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保险与信托是否能合作的顾虑,下一步怎么走

信托产品,保险与信托是否能合作的顾虑,下一步怎么走,第1张

处于最最黑暗阶段的券商板块肯定有戏,物极必反,最黑暗也就意味着黎明的曙光即将来临。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

一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是句很有哲理的话,用在股市也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股票涨到了顶部,就开始下跌,跌到了底部就开始涨。

这如同爬山一样,当你爬到山顶的时候,往任何一个方向,都是下山的。

当你在山谷的时候,往任何一个方向,都是上山的。

前提是这些股票没有爆雷不会退市,而券商基本上爆雷的可能性很小,退市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整个板块经过这么久的下跌,已经缩量跌不动了,开始了一线曙光了。

二刻意打压

券商的下跌是刻意打压的,就如同龙头股的上涨一样,要是他们都一起上涨,那么指数现在突破4000都不是问题。

这样又成了15年的走势,疯牛行情了,上面坚决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用龙头股上涨来提示大家要价值投资,用券商保险来打压指数,不让出现疯牛行情。

否则券商保险等业绩稳定,又是股市的核心支柱,没有上面的刻意打压,散户能让他们下跌这么多吗?

三近期异动

进入2月份开始,券商开始频繁异动了,昨天冲了一下,今天又冲了一下,而且下跌不动了,成交量更小了。

缩量下跌,显然是好的情况,说明做空的能量大幅萎缩,再加上这么多带血的筹码,很多人都看好并且开始抄底了。

总之,券商作为牛市的发动机,不会缺席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刻意打压而已,而且券商内部的个股也不是所有的都是下跌的,我最近潜伏的券商股,目前还有盈利。现在割肉没有什么意义,时间换空间,总会有回报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很多散户都持有券商板块,所以关于券商板块的未来很多人对很关心,我给大家分析一下,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近期的走势,这里只分析板块指数的走向。

上图是证券指数的日K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指数出现了破位,这里的破位有着明显的诱空迹象,所以从短线的角度看,指数之后上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因此我觉得持有证券板块的朋友不要过于焦虑,不久之后可能就能收复部分失地。

下面我们在分析一下整个板块的中长期走势,我觉得并不乐观,从最近证券板块的提问不断出现就说明了一件事,虽然这个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散户持股,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问题出现。

牛市已经展开了两年了,证券板块还没有领跑市场的表现出现,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证券板块不是本次牛市的领头羊,那么大家就不应该再相信很多专家的所谓“证券板块是牛市领头羊”的观点。

另外从主力和散户的博弈角度看,散户扎堆的板块是很难大涨的。主力不可能为持股的散户做嫁衣。如果证券板块真的要上涨,就不会给散户这么长的低位上车的机会,大概率早就一飞冲天了。

很多朋友私信和我讨论股票的时候大都有证券类个股,证券类个股几乎是散户持仓的标配股票,这种情况下,想让证券板块出现高光表现是根本不现实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持有证券板块个股的朋友应该乘着市场回调进行调仓换股,否则可能会继续错过行情,悲观一点看,证券板块可能要错过整轮牛市行情。

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你手上持有券商标的,跌的原因主要如下:

1、开年以来,大盘上涨属于抱团股的行情,80%以上的个股属于下跌之中,国海证券下跌也是今年下跌80%个股中之一,也算是情理之中。

2、整个券商板块在开年后均处于下跌,除了头部券商东财、中信外,其它跌幅都很深,整个板块下跌国海没有理由不跌。

3、那为何这段时间券商会一直下行?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就要明白股市的本质,股市是财富再分配的场所,券商自去年启动,大幅跑赢大盘,吸引了很多小散资金,主力筹码不集中,为了启动大行情,主力必须要有一次洗盘行动,把意志不坚定的小散洗出,主力不会给小散抬轿,券商调整也是为了后面走得更长久。

4、券商是牛市的旗手,历届牛市,券商都是强于大盘,随着券商创新业务的开展,融资融券规模不断扩大,股票期权的陆续放开,股票注册制的推行,原来那种券商单纯靠佣金收益一去不返,券商多元化经营将助推券商业绩稳定。接下来券商也会产生1到2家茅券商、五粮券商,也就是中国股市接下来至少也会出现一到二家万亿市值的券商。

5、可能你买入国海证券这段时间亏损很严重,真亏了也就不要割肉了,只要看好就坚定持有,中国股市接下来几年冲破6000点,迈进10000点都不是梦,牛市券商肯定跑赢大盘,只要你坚定持有,肯定是只输时间不输钱。

券商板块,差不多是箱体震荡下缘,从最高处回落已经有300点了,基本是50%左右的回调,从2020年7月份开始进入震荡,直到今天,大半年了,中间偶尔有表现,但都没法拉起来。

