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险问题的提问

关于保险问题的提问,第1张

转正问题: 建议从“知识、技能、态度、需提高”四个角度考虑。提问主要包括: 

1试用期间对公司经营理念的认识?(本岗位的职责?) 

2除了本职工作还帮助那位同事做过工作?喜欢独立工作还是协作?)

3自我感觉不足的地方是什么?(哪些方面还须提高?) 

4你认为你所在的岗位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5你在做自己工作的时候常常碰到的困难有哪些,举例并说明是怎么解决的? 

6你认为你在公司三年内能够达到怎么样的职务或能力,怎么达到?

7你来公司这段时间,看到公司有什么情况是你不认同的,为什么?怎么办? (能否有强烈的责任心融入公司,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8你在工作中碰到哪些问题会向领导请教,你的直接或隔级领导是如何帮助你的?(工作中被辅导情况,直接或间接体现起上级领导辅导状况)

大地财险从高速扩张期进入成熟期后,公司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如何提高适应公司运营架构改变的IT能力。 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03年10月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在初创的4年间,大地财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费规模从2004年的15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100亿元,在财险公司中的排名也上升到第5位。

2008年,大地财险的原保费收入为9424亿元,略有下降。保费下降所反映的其实是大地财险从高速扩张期进入成熟期后进行的战略调整。伴随着这种战略调整,公司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如何提高适应公司运营架构改变的IT能力。围绕这个主要矛盾,大地财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尚勇涛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架构调整做起

大地财险战略转型的重点就是要突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将销售层面、承保理赔层面等能够集中起来的后台支持服务全部集中起来,以提升管控水平,降低经营成本。2008年7月,公司董事会决定正式启用运营中心,这是一个包括电话销售中心、车险作业中心、财务中心等14个职能部门在内的大地保险“大本营”。目前,电话销售中心已经成型,车险理赔和承保中心初具雏形,财务中心还在调研中。

集中运营给IT改造带来了困难,也让IT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业务部门希望需求提出时,IT部门就已经有成型的产品可以利用; IT部门却认为,只有首先提出准确的需求,IT才能再去实现。

“抱怨没有任何意义,需求本身就是点状的、不连续的、突发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实现系统架构的灵活应对。”尚勇涛说。

在基础架构层面,大地财险使用的是中科软开发的All in one核心业务系统,这个系统的优点是各个功能之间的调用效率非常高,缺点是牵一发要动全身。今年开始,大地财险决定对系统进行基本解耦,切割成不同模块,用一条企业总线连接起来,这样部门模块的调整并不影响整体的系统。此外,针对灵活性弱的现状,引入规则、流程和产品配置三大引擎。目前,规则引擎系统已在全国上线,几个月后,流程引擎也将上线。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就是解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太细的话,总线将不堪重负; 如果太粗,每个模块内部又成为小的All in one。比如,如果把车险的理赔和承保模块分开,而这两个模块之间又要经常进行数据调用,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目前,大地财险首先把财务、审计、人事等外围支持系统切割出来,而车险、非车险、人身险等业务模块尚未采取行动。

向IT要效益

不久前,当尚勇涛提出要加强数据库主机的CPU处理能力时,受到了管理层的质疑: 今年的保费增长率已经慢下来了,业务并没有大幅增长,为什么IT的处理量反而增大了呢?殊不知,IT系统承受的压力并未减少。尚勇涛表示:“公司进入成熟期后,对内控需求、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更高了,系统压力也更大了。”

从过去的一味追求规模,到今天把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保险业共同的转变。以前,保险公司追求大量收入保费,以便产生更好的现金流,并在资本市场上得到高额回报,因此对赔付的容忍度比较大。2008年,随着中国股市低迷,投资收益锐减,保险公司被迫开始向承保业务要效益,开始琢磨怎样降低承保带来的亏损。

分析了当前形势和公司发展现状后,大地财险提出了2009年工作总体思路,“以效益为中心,以实现承保利润为目标,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承保业务实现盈利、切实加强总成本控制,正是今年大地财险公司的中心任务,是硬指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占大地财险70%收入的车险业务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今按照新的业务流程,新保一张保单,必须先登录协会的业务平台查询该车辆的历史赔付信息才能进入公司的核保流程。而续保时也需要访问以前的理赔数据库,查看一个人的历史赔付情况,然后再确定这个人的保费。这些都给IT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处理压力。

