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据库查询优化的几种思路

浅谈数据库查询优化的几种思路,第1张

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group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可以帮助选择更好的索引和优化查询语句, 写出更好的优化语句。 通常我们可以对比较复杂的尤其是涉及到多表的 SELECT 语句, 把关键字 EXPLAIN 加到前面, 查看执行计划。例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news

用具体的字段列表代替“*” , 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字段。

mysql innodb上的理解。

1,不需要的字段会增加数据传输的时间,即使mysql服务器和客户端是在同一台机器上,使用的协议还是tcp,通信也是需要额外的时间。

2,要取的字段、索引的类型,和这两个也是有关系的。举个例子,对于user表,有name和phone的联合索引,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phone= 12345678912 和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phone= 12345678912 ,前者要比后者的速度快,因为name可以在索引上直接拿到,不再需要读取这条记录了。

3,大字段,例如很长的varchar,blob,text。准确来说,长度超过728字节的时候,会把超出的数据放到另外一个地方,因此读取这条记录会增加一次io *** 作。

比如from_unixtime(create_time) = ’2014-05-29’就不能使用到索引,原因很简单,b+树中存的都是数据表中的字段值,但进行检索时,需要把所有元素都应用函数才能比较,显然成本太大。所以语句应该写成create_time = unix_timestamp(’2014-05-29’)

使用 procedure analyse()函数对表进行分析, 该函数可以对表中列的数据类型提出优化建议。 能小就用小。 表数据类型第一个原则是: 使用能正确的表示和存储数据的最短类型。 这样可以减少对磁盘空间、 内存、 cpu 缓存的使用。

使用方法: select * from 表名 procedure analyse()

通过拆分表可以提高表的访问效率。 有 2 种拆分方法

1.垂直拆分

把主键和一些列放在一个表中, 然后把主键和另外的列放在另一个表中。 如果一个表中某些列常用, 而另外一些不常用, 则可以采用垂直拆分。

2.水平拆分

根据一列或者多列数据的值把数据行放到二个独立的表中。

创建中间表, 表结构和源表结构完全相同, 转移要统计的数据到中间表, 然后在中间表上进行统计, 得出想要的结果。

选择多核和主频高的 CPU。

使用更大的内存。 将尽量多的内存分配给 MYSQL 做缓存。

4.3.1 使用磁盘阵列

RAID 0 没有数据冗余, 没有数据校验的磁盘陈列。 实现 RAID 0至少需要两块以上的硬盘, 它将两块以上的硬盘合并成一块, 数据连续地分割在每块盘上。

RAID1 是将一个两块硬盘所构成 RAID 磁盘阵列, 其容量仅等于一块硬盘的容量, 因为另一块只是当作数据“镜像”。使用 RAID-0+1 磁盘阵列。 RAID 0+1 是 RAID 0 和 RAID 1 的组合形式。 它在提供与 RAID 1 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 也提供了与 RAID 0 近似的存储性能。

4.3.2 调整磁盘调度算法

选择合适的磁盘调度算法, 可以减少磁盘的寻道时间

对 MySQL 自身的优化主要是对其配置文件 my.cnf 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如指定 MySQL 查询缓冲区的大小, 指定 MySQL 允许的最大连接进程数等。

它的作用是存储 select 查询的文本及其相应结果。 如果随后收到一个相同的查询, 服务器会从查询缓存中直接得到查询结果。 查询缓存适用的对象是更新不频繁的表, 当表中数据更改后, 查询缓存中的相关条目就会被清空。

肯定是从报错提示入手,具体可以看看报错日志;openGauss也提供了一些视图来存其运行状态;还有就是收集core文件进行分析。具体参考官方的建议思路:

1、日志。数据库日志记录了数据库服务端启动、运行或停止时出现的问题,当数据库在启动、运行或停止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运行日志快速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2、视图。数据库提供了许多视图,用于展示数据库的内部状态,在定位故障时,经常使用的视图如下:

pg_stat_activity,用于查询当前实例上各个session的状态。

pg_thread_wait_status,用于查询该实例上各个线程的等待事件。

pg_locks,用于查询当前实例上的锁状态。

3、CORE文件。数据库相关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意外情况导致数据库崩溃 (Coredump),而崩溃时产生的core文件对于迅速定位程序崩溃的原因及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进程运行时出现Coredump现象,建议立即收集core文件便于分析、定位故障。