既然券商没有表现,白酒、军工、新能源都涨过一轮,难免心急,还在回调中,可能就稳不住了。

有消息说,券商有利空,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抢券商的渠道。部分券商进行大额资产减值计提,为融资爆仓减少损失,做好准备。也有外资券商加大开放,对国内券商的冲击。

不管如何,板块走成了这个样子,短线调整的低点,是震荡箱体的下缘,有反抽需求。中长线来看,如能确定真正的牛市,对券商还是有重大影响的。

所以,一切看外部环境的变化吧。希望券商该有波反d行情了,毕竟已经下跌了50%左右了。

个人持有通证券,小赚点,也是醉了哈。

券商银行保险是主力调控指数的工具,近期不会大涨,但也不会大跌,做波段比较适合,比如广发,16以下买入,17以上卖出,一年也能做三四次。

大盘都没戏了,券商怎么会有戏?

货币政策这块,20年宏观货币m2增长了11个点,而GDP才增长两个点,中间存在9个点左右的超发货币,这部分货币已经在当下a股大白马股票上反应了。21年在货币政策这块,已经完全没有想象力了,可以预见m2会回归8个点左右的增长幅度,GDP也会回升到6个点左右,两者相减只有2到3个点的超发货币,和20年一比,差了好大一截,所以21年面临后续资金严重不足,股市怎么会涨?再看看最近几个月股市成交量又放大了吗?

再谈一谈当下a股巨大的泡沫,在21年年初的时候a股总市值已经和gdp相同了,这种情况,只有在07年的大牛市才出现过。且和07年不同是,目前泡沫只存在百分之十的大白马身上,特别当下很多传统制造企业沾上了新能源的外衣,很多已经出现百倍市盈率了,可以想象里面的泡沫有多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清目前股市存在主要矛盾是,一方面大白马巨大的泡沫需要巨量的资金来维持,而另一方面后续资金又存在严重的不足。所以,为了维持大白马的高估值,必须全部放弃中小市值股票,资金全部回流大白马才行。大家想想最近这几月大盘走势是不是已经体现了呢?当然这种局面会持续多久?没人说的清,不过最近如上海机场这种下跌,更像是吹哨人的作用。而中小市值股票就更惨了,资金回流大白马跌,大白马跌,他也跌,陪跑全程。

有啊 券商板块现在很好啊 非常有戏

1没有不会涨的业绩增长股

2散户多肯定是一个因素

3近期应该会动一动,因为我今天也进了

4没有多少下跌空间啦,比那些高高在上的肯定安全点

问题一:什么是券商资管通道业务 所谓券商资管通道业务,指的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帮助银行资产调整资产负债表,为银行做资产从表内到表外的流动性搬运的业务。其主要模式为,与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上进行合作,即商业银行将理财资金定向委托给券商管理,券商利用这部分资金购买银行票据,使银行实现表内资产向表外的转移,并腾出新的信贷额度。

岚兰点评:银证合作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契合了银行和券商双方的利益。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银证合作,一方面有效规避了对理财资金运用的监管限制;一方面为信贷由表内转移至表外提供了可能。对券商来说,低迷的市场使得其经纪和承销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收入来源。目前,正逢证监会鼓励券商创新,放松了各项业务的审批限制,使得银证合作业务得以开展。

之前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即银行做资产从表内到表外的流动性搬运,主要是通过信托公司进行,即所谓的银信合作模式,后来(2010年)由于银监会的限制,银行开始转向证券公司,其实质一样。

问题二:通道业务是什么业务 因为只有信托公司拥有信托牌照,所以把一个产品设计成信托来发行只能是信托公司,但是其他金融机构掌握大量的资源,尤其是银行,有产品渠道和客户渠道,他们可以自己设计产品,包装成信托,然后自己的资金来购买产品,但是银行没有信托牌照,所以就必须通过信托公司来把产品发行出来,由于信托公司只是一个中间通道的作用,所以这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业务就是通道业务

问题三:通道业务是什么业务 证券公司通道业务主要指证券公司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交易、发行上市等和证券交易所对接的通道。这是证券公司所独有的业务。也就是俗称的经纪业务,传统IPO业务等。目前这些业务呈现了全面竞争的局面,利润率越来越低。 非通道业务,主要指传统通道业务以外的业务。主要包括,经纪业务中提供基金、理财产品等的代销业务,投行提供的财务顾问等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产品的设立与发行,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债券报价式回购等资本中介业务等。

问题四:通道业务是什么业务 个人认为上面两位的回答是错误的。现在提的比较多的通道类业务是指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券商通过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与银行合作,帮助银行腾挪信贷额度,券商从中发挥通道作用,收取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八的通道费用。这也是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问题五:通道业务是什么业务 通道业务指的是收单这一块,比如说收单机构、收单行或者是第三方的收单渠道。通道业务一般是从扣率这一块赚钱差价,量起来了也是比较厉害的。