大地财险也采取了一些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凭借运营中心的启用和PDA设备的应用,车险的处理流程被大大地简化了。如今,车险的接报案、核损、定损、理赔和核保等环节都实现了集中处理,就连中间的查勘定损环节也更加简单了。应用了PDA设备后,赶到事发现场的定损员可以将现场事故照片无线传输给上海的运营中心,还可以通过PDA访问报价数据库,获得零配件的最新报价,列出事故清单。而在过去,定损员根本无法实现现场报价。

去年年底,大地财险做了一个为期一年半的IT规划,大地财险在架构层面有三大任务: 一是基本实现系统解耦; 二是建设规则、流程和产品配置三大引擎; 三是建设IT系统的对外接口,包括与保监会、中介机构的接口。

在应用层面,大地财险的目标是: 一是以客户信息系统为基础,对销售和理赔流程进行改造,关注客户的留存率; 二是建设新一代电话销售系统,变过去只支持车险为实现车险、人身险和其他财险的交叉销售; 三是整合后援中心,将车险的承保与核赔、财务等分别整合起来; 第四,建设中介管理系统,实现对中介机构的分类管理、手续管理。此外,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公司品牌,促进产品销售。

IT与业务融合

尚勇涛是今年年初上任的IT部门总经理,在他身上,IT与业务的融合体现得非常明显。他是南开大学毕业的计算机硕士,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保险公司业务部门工作,在今年兼任大地财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之前,他在大地财产车险部当了5年的总经理。

尚勇涛一人身兼IT与车险部总经理两职,这种结合反而有助于化解IT与业务部门的矛盾。当别的IT负责人抱怨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不够准确、总是在变化时,他却能够从业务部门的角度想问题,认为IT与业务并不是非此即彼的,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应该停止互相抱怨,IT部门可以主动做一些事情,尽可能了解国际上其他财险公司的IT建设经验,将最新的技术通过讲座形式介绍给业务部门,比如PDA、电子文档处理技术等,以挖掘业务部门潜在的需求。

其实,此前大地财险也是吃过苦头的。2007年8月,大地财险新上了一个系统,按常规的流程,试运行是必不可缺的阶段。当时IT 部门提出先在几个分公司上线,运行一段时间没什么问题后,再扩大上线范围。然而,因为管理体制没有跟进,刚运行几天,业务部门认为没有问题,便扩大了应用。没想到,业务系统存在Bug,使得承保系统没办法出单,IT人员也非常被动,对系统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反复检查。

这次故障也让当时的IT负责人认识到,业务规模做大之后,公司的IT管理也应该上一个台阶。这包括管理流程、 *** 作流程、岗位职责等IT制度化建设,也包括如何处理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为IT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原位癌是一种常见癌症,能治好,发病几率高,都赔的话赔不起,所以不赔。

重大疾病保险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买保险,先买身故赔付的寿险,其次就是重疾险。

2=是保险公司规避赔付的方法。其实常见的重大疾病(且治疗需要费用较多的)都已经包含在内了。所以,觉得值得还是不值得还是看自己。

3=自然死亡也是赔付的,以康宁终身为例,只要不是自杀就赔付3倍保额,如果是自杀那要保单生效之后2年自杀才赔付。

不是保单上注明的疾病,的确是不赔付的,保险是买什么保什么的。

没有一种保险能够保所有的疾病,意外

4=要根据个人经济实力,和家庭当前的情况来选择保险。

举一个例子,家长最舍得花钱的是孩子的保险,但是从家庭实际需要和几率来看,最不需要保险的就是孩子。

真正应该保险的应该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比如家里的丈夫,要养家,如果他发生意外,家里的经济状况会产生重大影响,赚不了钱,还需要医药费,所以家里的丈夫才是最需要的

同样,如果是妻子发生意外或者疾病,但是妻子赚钱比较少,相应的对家庭经济影响没有丈夫那么大,因此最需要保险的就是丈夫。

另外,保额的多少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家里欠房贷50万,外债10万,那么给丈夫投保的保额最好就是至少60万。

以上就是关于人资总监转正提问问题建议全部的内容,包括:人资总监转正提问问题建议、大地财险:业务成熟后IT怎么做|财险IT发展、关于保险问题的提问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472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