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的开发和运维当中,有许多文档,如何分类和管理,用什么软件?价格如何?

IT项目的开发和运维当中,有许多文档,如何分类和管理,用什么软件?价格如何?,第1张

1、产品经理。

2、项目经理。

3、软件架构师。

4、软件工程师。

5、UI设计师。

7、测试工程师(质量小组)。

8、实施工程师。

不同规模的软件开发团队,需要的人员组成结构是不同的。小型软件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软件设计人员。其中具体包括编程人员、美工人员、创意人员等。

大型软件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软件设计人员、市场研究人员、客服人员、推广人员等。其中技术人员具体包括编程人员、美工、创意人员等。

扩展资料:

项目管理理论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的理论。

项目管理包括整体、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等方面的管理。

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每一位角色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力量,一个团队中的各个角色的默契配合,才能使这个项目快速、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资料:

IT项目管理_百度百科

IT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实施难点与对策

导语:IT企业因其在经营过程中比一般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动态性,给多项目管理的实施带来更大的难度,现针对多项目管理的实施要点展开讨论。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IT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实施难点与对策,欢迎大家参考!

1、多项目管理理论回顾

多项目管理是站在企业层面对现行组织中所有的项目进行筛选、评估、计划、执行与控制的项目管理方式。它是在假定存在多个项目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和分配现有项目资源、获取最佳项目实施组合的管理过程。未来多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主要有:领域范畴不断扩展;未来项目与企业战略需求更加紧密相连;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多项目管理信息技术支撑平台的建立。对IT企业来说,多个项目的实施和良好的多项目管理可以降低项目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2、多项目管理实施的难点

IT企业在应对单个客户需求时,可能具有较好的d性及其应变优势,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协调指挥,但当项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势必又要增加管理层次来保证有效的领导,这就与其精干、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相违背。另外IT项目还涉及信息系统应用单位的组织、管理的调整与经营过程、业务流程的重构,单靠信息技术是无能为力的,这些促使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日渐加强,往往需要根据企业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或重新安排。

3、多项目管理实施对策

当面临多项目并行管理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象管理一个项目一样进行从头盯到尾,并且关注其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这从精力上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你确实企图如此做,唯一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弄得很忙碌,而且会突然发现,你不断处于救火的过程中。那么基于此,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呢(1)判断轻重缓急,确立优先次序;(2)建立多项目管理机制;(3)利用时间差,尽量避免资源争夺;(4)清楚各项目团队能力,适当授权解放自我;(5)建立信息共享机制;(6)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

4、多项目管理实施的难点

多项目管理的产生和需求原因来自多方面,既是企业内部环境转变的结果,也是企业外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将集中表现在企业分工与组织的变化、开发技术的变化、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等方面。这种方法要求从参与项目活动的所有人那里收集到工作绩效方面的反馈意见,包括职能经理、同事和下级甚至客户。一方面这在结构层次简单的IT企业中较易实现,另一方面能全面发现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为提高绩效水平制定行动计划。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读者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注意事项

总之,随着更多的IT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跨国界、跨文化的项目日渐增多,多项目管理体系将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针对多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各种各样的对策方法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当然本文探讨的对象也可由IT企业扩大到一般企业,因而企业在吸取项目管理理论精华的同时,更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有选择、有步骤地将最新成果应用到实际项目当中去,这样才能不断获得项目管理带来的喜悦。

;

推荐oKit(统御项目管理软件),如果是跟项目相关的文档,可以用配置管理进行管理,如果是公共文档可以用资源库进行管理,支持版本化管理,支持授权管理,资源库支持全文检索。软件安装维护也很简单。

1、及时响应了各部门的电脑软件、硬件、邮件、网络、打印机的维护。尽可能的降低设备使用故障率,在其出现故障的时候,并做到了能在当地解决就当地解决,不能当地解决的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了解决。

2、对中心每台电脑安装防病毒软件,避免了病毒在公司局域网内自我复制相互传播,占用局域网的网络资源,甚至使得系统崩溃,丢失硬盘的重要资料等各种危害,并及时的对软件进行升级,定期的清除隔离病毒的文件夹。

3、及时的对系统补丁进行更新,防止了病毒和黑客通过系统漏洞进行的破坏和攻击。对IE、OUTLOOK、OFFICE等应用程序也打上最新的补丁,另外还关闭了一些不需要的服务,关闭Guset帐号等。

4、项目机房系统更新,系统从原有的2000更新到xp,重新安装了所有软件,解决了一部分原无法解决的问题,并重新部署杀毒软件解决方案。

5、交换机、路由等网络硬件设备的维护,屏蔽中心不用的端口,安全设置等,保证公司所有电脑的安全正常工作,优化路由运行速度,节约带宽,提高上网的速度化和稳定化,使我们上网的速度大大提高,保证网络顺畅

6、针对服务器,3次被黑客攻击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重新部署服务器。

7、学校服务器,硬件的安装、维修、调试,投影仪设备的定期清理,维护。

8、电话交换机部属置,电话线调整,电话录音设备的安装调试。

9、rtx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搭建、优化、信息整理和测试。用户数据导入和备份。

10、为了的节约成本,并针对学校所有计算机设置系统自动休眠,有效地节省了相当一部分资源。

11、加强了对网络设备的维护,对经常出故障的设备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公司目前一共近80多台电脑,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

近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从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1、因为简单的问题重复出现重复解决,可能到位不及时。

2、自己的思路还很窄对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认识的不够全面,自己对新技术掌握速度还不够快。

3、有时出现问题我并不知道而领导先知。其实从咱们公司的结构来看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我以网管的身份感到惭愧。

总结了过去,方能展望未来!最后说说明年的工作计划,辞旧迎新,在总结本年度工作的同时,针对自己不足之处,我对明年工作也提出了初步设想:

1、在继续完善公司网络的同时,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把工作做到更好。

2、对公司所有电脑设备进行统一计算机名称,和ip实现远程管理,维护。提升工作效率。

3、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4、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网络流量检测软件,对局域网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和排错,使网络快速高效的运行。

在我入职的近一年,我在公司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如何处事,如何与他人更好的交流等等。我在做好自己本职的同时,也学习了公司的一些相关的文化,在我觉得,公司在茁壮的成长,像雨后的春笋;发展速度飞快,犹如刚发射的火箭直冲云霄。这些新的现象是因为共同的努力而创造的,我也希望用自己的这份微薄的力为公司和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总之,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将尽心尽责、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做好!