问题六:通道业务的业务种类 在业内,通道业务指证券发行承销业务,即IPO业务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除此之外的业务统统归于非通道业务。所谓“通道类”业务指的是信托公司没有主动、系统地进行项目开发、产品设计、交易结构安排和风险控制措施,不直接、亲自参与信托资产管理的业务,这类业务仅仅是将外部资产通过信托合同的形式在信托公司履行一个文件性流程,业务回报率极低。通道类业务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虽然回报率很低,但可以帮助信托公司做大资产规模。

问题七:通道业务的介绍 所谓“通道业务”,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曲线完成信托贷款,并将相关资产转移到表外。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收取一定的过桥费用。通道业务的主要形态曾经是银信合作,因为银监会的叫停,银行转而与证券公司开展银证合作。

问题八:通道业务如何为银行转表 银监对于银行的监管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对表内资产,有无数的监管指标盯着。并且表内资产大量占用资本和信贷规模,影响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资产收益率,因此,银行为了或腾出信贷规模,或减少资本占用,或为了提高收益,或为了减少税收等原因,往往会有把部分资产从表内往外挪需求,或者挪到表外,或者找下家接手。这种资产转移过程肯定不能 裸的做报表调整,必须借助某种工具,这个工具就是通道。

一般来说,通道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能够实现资产出表,这是前提,不用多说。

2、能够规避监管,这是基本要求。直接报表腾挪是违规,通道则是打监管的擦边球,银行也心虚啊,所以通道一定要能规避监管,一般来说就是三个手段:跨区域,跨行业,抽屉协议。跨区域就是找外省的做,让你不方便查;跨行业就是银行(银监会管)找信托、资管等(证监会管)做,让你信息沟通不畅;同样的,通道业务往往有些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谈的东西,因此很多情况下会有一份抽屉协议。

3、能够实现两端不入表。这里的两端不入表,是指在一笔通道业务中,资产的出让方和最终持有方都不把该资产入表,没人喜欢买一块资产来压着自家的表,所以不能实现两端不入表的通道不是好通道。

通道的类型大概有几种:

1、双买断方式,即卖方在把资产出售的同时,又和买家签个远期回购的抽屉协议。对于卖方来说,将该交易视为不相干的两个业务,在当期实现出表;而对买方来说,将该业务视为买入贩售,也不入表。这是最简单的通道业务,银监怒了,09年在《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直接封杀了。

2、信贷转理财,即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筹集资金,再由该理财资金投向原本应由信贷资金发放的信贷项目。结果银监会又怒了,10年在《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中又封杀了理财资金购买信贷资产。

3、受益权转让方式,即通过信托、资管计划等做包装,通过受益权转让的方式来实现资产出表。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拟投放的信贷项目。首先,资产出让方寻找一家合作银行,由该合作银行出面作为甲方,与信托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一份协议,将该信贷项目打包成为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其次,该合作银行将信托资管的受益权转让给资产出让方。有时候,该类型还会再增加一个远期受益权转让协议加一份免责函作为抽屉协议。这样资产出让方就实现了通过非信贷资金来给信贷项目放贷的目的。

4、委托投资方式,该方式与受益权转让模式类似,只不过没有了信托和资管的包装,资产出让方将一笔资金以同业存放的名义存入合作银行,同时与合作银行签署一份委托协议,约定以该笔同业资金向特定对象投资。由于该委托是抽屉协议,在出让方的表内只会体现为存放同业,而在合作银行处则体现为代理业务。

5、资产证券化,即通过中介机构,将拟出让资产打包成标准化产品(一般是债券)并在市场上挂牌出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银行需要找一个(或者干脆自己成立)SPV,将该资产出售给它,然后由SPV打包成债券,并经过评级公司评级之后才能出售,很麻烦,成本也很高,目前很少银行做,不过这种做法是合规的,不怕被监管查。

问题九:银行如何走资管通道 2013年12月底,沪深两市股票融资余额是882亿元。这意味着股票质押融资规模的环比增长达到1904%。

但质押融资超1000亿的规模,并非全部来自券商自有资金,有部分是来自银行理财资金。

“国泰君安、中信、华泰、兴业、海通等很多券商都动用了银行资金,他们走的是资管通道的模式,出资方是银行,券商只是一个通道,收取不到1%的通道费。”一家券商两融负责人陈涛(化名)透露,银行资金的介入,导致券商开打价格战,利率低至78%。

开打价格战

券商开展的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近期也开打价格战。

“公司给股票质押融资定的利率是88%,市场平均利率是85%。有些券商找银行资金对接,最低利率只有78%。现在很多客户抱怨利率太高,要求我们降低利率。”陈涛透露。

股票质押回购是2013年6月24日开闸的创新业务,是指上市公司股东将持有的股票质押给券商后获得一笔融资。业务开展初期,券商普遍以自有资金借给客户,利率为85%至11%。

