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上天的第三代半导体

被炒上天的第三代半导体,第1张

近期半导体怎么就突然走强,要从下面这个政策说起:

一直以来美国依靠创始地位,在芯片设计、制造领域有巨大的优势。一个市场数据:美国设计的芯片占了54%的市场份额,中国仅仅占了3%。另外在芯片制造领域,美国EDA软件、材料、设备的优势更大。世界唯一的光刻机巨头荷兰ASML也受控于美国,所以此前中国采购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被迫中止。所以近年来芯片 科技 之战主要在于芯片,台积电、中芯国际都受到美国的影响。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计算时代的发展,对半导体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器件可靠性与性能指标的要求也更加严苛。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开始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国际上已形成完整的覆盖材料,器件,模块和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全球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消费市场,也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支撑。

半导体是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大陆已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成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半导体第一代材料是硅(Si),如硅谷,是第一代产业园的代表;第二代材料是砷化镓(GaAs),是目前绝大部分通信设备的材料;第三代材料是指禁带宽度在2.3eV及以上的半导体材料,是未来5G时代的标配,同时在新能源 汽车 、消费电子、新一代显示、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针对基金分散投资的原则,部分公募会对投资全市场基金设置行业配置不超30%的上限要求。部分中小公司可能会在规模和业绩考核压力下,投资风格出现短期化和激进的表现。不过,从 历史 经验看,做行业轮动的基金长期业绩没有很好的。

还是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偏好去选择市场上的投资工具,每个人的资产配置不一样,成长类基金面临高波动、高收益等特点,这很重要。

LED灯和显示器,以及高质量的太阳能电池板诞生于半导体的一场革命,它能有效地将能量转换为光,反之亦然。现在,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即将问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改造照明技术和光电技术的潜力背后,隐藏着古怪的物理现象。将这些新兴所谓“混合半导体”的量子特性与其已有的进行比较,就像是将莫斯科芭蕾舞团比作千斤短跳。由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物理化学家团队称,由量子粒子组成的旋转团在这些新兴材料中波动,可以轻松地创造出非常理想的光电特性,这些相同的性质在现有半导体中是不现实的。

博科园-科学科普:在这些新材料中移动的粒子也参与了材料本身的量子运动,类似于舞蹈者吸引地板与他们一起跳舞。研究人员能够测量舞蹈引起的材料的模式,并将其与新兴材料的量子特性和引入材料的能量联系起来。这些见解可以帮助工程师有效地研究新型半导体。这种新兴材料能够容纳类似于舞者各种古怪的量子粒子运动,这与它在分子水平上的不寻常的灵活性直接相关,就像加入舞蹈的舞池一样。相比之下,现有半导体具有刚性的、直线排列的分子结构,这使得跳舞变成了量子粒子。研究人员检测的混合半导体被称为卤化物有机-无机钙钛矿(HOIP),这将在底部与“混合”半导体名称一起详细解释。

“混合”半导体是将半导体中常见晶体晶格与一层具有创新d性的材料结合在一起。提升机不仅具有独特的光亮度和节能性能,而且易于生产和应用。乔治亚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学院的教授卡洛斯·席尔瓦说:一个令人信服的优势是,提升机是在低温下制造,并在溶液中进行处理。生产它们所需的能源要少得多,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席尔瓦与乔治亚理工学院和意大利理工学院的Ajay Ram Srimath Kandada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大多数半导体的小批量生产都需要很高温度,而且它们的表面很硬,但可以在起重机上涂上油漆来生产led、激光器,甚至是窗户玻璃,这些玻璃可以发出从海蓝宝石到紫红色的任何颜色的光。

吊装照明可能只需要很少的能源,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可以提高光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由佐治亚理工学院领导的研究小组包括来自比利时蒙斯大学和意大利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究结果于2019年1月14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欧盟地平线2020、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理事会、丰德魁北克的pour la Recherche和比利时联邦科学政策办公室资助。光电器件中的半导体可以把光转换成电,也可以把电转换成光。研究人员专注于与后者相关的过程:光发射。让一种材料发光的诀窍,从广义上说,就是把能量应用到材料中的电子上,这样它们就能从围绕原子的轨道上获得量子跃迁,然后当它们跳回到空出的轨道上时,就能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这种能量。

已建立的半导体可以在严格限制电子运动范围的材料区域捕获电子,然后将能量应用到这些区域,使电子一致地进行量子跃迁,在它们一致地跳下来时发出有用的光。这些是量子阱,材料的二维部分限制了这些量子特性,从而产生了这些特殊的光发射特性。有一种可能更具吸引力的发光方式,这也是新型混合半导体的核心优势。一个电子带负电荷,它被能量激发后空出的轨道叫做电子空穴。电子和空穴可以相互旋转形成一种假想粒子,或准粒子,称为激子。激子的正负吸引被称为结合能,这是一种非常高能的现象,这使得激子非常适合发光。当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时,空穴释放出结合能来发光。但通常,激子很难在半导体中保持。

