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是几纳米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是几纳米,第1张

5纳米同时,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北斗“芯”技术将会有怎样的发展目标?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产品研发应用,开发北斗兼容GPS、格洛纳斯、伽利略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发展壮大自主的北斗产业链。

打击华为绝不是美国的一个战术行动,而是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华为倒下了,美国***不会停手,而会进一步打击整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就像美国一定要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一样,华为是中国高科技的**,只有打垮了华为,只有打垮了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美国才能继续搞科技垄断,继续实施全球科技霸权。

英特尔是服务器芯片市场的掌舵者,作为老牌**科技企业,能这样做也是颓势已现,苹果已经两次放弃英特尔,全球**芯片设计大神也离职英特尔,并且英特尔近年来也被讽“挤牙膏”式的更新换代,被替代也是必然趋势!而华为正在服务器领域奋发前进,打造的鲲鹏计算机产业也越来越大!随着美国制裁的不断加剧,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在艰难的阵痛之后必将是耀眼的曙光!

不过虽然打败三星、苹果、联发科的高通身为全球***处理器芯片巨头,但它在市场中的评价却不好,甚至有“专业流氓”的别称,这还要追溯到高通成功之初,高通早期凭借通话质量高,运营成本低的CDMA技术以及相关**,顺利的占到了全球通讯技术领域的金字塔顶端。

在这份投资计划书中显示,台积电的5nm工艺制程在2020年已经可以实现量产,其中下半年即将登场的苹果A14处理器和海思麒麟1000处理器都将会采用台积电的5nm工艺制程,此外包括GPU增强版的苹果A14X以及华为应用在其他产品的芯片也会由台积电负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谢韫力 上海报道

闻泰 科技 (600745)在 汽车 电子的布局有了新进展。

3月9日晚间,闻泰 科技 (600745)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于2021年设立了中国研究院,专注高压功率器件、模拟 IC 等新产品研发方向,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简称“IGBT”)系列产品已流片成功,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

IGBT是电源转换的核心器件,也是新能源与节能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光伏、工控等领域,近年来被认为是半导体中最确定性增长的细分行业。

3月10日,闻泰 科技 证券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公司IGBT的应用不会限于新能源 汽车 ,还有光伏产业等。”

或受上述消息影响,3月10日,闻泰 科技 早盘一度大涨逾7%,截至收盘,报108.3元,涨幅4.6%,总市值1350亿元。

根据公告,闻泰 科技 的IGBT流片成功,但仍需经过客户验证,后续量产计划具有不确定性。

虽然只是一个产品进展公告,背后却折射出闻泰 科技 更大的野心和布局。

实际上,以全球最大的手机ODM企业而闻名的闻泰 科技 ,已经全面布局 汽车 电子。

就在去年底,闻泰 科技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成为 汽车 电子行业的智能 汽车 和智慧出行的前装车规级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制造的一整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产品研发。”

目前,闻泰 科技 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半导体业务、产品集成业务和光学业务。其中半导体业务的主体便是安世半导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IGBT产品的研发主体也是安世半导体,而其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就可视作布局 汽车 芯片领域的开端。

据悉,安世半导体业务收入的一半左右是来自 汽车 领域。在 汽车 电动化方面,安世半导体与 汽车 Tier1供应商、各大车厂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安世半导体大量车规级芯片和器件可以应用在公司车载产品上。

2020年以来, 汽车 行业缺芯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尤其是 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对车规半导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也是在这一年,闻泰 科技 实现了对安世半导体的百分百控股。

2021年前三季度,安世的盈利能力达到 历史 最高水平,对增厚闻泰业绩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近一年来,闻泰 科技 在 汽车 电子领域的投资还在不断加强。

去年8月,闻泰 科技 发布公告称,安世半导体完成了对英国芯片制造商NWF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的收购。据悉,NWF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生产用于 汽车 的功率半导体芯片,根据IHS统计,NWF2020年收入中92%来自于功率器件,8%来自于模拟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闻泰 科技 了解到,虽然收购的英国公司Newport产品包括IGBT、CMOS、MOSFET、模拟芯片等,但此次IGBT研发不是靠收购的公司。“公司一直以来就投入了很多精力在IGBT研发上,是未来业务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相关人士说。

更早些时候,闻泰 科技 宣布将投入120亿元在上海建造一座12英寸晶圆厂,生产用于电动 汽车 的功率芯片和晶体管等分立器件。该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7月投入运营,年产能高达40万个晶圆。

闻泰 科技 在受访时并未向记者透露 汽车 行业的具体客户,但记者注意到,上海临港周边聚集了一批新能源车企,包括特斯拉、上海 汽车 、岩峰 汽车 等。

为什么IGBT流片成功的消息值得闻泰 科技 一个公告?

因为对市场来说,IGBT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此前报道中指出,在传统燃油车中,MCU价值占比最高,达到23%;其次为功率半导体,达到21%;传感器排名第三,占比为13%。

而在纯电动 汽车 中,由于动力系统由内燃机过渡为电驱动系统,传统机械结构的动力系统被电动机和电控系统取代,其中电控系统需要大量的逆变器,对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产生了大量需求,推动了功率半导体在纯电动车的价值占比大幅提升至55%,MCU和传感器价值占比分别为11%和7%。

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IGBT的市场空间将被极大激发。

另一方面,相比于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在温湿度、出错率等方面有更严苛的要求,市场规模十分有限,且其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使得代工厂往往优先把产能安排给利润高的消费级芯片。这也使得能研发生产车规IGBT的厂家更为稀缺。

在不久前结束的投资者调研中,闻泰 科技 董秘高雨表示,从2022年来看,不仅传统 汽车 上电子器件的增多,应用场景更多,对功率器件需求成数倍增长;新能源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对安世的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旺盛。“这是今年市场对安世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因此,安世的产品价格更能体现出我们的车规半导体优势。总的来讲,安世半导体因其产品的车规属性,在2022年的量价优势突出。”

而从闻泰在 汽车 电子的扩张策略来看,一方面是增加新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扩大产能。

“2021年安世半导体的新产品的收入占比还不高。目前公司已对安世半导体加大研发投入,强势进入IGBT、中高压MOSFET、 Analog、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市场。未来,新产品将支持公司收入快速增长。”高雨说。

同时,安世将继续提升自有产能、扩充外协产能,其中,2021 年安世收购的Newport晶圆厂在2022年将贡献较多的产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新港厂采用了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

新港厂内部管理体制设置两大系统,直线指挥系统和职能系统。在直线指挥系统内,职权按厂部、车间、工段、班组层层分授,逐级下达指令,实行分级管理。在职能系统内,职能管理人员充当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各职能部门或单位对下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然而无权直接指挥,相应的权责关系则以制度形式予以确认。

这种组织结构属于直线职能制,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发挥专业管理的作用,同时又保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但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过多强调直线指挥,而对参谋职权注意不够的倾向。

新港厂介绍

位于英国南威尔士的新港工厂于1982年创立,主要生产车规级产品。应用于汽车领域,产能为每月超过3.5万片200mm晶圆。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原是新港工厂的客户之一,于2019年成为新港工厂的第二大股东。

2021年7月,安世半导体宣布收购新港工厂的全部股份,并表示这项收购显著提升了安世半导体符合车规级标准的产品供应能力,并扩大了市场份额。安世半导体和新港工厂高管说,安世半导体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而新港工厂的加入将有助于满足全球对半导体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055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