据了解,各家券商每个月会规定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利率下限,如3月的利率是85%或86%。但近期,多家券商引入银行资金对接,融资利率迅速下降。

“引入银行资金的 *** 作模式是银行理财资金走券商资管通道,再由两融部门将资金贷给客户。”陈涛说,近期银行资金开出的价格是68%-70%,券商资管和融资融券部合计加收1个点,客户实际融资成本还不到8%。

由于融资成本更低,资管通道模式对券商自有资金做这一业务带来明显的冲击。

“我们定的融资利率底限是85%,但客户还是抱怨太高。经纪业务部、分支机构对我们意见很大,说客户要跑了,拼命要我们降低利率。”一家非上市券商两融负责人坦言,两融部门的压力很大。

这是很多两融负责人面临的难题:一边是公司规定的利率下限85%,一边是客户低于8%的融资需求,两者根本无法匹配。

“公司考虑到股票质押融资属于有风险的业务,它是高端客户的大笔金额融资,股票质押数量比较多,一旦出现违约,处置压力也比较大。”陈涛称,考虑到质押融资有可能面临损失本金的风险,券商以自有资金贷给客户时,不愿意在利率方面让步。

于是,原本不做通道的券商,也开始找银行资金对接,降低股票质押的融资利率。

“客户要求利率降到8%,如果不给客户融资,客户就会跑到其他券商。现在逼得没办法,也只能找银行资金做。”某券商信用市场部总助透露,近期正在找银行资金,尝试走通道模式。

沦为通道

基于资管通道模式利率较低的原因,近期越来越多券商开始尝试走通道模式。这无形中拉低了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利率,导致券商的利差收窄。

“大家都走资管模式,逼得行业开始打价格战。”陈涛直言,为了争夺高端客户资源,券商纷纷开始降低融资利率,这让股票质押融资沦为通道业务。

“通道”不仅仅是指券商成为银行资金的一个出口,同时也意味着券商利差空间缩小到通道业务的水平。

“以自有资金做质押融资,券商融资成本不到6%,以85%贷给客户,有近3个百分点的利差。但若是动用银行资金,券商最多只能收1个点。有些甚至只能收千分之三、千分之五。”陈涛表示。

据了解,券商走资管通道模式做股票质押融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通道,不需要保刚性兑付。若客户违约,由出资方承担。但还有一种是需要券商以自有资金兜底。

在业内看来,如果需要券商兜底,只收1%的管理费,明显是收益风险不对等。

“通道业务的利差只有1%,做100个亿,也就是收1个亿。但券商要提供通道、项目审核、盯市、贷后处理、违约处理等。一旦客户违约,还要负连带责任。”某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

另外一位券商信用部人士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券商>>

一、引言

在监管政策对信贷资产转让、同业代付相继收紧之后,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新热点。银信、银证、银保之间的资产管理合作越来越深入,跨机构、跨市场、跨境交易更加频繁,资金在市场间的横向流动大大提高了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难度。有效整合被分割的数据和信息、压缩监管套利空间、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建立完善以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应成为应对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不断变换的必由之路。

二、信托受益权转让的相关研究

信托受益权转让是指信托受益人将其所享有的信托受益权通过协议或其他形式转让给受让人持有。信托受益权转让后,转让人不再享有受益权,受让人享有该受益权并成为新的信托受益人。《信托法》第48条规定,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实践早已存在,如2003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就曾在国内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处置,但其快速发展却是因为2010—2012年银行资金的大量介入。银行投资信托受益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的创新,其产生和发展均可以在约束诱导、规避管制以及制度改革等金融创新理论中得到解释。

三、信托受益权转让:某商业银行地矿集团融资案例

(一)业务流程

某地矿集团为当地城市商业银行(简称A银行)的授信客户,2012年12月向该行申请28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于投资和开采煤矿资源。该企业为省国资委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资信、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还款能力和担保能力较强,属于A银行的高端客户,A银行决定满足其资金需求。但A银行对该笔信贷投放存在种种顾虑,一是A银行贷款总量不足300亿元,28亿元的信贷投放将会触及银监会关于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不超过10%的监管红线;二是贷款资产的风险权重高,直接发放贷款将大幅降低资本充足率。A银行要稳固客户资源和追求资金收益,就必须绕过上述制约。A银行采用的方法就是以信托受益权为平台,由信托公司、券商和其他银行(简称B银行)在出资方和融资方之间搭建融资通道。该交易主要涉及A银行、B银行、券商、信托公司和地矿集团五个主体,在提前对交易具体内容、利润分配、风险承担、各方权利和义务等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五方

进行下列交易:

