”号飞船为了给即将发射的“进步M—35”号飞船腾位置,进行空中调车,结果,“进步M—33”在调车时失控直接撞向光谱舱。这一撞击可以说伤害了和平号站体结构。当时光谱舱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被撞坏,光谱舱失去密封性,氧气大量泄出。后来,经过种种努力也没有修复这次创伤。光谱舱从那以后就彻底关闭了,太阳能电池板也被切断,脱离了电力系统。

在和平号处于无人驾驶状态飞行过程中,发生了一次让世界感到震惊的事故。2000年12月底,和平号突然从俄飞行控制中心监视屏上消失,这一事故让俄飞行控制中心专家不知所措,24小时杳无音信。庆幸的是和平号后来又回应了地面的呼叫。否则,和平号成了断了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何方。

在3月23日坠毁和平号之前,俄飞行控制中心专家说,和平号该坠毁沉了,趁着它还没有丧失控制能力,别让它失控伤害人类。

在和平号残骸坠入大海后,俄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所长安菲莫夫似乎惋惜地说,再修一修和平号还可飞3年。不过,他话音一转道,问题太多,修理费太大,不值得了.......

和平号的一生

2001年3月23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和平号空间站,安全顺利地坠毁在南太平洋海域,走完了它15年的生涯。和平号,永别了!你的辉煌业绩将永载史册。

上篇:生命顽强的十五年

和平号的话题要从冷战时代说起。在苏美两国争夺空间霸主地位而进行激烈较量之中,苏联的长期载人飞行计划出台了。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联盟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环绕地球飞行一周,这一举世震惊的太空飞行显露了苏联航天霸主的地位。可到了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苏联顿感危机就在身边。为了证明不可动摇的航天霸主地位,苏联政府决定,以己之长走载人航天的道路。于是,苏联决定建造可作为天基武器发射平台的太空轨道站,让苏联人到天上去站岗放哨。

很快,在太空中建造轨道站的命令秘密下达到“能源”科学联合体和机械制造科学生产联合体。从那以后,上千名专家加班加点,日夜打造。没多久,第一个作品“金刚石”军用轨道站,也就是“礼炮1号”问世了。不过,它在技术上还不完善,没有实现升空的愿望。尔后,苏联航天专家继续改进自己的作品,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丰硕的成果:1971年,“礼炮2号”发射入轨,无人飞行了170天;1973年,“礼炮3号”在轨道上飞行了26天,其中载人飞行23天。这次飞行,是人类在太空中生活时间最长的一次试验,它证明了人类可以在太空中生存,也证明了苏联专家建立的生命保障系统能够为人类在太空中生存提供完全的技术保证。后来,又有“礼炮3号”、“礼炮4号”及“礼炮5号”相继成功入轨飞行。不过,“礼炮”系列体积很小,里面只能乘载一名宇航员,科学实验能力很有限。它们代表着苏联第一代轨道站。

为了提高轨道站运载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苏联科开始对“礼炮”轨道站进行改造放大,研制第二代轨道站。1977年,造出了“礼炮6号”轨道站,它可乘载两名宇航员,于1977年9月29日发射入轨,在太空飞行了4年又10个月,其载人飞行总时间为617个昼夜。后来接替它的是“礼炮7号”轨道站,性能与“礼炮6号”差不多,不过它的飞行能力却比“礼炮号”高一倍,它于1982年4月发射升空,在轨道上飞行8年零10个月,载人飞行总时间为1075个昼夜。

就在苏联人建造“礼炮”系列时,美国人唯恐失去太空的席位。于1973年5月,一下子把载有三名宇航员的“太空试验室”送上了轨道,尔后于1974年又进行了一次发射,美国宇航员在太空也逗留了84天,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成就。后来,不知为什么,美国人突然不“玩”了,令苏联人一度猜疑。原来,美国人认为搞轨道站太费钱,一心一意搞起次往返式航天飞机。苏联人为此一阵兴奋。在苏联人眼里,美国人竞争不过他们。苏联继续按原计划在空间技术领域前进。

为了提高轨道站载人飞行能力,放大轨道站体积成了苏联专家首要任务。在这个思想的驱动下,苏联专家发明了多模块轨道站组建方式,并建立了一整套的建造方法。1979年,苏联决定建造第三代多模块、多功能长期飞行轨道站,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航天计划。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政府已渐渐感到载人航天“胃口”实在太大,压得财政几乎喘不过气来。可当苏联人刚要反醒自己走的载人航天道路时美国总统里根却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大大刺激了苏联政府的神经。刹那间,苏美两国空间争夺再次进入高潮。

