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熊猫历史

南京熊猫历史,第1张

1.熊猫,大家知道南京的熊猫吗,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和产品吗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有综合性大型电子企业,集现代通信、数字视音频、电子智能系统、电子装备、电子制造等多个产业于一体。公司创建于1936年,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它是CEC中国电子的骨干企业。 十一五期间,熊猫集团累计营业收入1300多亿元,利税68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2%,全球市场用户已达九千多万。 南京熊猫集团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国防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连续24年跻身中国最大工业企业五百强,位列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前列。熊猫品牌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996年,熊猫集团控股的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电子行业第一家A+H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775

希望能帮到你 ^^

2.世上第一部手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1993年,南京熊猫推出中国第一台手机,在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模拟手机时代,卖出过2万多台自主研发的手机。1999年前后,南京熊猫和爱立信在南京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同时生产爱立信和熊猫手机。这个时期的熊猫仍然是市场领先者。 “在第二代手机的推进上我们落后了。”施秋生说,“整个行业纷纷引进生产线、贴牌,很少有企业沉迷于技术和自主研发。而我们太执著于自己的技术开发,开拓市场的速度放慢。”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熊猫急需补齐市场销售的软肋。 “销售是熊猫的薄弱环节。”施秋生回忆说,“我们有自己的产品,也有技术成果,市场也推了,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曾经的南京郊区邮局员工、手机销售商马志平出现在南京熊猫的视野。 1989年,24岁的马志平开始下海经商。这个“开着凌志车送货的老马”是江苏最大的手机分销商,业界盛传仅仅是科健6388一个型号手机,1999年马志平就卖掉26万部。 2002年2月8日,南京熊猫与马志平夫妇名下的江苏天创公司合资成立熊猫移动,熊猫移动主要负责熊猫手机的生产和销售。马志平则以49%的股权出任熊猫移动董事长。 同年5月,马志平通过其控制的南京合纵从中国高科手里接下了科健信息——上市公司中科健的控股公司,主要负责科健手机的销售——44%的股权,外加7%股仅的委托经营权,从而掌握了科健手机的终端销售渠道。 借助马志平控制下的科健手机销售渠道,熊猫手机销售一路飙升。知情人透露,2002年底到2003年中这半年间,熊猫手机6个月内出货150万台,销售总额达到13.06亿元。这个销售额度几乎是马志平 *** 盘熊猫销售前3年的销售总和。 纸上富贵背后的财务黑洞 在马志平强势推动的销售策略下,2003年熊猫手机销售达到历史性的250.74万部——之前的2001年是30万台,2002年是70万台,销售收入则达到32.65亿元,净利润8800万元。但是好景不长,2004年,熊猫手机的销售下滑到160万台。 更糟糕的是,财务报告显示,江苏天创拖欠熊猫移动货款和其他应收款累计达12.8亿元,此外,熊猫移动还为江苏天创承担了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担保,另外,熊猫移动还被马志平的另一关联企业上海易美拖欠1.62亿货款。 也就是说,狂飙突进的熊猫手机带给南京熊猫的仅仅是纸上富贵。利润被吸进了看不见的财务黑洞。 “南京熊猫的经营性现金流几年来一直是负的,资金回笼能力很差,”上海隆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尹中余分析说,“2000年南京熊猫的现金流是负1.7亿元,2001年是负5100万,2002年是负近2亿元,2003年是负2196万元,但2004年前三季度的现金流量却达到了惊人负8.5亿元。” 这么大的财务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得从一家叫做上海易美的公司说起。早在马志平名下的江苏天创与南京熊猫合资之前,2001年10月,马志平即与人出资成立易美,主营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发和销售。这家叫做易美的公司,向南京熊猫支付一定的“借牌”费用后,在自己生产的手机上贴上熊猫手机的标签,也生产熊猫手机。 斯时,马志平并不拥有对易美的控制权,但是很快,控股易美50.12%股权的南京宽频科技股份公司向江苏天创转让了持有的全部易美股权。这使得马志平最终得以控制易美,并进而基本控制熊猫移动。 “马志平私人控制的江苏天创是熊猫手机的全国总代理,这种关系非常容易导致南京熊猫和天创之间发生巨额的资金往来,同时,熊猫移动、天创和易美三家公司的利益也必然搅和在一起。”江苏信泰一位分析师说。 天有不测风云,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状况也瞬息万变,易美的销售开始急剧下滑。截至2004年上半年,易美欠下南京熊猫1.62亿元债款。牵—发而动全身,熊猫移动的财务黑洞最终浮出水面。

