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GIS空间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第1张

如果你问的是GIS的空间数据库的话:GIS空间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198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1990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0s)

第一个阶段GIS主要的使用者是一些专业人员,例如地图制图人员等,比如ESRI Arc/Info,GIS厂商所定位的客户群体是那些只关注于空间数据分析的用户。

这块特定的市场相对较小,其中包括科学界和 *** 部门的专家。

与其他信息技术的用户相比,GIS用户更多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使用特别为他们设计的专用数据库;

第二个阶段GIS则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化,比如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等,出现了数据模型、数据 *** 作等。

第三个阶段随着Inter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另一批使用空间数据的用户群,他们更喜欢在一个非常高级的、用户界面非常友好的层次上使用空间数据。

比如百度地图,google earth 支持空间查询,能够迅速定位,选择路径等。

如果你只是单纯问数据库的话:

总体说来,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包括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是因为它们的数据模型虽然分别为层次和网状模型,但实质上层次模型只是网状模型的特例而已。

这二者都是格式化数据模型,都是在60年代后期研究和开发的,不论是体系结构、数据库语言,还是数据的存储管理,都具有共同特征,所以它们应该划分为一代。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支持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不仅具有简单、清晰的优点,而且有关系代数作为语言模型,有关系数据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因此关系数据库具有形式基础好、数据独立性强、数据库语言非过程化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数据库技术发展到了第二代的显著标志。

虽然关系数据模型描述了现实世界数据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相互联系,但是仍然不足以抓住和表达数据对象所具有的丰富而重要的语义,因而它属于语法模型。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特征是数据模型更加丰富,数据管理功能更为强大,能够支持传统数据库难以支持的新的应用需求。

不过你提到了GIS那应该是问空间数据库吧?就是在普通关系数据库上加入了对空间数据的处理 *** 作,应该是关系数据库的进一步发展,GIS就是空间数据库的一个应用~

呵呵,我的专业就是GIS,今天刚结束空间数据库原理专业课考试,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目标任务

1.主要工作任务

《1∶25万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空间数据库》是在综合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补充野外实际工作,建立了58个标准图幅的1∶25万空间数据库。

2.技术要求

采用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MAPGIS软件平台,完全依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各项技术标准,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修订的《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2.0版及其他相关标准。对选定的58幅1∶25万标准图幅综合水文地质图、地质图、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图、地貌图、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图、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平原区地下水质量分区图、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重点流域等水位线图等图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参考标准或引用标准:

GB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14157水文地质术语

GB/T 14538-93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1∶200000~1∶500000)

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DZ/T 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国家行业标准)

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

3.提交成果

1)数据库成果(光盘汇交):见表6-1。

2)文档:属性表、图幅基本概况表、工作日志、自检表、互检表、质检组检查表、图面检查表。

表6-1 成果汇交光盘物理存储结构

3)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包括58个标准图幅的水文地质专业图件共7张彩色喷墨全要素图各1张、重点流域等水位线图3张和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1张。

4)《1∶25万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空间数据库》建库报告一份。

二、工作方法及流程

(一)项目组织与实施

项目由新疆地质调查院组织,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绘图、计算机等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要求实施。

(二)工作方法

概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购买已出版的塔里木盆地58幅图的地理信息数字化成果数据,采用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MAPGIS6.1软件平台,将此数据在经纬秒格式下进行拼接,按《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标准对地理属性进行了修改。各类专业图件经过专业人员的编图,经审查合格后,采用彩色或灰度扫描,进行图形数字化,做到图元丢失率为0,误差小于0.02mm,其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数据在矢量化过程中以作者原图为主的原则,属性内容以报告和图面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采集,成果资料中没有的不予反映。

(三)工作流程

本次数据库建设完全按照《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的具体要求,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在MAPGIS支持环境下完成图形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利用Access系统下创建的满足《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数据结构要求的数据表,完成外挂属性数据的录入,并实现图层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1.数据信息组成

根据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总体设计书的要求,确定此次工作数据信息的内容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社会经济信息、水文地质信息(含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观测、地下水资源等)、环境地质信息、元数据信息,具体的数据信息与内容见表6-2。

表6-2 主要数据类型与数据特征

2.图层划分

新疆塔里木盆地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从基础资料图件到成果表达图件,多数内容涉及大量的矢量图形。因此,标准化处理必须确定各种图件的图层划分、图元、属性等方面的内容,以使图形库最大限度地达到共享。图形分层主要考虑到便于图形的 *** 作、管理和计算,同时考虑数据本身的专业数据特点。图层划分详见表6-3 。

表6-3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空间数据库图层划分

续表

注:#代表含水层编号,含水层未分时,#用“0”替代。

图6-1 工作流程示意图

3.数据准备阶段

作者原图及简单图件用二值或灰度,以300dpi精度扫描,复杂图件用彩色以300DPI精度扫描。所有图件的图式图例参数说明文件放入README文件夹中。

4.数据矢量化阶段

放大70倍进行图件的数字化处理。点线数字化时,要保证其准确性和自然光滑,有坐标的点采用单点展绘的方法直接投影到1∶25万图中,保证了精度。线数字化时,为确保拓扑时弧段不变形,未采用MAPGIS系统提供的线圆滑功能。

5.检查矢量化图件

喷绘数字化图件,对照原图进行自检、互检、抽检,并由水文地质专家进行100%的检查,确保矢量化后的图形数据与原图件一致性和完整性。

6.误差校正

塔里木盆地面积大,横跨4个带。各带图件经检查无误后,生成基于原图高斯北京投影带方式的理论图框,进行误差校正。每标准图幅采集13个控制点,除4个角点外,其余点均匀分布在图幅内。

7.无投影格式下重新拓扑

将检查无误的数据投影到经纬度格式。在经纬度下再进行各带各类图件的拼接,为确保套合精度,重新进行拓扑,录入面属性,再将参与做面的线从整体拓扑图层中弧转线中分离出来,做线属性。

8.喷绘图件

对参与整体拓扑的图层进行拓扑处理、错误检查、修改,然后编辑区颜色。将各图层形成工程文件后,彩喷出图。再由绘图专业人员和水文地质专家对照原图检查,检查出错误进行修改,再出图,再次检查,直至完全无误,最后彩喷成果图件。

9.填写属性卡片

属性卡片的内容以原图和原报告为主要依据。

10.录入属性

在MAPGIS属性库管理模块中将各图层ID号和图元编号做唯一。

11.转换文件格式

将经纬度格式下的属性文件,生成E00文件,转入ARCINFO中,形成最终的ARCINFO格式数据。

工作流程见图6-1。

主要取决于原始数据的特点和用户的具体需求。通常有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提取等内容。

空间数据是用于描述所定义空间中对象的位置、形状和方向的数据,空间数据有十分复杂的结构,一个空间数据实体可能由一个点或几个多边形组成,是任意分布在空间中的,通常不可能在一个单独的有固定元组大小的表格中存取这些实体。

对空间数据执行的两个常见 *** 作是计算几何之间的距离和确定多个对象之间的联合或相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空间数据通常是活动的。插入,删除与更新是交替进行的。

2、空问数据库通常很大,例如典型的地图会占用巨大的存储空间,因此,一、二、三级内存对于高效率的过程是必须的。

3、没有一个标准的代数定义来描述空间数据。运算符号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定的应用领域。尽管一些符号比其他的应用普遍一些。

4、许多空间符一号并不是封闭的。例如两个多边形的交运算可能会返回一些点、交叉的边或没有交集的多边形。

5、尽管计算代价因空间数据库运算符的不同而不同,通常都比传统的运算符的耗费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间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10035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