当IT项目经理应该做哪些事情?

项目经理是具体项目工作的管理者,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才华,同时该职业又是一个权利与责任并存的职业, 他们主要对项目进行背景调查,收集整理项目相关资料,进行需求策划,撰写项目调查报告和信息综述,对项目组成部分或模块进行完整系统设计,联系项目相关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协同配合制定和申报立项报告材料,组织项目团队完成项目任务,保证项目的完成时间和完成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IT项目经理应该做什么,欢迎阅读!

IT项目经理应该做什么

经常看到这样的项目经理,一副整天忙得团团转的样子,电话不停地作响,一个小时之内要发出几十个指令,好像他所领导的团队离开了他就一天也活不下去。然后他还会说:"我很忙"或"我很累","我需要增加人手"。这样的项目经理经常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即使旗下有人,你说他能不累吗

甚至还有这样的事列发生,研发部门经理亲自参与项目软件的编码工作,如果只有一、两个项目,也许这样还可以,试想,如果有十几个项目你能都参与具体的技术工作,另外是否考虑过部门经理参与具体项目后所带来的其他问题,部门日常事物务无处理,部门人员无人关注,部门的其他项目得不到项目经理的协助,更是无人为部门的未来作打算。类似的项目经理的行为很多:譬如善于销售的经理就对自己的销售人员总是不放心,觉得下面的人出马总是不那么牢靠;文笔较好的项目经理总是要亲自起草文件,因为秘书起草的东西总是叫他看不上眼,如此等等。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经理整天搞得手忙脚乱,管理效率很低。做经理者没有时间考虑部门发展的问题,做下属者觉得自己得不到信任,做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没有积极性。

由此想到刘备,文不如诸葛亮,武不如关张赵马黄,但是他会用人,会笼络人。做项目经理人的恐怕都需要学习一下刘备的做法,即便你是在某些方面非常地出色。你可以把你的经验传授给你的下属,不要怕他们犯错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很难做到而且有时也不一定非要做到,但是你既然给了一个人那个位置,那份薪水,就应该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你不能替他们做事,你不能"抢"你付给他们的权力。记得有次记者采访CA公司总裁汪嘉廉先生时,汪先生说他到目前还没有个人email地址,记者很惊诧的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没有必要,我有很好的业务总监们,他们会处理好公司的日常事务,我要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不希望被一些琐事打扰”。汪嘉廉是一位好的管理者,所以CA才有今天的地位。

做得好的项目经理可能看起来每天的工作并不是那么紧张。所以有些下属就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忙,你在干什么"

项目经理,对于一个团队履行它的使命和发展负责的人。因此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应该是其第一使命。即人们经常谈论的管理,通过管理则可以把在自然界1+1〉2的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为履行这一使命,项目经理应该做什么呢

一、一个项目经理首先要制定目标,即确定团队的目标,只有知道往哪走,才能到达那里。确定目标是什么,而且目标要能够有效的支撑团队的责任,有助于团队的发展。而且要将目标传达给团队的每一位人员,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责任和重要性。

二、一个项目经理要进行组织工作,即如何安排工作,需要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定和关系,他需要对工作分类,确定作业任务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并为作业分配适当的执行的人员。

三、一个项目经理要进行激励和信息交流工作。他把担任各项职能的人组合成为一个团队,它需要通过对下属的激励,以及同上、下、同级间的相互信息交流,协调完成工作。

四、一个项目经理需要进行衡量考核,衡量团队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首先需要确立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但要专注于团队的绩效,而且还要求专注于个人的工作并帮助他做好工作。一个项目经理把衡量的意义和结果通报给他的下级、上级和同级。

五、一个项目经理要培养人,也包括他自己。项目经理比其他人更了解其下属的长处和短处、更清楚下属的培训需求,也常常拥有帮助其下属改进工作绩效所必需的技能,只有下属的技能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效率才可能提升,只有团队的成员有发展,他们才会在执行工作时投入热情和责任。 经理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并部署。

在我们这个行业,好多项目经理是在业务或者说技术方面有过硬的能力后才被赋予经理这一责任的,他们可能没有受过管理学的教育,希望此文能够给与他们思考与认识自己责任。

项目经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以目标导向来做事情

首先要明白该做什么,其次才是如何做。目标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特征,项目经理做事原则都是围绕项目目标展开,对于有利于项目目标达成而又不违背项目经理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事情都是该做的事情。

目标有短期目标和常用目标,把当前项目按目标完成可能是短期目标,通过一年时间带出一个高效的团队可能是一个长期目标。对于非临时项目的项目经理,更加应 该着眼于项目长期目标,而不是太在意于当前项目的短期利益。只有意识到这点,才能够认识到培训,教练,团队,自发,团队语言和规则等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 性。

2对自己定义的目标进行分解

对于软件项目,项目经理根据商业或用户需求会定义软件产品发布后的故障率小于05个/KLOC代码。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结合项目的时间过程分析影响该 目标的要素,各个阶段交付物的质量,缺陷的泄露,测试的水平,需求的变更和稳定性,前期的需求设计和开发规范,团队规则,开发人员的责任心多方面因素都可 能影响到该目标的实现。

一个总体目标的达成绝对不是简单的改善一项影响要素就可以达成的,而且各个要素间还存在这正反作用,必须要综合性的系统思考。确定出期望的各个要素的区间 水平,然后将这些期望值列入到计划中进行跟踪和控制。这一系列的过程要表明的都是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实现当初定义的目标而服务,绝不 是无中生有。

3具体实际 *** 作的关注点

首先对于风险和危机的重视度远大于对问题的重视度。不是说问题解决不重要,而是项目经理应该更多的管理风险和消除隐患,不让风险转换为真正的问题。项目经 理必须有足够的问题前瞻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各种征兆和危机,危机发生前应对往往仅仅是项目经理找成员谈谈心,或者说组织一次关于规程的培训,但危机如 果发生造成的损失会远远大于风险应对的成本。

