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半导体在光辐射下电导率发生变化的原因?

解释半导体在光辐射下电导率发生变化的原因?,第1张

电导效应,又称为光电效应、光敏效应,是光照变化引起半导体材料电导变化的现象。即光电导效应是光照射到某些物体上后,引起其电性能变化的一类光致电改变现象的总称。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时,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使非传导态电子变为传导态电子,引起载流子浓度增大,因而导致材料电导率增大。在光线作用下,对于半导体材料吸收了入射光子能量, 若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 就激发出电子-空穴对,使载流子浓度增加,半导体的导电性增加,阻值减低,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光敏电阻就是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

理论上短时间内不会,只受光照的波长和强度影响,这两个量都和你说的时间没什么大的关系,(当然前提是光照的光特性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半导体内部如果没有明显杂志缺陷,活或者光的能量(波长和强度)不是特别强的话都不足以改变半导体的特性,光照撤去后一般都可恢复

温度的影响对于本征半导体主要是是迁移率下降,影响电导率.(但是对于掺杂半导体比较麻烦对于迁移率和载流子都会有影响)

光照激发则是产生光生非平衡载流子,改变载流子浓度产生附加电导(但其迁移率基本不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92061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