1签约券商资产管理。B银行作为委托人与券商签订《定向资产管理合同》,要求券商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约定对该计划投资28亿元,并要求券商根据B银行的投资指令进行投资。

2成立信托计划。券商作为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的管理人,按照B银行的指令与信托公司签订《××国投·地矿集团股权收益权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合同》,委托给信托公司28亿元资金。信托合同生效后,信托公司与地质勘查局签订《地矿集团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合同》,以全额信托资金受让其持有的地矿集团100%股权的收益权,期限两年,合同存续期内,信托公司凭其受让的股权收益权参与地矿集团的利润分配。该信托为自益信托,券商代表其管理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获得信托受益权。

3成立理财产品。B银行根据A银行委托,发行单一机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并从A银行募集资金28亿元。理财产品成立后,B银行将理财资金投资于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由于资产管理计划C的投资标的是自益信托产品,因此B银行的理财产品实际投资的是信托受益权。至此,28亿元的A银行资金经过层层流转后进入地矿集团的公司账户,融资过程结束。从具体交易过程看,该业务中的所有合同包括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的投资指令均在同一天签订和下达,A银行、B银行、券商和信托公司之间的资金划转也在同一天进行,B银行、券商和信托公司均未动用其自有资金,具体交易环节如图1示。

(二)各交易主体的角色

尽管上述交易链条中涉及主体多,交易环节复杂,但交易实质仍是地矿集团以股权质押方式获得A银行信贷资金。交易链条的拉长和交易结构的安排掩盖了真实交易目的,导致各交易主体的实际角色错位。

1A银行:形式上投资,实际上贷款。A银行是交易的起始环节和实际出资方,通过与B银行、券商和信托公司合作曲线满足地矿集团的融资需求,实现一举三得:一是巩固与地矿集团的合作关系,二是腾挪出信贷额度用于给其他企业放贷,三是将该笔资产业务的风险系数由发放贷款的100%下调至对金融机构债权的20%,避免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客户和项目由A银行自行选择,B银行在与A银行签订的《理财产品协议》中明确指出,B银行不对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做任何保证,A银行应充分调查和了解地矿集团的还款能力以及经营现状,并要求A银行对信托项目出具风险自担回执函,因此A银行最终承担了地矿集团的融资风险。从收益看,A银行表面获得的是预期收益率为615%的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但这种收益方式仅仅是法律形式上的安排,其真正获得的是地矿集团使用A银行资金产生的股权质押贷款利息收入。

2B银行:形式上理财,实际上过桥。B银行成立理财产品、募集理财资金、选择投资标的均是在A银行的授意和委托下进行,B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形式上是投资券商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实际真正投资的是信托受益权。虽然券商、B银行和A银行未在信托公司进行受益权转让登记,但通过B银行的理财产品对接信托受益权,A银行实际成为信托计划的真正受益人。B银行作为交易链条中的过桥方,其收益主要来源于012%的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

3券商:形式上资产管理,实际上过桥。券商代表旗下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委托信托公司成立信托计划,其收益表面上来源于信托公司的资金运用,实际上来源于通过信托受益权的隐形转让从B银行获得的转让价款。该转让价款包括两部分,一是信托计划的本金,即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委托给信托公司的资金28亿元;二是高出信托计划本金的溢价款,即券商在此次交易中按照008%收取的平台管理费。因定向资产管理计划C的投资标的由B银行指定,因此券商的风险很小,其收取的平台管理费实则为过桥费。

4信托公司:形式上信托,实际上过桥。信托公司是上述一系列交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信托计划的设立将A银行、B银行、券商和地矿集团联系起来,A银行借助信托公司之手控制地矿集团的股权作为抵押。因信托公司是按照券商的委托设立信托计划,同样不需要承担信托资金运用过程中的任何风险,仅收取015%的信托费用作为过桥费。

5地矿集团:形式上使用信托资金,实际上使用银行资金。地矿集团最终获得的资金以信托资金的形式出现,但透过环环相扣的交易环节,可以追溯其真正的资金来源是银行。经过层层过桥后,地矿集团的资金成本为615%+012%+008%+015%=65%,基本相当于A银行两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6%。各方角色、风险承担、收益的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三)在中央银行金融统计体系中的反映情况

上述各交易主体中,纳入人民银行全科目金融统计指标体系的金融机构只有银行和信托公司。其中,A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在全科目统计指标“投资”项下反映;B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在全科目统计指标“代理金融机构投资”和“金融机构委托投资基金”项下反映;信托公司受让股权受益权在信托资产项下的权益类指标“股票和其他股权”反映。从统计指标的填报可以看出,地矿集团28亿元的资金融通既未计入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也未作为信托公司信托贷款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口径。