项目经理应该更多的取做教练,而不是去做领导。管理者要懂得授权,但项目经理更关注的是授权不会影响到进度和质量,因此项目经理绝对不是越俎代庖啥事情都 自己做,也不是盲目授权后啥都不管,而是充当好教练的角色。让项目成员有能力的全完成事情,而且是有责任心的去完成事情。如果自己做只花1个小时,而教会 团队成员做需要一天,从团队常用的角度必须花费这一天时间教会成员如何正确的做事情。

PMBOK九大知识体系内容都是项目需要考虑做的内容。里面有个关键词是项目管理组,项目管理组是由项目核心成员共同组成的。必须要分清楚哪些是项目经理 做,哪些是项目管理组做。另外一个关注点是做事情的粒度,项目任务的跟踪是项目经理要做的,但项目经理应该根据项目目标确定自己跟踪任务的粒度,粒度太细 的可以由项目成员或小组负责人跟踪。项目经理该做什么不能简单项目经理人与项目成员的实战指南

在一个团队中,作为一名团队领导,将:

1) 避免团队目标向政治问题妥协

2) 向团队目标显示个人承诺

3) 不用太多优先级的事物冲淡团队的工作

4) 公正、公平的对待团队成员

5) 愿意面对和解决与团队成员不良表现有关的问题

6) 对来自员工的新思维和新信息采取开放的态度

作为团队成员,要将:

1) 展示对个人角色和责任的真正理解

2) 展示目标和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

3) 和其他团队成员有效地合作

4) 使团队目标优先个人目标

5) 展示投身于任何项目成功所需的努力的愿望

6) 愿意分享信息、感受和产生适当的反馈

7) 当其他成员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8) 展示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

9) 支持团队决策

10) 以为团队的成功而奋斗的方式体现带头作用

11) 对别人的反馈做出积极的反应的理解为二元问题,更多的是跟项目目标和管理粒度相关的做事情的粒度问题。

IT项目经理的经验总结

本人做项目经理工作多年,感到做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最合适的,没有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项目经理最忌讳的就是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寻找标准答案,耽误了工作进度,也迷茫了自己。以下是本人一些做项目的个人体会,写出来供大家指点,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提高水平。

项目开始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项目经理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

1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在国内很多客户都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根据项目的名称望文生义地去想象项目的目标。一个名为“办公自动化”的项目很有可能在你进场以后一个月才发现客户其实需要的是一个计算机生产管理辅助信息系统系统。前期了解情况的工作越详细,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具体业务干系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方、技术监督方等等,很多项目里除了业主单位的结构很复杂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单位也会牵涉进来,如项目监理公司、业主的行业主管机构等。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事先了解各个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经理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你在需要资源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想赚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公司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往往很多项目要求在几乎不可能的时间范围里完成。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要尽早预定,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

5现在是做项目说明书的时候了。一份好的项目说明书不仅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得很清楚(主要是讲做什么,而不是说怎么做),而且把如何检查也说明得很透彻。也就是说它不仅说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也让客户的业务人员(一般不懂技术)知道项目做成什么样就算完成了。简单地说,项目说明书描述项目做哪些事情和每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检查每一个结果。

6 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经理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经理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7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和你手上的筹码以及你做这个项目的总体策略,现在是成立项目小组的时候了。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自己选择组员的权利,那么,就尽量发挥你的影响力去寻找那些你想要的人吧。成员的组成根据项目不同,相差较大,很难有什么具体要求,但是,一定要有精通客户业务的人,很多小项目里,这个人就是项目经理本人,大项目里会配备行业专家(Industry expert),这样和客户沟通起来才不会鸡同鸭讲,双方才可以相互理解。我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客户交谈时满口的专业术语,结果搞得客户一头雾水,反过来,他还指责客户不懂技术。其实,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的客户已经是很好的客户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懂怎么做还要指手画脚的客户到处存在,但是要明白,是客户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客户,有了客户你才有工资拿,心平气和一点吧。

8现在你要面对三群人:你的领导、你的组员和你的客户,和这些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什么时候要他们做什么准备这些事情将是你的主要工作。既然沟通这么重要,那些事先定义一下沟通的原则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很多沟通原则都是潜规则,如果你在一个部门时间做长了,对这些规则的运用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你现在面对的是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单位,不把沟通规则说清楚,你以后就会吃亏。下面的东西看起来无聊,其实还是很管用的:第一个是规定信息的流动方式和介质,是推还是拉。推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将主动发布信息,不管通过电话、邮件还是书面方式,保证将信息传达到每个人。这种情况适合小项目,人少;拉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就是一个类似web服务器,你自己需要什么信息就去问他。当然,没有项目经理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他会用发布信息到公共介质的方式公布信息,简单的是白板,复杂一点的是项目的公共信息交互区,潜规则就是我发了你没去看就不要说我没告诉你。说这些看似很无聊,其实里面牵涉信息传达不完全的责任问题。当然,这些都是指一般的方式,而且不要绝对化,一般情况下,主动沟通和被动访问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对领导,项目经理更加应该主动去和领导沟通。第二个问题就是文档问题,很多人怕写文档,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有理有时候为什么会说不清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项目经理开始就要和客户说清楚有些文档是必须签字的,比如项目经理的项目日志,每个星期至少让客户签字,另外所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比如会议纪要,甚至领导的讲话记录,都要写成文档,双方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据可查。记住:说了的就和没说一样,只有写下来大家签字后才算真正发生了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你提交的报告,给领导(包括本方领导和客户领导)做一个选择题,结果领导压住不批,让你无所适从,结果拖延了进度。这时候,你可以等,但是注意要留记录,标明是谁的责任;另外,如果你在开始阶段就和领导商定:如果批示提交三天后没有得到领导答复就算对方同意,这样你就会主动很多。再比如不同事件的审批流程问题:什么等级的事情记录在项目日志里、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项目经理专门签署备忘录、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领导出面签署合同附件等等。事先想得越周到,以后的工作就越主动。