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进程频繁异常时对性能的影响更大。

core文件会占用磁盘空间。因此,当检查到core文件产生后,应及时解决以避免对 *** 作系统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 作系统自带core dump机制。开启后,系统中所有出现Coredump问题时都会生成core文件,对 *** 作系统带来性能和磁盘占用的影响

设置core文件生成路径。修改/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内容。

[root@openeuler123 mnt]# cat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data/jenkins/workspace/openGaussInstall/dbinstall/cluster/corefile/core-%e-%p-%t

问题一:怎样建立一个简单数据库? 把excel导入数据库,不出现表格嵌套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方法导入;

思路:

(1)、把excel数据读入到dataset中;

(2)、建立相应结构的数据表格

(3)、把dat畅set中的数据更新到数据表中

问题二:如何在excel中创建“数据库” excel是一个自由表,一个EXCEL的工作薄就是一个数据库,它里面的每一张表就是数据库的表,你可象 *** 作表一样对其进行查询等 *** 作,它里面的列就是数据库的字段,行就是记录,因此你可以按数据库的架构来组建数据,只是你如果你组建的数据不符合数据库的规则,在查询时不能得到时相应的结果。因此在EXCEL中不存在创建数据库。但对存在的数据可以引用。当满足条件A、B、C、D……时引用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在EXCEL中直接引用是不行的,一种是用VBA利用ADO访问EXCEL,在查询时把A、B、C、D几个条件按SQL语法写进查询语句中,引用返回的记录集,一种是利用函数把满足A、B、C、D的记录筛选出来,然后再引用。

问题三:如何新建数据库关系图 红框:在CREATE 弗ABLE 的时候使用外键约束。

不论你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关系的两端都是连接一张表,这方面你可以了解一下E-R图!

问题四:sqlserver 下怎么建立数据库 怎么建表 方法/步骤

1

首先我们打开SQL SERVER自带的数据库管理工具,从开始菜单中可以找到,如图点击进去;

2

开始连接SQL SERVER服务器,就是我们装好的SQL SERVER 服务器;

3

右击数据库,选择第一个,新建一个数据库;

4

填写数据库的名称,下面是设置自动增长的,一般不用管,默认

5

点击确定后就可以生成一个数据库,此时里面是没有表的;

6

右击表新建一个表,填写你要的字段名称

7

填完字段名称后点击字段名称那个内部窗口的小叉叉,然后就提示你输入表名了,填写下表名,一个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就是这样的;

或者

create database stuDB

on primary -- 默认就属于primary文件组,可省略

(

/*--数据文件的具体描述--*/

name='stuDB_data', -- 主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

filename='D:\stuDB_data.mdf', -- 主数据文件的物理名称

size=5mb, --主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

maxsize=100mb, -- 主数据文件增长的最大值

filegrowth=15%--主数据文件的增长率

)

log on

(

/*--日志文件的具体描述,各参数含义同上--*/

name='stuDB_log',

filename='D:\stuDB_log.ldf',

size=2mb,

filegrowth=1mb

)

问题五:怎样建立一个大型数据库? 建立一个数据库当你想建立一个表时,你必须按照以下的步骤先建立一个数据库:在SQL Enterprise Manager中,选择你的数据库的名字。从Manage菜单中选择Databases选项。管理数据库的窗口就出现了。在工具条上点击新建数据库的按钮,就会出现新建数据库的对话框(如图3.5所示)。注意现在版本的SQL Server(version 6.5)最多能有32,767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的最小容量是1MB,最大容量是ITB。在SQL Enterprise Manager对话框中的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填写你的数据库所要使用的名字(不能有空格)。 然后,填写你要建立的数据库所在的数据库设备(例如,他就是你在前面一步建立的数据库设备)。 这个新建数据库的对话框会以图形的方式显示所有数据库设备的已经使用和没有使用的空间。 当你建立一个数据库时,你可以选择去建立事务日志。为了建立事务日志,你需要指定一个log device(日志数据库设备)。在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打开标有LogDevice的下拉式框,然后选择一个数据库设备和用于日志的空间大小。注意每个数据库都有它自己的事务处理日志,它记录了对数据库每一个请求(modify,insert,delete)。日志文件是对数据库的内部处理过程的一种监视。它允许你对数据库执行updates, inserts, deletes等 *** 作。所以在需要的时候,你也可以取消这些 *** 作的结果。在系统没有正确地关闭,而只是停机或重新启动时,这些事务处理的日志是很有用的-在重新启动时,SQL Server会根据事务处理日志来恢复数据。注意当你把事务处理日志向一个dump 数据库倾倒时,你的事务处理日志会被截短。你也可以强制地使你的事务日志缩短。如果你想知道有关事务日志的更多的信息,请查询SQL 在线帮助文件,用关键字transaction log查找。6当你完成在新建数据库的对话框中的这些问题的回答,点击Create Now 按钮。你的数据库就会在Databases文件夹下显示出来。