四、信托受益权转让的主要模式

信托受益权转让主要分为买入返售模式和银行理财计划投资模式,其中银行理财计划投资模式 *** 作更为灵活,上述案例就是银行理财计划投资信托受益权模式的演变。在现实 *** 作中,信托公司除了以权益投资的方式为融资企业提供资金外,最常见的资产运用方式是信托贷款。两种投资模式分别如图2、3、4所示。

(一)买入返售模式

买入返售模式的 *** 作流程是过桥企业与信托公司签订《资金信托合同》,委托信托公司向融资企业发放信托贷款,过桥企业获得信托受益权。同时过桥企业与银行A、银行B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A,银行B以买入返售方式买入银行A的信托受益权,银行A承诺在信托受益权到期前无条件回购。

(二)银行理财计划投资模式

1银行理财计划对接过桥企业模式: *** 作流程是过桥企业与信托公司签订《资金信托合同》,委托信托公司向融资企业发放信托贷款,过桥企业获得信托受益权。然后过桥企业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A。银行A与银行B签订《资产管理协议》,银行B购买银行A发行的基于信托受益权的保本理财产品。在该模式下,银行B是信托贷款的实际出资方,银行A则相当于过桥方。

2银行理财计划对接融资企业模式: *** 作流程是融资企业将自有财产权(如正在出租的商业物业)委托给信托公司,设立受益人是自身的财产权信托计划,银行成立理财产品,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用于购买融资企业的信托受益权。

五、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对金融监管及宏观调控的影响

经过对上述案例和其他交易模式的分析表明,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作为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产品,打破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甚至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界限,在为交易各方带来经济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协同效应的同时,也给监管和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信托受益权转让是商业银行绕避银信合作新规的监管套利

传统银信合作是银行将理财资金直接投资于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信托公司将资金以信托贷款的形式发放给融资企业,或用于购买商业银行的表内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为避免商业银行借助银信合作业务将信贷资产移出表内,隐藏贷款规模,自2009年开始,银监会下发了一系列规范银信合作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银监发[2010]72号和银监发[2011]7号),银信合作业务逐渐被叫停。

但融资需求旺盛的实体经济以及商业银行考核体制促使各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产品,以规避监管,银信合作新规中的漏洞为银行借助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机会。首先,新规中将“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界定为“商业银行将客户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即信托计划委托人仅限定为商业银行,以第三方非银行机构为主体发起设立信托计划的 *** 作模式(如案例中的券商资管)则不在新规监管范围之内;其次,新规要求将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计划发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三类表外资产转入表内,而银行受让信托受益权并不在上述要求转表的资产范围之内。在传统银信合作产品中引入更多的过桥方和改变理财计划投资标的设计形成了银行对银信合作新规的监管套利。

(二)信托受益权转让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一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信托受益权实际是采用资金池—资产池的模式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制造出一个异化的信贷部,并通过证券公司、企业、信托公司甚至包括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形成的资金通道,以非信贷方式向各类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这个过程为表内贷款移至表外、以风险系数较低的资产运用方式计量贷款等提供了 *** 作空间,导致监管标准降低和监管指标优化。二是交易链条的延长使部分过桥方与融资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客观上存在发起方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损害过桥方利益的行为。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信息不对称易导致风险在不同机构和市场的交叉传染。三是资金流向难以控制。如果不注重对信托受益权交易规模和资金流向的控制,会导致银行资金变相流入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信贷政策限制的领域,影响宏观调控。

(三)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影响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和结构

当前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包括本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债券、股票融资等10项指标。信托资金的运用方式不同,会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和结构有重要影响。若以信托贷款的方式融通资金,虽不影响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但会改变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使得原本以银行贷款反映的资金以信托贷款的方式出现;银行以自营资金直接购买或以理财资金间接投资信托受益权,或在表外反映,或在表内的“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指标反映,均不计入本外币贷款,若信托公司也未反映在信托贷款中(如案例所示,其反在“股票和其他股权”中),则会造成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虚减。2011年以来,信托资产特别是信托贷款的快速增长,与银行资金介入信托受益权交易密不可分。信托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信托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增量是2011年的6倍之多,信托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为81%,比2011年提高65个百分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跳水导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在2007年及之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欣欣向荣,以致于银行都不顾个人购房贷款者的个人信用就随意发放贷款。

这时美国政府看到经济有些过热了就实行宏观调控——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者提高了,银行就要提高购房贷款的利率。

本来许多购房者都是买房来投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收入,自然还不起,那么就导致银行也收不回贷款,只好收回房子再转手卖,房子的供大于求,自然价格就跌,而银行也无法收回资金了。于是,一场金融风暴蔓延开来。

扩展资料: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联系:

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来看,大部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都是相伴随的。也就是说,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往往会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最近的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其主要缘由在于,随着货币和资本被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消费、生产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生产过程为例,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投资阶段,便开始介入,货币资本由此转化为生产资本。