经过6年苦战,和平号第一组件——主体舱竣工,它带有6个对接枢纽,可以与其它模块、飞船对接。它是和平号主要控制舱,控制着生命保障系统和所有科学仪器,其中有宇航员休息室和宇航员办公室。按计划,和平号最终将由6个模块组成,即控制“主体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舱、光谱舱及自然舱。计划建造时间2年,技术设计寿命5年。

“量子1号”舱,又称天文物理舱。它是用来进行天文物理研究的舱体,由密封的试验区和非密封的仪器区组成;另外,它有2个对接口,一个用于与主体舱对接,另一个通常用来停靠“进步号”货物飞船的。

“量子2号”舱,也称装配舱。它装备多种科学仪器和设备,用以保证宇航员进入太空,从事太空行走,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

晶体舱,也称工艺舱。它主要是用来进行重力材料实验,内部装有6台晶体生长熔炼炉、4台用于制造新药的电泳装置,还有2台照相机。该舱装配有2块太阳能电池。

光谱舱,也称遥感军事舱。原计划用来做地面监测,包括对地球自然资源、大气层、轨道站外表大气、近地空间自然和地球物理变化过程等进行研究。它装配有4快太阳能电池,可为和平号提供补充能源。它被称作军事舱的原因就是,原计划用它监测美国导d发射技术和监测外空技术。当然,后来计划没有实现。该舱内部装有生物医学和大气探测仪、计算机、离心机、测力仪等。

地球观测舱,又称自然舱。它是前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最先进、最复杂的地球观测航天器。它的主要用途与光谱舱十分相似。主要用来对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进行综合研究。后来该舱成为俄罗斯在和平号上唯一的一个用来研究自然资源和大气物理状态的舱体。

1986年2月20日,作为对苏共第27大献礼,和平号主体舱发射升空。3月13日,由索洛维耶夫和基吉姆两名宇航员组成的第一宇航组飞抵和平号。从此和平号开始了载人飞行。1986年3月31日,和平号第一个模块“量子1号”舱发射升空,并顺利与主体舱对接。紧接下来,应该把另外4个舱体发射上去,以便全面开展科学实验。可是由于和平号项目开支太大,经济开始衰败的苏联只能保证支持和平号连续进行载人飞行,而无力按期完成和平号建设了。1989年,“量子2号”舱才发射入轨;1990年,“晶体舱”入轨。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号从苏联时代飞进了俄罗斯时代。此时,美国又打起了载人空间站的算盘。首先盯上的是那个财力虚弱,但载人航天技术高超的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把美国的橄榄枝和美国的“绿元”(美元)一并收下。从1991年春到1998年夏,“和平号—太空梭”、“和平号—NASA”计划执行了7年多,和平号也吃足了“洋饭”。在这期间,和平号彻底完成了建设任务,1995年,“光谱舱”升空入轨,而且在“光谱舱”上装载的大都是美国的科学仪器。1996年最后一个“自然舱”对接,了却了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航天专家的多年心愿。

从1998年夏末开始,随着对外合作计划的结束,和平号开始粮草不保,政府开始考虑沉掉和平号。但在“能源”公司总设计师谢苗诺夫为首的“保和派”强大呼声下,政府后来决定授权“能源”公司对和平号实施商业化运营。没想到,这条路崎岖砍坷,无果而终。无奈,和平号于1999年8月28日进入无人驾驶飞行状态,后来虽有宇航员上去料理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它又回到了孤独飞行状态。

最终,和平号还是顽强地飞进了21世纪,而且选择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告别了人类社会。它走得从容而又安详静。

中篇:十五年光辉历程

漫长的十五个春秋,和平号的成就辉煌无比、贡献无价。和平号加快了人类走进宇宙的步伐。

和平号是第三代轨道站,它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个在太空飞行了十五载的多模块、多功能空间综合体。有人用“人造天宫”来赞誉它,这并不夸张。和平号的成功建造意味着人类可以到地外空间进行建设,可以走出地球,走向宇宙。

以1986年2月20日主体舱发射入轨为和平号建站标志,到1996年组建完毕,十年终于磨成一剑。最后它由6模块组成的庞大轨道综合体,重达137吨,内部空间达400立方米,各种科学仪器达重12吨。这不仅使和平号能在太空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而且大大地扩大了各种科学方法在太空开发中的应用。

