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耳机行业的swot分析

传统耳机行业的swot分析,第1张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耳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相对于手机和电脑整机而言,耳机生产的投资较小,中国中小型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大多从事制造价格低、生产周期短、流通快的产品,市场上的各种低档耳机价格从5元、15元到百元的,琳琅满目,鱼目混杂,低端耳机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转向中高端市场和功能型细分市场。

在全球耳机需求竞争中,美国、新加坡是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另外,在不同地区的竞争对手也有所不同,如在香港市场主要对手是美国和日本,在美国市场主要对手是台湾和墨西哥。

潜在进入者分析

整机厂商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进入中高端耳机市场,整合产业链优势,对众多中低端厂商的生存构成威胁。如HTC计划斥资3亿美元收购耳机厂商Beats Electronics的大多数股权,以便提高HTC手机的音质。Beats耳机的价格在150~300美元之间,要普遍高于苹果iPod和iPhone的耳机。电声设备企业凭借现有技术优势拓展耳机业务,如漫步者收购日本知名耳机品牌STAX,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从2004年漫步者开始运作耳机项目以来,通过不断的摸索,逐渐掌握了耳机的设计研发能力,特别是一些核心部件的技术和制造能力。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市场销售额的大额提升。2009年,漫步者耳机销售收入猛增64%,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

替代品威胁分析

耳机与音箱都是音频产品,但在工艺制造方面,它们存在很大不同。音箱体积大,在各个方面可发挥的余地大;耳机看似小巧,容易制造,但其实在某些地方的技术要求反而更高。

室内影音娱乐需求的发展使得音箱需求有所提升,因为其效果更好,同时可以避免佩戴耳机带来的不便。一些音箱企业推出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小型化、个性化的音箱,对部分耳机市场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一、 全球主要国家耳机市场份额

从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制造”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能力吸引了全球耳机制造行业将生产基地放到中国,生产中低端耳机。2011年中国耳机市场份额达到32.8%。相对地,欧美国家将高端耳机的生产放在本国。但近年来其国内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速远低于中国,欧洲危机又进一步降低人们的消费信心,因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知名耳机品牌生产国家市场份额近年来有所下滑,市场份额比重分别为13.6%、5.3%和7.7%。

二、 美国

美国在经济发展程度和耳机技术研发上要领先于其他国家,除在美国本土销售的中小耳机品牌外,其畅销世界的耳机品牌中被业内熟知的就有五、六个之多,如高斯(KOSS)、歌德(GRADO)、舒尔(SHURE)、爱丽丝(ALESSANDRO)和音特美(ETYMOTIC)等,相对其它国家品牌较多。时下流行的动圈和动铁单元入耳式耳机的高端产品几乎都来自美国。美国的耳机产品大都风格相近,比较注重耳机中低频的表现和播放音乐的整体协调性、分离度等因素,较多的适用于摇滚、金属类音乐。

三、 日本

上世纪末,日本随身听耳机领域,索尼几乎所向披靡,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松下由于本身的研发能力限制,只能靠一些独特的外形设计吸引眼球。原来曾与索尼并肩的另一随身听厂商爱华也由于经营不善被索尼[1]收购。目前在日本市场,铁三角的市场份份额已经远远超过索尼,但在中国市场,铁三角的知名度仅限于高端市场,被众多发烧友知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STAX耳机品牌是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具影响力的静电耳机制造商,号称日本的半个HI-END品牌,STAX的静电耳机价格合理,声音轻盈柔和,富有飘逸的美感,具有丰富的细节。

日本的半导体供应量占全球的20%,在部分电子零部件领域更是全球主要生产商而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以及韩国不少电子生产商均依赖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因此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电子行业产业链影响极大,耳机产业当然也在其中,本土耳机减产和消费低迷使得日本耳机在全球份额有所降低。

四、 德国

相较于欧洲其它国家,德国耳机市场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刺激下发展良好,主要得益于其耳机三大知名品牌——森海塞尔(sennheiser)、拜亚动力(Beyerdynamic)和德国歌德(MB

QUART)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德国耳机市场,专用于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耳内、迷你耳机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传统的耳机,作为户外装置越来越普遍,这要归功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毕业生找工作时应关注自身的选择方向和公司最相关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工资待遇。

2022届毕业生马上就要面临毕业了,看到此情奇景突然想起自己也是个懵懂的毕业生在人海中寻寻觅觅找工作的孤单背影,虽然很狼狈,但是也是一段很有趣的人生经历。

既然问到了本人,那我就根据自己的一些过来人经验分享给大家吧。

先说一下,既然是找工作,那么一定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自身定位,二是和公司相关的一切事情。

1要有明确的就业方向

自身定位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自我一定要明确工作方向,不能说今天找个一个行业,明天看到另一个职位也不错,这样的贸然选择会让自己渐渐迷失方向,短期看不出来,但是时间久了即使当时找到了工作,在之后时间一延伸到具体的工作中,就会让自己越陷越深,就业方向不明确了,反而浪费了太多时间。

所以从毕业之前的几个月就应该细心的观察,考虑以哪个行业为起点,这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为后面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你想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是去北上广深,还是三线小城市,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就业前一定要思考清楚。这里为什么要特意说一下,因为就我当时的选择,我觉得是选择失误的,因为在毕业的时候,我们有非常多的选择,但是我因为自己的见识上不足,所以依然选择了大学所在的三线城市。

选择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虽然完全开启了漂泊的人生,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但是这是小城市永远都不能满足的自我需求。

3希望自己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有的同学会说当然是大公司,我完全同意。因为大公司有完善的体制,配备的硬件设施,人员上的充足,正规的工作时间。但我更希望选择大公司的同学们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因为大公司的工作节奏是需要你付出自己的生活时间为代价的,无休止的加班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都需要你去挑战。

那么上面的几项你已经确定了,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你要去寻找的公司一些相关信息了,这些都是和你以后的工资待遇挂钩的,一定要细心的去观察哦。

1公司是否正规

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骗子公司层出不穷。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多方面的去确认公司是否真实,可以到天眼查对公司确认。

2薪资

关于薪资,大家要了解薪资的组成部分,基本工资+绩效+餐补+全勤+保险+奖金+年终奖等,同学们要了解基本的构成部分,虽然刚开始工作薪资不会太高,但同学们也要注意,询问清楚到手工资大概是多少。另外,还有薪资的发放时间,是否有拖延情况,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月初会有显示还是月末显示。

3福利待遇

如今,大多数人们也会注意到这点,看过年过节是否有公司福利,且福利基本都是什么样的,通常从东西福利待遇方面就可以大致了解公司是个什么样的工作氛围,如:有的公司会举办生日会、团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节假日也会发放礼品,有的公司则不会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到时候,同学们从面试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公司。

4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的发展前景也非常重要,不要觉得与自己无关,公司发展得好,才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福利和待遇。

5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一点很重要,自己喜欢的工作认同的工作,那么将来你就会发挥出更多的价值,你会因为这个工作而感到自豪。相反,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给你再多的工资你也不会有成就感。

综上,刚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四处碰壁,那是正常的,放松好心态,让自己成熟起来,时刻分析利弊,一切就会变得顺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974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