在第二个阶段里,也就是加工阶段,资本的形态由投资转化为商品;而在第三个阶段里,也就是销售阶段,资本的形态又由商品恢复为货币。

正是货币资本经历的这些转换过程,使得货币资本的投入与取得在时空上相互分离,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断,资本投资无法收回,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

当这种不确定性和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中出现时,生产过程便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引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这便是为何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随,并总是先于经济危机而发生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机独立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初便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政策措施,比如,通过大规模的“输血”政策,有效阻断货币信用危机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此时就有可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或深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不可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券商服务,如果全部按券商提供的策略进行投资,该亏的还是要亏地,能赚的也还是能赚地。所以,任何人给出的建议和策略都只能当做参考,而不能当做进出场的依据。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都是王道,或者因为没时间和精力,就干脆交给基金,省心省事。

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的研报基本上不准的,特别对那些小盘股。在证券公司发布的关于个股的公开研究报告中,证券分析师经常给予股票一个交易评级,例如:买入、持有、增持或者卖出。我们在这些研究报告中,会注意到几种情况:

1、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的证券公司对同一只股票的评级也会有所不同。例如:A证券公司给予该股票的评级是增持,而B证券公司给予该股票的评级是买入。

2、证券公司给予个股一个“持有”的评级,拥有该股票的投资人还比较好理解;而投资人并没有该股的持仓,那是进行买入,还是继续保持观望,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引起中小投资者的疑惑。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四种评级含义,然后再了解评级体系和术语含义:买入: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由于看好一种产品,股票,期货,货币等,认为其短期或中长期行情看涨,因此购入某中股票、期货或货币的行为;持有:保持现有的股票,不做改变的行为;增持:在原有的股票基础上,再进行买入股票的行为;卖出:股票的未来走势不太乐观,进行卖出股票的行为;估值。

因此,投资者应该在分析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证券公司给出的公开研究报告可以作为参考,但绝不可盲信。市场上有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一点共识:在股市的投资中,如果只看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进行股票交易,盈利是很困难的。正如巴菲特在选择接班人时,列出的三个条件:第一、独立思考,第二、情绪稳定,第三、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巴菲特将“独立思考的能力”排在第一位的,其合伙人查理芒格和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的管理人李录也如此认为:一位合格的投资人,理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它优先于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能力。

所以,一位合格的投资者,应该理性面对市场的研究报告,包括新闻的来源,结合自己的认知,对投资的标的股票予以估价。例如:在当前的A股市场,很多股票都已经被低估,如果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中,以低估的市盈率来进行价格估算时,我们就清楚自己的标的物在6月后应该是研究报告的价格;如果投资者将眼光看的更远一些的话,以合理的市盈率水平对股票价格估价,等待利好现象出现时,就会出现价值修复,而价值修复后的价格,才是真正的财富

华通证券致力于用创新科技赋能传统金融,结合陆港两地业务资源与运营实践经验,将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及完善的服务方案出口到海外,辐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行业,为传统金融业务增值赋能,推动全球金融数字化发展进程。在金融科技的赋能下,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持牌金融机构通过“券商云”服务,最快可在一个月时间内,迅速搭建自有数字化系统,以为其用户提供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APP *** 作及使用体验。在拥有成熟接口为持牌券商提供港股/美股/A股/资管的一站式清结算服务的同时,也可帮助没有独立开放IT系统(APP/中台/后台)的券商/金融机构搭建开发属于其自己的移动应用软件,实现业务互联网化。

依托成熟的技术集成能力,“券商云”在多个场景赋能金融机构,帮助金融券商破局数字化应用,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和获客效率。同时,“券商云”还提供后台运营增值服务,为金融机构锁定用户资源,获得更稳定和持续的企业收益。此外,券商云完备的一站式接入模式,也大大降低了过去传统金融券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

华通证券执行董事周凯表示,未来海外券商服务是香港华通证券的重要舞台之一,香港华通证券券商云业务将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积极发挥前后台一体化的服务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中国助力海内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下解答摘自谷安天下咨询顾问发表的相关文章。

1992年—1994年,国内诞生了柜台系统和电话委托系统,股民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股票交易。1998年,诞生了网上委托业务,有条件的股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2003年,诞生了集中交易系统,所有交易不必在营业部进行,直接在券商总部集中进行交易。2005年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炒股,在手机普及的中国,广大股民又多了一条方便炒股的途径。2006年,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在监管要求下诞生了三方存管系统,券商接受的客户资金必须保存在银行,这样避免了券商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发生。2004年—2008年,随着证券业务种类多样化,诞生了集合理财系统、投行系统、固定收益系统、以及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股指期货系统和融资融券系统。短短20年时间,伴随着券商业务模式的变革,国内券商的IT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很多券商90%以上的收益来自于经纪业务,而经纪业务中超过70%的收益来自于网上交易,而不是传统的营业部终端交易或电话委托交易,网上交易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核心IT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决定券商业务是否能够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广大股民的利益。