和平号平时可容纳3名宇航员长期在轨作业,最多可同时接待10名宇航员。平时其上面停靠着“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物飞船,还可接待到访的美国航天飞机。

从科学角度讲,近12吨的先进科学仪器已经把和平号武装到了牙齿。它的确堪称为人类太空科学宫殿。近12吨重的科学仪器分别来自世界27个国家,种类超过140种。其中有:由24种地球观测仪器组成的自然科学综合体,由6台电镜、光谱仪组成的天文台和6个医学诊断综合体以及材料学、生物工艺仪器等。可以说,和平号荟萃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科学家能够利用这些科学仪器进行十大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学实验、天体物理学研究、地球观测等。有专家形容和平号是人类科学的精典之作。

的确,和平号轨道综合体都是空前的,它上面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史无前例的。和平号上的每一项实验、每一项成果都可载入人类航天史册,哪怕是失败的教训,对推动探索宇宙的人类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

和平号本身建造模式和方法,就是前苏联航天专家的独创,可以说,为今后人类走进太空开辟了道路。他们依靠几十年工作经验成功地发明了空间综合体多模块组合式建造方法,它使人类建造大型太空城的梦想实现了。有专家说,和平号在过去15年中最大的贡献是发展了空间生命科学,解决了空间医学生命保障问题。苏联科学家解决了人在太空中的可生活1.5年的技术问题,这是最了不起的发明,它巩固了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在微重力环境研究方面的领先水平。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科学家在一系列实践中发明的一整套生命保障办法,为人类开发月球、开发火星等地外星体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也被认为是人类做星际旅行的第一步。除人体科学外,和平号还进行了广泛的动植物生命试验。如鹌鹑蛋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发育和孵化;用土壤和水栽法探索小麦、油菜等植物在太空中的种植方法,以便为星际旅行提供食品。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了解了失重对地球生物成长发育的影响并制订了一些预防和对抗措施,为人类征服宇宙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命医学方面,除了建立可以连续在轨飞行1.5年的医学保障系统外,还建立了培养、培训专家的方法。在微重力实验方面,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材料制造、生物制菌制药及流体力学物理实验。科学家在太空生长出了砷化镓晶体、单晶硅等,获得了由金属离子形成的等离子晶体结构,完成了蛋白质分离及生长试验,生产了高纯度生物药品,寻找到了高效微量净化及分离蛋白质生物制品的办法。另外,科学家在和平号上还研究并建立了新的动力装置等。这些成果展示了未来载人航天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天文物理学研究和地球观测方面,和平号也做出重大贡献。天文物理舱对银河系内外的各种天体、X射线、伽马射线、紫外线辐射源及地外空间进行了大量观察和探测;对基本粒子和宇宙射线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长期连续观测超新星辐射光谱数据,为探索宇宙天体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据统计,科学家在和平号上总共完成了约6200次天文物理学实验,发现了超1987埃的刚性伦琴射线,并仔细研究了“KS”伦琴射线,研究了银河系中心。在自然资源研究及生态监控方面,和平号宇航员利用新仪器在光谱的各个谱带中对地球1.25亿平方千米的表面进行了拍照,建立了光谱测量和无线电测量信息的影像资料库。利用和平号15年的飞行,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科学家确定了适于用来建造长期轨道综合体的材料,还进行了太空缆绳发电试验、空气环形天线试验、阳光反射镜试验,进行了和平号与水下核潜艇激光通讯试验等。

总体来说,和平号在其整个运行其间完成了许多长期研究计划。于1986年—1990年完成的计划有:“苏微电子空间半导体材料学总体目标计划”,“苏自然资源和全球生态目标综合研究计划”,“苏应用大体积结构材料和工艺保证综合目标计划”“苏农业领域、空间生物工艺综合计划”,此外还有叙利亚的“马列特”计划,法国的“阿抗加次”计划等。于1990年—1993年完成的计划有:日本的“空间访问TBS”计划,英国的“丘诺”计划,德国的“和平—92”计划等10个国际项目;1993年—1996年完成的计划有:哈萨克斯坦的“飞行计划”,美国的“和平—太空梭”计划、“和平—NASA”计划、欧空局的“欧洲和平94”计划、“欧洲和平95”计划,德国的“卡西欧别亚”计划等;1997年—2000年完成的计划有:美国的“和平—NASA”计划,德国的“和平—97”计划,德国的“别加斯”计划,哈萨克斯坦的“飞行—M2计划”等。从完成的计划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和平号后来已经成为国际科学实验室。在总共31200次科学实验或研究中有7600次为国际合作项目。