传统半导体中的激子特性只有在极冷温度下才稳定,但在提升过程中,激子性质在室温下非常稳定。激子从原子中释放出来并在物质中移动。此外,HOIP中的激子可以围绕其他激子旋转,形成准粒子,即双激子。还有更多。激子也会围绕材料晶格中的原子旋转。就像电子和电子空穴产生激子一样,激子绕原子核旋转会产生另一种准粒子,叫做极化子。所有这些作用都会导致激子向极化子转变。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些激子呈现出一种“极化子”的细微差别。使所有这些动力学更加复杂的是,提升装置充满了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些量子舞蹈的华丽对材料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寻常的是,材料中的原子与电子、激子、双激子和极化子共舞,在材料中产生了重复的纳米级凹痕,这些凹痕可以作为波型观察到,随着能量的增加,这些凹痕会发生位移和通量。在基态下,这些波型会以某种方式呈现,但随着能量的增加,激子的表现会有所不同。这改变了波浪模式,这就是我们所测量的。这项研究的关键观察结果是,波型随激子类型(激子、双激子、极化子/非极化子)的不同而变化。这些凹痕也会抓住激子,减缓它们在材料中的移动速度,所有这些华丽的动力学可能会影响光发射的质量。

该材料为卤化物有机-无机钙钛矿,是由两个无机晶格层构成的夹层,中间夹有一些有机材料,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量子作用发生在晶格中。中间的有机层就像一层橡皮筋,使水晶格子变成一个摇摆但稳定的舞池。此外,提升机与许多非共价键连接在一起,使材料柔软。晶体的单个单位以一种叫做钙钛矿形式存在,它是一种非常均匀的钻石形状,中间是一种金属,而像氯或碘这样的卤素在点上,因此被称为“卤化物”,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含有公式(PEA)2PbI4的二维模型。

博科园-科学科普|研究/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

Ben Brumfield,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参考期刊文献:《Nature Materials》

论文DOI: 10.1038/s41563-018-0262-7

博科园-传递宇宙科学之美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何律衡)讯, 近期,以氮化镓、碳化硅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A股市场引领了一波 科技 股回暖的热潮,引发市场对功率半导体的瞩目。与此同时,在该领域走在全球前列的日本,却已向号称第四代半导体的氧化镓展露了野心。

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正准备为致力于开发新一代低能耗半导体材料“三氧化镓”的私营企业和大学提供财政支持,METI将为明年留出大约2030万美元的资金,预计未来5年的投资额将超过8560万美元。

在此基础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普遍具有直接禁带结构,且禁带宽度更大、电子饱和漂移速度更高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功率半导体上。

在这其中,碳化硅和氮化镓当前应用最为广泛,前者具有宽禁带、高临界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迁移速度和高热导率等特性,已在新能源 汽车 的电源管理中有所应用,后者则具有宽禁带、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电子迁移率等物理特性,在消费电子快充产品上得以应用。

而氧化镓被认为是继碳化硅和氮化镓之后的“第三代用于功率元件的宽禁带半导体”。这种材料最初计划用于LED(发光二极管)基板、深紫外光(Deep Ultra Violet)受光素子等,在近十年才被应用于功率半导体方向,继而引发全球研发的热潮。

研究表明,氧化镓的禁带宽度为4.9eV,超过碳化硅、氮化镓等材料,采用禁带更宽的材料可以制成系统更薄、更轻、功率更高的功率器件;击穿场强高于碳化硅和氮化硅,目前 β-Ga2O3 的击穿场强可以达到 8MV/cm,是碳化硅的两倍。

中银证券分析师赵琦3月27日报告指出,氧化镓更有可能在扩展超宽禁带系统可用的功率和电压范围方面发挥作用,其中最有希望的应用可能是电力调节和配电系统中的高压整流器,如电动 汽车 和光伏太阳能系统。

不过,氧化镓的导热率低,散热性能差是限制氧化镓市场运用的主要因素。氧化镓的热管理研究是当前各国研究的主要方向。赵琦认为,如若未来氧化镓的散热问题被攻克,氧化镓将是未来高功率、高压运用的功率半导体材料的有力竞争者。

据外媒报道,今年4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the University at Buffalo)正在研发一款基于氧化镓的晶体管,能够承受8000V以上的电压,而且只有一张纸那么薄,将用于制造更小、更高效的电子系统,用在电动 汽车 、机车和飞机上,用于控制和转换电子,同时帮助延长此类交通工具的续航里程。

除了美国之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作为全球首个研究氧化镓材料的国家,同样具备竞争优势。METI认为,日本公司将能够在本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为数据中心、家用电器和 汽车 供应基于氧化镓的半导体。一旦氧化镓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硅材料,每年将减少144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事实上,日本在氧化镓相关技术方面远远领先于包括韩国在内的竞争对手,”该行业的一位专家向媒体表示,“一旦氧化镓成功商业化,将适用于许多领域,因为它可以比其他材料更大幅度地降低半导体制造成本。”

而在中国,尽管起步较晚,但对于氧化镓的研究也同样不断推进状态中。据国内媒体报道,在去年举行的全国 科技 活动周上,北京镓族 科技 公司公开展示了其研发的氧化镓晶胚、外延片以及基日盲紫外线探测阵列器件。

此外,中国电科46所采用导模法成功已制备出高质量的4英寸氧化镓单晶,其宽度接近100mm,总长度达到250mm,可加工出4英寸晶圆、3英寸晶圆和2英寸晶圆。经测试,晶体具有很好的结晶质量,将为国内相关器件的研制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005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