9 好了,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定义了一些游戏规则,现在是坐下来做计划的时候了。这一节,任意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都会说得比我好,所以我就少写一点,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就是了。首先是找几个关键组员,比如客户业务专家、系统分析员等等,做一下项目模块划分工作。项目分成几块去做,每一块完成什么,模块之间的信息如何交换等等。需求定义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这里说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这里要强调一点:完成一个目标有很多种方式,你要选一种你最熟悉的,而不是看上去最完美的,这个思路会让你的项目减少很多风险。有时候客户会被某种新技术打动,坚持要你采用那种新技术,你就应该告诉他:你选我做这个项目,就应该容许我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做事情,新技术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吃亏的人还不多,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一批受害者。采用一个计划会让你的工作更加明确,比如用微软的Project软件,你填写完表格以后,就可以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件事情要做,每件事情需要什么资源,他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如何,消耗的时间有多长,完成后有什么标志等。所有的结果最后用一个叫做甘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你做完这个表以后会惊奇地发现,甘特图上项目的结束时间会远远落后于你的计划结束时间(签合同的人永远不会先征求你的意见的)。当然,学过项目管理的人会大谈什么WBS、优化路径之类的东西,但是我的经验是你再优化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安排到计划的时间结束。如果你没碰到这个问题,在我恭喜你挑了一个轻松活之前,请你再去确认你是否罗列了所有要做的事情和正确评估了他们所需要的时间。这时候,你就要考虑牺牲一些任务的时间(也意味着质量)了。按照什么标准牺牲这个项目的战略!我们在第三节提到过的战略。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什么都赶进度,其结果可能就是十件事情你一件也没做好,想想多么失败啊。所以,把资源投到你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最后的结果是十件事情,你有三件做成了精品,三件完成,还有四件因为某些原因延误,成绩单是否靓丽了很多呢战略决定优先级,而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是一个项目经理能力的主要体现。

好,现在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了解了项目的目标、搞清楚了手上的资源,制定了项目的策略,然后编制了项目的整体计划,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反而是项目经理比较空闲的时候,不像前期的时候项目经理要象记者一样到处和不同的人接触,搞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努力猜测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的真正目的,那才是最累人的事情。当然,小项目的项目经理往往自己也是一个资源,要做很多事情,这时候反而比谁都苦。项目经理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保持和客户领导以及自己领导的沟通。和客户领导沟通时特别要注意,除非你需要对方给你支持,那么你才需要讲得具体一点,否则,告诉他一切正常就可以了,而且态度要积极一些,千万不要说一些领导不懂的细节,比如:“王局长,最近项目进度还算正常,就是JVM经常发生一些内存泄漏的情况…”王局长:“(&$@@”。和自己的领导汇报也要注意这个问题,除非他是一个技术高手,你需要他的技术经验,否则一般就汇报进度是否正常以及有问题时你的对策和打算就可以了,有些需要他支持的地方,比如资源调用需要说详细一点。

和组员开会,除了一些项目进度跟踪会议以外,还有很多讨论会,需要大家用头脑风暴方法给出解决问题。与会人员很多都是技术人员,他们的特点是注重细节、缺乏大局观、有点消极悲观、自尊心强(如果总结得不对,欢迎大家拍砖),所以,你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只要负责提出问题和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千万不要做评判者的角色。一个问题,有很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看,现象是完全不同的,想想盲人摸象的故事吧。这些技术人员,他们往往精通一个方面,就自己的角度发表见解,除非一些很特别的情况,你都应该认为,他们提出的方案,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最合理的。你的长处是掌握事情的优先级,评估各个方面的轻重缓急,从而根据他们的意见得出一个合适的(而不是正确的)方案。所以,在会议上,你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和他的意见,夸奖那些意见提得比较好的人,千万不要把会议带入无休止的争论(你要让大家知道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多元的,唉,我们的教育惹的祸…)。会后,你自己写文档,做决定。会议上大家的面子都被照顾了,自然实施起来的阻力就小,如果还有意见的,你就私下找他聊,如果还不能说服他,你就要让他明白,因为你负责这个项目、你担当风险,所以,这个优先级应该你来判断。组织中的高层,并不见得水平会比一般的成员高,但是,他要承担组织的风险,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对事情的优先级的判断肯定比下属强。

在开发过程中,内部管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时刻强调以验收为目的的思想,每个任务的最终可交付成果一定要是可以被检查的,比如,界面要求:美观大方、简洁明快,这个要求我就不知道如何检查。所以,给开发小组布置任务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检查结果,比如我见过一个计划,里面有一个任务开发人员熟悉EJB编程,这个任务,除了让这些人去参加一些专业认证考试,否则,结果很难被检查。所以,时刻考虑如何检查结果、如何向客户交付是项目经理一直要注意的事情,我听说有些老项目经理拿到项目是倒排计划的,即首先看如何验收和验收标准,然后决定工作计划。很多项目开始了很久,还不知道如何验收,那么这个项目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做项目就是为了验收,我们的角色不是研究机构,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付出那么多劳动后得到结果。另外我插一句:我是极其不主张到客户现场开发的。尤其是一大群技术人员直接和客户交流,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技术人员的本性决定的)。我的做法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实施人员到现场,软件开发人员还是在公司做项目。项目实施人员就是初级项目经理,他们了解自己的产品,懂得一些客户的业务,关键是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俗称“皮厚”。他们是客户和研发人员的桥梁,其职业方向也是很机动灵活,以后可以有很多方向可以转,比开发人员的路要宽得多。

接着,我们再谈谈最让人头痛的需求变更问题。变更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部分更改了原先的目标,即需求变更;另一种是没改变目标,但是客户不满意目前的实现方式,大到流程的实现,小到界面的布局,都是属于这类。碰到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主要是事先沟通的不够充分和客户随着项目的进展,慢慢想清楚了问题,改变了以前的思路。这时候,如果需要改并且你的战略是容许这种情况的,那么注意下面几点:

1确保以前的文档,就是记载着以前的结论的东西,客户是否签过字,如果没有,赶紧把你的工作停下来,赶快再和客户自己确认一下你的方案,然后让他签字,避免以后说话没有凭据;

2和客户坐下来,自己探讨他修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有同样能达到相同目的,但是对你来说有代价更小的选择