希望采纳

3.熊猫电视怎么样

1. 是以前的老牌子,近年被其他国内多家彩电企业所取代,风光不再。

2. 南京熊猫是一个有着70余年历史的军工企业,专业为部队生产机载雷达显示及军事通讯卫星,。2009年熊猫成功收购夏普液晶面板生产线,再次拥有整机生产能力的企业。目前南京熊猫已向索尼、东芝等国际一线品牌供应液晶面板。

3. 南京熊猫一直秉承军工品质,服务人民的经营理念。

“熊猫电视”创建于1936年,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十二五期间,中电熊猫集团将大力推进消费类电子、电子装备、电子元器件和现代服务业4大产业的发展,形成四个事业部、二十家专业公司的事业发展架构。

以产业发展为驱动,大力振兴熊猫品牌,是中电熊猫肩负的使命,也是其母公司-CEC中国电子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增光膜片,提高光线利用率。增亮膜的功能可将模组腔体内部通过导光板或扩散片发出的四处散乱的散射光通过光线折射与全反射原理收集,提升中心视角辉度,减少光耗损失。

4.中国第一台手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由哪个公司研发

1993年,南京熊猫推出中国第一台手机,在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模拟手机时代,卖出过2万多台自主研发的手机。

1999年前后,南京熊猫和爱立信在南京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同时生产爱立信和熊猫手机。这个时期的熊猫仍然是市场领先者。

“在第二代手机的推进上我们落后了。”施秋生说,“整个行业纷纷引进生产线、贴牌,很少有企业沉迷于技术和自主研发。

而我们太执著于自己的技术开发,开拓市场的速度放慢。”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熊猫急需补齐市场销售的软肋。

“销售是熊猫的薄弱环节。”施秋生回忆说,“我们有自己的产品,也有技术成果,市场也推了,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曾经的南京郊区邮局员工、手机销售商马志平出现在南京熊猫的视野。 1989年,24岁的马志平开始下海经商。

这个“开着凌志车送货的老马”是江苏最大的手机分销商,业界盛传仅仅是科健6388一个型号手机,1999年马志平就卖掉26万部。 2002年2月8日,南京熊猫与马志平夫妇名下的江苏天创公司合资成立熊猫移动,熊猫移动主要负责熊猫手机的生产和销售。

马志平则以49%的股权出任熊猫移动董事长。 同年5月,马志平通过其控制的南京合纵从中国高科手里接下了科健信息——上市公司中科健的控股公司,主要负责科健手机的销售——44%的股权,外加7%股仅的委托经营权,从而掌握了科健手机的终端销售渠道。

借助马志平控制下的科健手机销售渠道,熊猫手机销售一路飙升。知情人透露,2002年底到2003年中这半年间,熊猫手机6个月内出货150万台,销售总额达到13.06亿元。

这个销售额度几乎是马志平 *** 盘熊猫销售前3年的销售总和。 纸上富贵背后的财务黑洞 在马志平强势推动的销售策略下,2003年熊猫手机销售达到历史性的250.74万部——之前的2001年是30万台,2002年是70万台,销售收入则达到32.65亿元,净利润8800万元。

但是好景不长,2004年,熊猫手机的销售下滑到160万台。 更糟糕的是,财务报告显示,江苏天创拖欠熊猫移动货款和其他应收款累计达12.8亿元,此外,熊猫移动还为江苏天创承担了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担保,另外,熊猫移动还被马志平的另一关联企业上海易美拖欠1.62亿货款。