虽然券商的IT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不足制约券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券商的IT侧重在IT运维,主要精力投入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而忽略了自主开发的能力的培养,在支持业务创新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发展;

二、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如集中交易系统、行情系统等被几家供应商垄断,券商选择的余地不大。券商缺乏对于供应商的掌控能力;

三、管理层更多关心业务发展,对IT了解较少,对IT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缺乏IT治理的能力,没有有效的利用IT的价值;

四、IT发展战略不明确,缺少IT规划。IT架构相对落后;

五、IT与业务沟通存在障碍,互相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

六、IT缺乏精细化管理;

七、IT员工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比而言,台湾的证券公司IT应用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陆。以CRM为例,在国内很多证券公司建立了CRM系统,其仅仅是作为解答客户疑问的帮助平台;而在台湾,富邦证券也建立了CRM系统,但其发挥作用远不仅是一个回答客户问题的帮助台。富邦证券成立之初,面临的情况和现在大陆券商类似:建立了CRM系统,仅用于解答客户问题。当时大部分业务部门均以各自产品为导向,独立发展,缺乏跨业务部门的公司层面的CRM策略。客户信息分散在各个子公司的客户数据库中,他们在进行客户分析和营销活动计划时无法对客户进行整体性评价,缺乏对客户的研究,客户服务水平一般。各子公司进行客户管理和客户营销时,各自为战,对一个客户多次进行产品营销,甚至出现各子公司争抢客户,导致内部资源的浪费和客户忠诚度降低。富邦证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建立了公司统一的数据仓库,整合所有子公司的客户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设CRM系统将客户信息、营销流程以及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以支持公司的交叉销售策略。

CRM系统建设过程中,将营销系统与Call Center、个人理财和客户经理系统等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以形成端到端的CRM环路,如直邮(Direct Mail)、Call Center(包括Auto-dialer、SMS、FAX、E-mail)、Internet、客户经理系统等。经过前端渠道处理过的信息(客户反馈信息),再通过整合的信息交互渠道,传回CRM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达到分析型CRM系统与 *** 作型CRM系统的无缝整合。使得客户感受到了无缝隙的服务,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一个整合的富邦证券,而不是以前的富邦证券的经纪业务部门、投资咨询部门等等独立的个体,真正实现了IT引领业务发展。

富邦证券通过整合销售渠道,将数据分析、营销管理人员与销售渠道联结起来,不仅提高了营销的效率,缩短了反馈周期,而且真正利用CRM系统主动服务于客户,大大优化了客户体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本文前面列出的国内券商IT存在的这些问题呢。证券公司应该根据自己在行业内的定位,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要成为行业的领先者,要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为中心,要制定清晰务实的战略方向,根据业务战略制定出IT发展目标和IT实施规划,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对IT系统供应商的控制力和谈判筹码,深度挖掘IT的价值,促进IT与业务的融合,将IT这个战略工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另外由于监管部门在对券商评级时对信息安全和IT治理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各券商在这两个方面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当前国内券商无论是业务还是IT都到了一个转型的时期,中登公司最新的数据,截止2009年06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2,77372万户,B股账户24274万户;有效账户10,97449万户。这个数字对于证券公司来讲不一定是好事,说明市场可能已经接近饱和,虽然股民开户数已经突破一亿户,但是活动账户大概只有3000万户,这意味各券商只能从现有的这些交易活跃股民中去和其他券商争抢客户,才能保证公司效益,彼此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行情系统,CRM系统都大同小异,如果要吸引客户来本公司开户,必须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形成公司的品牌和特色。在这个过程中,IT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从去年开始,国内一些证券公司组织中层以上公司的骨干去台湾、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其中也包括如何更有效的利用IT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这表明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已经意识到现在到了必须做出变革的时候,不能像以前一样靠天吃饭,否则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

伴随着创业板的上市,股指期货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将会愈加繁荣。各种新的业务产品及衍生品将会层出不穷。国内券商的IT能否跟上业务发展的脚步,这对广大券商的CIO们来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数字化和网络化,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券商网络安全岗位的责任重大。在券商网络安全岗位中,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对券商整个系统进行监控,以确保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现、预警和及时修复。除了配置和维护IT系统,还需要对整个安全、网络系统进行实施措施,保障公司网络安全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营,以及防范各种恶意攻击的威胁。最后,券商网络安全岗位的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总的来说,券商网络安全岗位需要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中国金融行业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和前景有极高的关注度。

以上就是关于处于最黑暗阶段的券商板块还有戏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处于最黑暗阶段的券商板块还有戏吗、什么叫通道业务、信托产品,保险与信托是否能合作的顾虑,下一步怎么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768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