3(项目初期的工作)明确更改流程,一般是客户指定一人签字(否则客户每个领导都有权力来插一杠子,你就废了),以正式项目文件的方式提交给你,然后,你做评估分析,分析对成本、进度的影响,在你的领导同意后,出相应意见书,主要是要说明更改设计的原因和指出由此带来的不确定后果(这个东西先写出来,后面如果真的发生了,至少不是你的错)。然后再让客户在上面签字。见过医院给病人做手术以前让家人签的免责条款吗对,就学习那个,让大家都意识到任何的更改都有成本和代价。

;

当企业开始转型时,作为CIO不仅要为IT打算,还要为公司业务考虑。CIO利用精益IT的概念,将业务划分为“核心”和“边缘化”两种,促使IT和业务部门全力以赴支持“核心”、放弃“边缘化”业务。

要是贵公司的基本业务模式在发生变化,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来自一种新的产品交付方式,作为CIO,你会怎么办这就是Intuit公司面临的挑战。

Intuit是一家专业软件厂商,成立于1983年,年收入为31亿美元。集团共有8000名员工,在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有1000余万客户。公司专为小企业会计、报税准备和个人理财提供计算机软件服务,旗下包括Quicken、QuickBooks和TurboTax等知名品牌,总部设在加州。

虽然Intuit的主要收入靠软件套装,但该公司也一直在开发纯网络版的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和连接服务,后者把软件和服务整合到一个方案中。Intuit这么做至关重要,因为竞争对手也在提供SaaS产品。SaaS产品目前在该公司的销售额中占了50%以上。

转变机会

Intuit CIO Ginny Lee在迎接这次挑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Lee在1996年加入Intuit,先后任职公司的业务运营副总裁和小企业薪资事业部副总裁。业务运营是该公司最大的服务事业部。去年,Lee被任命为CIO,领导该公司650人的IT部门,近期的目标是把Intuit的SaaS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该目标属于公司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杜绝浪费而开展的精益IT项目的一部分。

Lee认为:“精益概念是我们公司DNA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IT部门来说没有什么不同。我们让业务单位加快发展,让职能小组通过流程和技术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Intuit为什么会向SaaS服务转变根据业内专家的估算,鉴于当下的经济形势,Intuit坚持向SaaS迁移的做法是明智的。Gartner公司声称,整个行业的SaaS销售额预计今年会达到80亿美元,增幅超过20%;而此后几年会保持几乎相同的年增长率,会一直增长到2013年。IDC SaaS研究主任Robert Mahowald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也写道:“SaaS服务让公司在困难时期比较容易扩张。”

此外,客户对于SaaS产品的满意度取决于网上体验,因为这种产品是在线应用软件,而不是本地安装的应用软件。所以,监测这些网上交易的表现非常重要。这与精益IT的另一条原则相符合,即确保拥有良好的客户体验。冠群公司的企业高级副总裁兼产品总经理Chris Cook表示,SaaS模式还有助于Intuit降低成本,与客户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与客户的这种直接联系也意味着, Intuit可以提供相关服务,并建立网上用户社区。这样做不但让客户能得到帮助,还能降低Intuit的支持成本。Cook解释:“现在Intuit有机会为客户提供意见咨询及其他软件增强功能。客户们也可以自行选择,只要在网上轻松点击,即可升级到功能更丰富的Intuit产品。反过来,这有助于Intuit的客户价值最大化,并拓展业务。”

此外,Lee启动了一些计划和项目,旨在让IT部门促使业务流程自动化,并为客户开发自助服务,从而领先于竞争对手。Lee谨慎地解释,Intuit并没有放弃套装软件业务。相反,Intuit在扩大业务范围,同时提供纯网络版软件和传统的盒装软件。她说:“我们传统的套装软件是过去25年取得辉煌业绩的基石,桌面版的Quicken和QuickBooks仍在客户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策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希望在连接服务领域成为首屈一指的、力求创新的成长型公司。在这个领域,既有软件也有服务――桌面和Web,我们在为客户提供无缝的整体方案。”

为此,Lee采用了顾问Geoffrey Moore开发的一个体系。Moore在其《与达尔文打交道:伟大的公司在进化的每个阶段如何保持创新》一书中说,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在本质上酷似有机系统。他写道,两者都受制于稀缺资源方面的争夺,导致自然选择,进而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对现有产品的改进。Moore补充说,所以,公司要么获得竞争能力,要么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关注核心

Moore在书中还对公司的“核心”(core)和“周边(context)”作了重要的区分。”核心指公司业务运营中具有的差异化优势,从而让客户在决定采购时偏爱自己的那些方面,周边指除此之外的各个方面。Moore还认为,老牌公司之所以往往输给历史较短、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因为前者任由自己的资源渐渐从核心沦为周边。

对CIO来说,Lee对Moore的观点很有兴趣似乎很让人惊讶。但是她实际上深谙商业理念。她从斯坦福大学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布朗大学商业经济学与组织行为和管理学双学士学位。她还在Intuit担任过业务部门的多个领导岗位。

在过去的12个月,Lee及其团队已开始将Moore的体系运用于工作中。她敦促其领导团队采用Moore的象限方格系统,该系统显示了用来评定公司在增值方面所做工作的四个上升区块。Lee解释:“我要求所有***标出他们做的工作,重点确定什么是关键的、什么不是关键的,什么是核心的,什么是周边的。”

团队发现了不是关键核心的工作后,这些工作自动进入周边象限。Lee说:“我们坚决摈弃非增值的周边工作,那样我们就能腾出这些资源,重新投入到增值、关键的核心象限。最终,我们可以把资源分配给真正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工作中。”这一理念符合精益IT重视客户体验最优化的原则。

改造成“业务部门”

作为精益IT方法的一部分,Lee把传统的IT部门改造成“业务单位”IT部门。按照这种模式,IT领导与各业务单位的代表直接合作,共同关注最重要的业务目标,即是发展、扩张和盈利能力。这意味着IT部门由来自众多业务单位(比如消费者部门和小企业部门)的IT和业务人员组成,这些人员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每个团队面向公司的职能和角色都有明确界定,而且必须严格地遵守程序,根据业务增值的多少来确定工作的优先级别。最后,IT部门将资源分配到能够给客户带来最大成效的方面。Lee说:“我把IT部门作为一家公司来运作。为了确保各业务单位(我们的内部客户)与IT部门对于关键优先项目有统一认识,并确保我们提供各自所需的增值服务,业务单位IT部门是不可或缺少的一部分。”