也就是说,狂飙突进的熊猫手机带给南京熊猫的仅仅是纸上富贵。利润被吸进了看不见的财务黑洞。

“南京熊猫的经营性现金流几年来一直是负的,资金回笼能力很差,”上海隆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尹中余分析说,“2000年南京熊猫的现金流是负1.7亿元,2001年是负5100万,2002年是负近2亿元,2003年是负2196万元,但2004年前三季度的现金流量却达到了惊人负8.5亿元。” 这么大的财务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得从一家叫做上海易美的公司说起。

早在马志平名下的江苏天创与南京熊猫合资之前,2001年10月,马志平即与人出资成立易美,主营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发和销售。这家叫做易美的公司,向南京熊猫支付一定的“借牌”费用后,在自己生产的手机上贴上熊猫手机的标签,也生产熊猫手机。

斯时,马志平并不拥有对易美的控制权,但是很快,控股易美50.12%股权的南京宽频科技股份公司向江苏天创转让了持有的全部易美股权。这使得马志平最终得以控制易美,并进而基本控制熊猫移动。

“马志平私人控制的江苏天创是熊猫手机的全国总代理,这种关系非常容易导致南京熊猫和天创之间发生巨额的资金往来,同时,熊猫移动、天创和易美三家公司的利益也必然搅和在一起。”江苏信泰一位分析师说。

天有不测风云,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状况也瞬息万变,易美的销售开始急剧下滑。截至2004年上半年,易美欠下南京熊猫1.62亿元债款。

牵—发而动全身,熊猫移动的财务黑洞最终浮出水面。

5.熊猫电视机大家觉得如何

是以前的老牌子,近年被长虹、康佳、创维等国内多家彩电企业所取代,风光不再。

南京熊猫是一个有着70余年历史的军工企业,专业为部队生产机载雷达显示及军事通讯卫星,是中国彩电第一个驰名商标.2009年熊猫成功收购夏普液晶面板生产线,再次成为中国家电业唯一拥有整机生产能力的企业.目前,南京熊猫已向索尼、东芝等国际一线品牌供应液晶面板。南京熊猫一直秉承军工品质,服务人民的经营理念。为国人生产最好的液晶彩电视!

熊猫质量不比创维;海信差。

熊猫集团公司下属有7个产业集团(移动通信产业集团、军用通信产业集团、家用电器产业集团、机电仪产业集团、信息产业集团、电子制造产业集团和新产业集团)。公司主要投资参股的合资企业有: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南京LG熊猫电器有限公司、南京翰宇彩欣科技有限公司等。集团的主要产品有:短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彩电、影碟机等家电产品,机电仪一体化装备,计算机、显示器、软件、系统集成等。 1992 年4 月29 日本公司领取注册号为13488315-2 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批准的经营范围为:无线电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五金交电、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电器机械及器材;普通机械、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电子计算机配件;文化办公机械和工模夹具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1994 年5 月27 日,本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分拆及重组本公司及熊猫电子集团公司资产及负债,重新确定本公司国有法人股的股本,授权董事会处理一切有关将本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的事项,将本公司H 股与A 股公开发售及上市。根据该特别决议案,本公司的净资产值于1994 年6 月29 日调整,将本公司于成立时资产净值重新界定为人民币322,873,348.00 元,包括注册资本人民币322,870,000.00 元,其中:国有法人股287,870,000 股,职工股35,000,000 股,资本公积人民币3,348.00 元。根据国家体改委1996 年3 月11 日对该重组报告的批复,本公司的注册股本由人民币322,870,000.00 元增至人民币390,015,000.00 元,分别为355,015,000 股国有法人股及35,000,000 股职工股,均按面值入账,列为缴足配发。 为了发行H 股,本公司对以1995 年9 月30 日为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在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后调整了账面价值。 本公司于1996 年4 月2 日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证委发(1996)6 号文批准,在香港发行H 股242,000,000 股,发行价HKD2.13 元/股,发行工作于1996 年4月29 日结束,并于1996 年5 月2 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175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