问题六:创建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交互式创建,就是你右击数据库然后选择新建数据库按钮就可以.....还有一种就是sql语句创建比如创建一个数据库名为a 的数据库,那么sql语句就是,create database a然后执行下就可以...

问题七:如何建立一个数据库存储过程 由于不知道你的表结构,所以以下过程供参考(提醒:创建存储过程前,先选好要执行创建语句的数据库)

--------------------------------------------------

CREATE PROCEDURE getavg--存储过程名字为getavg

@kc varchar(255),--假设课程号字段为字符类型

@avg decimal(5,1) OUTPUT --输出平均成绩

AS

--课程号[email protected] 的平均成绩

SELECT @avg = avg(成绩字段)

from 表名

where 课程号字段 = @kc

return @avg

GO

------

以上为创建存储过程,以下为调用

declare @a decimal(5,1)

EXECUTE getavg '课程号', @avg = @a output

print @a

问题八:在电子表格中如何建立数据库?? 一、 建立数据库

方法一:使用向导,调出方法⑴可采用“文件”菜单“新建”

⑵或采用“工具”菜单“向导”

方法:使用数据库设计器

1、 使用向导建立数据库

特点:可以方便快捷地创建数据库,但只适用于一般常用的数据库。

2、 使用数据库设计器建立数据库

特点: 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性

*** 作步骤:⑴“文件”菜单“新建”,显示新建对话框

⑵选择“数据库”和单击“新建文件”钮

⑶在创建对话框中输入新数据库的名称和单击“保存”钮

效果:数据库文件已经建立完成。

显示出“数据库设计器”窗口和“数据库设计工具”

打开“数据库设计器”工具方法:“显示”菜单“工具栏”

选择“数据库设计器”

三、建立表

1、 数据库与数据表

可以先建立自由表,然后再添加到数据库中

建立新的数据库表,系统会将其自动加入到数据库中。

2、 建立自由表

注意:自由表独立于任何数据库,如需要课添加到数据库中,但不能同时

将一个表添加到多个数据库。

预备知识:建立表必须首先建立表的结构

即要描述各个字段的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如果是数

值型还有小数位数,以及索引、是否再字段中允许空值(选择NULL)

3、 建立数据库表

有三种方法:

法一、“文件”菜单“新建”,显示新建对话框

选择“表”和单击“新建文件”钮

在创建对话框中输入新数表名称和单击“保存”钮

法二、再建立完数据库后,不关闭“数据库设计器”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后

选择快捷菜单种的“新表”,单击“新表”钮,再创建对话框输入表 名

后“保存”

法三、使用数据库设计器工具栏

(“显示”菜单“工具栏”)

选择“数据库设计器”工具栏种的第一个钮“新建表”

二、使用命令建立数据库、数据库表

1、 建立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2、 建立数据库表

CREATE TABLE │DBF 表名 [FREE]

(字段名1 字段类型 [(字段宽度 [,小数位数] )]

[(字段名2……]

二、使用向导建立查询

1、查询形式分类:查询向导:标准查询

交叉表向导:以电子表格形式输出查询结果

图形向导:以电子图形形式输出查询结果

2、使用查询向导建立查询步骤:

[0]使用查询向导前必须先打开用到的库表或自由表

⑴字段选取

⑵记录筛选

⑶选择排序方式

⑷查询完成(选择保存并运行)(浏览查询)

⑸打开查询设计器,修改查询

问题九:如何建立一个数据库呢? 你上面将创建表和创建数据库等相关的东西混淆了。建议你多看下书理清下思路。一步一步来,学东西别急。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ebase db

---这句代码创建数据库,数据库路径和大小由系统默认。

on

( 分配内存大小、数据库路径等。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tb_(

username varchar(20) not null primary key

)-----创建字段

――――――――――――――

应该你有书,比着书多敲敲代码,有不懂的再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10043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