Lee用一个简单的金字塔图形来阐明她的目标。最底层是她所说的基本面(Fundamentals),这包括日常的业务运行工作(见图)。Lee解释:“这些是我们必须搞好的基本IT职能,而且要效率最高、投入最少。这方面必须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来运作。”

Lee目标金字塔的另两层是成功(Succeed)和转变(Transform)。成功是指,她希望Intuit的IT部门与内外客户合作,成为一个增值的业务合作伙伴。Lee还期待IT部门开发一套新的特性及职能组合,帮助Intuit的业务单位扩张和发展。金字塔的第三层是转变,意味着IT能够积极主动地改变客户的一系列工作,比如“我们如何利用自己拥有的数据,帮助客户开源节流”

为了让这一切成为现实,Lee先为Intuit的每个业务单位定义了角色。她的“业务单位”IT***包括产品经理和业务分析员,他们的首要职责是了解各自业务单位的战略,并确定IT部门的目标,随后确保优先项目顺畅执行。然后,Lee希望他们与各自的业务单位之间是“双实线”关系,这意味着他们既要向Lee报告,又要向业务单位的总经理报告。Lee解释:“这样一来,我手下的***密切了解业务单位的战略和优先项目,因为他们与总经理下面的人员直接共事。”

所有项目都经过一套自上而下的严格评估,由总经理和领导团队一起评估。这些评价基于一个首要因素:哪个项目会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Lee说:“无论业务单位的成功,还是IT部门的成功,都实行共同所有制和共同问责制。”

利用IT“仪表盘”

为了实现精益IT的目标,Intuit使用了一批成熟可靠的技术工具。其中的主要工具是应用软件性能管理(APM)解决方案。通过结合协同使用的解决方案,Lee让Intuit得以全面了解其客户数百万笔网上交易的情况。

其工作原理如下。解决方案全天候不间断监测最终用户的交易,Lee得以全面了解应用软件的性能,以及自家软件如何服务客户的网上体验。这反过来让她能够实时洞察客户得到什么样的体验,然后把客户交易与基础设施本身对应起来,准确查出任何问题,以便迅速解决,以免变成困扰客户的大问题。与此同时,该解决方案标出各个组件与各项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Lee的团队基本上可以监测客户体验、应用软件与交易以及基础设施的实际组件。

比如说,如果Lee想知道使用TurboTax的客户具有什么样的体验,可以用监测工具了解情况。现在,她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Lee谈到这款解决方案时说:“它对我们而言就好比是煤矿里的金丝雀(注:金丝雀对瓦斯敏感,常被煤矿用来预警瓦斯泄漏)。”

解决方案还让Intuit的IT团队能实时衡量业务指标,通常是由客户互动提供的。做到这点的第一步是,先把应用软件与Intuit的基础设施对应起来,这可以得出“用户体验仪表板”,不但显示所有活动用户总体的体验,还显示了每个用户的体验。

仪表板显示了Lee所谓的客户体验的“关键时刻”(key moments of truth),比如用户登录。这听上去也许很简单,但对于一次成功的登录来说,几项活动必须同时进行:要允许用户登录,要验证账户和密码,还要让用户的不同登录与众多Intuit产品相匹配。

仪表板还显示了业务衡量指标。每个流程都直接显示在仪表板上,标以红色、**或绿色的信号。然后,IT人员可深入分析,查看底层基础设施的情况。Lee说:“这就是把应用软件与基础设施对应起来的意思。”

Lee举例说:“每当用户与我们‘会话’时,我们希望自始至终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就算只有一个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也是如此。如果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我们更要做好服务。”

Intuit的IT团队与业务单位通力合作,旨在确定“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需要开展的最佳项目。”比如说部署监测工具。那样他们就能为客户在挑选、购买及使用Intuit的产品时,主动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Lee说:“我们这么做都是出于本能。我们需要以最低的成本,为我们的内外客户提供最大化的价值。”

链接

CIO的五个成功经验

Intuit的CIO Ginny Lee运作IT部门的方式尤如同开公司,这意味着Lee在不断寻求新方法,以便为内外客户增加价值。这让Intuit有别于竞争对手,以及确保IT团队中有合适的人员。

保持专注。“绝对有必要知道何种IT方法能起到重要作用,并为公司和客户带来最大化的价值,然后绝对关注这些方法。”

规划工作。“确保你所做的工作能让贵公司在增值方面有别于竞争对手。明确什么是‘核心’即关键工作,什么是‘周边’即其余的各项工作。”

态度坚决。“对于那些非增值或没有差异化的方面,态度一定要坚决否定。之后,CIO才可能把资源重新分配,专注到能为客户带来差异化价值的方面。”

关键在人。“确保开除不合适的人,招进合适的人,并且安排在合适的岗位。要让他们定一个远期目标,激励他们实现目标。”

积极转变。“借助精益IT,CIO就能把节省下来的资金,重新分配到创新项目中。当用户得到的体验优于竞争对手时,你就会赢得客户的忠诚和信任。”

链接

外包商的精益IT之路

当形势变得艰难时,外包商TechTeam走上了精益道路。

其他公司可能在等待艰难的经济时期过去,但TechTeam Global公司却不这样。这家年收入达26亿美元的外包公司正在开展一个为期三年的大胆项目,希望既能扩大市场知名度,又能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了推动这个项目,总部设在密歇根州南菲尔德的TechTeam采用了同样大胆的精益方法。TechTeam公司的总裁兼CEO Gary Cotshott说:“我们只要牢牢抓住可以提高效率的机会。这时候,精益方法就有了用武之地。”

TechTeam完全有资本满足于现状。这家公司成立已有30余年,提供30多门语言的IT支持,在15个国家直接设有办事处。但Cotshott不是满足于现状的人。他的三年计划内容包括:为该公司的基础设施增添新功能、扩大业务覆盖范围,以及提高TechTeam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

Cotshott及其同仁在全公司利用精益方法,改善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并提高效率,帮助公司致力于实现三年计划的目标。这方面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精益IT,以便对帮助IT为公司带来价值的流程和系统进行优化,并使之自动化。Cotshott说:“在过去的18个月,精益IT在TechTeam Global内部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发展。”