十五年中,总共有28个长期宇航组在和平号上工作过,接待了16个短期考察组。十五年里,总共有104名宇航员访问过和平号,其中包括美国、德国等11个国家的62名宇航员。和平号先后109次与载人飞船或货物飞船进行对接,70次为货物飞船,30次为载人飞船,9次为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太空连续生活438天的世界纪录;通过和平号,宇航员共进行了78次太空行走,共计364小时。

据俄航天部门资料,通过无线电遥测通道从和平号传回地面的科技信息量,若用普通计算机软盘存储的话,需要100多万张,可以堆满40个100平米大小的房间;运回实验实物4700千克。和平号在存在这十五年中花费了上百亿美元,数字惊人。而专家评论说,和平号所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是无价的。

下篇:历经的磨难

3月23日,和平号静静地走了,走得那样自如、走得那样坦然。坦它也留下了辛酸故事。

苏联解体后,和平号进如俄罗斯时代。俄政局不稳,政府自顾不暇,根本没钱养活和平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向俄罗斯抛出了国际空间站计划。也就是从那时起,俄被美国拉帮入伙,和平号也随之填饱了肚皮。并在美国等西方伙伴的支持下,先后于1995年、1996年把最后2个延误了多年的光谱舱和自然舱发射生空。和平号苦苦等了近10年,他的全家才得以团圆。可是,好景不长。1998年夏,随着俄美“和平号—太空梭”、“和平号—NASA”计划完成,和平号日子在过了六、七年的好日子后,开始了饥荒。

到了1999年8月28日,宇航员被迫撤离和平号,和平号从此进入了无人驾驶的飞行阶段。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出钱养活了和平号七、八年,等于延长了它的生命。有消息说,在那近10年的时间里,俄航空航天局和能源航天公司获得外资近15亿美元。到了2000年底,当人类社会就要跨越新世纪门槛之时,俄罗斯政府终于痛苦地给和平号做了死亡判决。

专家们认为,和平号设计上也存在问题。电力系统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供电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和平号发挥效能;往返运输系统运力不足,无法完全回收站上货物;姿态调控系统存在问题,无法解决能源合理利用问题,造成浪费过大,导致供给次数增多。由于设计问题,导致费用增加,再加上政府对和平号资金支持不够,导致建设周期加长,导致站体结构老化程度不一,故障频发,利用率下降。技术上的缺陷,不仅导致几次致命的事故发生,也影响了和平号飞行寿命。

三次重大事故让和平号伤痕累累。1994年1月,载乘宇航员齐布利耶夫的“联盟TM—17”飞船在环绕和平号做最后的飞行时,不知何故与和平号发生了撞击,庆幸的是这次事故没有使宇航员受到伤害,和平号站体和飞船也没有造成严重的结构损伤,但是碰撞是巨大的,留下的无法发现的隐患。1997年2月,和平号发生了一场大火,在站的宇航员齐布利耶夫和拉祖特金奋力扑救,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才把大火扑灭,从那以后,好长时间他们不得不戴着防毒面具工作。1997年6月25日的空中撞车事故给和平号造成致命伤害。当时一艘停靠在和平号上的“进步M—34”号飞船为了给即将发射的“进步M—35”号飞船腾位置,进行空中调车,结果,“进步M—33”在调车时失控直接撞向光谱舱。这一撞击可以说伤害了和平号站体结构。当时光谱舱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被撞坏,光谱舱失去密封性,氧气大量泄出。后来,经过种种努力也没有修复这次创伤。光谱舱从那以后就彻底关闭了,太阳能电池板也被切断,脱离了电力系统。

在和平号处于无人驾驶状态飞行过程中,发生了一次让世界感到震惊的事故。2000年12月底,和平号突然从俄飞行控制中心监视屏上消失,这一事故让俄飞行控制中心专家不知所措,24小时杳无音信。庆幸的是和平号后来又回应了地面的呼叫。否则,和平号成了断了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何方。

在3月23日坠毁和平号之前,俄飞行控制中心专家说,和平号该坠毁沉了,趁着它还没有丧失控制能力,别让它失控伤害人类。

在和平号残骸坠入大海后,俄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所长安菲莫夫似乎惋惜地说,再修一修和平号还可飞3年。不过,他话音一转道,问题太多,修理费太大,不值得了.......

参考资料:www.wztech.net/newslist.asp?id=85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7969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