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也需要散热啦!实测手机壳对散热的影响及iPhone降温好物推荐

手机也需要散热啦!实测手机壳对散热的影响及iPhone降温好物推荐,第1张

入伏了天气炎,热手机发热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了,以至于有手机厂商纷纷给自己的旗舰机型打上了降频升级补丁美其名曰性能优化更新。

那iPhone呢?经历IOS14.5.1的降频门后,后续的版本那可是性能全开,然而双层主板设计导致热量堆积,轻薄的机身也注定塞不下更多的散热硬件,所以夏日户外拍个照都分分钟暗屏连个屏幕都看不清。

最近入了凯夫拉手机壳,所以我也想测一测戴了凯夫拉手机壳后是否影响散热,手机的温度会高多少。

手机:iPhone12mini

环境:电脑桌前室温28

散热:自制水冷散热壳

游戏 :王者荣耀极致特效

记录:PerfDog

来个测试环境,还请无视我那杂乱的桌面,哈哈。

王者荣耀进训练模式开风暴龙王攻击4个人偶,后羿的分裂箭+闪电,这样的环境下GPU占用率平均在79%,我打排位测了一局GPU平均占用率在63%,所以这个测试环境我个人觉得是王者荣耀最吃性能的时候了。

那直接先上结果,凯夫拉手机壳对散热的确有影响,但在没有水冷散热的情况下不是很大。说明凯夫拉的散热能力还是可以的,至于硅胶壳虽然隔热了但手机的热量无法散发出来,夏天还是算了吧。

无壳水冷的状态,屏幕最高温度32.3 ;带壳水冷的状态屏幕最高温度34.3 ,隔了手机壳水冷的效果就大大减弱了,但也不会导致暗屏,能接受。

无壳无冷的状态,18分钟后开始暗屏,屏幕最高温度40.9 ;带壳无冷的状态,16分钟后开始暗屏,屏幕最高温度40 ,这里就有点奇怪了,无壳室温27.1 居然比带壳室温27.7 的温度还要低点,不过带壳的确是更快的被暗屏了。

王者荣耀CPU占用率基本在12%徘徊,看来还是吃GPU啊。

FPS都是满帧的,没有出现掉帧形象,哪怕是暗屏了但也不会掉帧。也只有IOS14.5.1的修复了过于流畅的问题,直接给掉帧了。

GPU使用率的记录情况,这里带壳无冷使用率降了不是因为掉帧了而且我不小心把风暴龙王给杀了,所以GPU占用率直接跌了10%,看来风暴龙王是真的吃性能啊。

电池温度的记录情况,可以看出有水冷散热的情况下就稳定直线,在没有水冷散热的情况下,温度就阶梯式的上升,基本到15分钟的时候电池就39 了,等到40 的时候就触发的暗屏了。

iPhone充电逻辑也是如此,如果电池到了40 那么就只能充到80%就不会再动,等温度下来了才会继续充电。

关于水冷散热可以参考我直接写的文章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水冷散热的优点就是无噪音,手感好;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加冰袋制冷,便携性差。

常温的水压不住苹果热量了,所以我又做了一个保温箱加冰袋给水箱降温。

如果考虑便携性对风扇的噪音不敏感的话可以试试半导体散热,我看了几个横评文后,推荐黑鲨的磁吸款,就是有点小贵不过手感会比背夹款的要好点,可惜上次的众测我没中,不然就写一篇对比文了,嘤嘤嘤。

BLACK SHARK 黑鲨 冰封制冷背夹2 磁吸版

BLACK SHARK 黑鲨 散热背夹2 Pro 手机散热器

不过iPhone12的发热点在摄像头的右边,不应该是A14的位置最烫嘛,结果是红框处温度最高,反而好像是U1芯片的地方最热?

这里借用一下UP主@慢腾腾的滕腾的热感图,也是在右侧这里是最烫的。

好了最后回归主题,手机是否需要散热?答案是需要!冬天还好,但夏天是真的不行,尤其是iPhone的 游戏 体验差就是差在了散热,但苹果对散热并不怎么关心。而国内手机厂商没办法只能用火龙888,希望祖国芯片产业抓紧起飞,愿中国继续强大~

好了,谢谢各位看官能看到这里,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那我就厚着脸皮求个素质三连,如果能打赏一下那真是再好不过啦

本文经“什么值得买”社区作者@阿阿阿默丶授权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半导体散热器可以吸附玻璃后壳的。

半导体散热器原理:通过金属导流片连接,当电流由N通过P时,电场使N中的电子和P中的空穴反向流动,他们产生的能量来自晶管的热能,于是在导流片上吸热,而在另一端放热,通过这种高温差的方式来散热。

只要高温端的热量能有效的散发掉,则低温端就不断的被冷却。在每个半导体颗粒上都产生温差,一个制冷片由几十个这样的颗粒串联而成,从而在制冷片的两个表面形成一个温差。利用这种温差现象,配合风冷/水冷对高温端进行降温,使得制冷片的散热效果强劲,但是让制冷片全速运作的前提是供电必须要稳定(一搬要几时W的功率),或者你需要为制冷片单独设立一个供电设备,这样成本较高,如果高温端的散热达不到要求可能会对芯片半导体造成损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69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