TechTeam的CIO Armin Pressler表示,他的IT部门从全局的视角来看待精益方法。Pressler解释:“我们与自己的业务目标保持完全一致。”由于他的团队实际上服务于两组客户:外部客户和TechTeam的内部员工,“精益IT对公司总体价值来说绝对很重要。”Pressler补充说。

TechTeam执迷于用Cotshott所说的“全球工厂”模式来开展业务。这意味着各地部署一种标准化的单一接触点(SPOC)模式,从北美、欧洲、亚太区以及不久后的拉美等地提供服务。因确保了全球一致性,加上集成了自助服务、服务台、远程基础设施管理和现场支持等解决方案,结果公司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省了成本。

Cotshott在2008年年初进入TechTeam公司,他着手的首批项目之一就是部署一批IT管理解决方案。他表示,这是打下了基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IL)的牢固基础,还建成了集成的服务交付平台,该公司可以在全球统一部署。Cotshott表示,此外,拥有成熟可靠、功能丰富的服务交付平台,这让TechTeam可以提供满意度明显高于竞争对手的客户体验。

Cotshott的说法得到了独立的客户满意度研究机构的支持。在2009年的《知名基础设施管理外包服务商调查》中,Orbys咨询公司的《外包黑皮书》将TechTeam列为大中型企业客户求助台外包方面的全球第一位,列为中型企业客户总体IT基础设施外包方面的全球第一位。

如今,TechTeam公司的1000名接线员、分析员和技术员在使用IT技术来支持客户。TechTeam的全球客户服务管理副总裁Bob Gumber说:“我们正在走全球化道路,尽可能在各方面进行标准化。我们还始终致力于工作流程优化、提高首次来电解决率以及降低平均处理时间、避免问题扩大,这些做法提高了效率和效果。这意味着IT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更高的价值、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最终增强盈利能力。”

这就是精益IT的魅力。

CIO IT团队***考虑金字塔结构的目标。下面两层是不断提高效率和效果的目标。顶层则重点表明了客户们在将来的需求。

世界级的IT组织

转变、预测将来的需要

成功、满足客户的需求

基本面、满足基本的业务要求

Intuit的IT目标金字塔

重庆电信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傅诣

      目前垂直的部门管理模式对“以客户为中心”、“零不爽”要求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需求要求快速支持的背景下,需求无法高质量的实现,首先表现在需求实施的效率与速度上,无法快速支持需求。其次表现在需求实施质量上,需求上线问题较多,带来很多次生问题,需求质量业务单位与分公司都不满意,影响IT口碑。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启用矩阵式需求管理,建设高、精、尖需求界面团队,在企信部设立后方资源池,深入需求一线,让需求一线指挥炮火,实现需求小前端,大后端,前端综合化、后端专业化,后端全力支持前端。

现状:目前企信部采用传统的垂直化组织架构,各域组织界面分明,容易形成部门壁垒,需求由需求前置团队接收,分派到各个域,较为复杂的联合需求由各域分别评估,各域再进行联合确认,再与需求业务单位进行沟通,期间反馈多次,效率较低,特别是在部分需求细节存在问题时,往往需要多次开会共同确认,在实现方案上各部门也往往各执一词,耽误需求实施时间,也影响需求实施质量。

措施:

1采用需求矩阵式管理:针对重要需求,采用项目制管理,由各部门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实施人员、厂商组建临时需求实施团队,此团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采用承包方式,将需求承包给虚拟团队,每个需求团队负责人拥有可以“呼唤炮火”的权利与“签署责任书”的义务,做到权责对立,平衡(后面会详细说明)。这样就可以整合事业部各部门的专家优势,打通部门壁垒,快速实现需求。该方式也就在事业部层面就形成了一个垂直于传统部门的需求实施矩阵,与各域的生产维护形成互补。

2“黄金四边形”:黄金四边型目标是建立贴近需求一线的敏捷化组织,在事业部层面对外形成统一的界面,能灵敏捕捉到公司领导及一线的关键需求,找准需求“痛点、关键点”,迅速调动资源,建立专项团队,灵活快速实现需求,打破部门壁垒,突破原始需求流程的烦冗。团队必须包含“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团队”、“方案设计实施团队”、“后期维护支撑团队”四个关键团队,形成黄金四边型。

各团队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团队的****,是需求的第一责任人,拥有“呼唤炮火”调度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是需求目标达成的第一责任人,签署需求实施承诺责任书,在需求完成后接受事业部对实施情况的考评。厂商负责人也纳入项目经理。

(2)需求分析团队:需求分析人员是与业务单位接触的排头兵,是第一接触人,首要任务是找到需求的“痛点”或“题眼”,其次是需求实施的桥梁,对外,负责引导业务单位按照IT“先上菜”进行推进,引导业务单位采用IT推荐的需求实施方案与分布实施的时间计划;对内,负责将需求与方案设计实施团队沟通,形成需求支撑方案,并与前端沟通。再次,在需求实施全生命周期中对需求变更进行管理。分析团队工作必须量化,每个需求必须要有需求分析说明书,每次需求会议必须要有需求沟通(或评审)会议纪要,每次需求变更需要有需求变更记录。

(3)方案设计实施团队:由各域的专家与执行人员组成,负责需求实施方案的落地,并与需求人员一起对实施方案向业务单位沟通,达成一致,最后由此团队的实施人员完成需求上线(执行人员可能与后面的“后期维护支撑团队”人员重复)。方案实施团队必须输出每个需求的方案,方案由事业部形成统一的模板输出,方案质量纳入管控。此环节是当前需求实施中的短板,很多需求在完成需求分析后,直接丢给厂商实施,实施方案中功能部分内容没有评审,界面部分在实施中也没有DEMO,没有也业务单位沟通,导致质量不被业务单位认可。该点如何提升,建议如下:

首先把需求分为5个层次,要求在方案模板中必须都进行说明,底层为功能需求,仅仅针对功能本身;第二层为服务需求,本层包含业务及流程,提升服务能力的需求;第三层为体验需求,考虑到客户感知的需求,含易用性, *** 作性,感知方面;第四层为关系需求;顶层为成功需求,即满足公司组织成功,有效推动业务发展。我们现在往往注重第一层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层次需求不够关注。即使在第一层功能需求中,还存在“简单功能做不好,复杂功能做得好”的情况,原因就是以IT惯性思维技术为导向,没有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没有抓住需求“痛点”,将IT功能做得复杂。后续,我们要多放精力到第2至第5个需求层次中,更加注重易用性, *** 作性,快速支撑。

(4)后期维护支撑团队:目前我们往往“重建设,轻维护”,需求上线后,就算完了,监控、作业计划没有跟上,上线后也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往往前端发现问题后,已经晚了,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对此,后续维护支撑团队,首要任务是建立需求上线初期的监控保障手段,用数据说话,证明新需求上线后的运营情况,提前于业务单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对新需求上线后的监控,作业计划进行实施,对新需求上线后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为一线提供支撑。

前面说了,我们建立了矩阵式需求管理制度,组建了高、精、尖的需求团队,那么如何进行运作?

