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荒”加剧!日本欲斥25亿推动芯片研发,美国正遭到反噬

全球“芯荒”加剧!日本欲斥25亿推动芯片研发,美国正遭到反噬,第1张

3月19日,日本半导体巨头瑞萨电子位于茨城县的那珂工厂发生火灾,部分设备严重受损。受此影响,该工厂300毫米晶圆生产线已进入停产阶段,控制 汽车 行驶的微控制器供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据悉,当前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等 汽车 厂商正忙于评估瑞萨电子火灾对芯片供应造成的影响。数据显示,瑞萨电子在全球 汽车 微控制器芯片市场占据大约30%份额,火灾影响还很有可能波及到欧美 汽车 厂商。

可以说,在全球芯片荒的背景下, 汽车 产业很有可能因日企的火灾事件进一步减产。“缺芯门”愈演愈烈,手机、电脑和 汽车 等企业都想要抢占到更多的芯片资源,可芯片产能的“蛋糕”就那么大,并非每个需求者都能分得一杯羹。

在此背景下,日本欲出手投资芯片业的研发。 据日经新闻3月23日最新消息, 日本经济产业省 METI 将斥资 420亿日元(约合 人民币 25亿 为该国的芯片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需要提及的是,自去年9月美国实施芯片新规后,日韩等国企业由于全球芯片供应链受到干扰已经蒙受了较大的损失,而美国本土企业也没有“幸免于难”——2月11日,英特尔、高通和美光等在内的美国芯片制造企业就致信该国总统,要求其提供资金以帮助半导体产业渡过“缺芯”的难关。

据国际 半导体协会(SEMI)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半导体企业的芯片制造只占市场份额的12%,大部分的芯片生产都依赖于亚洲芯片代工厂。 可以说,在全球芯片供应收紧的情况下,美国提高芯片制造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文|林妙琼 题|徐晓冰 图|饶建宁 审|陆烁宜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于7月1日宣布限制三种日产半导体材料的对韩出口,此举是日方对韩国“强征劳工”案的反制措施之一。三种材料分别是用于电视和智能手机面板上使用的氟聚酰亚胺、半导体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胶和高纯度半导体用氟化氢。

日本占全球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总产量的90%,全球半导体企业70%的氟化氢需从日本进口。日本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后,韩国半导体企业和面板企业三星和LG等公司将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产光刻胶有望迎来机会。

相关公司方面,据选股宝主题库(xuangubao.cn)光刻机板块显示,

晶瑞股份:参股公司苏州瑞红是国内光刻胶龙头之一;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光刻胶的企业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目前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大量使用的核心光刻胶的量产

南大光电:参股公司北京科华开发的248nm光刻胶目前已通过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部分客户的认证

强力新材:公司从事半导体KrF光刻胶用光酸、光酸中间体以及聚合物用单体的生产及销售,光酸中间体已商业化量产,光酸及单体已向主要KrF光刻胶企业认证,销售。

更多公司见光刻机板块显示,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234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