1小前方,大后方:需求分析团队直面业务单位,但我们后面有一个强大的支撑保障团队(各域专家、实施人员、战略合作伙伴等),各域整合资源形成整体支撑大平台,提供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让小前方需求分析人员有底气,有引导需求,主导实施的资本。

2一线呼唤炮火:当需求人员或需求预沟通发现重点需求时,一线要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呼唤炮火支撑,后端将根据需求难易程度,配备必要的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动态补充人员,必要时采用王牌团队或王牌专家,快速应对需求,落实方案,稳步推进。

实现小前方、大后方,一线呼唤炮火的措施:

(1)呼叫的炮火要集中在一点原则:集中在“痛点”或“需求题眼”上,才能实现“闪电战”。这也是中心领导说的先上关键“菜”。虽然我们呼唤到了火力,但是如果针对整个需求的方方面面,无法显示出火力的局部优势(火力被分散了),这就要求我们的需求项目团队,与业务单位沟通,集中火力先上关键“菜”,这个原则的度一定要控制好。

(2)组织人员保障:按不同域对不同人员进行打标,定义他们的责任,为他们指明发展方向,形成人力资源池。按照需求项目管理,需求实施需要管理者、需求分析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上线后维护支撑人员。需要对各部门人员打标,属于哪一种角色,形成专家库,为随时组建队伍做准备。

(3)需求考评机制:事业部拟定出台《需求实施承诺书》,包含权利与义务。权利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配资源,承诺为需求完成的目标,在完成目标时对应的奖励与惩罚。项目经理代表团队签署承诺书,并在需求上线后1个月内接受事业部考评,并进行奖励或处罚,并给团队及成员等级评定。

(4)团队及专家等级晋升机制:各种人才打标后,均成为此类型的专家,需要对组建的团队与专家根据需求实施效果进行考评,采用军队的晋升方式。通过考评筛选出王牌团队与王牌专家,在遇到重要需求,疑难问题时,优先使用王牌团队与王牌专家,使其成为“特种部队”。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事业部目前的“屯兵模式”提升为“精兵模式”,让不确定、困难复杂的关键需求,由精兵完成,提升感知。通过此方式,还可以建立企信部的战略预备队,为IT队伍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5)仲裁(指导)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设立的目的就是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具备横向传递沟通及协同作战能力。前面说到,项目经理作为需求项目实施的第一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动态调配资源的权限,但如果在需求实施工程中,出现与职能部门的壁垒或冲突,或遇到其他管理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由仲裁委员会仲裁决定。建议仲裁委员会由事业部领导及部门领导组成,针对非技术性问题进行协调仲裁。

(6)技术委员会:事业部技术委员会负责需求实施中遇到的方案问题解决及支撑,特别是对在哪个系统实施较优方面进行确认。在需求遇到技术难题时,技术委员会将对技术细节进行指导。

(7)需求管理平台(缺失):事业部目前使用门户及ITSM系统结合对需求流程进行管理,但缺失一个统一的需求管理平台,各部门目前均使用EXCEL对需求进行管理,哪些需求已超期,哪些需求为事业部当前重点需求,哪些需求不合理,没有一个需求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所以,建立一套需求管理分析系统,迫在眉睫。

(8)会议管理系统(缺失):以业务部为例,上周业务部有10个会议,其中需求会议6项。业务部目前通过人员进行管理,罗敏每周五发会议周报,列举会议清单,从安徽学习后,业务部要求每个参会的人员出具会议纪要,由罗敏汇总。简单会议出简单的会议纪要,重要会议,出详细的会议纪要。我们希望有一个会议管理系统,将每次会议的纪要进行上传,纳入系统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杜绝需求、专项工作进度上下不一致的情况。

(9)需求变更文档化:加强需求文档管理,这里重点强调一下需求变更管理,由于一些重要需求是公司领导需求,需要业务单位按照领导要求细化,并不断与领导沟通,这样必然会多次变更需求,IT为保障需求尽快上线,必然存在需求在实施中多次变更的情况。这就要求,每次需求变更必须文档化,把整个需求变更的情况记录下来,也要求需求团队与方案设计团队、后续维护支撑团队做好沟通,将每次确认的内容文档固话。这里建立事业部出具需求变更模板。

(10)需求模式固化:先选取少量需求试点此方式,在积累经验后,迅速固化实施流程,并将流程清晰、重复运营的流程及工作模板化,抓住主要的模板建设,再把相关的模板流程串起来,不断优化。形成知识库,事业部通过呼叫炮火的方式,集中支持,集中处理,解决共性问题,这些共性问题的解决要形成知识库,在后续遇到类似问题时,快速支撑。

(11)需求透明化:月初,需求版本部署会议,与业务单位沟通本月需要实现的需求;月中,由事业部整体出面(或各需求项目经理)与需求业务单位就需求进度进行沟通;次月上线后,与需求单位进行需求后评估,对需求后续维护及问题解决进行落实,对需求后评估结果进行沟通。

(12)加强需求过程管控:在建立此机制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需求过程管控,授权不等于放任,必要时实时监控。

 

以上就是关于IT项目管理中开发项目时都有哪些角色全部的内容,包括:IT项目管理中开发项目时都有哪些角色、IT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实施难点与对策、IT项目的开发和运维当中,有许多文档,如何分类和管理,用什么软件价格如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8886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