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张

最常使用的数据库有以下几种:\x0d\\x0d\1sqlserver:微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小中大型应用都挺适合,很多网络游戏就是用的sqlserver作为数据库的。微软的东西向来比较傻瓜,一般稍微学习一下看看资料就能上手了。我觉得学校使用sqlserver是不错的选择。\x0d\\x0d\2mysql:免费数据库管理系统,小巧实用,很多人在开始学习数据库编程时选择的就是mysql。由于免费,更新比较慢,而且不太适合大型应用。\x0d\\x0d\3db2:见下面oracle的介绍\x0d\\x0d\4oracle:和db2一样,主要面向企业级应用,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优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了。\x0d\\x0d\5access: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个人网站或其它小型应用可以选用access。\x0d\\x0d\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 *** 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1、网络 *** 作系统

网络 *** 作系统是一种能代替 *** 作系统的软件程序,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 *** 作系统。借由网络达到互相传递数据与各种消息,分为服务器及客户端。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 *** 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应用软件是指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它用于提供或获取网络上的共享资源。如浏览软件、传输软件、远程登录软件等。

扩展资料:

局域网(LAN)的名字本身就隐含了这种网络地理范围的局域性。由于较小的地理范围的局限性,LAN通常要比广域网(WAN)具有高得多的传输速率。

例如,LAN的传输速率为10Mb/s,FDDI的传输速率为100Mb/s,而WAN的主干线速率国内仅为64kbps或2048Mbps,最终用户的上限速率通常为144kbps。

局域网的类型很多:

1、若按网络使用的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2、若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混合型等;

3、若按传输介质所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分类,又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网和无线局域网等。其中,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局域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网络 *** 作系统

1最简单的、最便宜的是单臂路由划分VLAN的方式完成配置。

2需要的设备router一台、switch一台、网线、防火墙等

3行政部;19216811-192168163 255255255192

设计部:192168164-1921681127 255255255192

辅助部门:1921681128-1921681191 255255255192

web服务器:1921681193 255255255252

数据库服务器:1921681195 255255255252

DNS服务器:1921681197 255255255252

外部访问服务器:1921681199 255255255252

但是因为其在设计时,就支持快速以太网、光纤等技术,所以到现在为止在存储领域仍然有其一席之地。在NAS存储架构中,其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特定的服务器或者客户端,而是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对存储设备进行访问。笔者这里例举NAS网络附加存储的四个典型应用,帮助大家更加深层次的了解NAS的使用价值。典型应用一:跨平台部署NAS有些专家将NAS网络附加存储当作一种“跨平台文件共享服务器”。从中也可以看出,NAS网络附加存储的一个特点就是跨平台性。网络附加存储作为一种专用的网络文件服务器,跟其他的服务器一样需要有 *** 作系统的支持。目前市场上的网络附加存储 *** 作系统不仅仅可以支持微软等主流的 *** 作系统,而且还支持一些开源的产品。如Linux等开源的 *** 作ixt 等等。而且采用开源的 *** 作系统,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上(像Linux *** 作系统)可能比微软的Storage Server *** 作系统还要高一点。由于NAS *** 作系统支持多个 *** 作系统,为此其跨平台的性能就相当的不错。其不仅可以支持Windows客户端,而且还可以支持Linux等客户端系统。如现在不少的外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企业,采用的大部分都是基于Linux核心的客户端系统,此时如果采用NAS网络附加存储方案,那么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兼容性。如在中文的支持上都会有很好的体现。典型应用二:远程备份实现容灾技术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在不同地区设置分公司与办事机构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这也给数据安全提供了一种挑战。为了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集团信息化部门可能要求各地办事处的数据需要在集团公司进行集中的备份。当办事机构因为某些意外事故而导致数据损坏时可以通过集团的备份文件来进行备份。可见,此时企业已经不能够仅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异地备份,而是需要实现远程的容灾备份。在NAS存储方案出现之前,企业为了要实现远程的容灾备份,主要是在文件服务器的控制器内迁入远程复制功能,然后将两台或者多台部署在异地的存储设备使用光纤网络等高速线路连接起来,由控制器自动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复制到远程备份设备,以实现远程容灾备份。很明显,这种方案的部署成本比较高,如需要采用光纤网络、如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等等。有不少的企业,会望而止步。而随着NAS网络附加存储的出现,这种情况就有所改观了。在采用网络附加存储来实现远程容灾方案的话,则知需要将两台NAS设备接入到网络(不需要其他的额外设备),就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备份。采用这个方案作为远程容灾备份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网络的两端,即办事处的备份服务器与集团的备份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设备。如办事处的服务器采用的是硬盘备份,而在集团服务器中则可以采用磁盘备份等等。由于支持不同设备之间的备份,可以降低企业的硬件投资成本,提高灵活性。二是在这个方案中,有光纤网络最好。如果没有的话,通过采用***等技术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与恢复。企业如果条件有限的话,没有必要为此专门铺设光纤网络。为此,NAS在远程容灾备份上有不错的表现。据笔者所知,现在很多企业的远程备份上,采用的都是NAS网络附加存储。典型应用三:支持多个应用系统,实现海量存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越来越多,如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等都成为了企业的必须武器。随着这些系统的在增加,对企业的存储系统也提出了额外的要求。如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需要对这些服务器进行异地备份。如此即使服务器本身硬盘等发生故障,也可以利用备份文件来进行备份。此时管理员就需要考虑,是为这些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分别设置异地的备份设备,还是将它们都备份到同一个设备上进行集中管理呢?笔者认为很多管理者都会采用后者。如果采用前者,即为每一个应用服务器设置独立的异地备份设备,不仅会增加设备的投资成本,而且在管理上也会增加不少的工作量。所以管理者都希望能够将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备份到同一个设备中。但是由于这些系统的数据量非常的大,如果要让同一个设备接纳这么多的备份文件,那么就必须要支持海量存储与灵活性。网络附加存储刚好可以满足这两个需求。网络附加存储可以有效集成现有的网络环境和软件、硬件资源,而不需要额外的投资。如企业现在需要部署一个文件服务器,采用的是Linux *** 作系统作为服务器。而因为NAS本身就支持跨平台的性能,所以不更换NAS *** 作系统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备份到NAS设备上。这对于后续增加的信息化应用的远程备份非常的重要。其次在采用NAS方案的时候,在客户端与NAS存储设备之间有一个“控制器”,将实际的存储产品同用户隔离开来。也就是说,如果出于海量存储的需要增加硬盘或者磁带等物理存储设备,对于前台的客户端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经过任何的调整。如此的话,即使用户需要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也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典型应用四:当作WEB的后台存储系统现在的网站做的越来越复杂。如新浪等门户网站,不仅有着大量的文字与信息,而且多媒体等资料也非常的丰富。如视频点播等等也成为了网站吸引人气的法宝。可见,此时复杂的多媒体门户网站单纯的依靠服务器本身的存储已经远远不够了。一方面服务器本身的存储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存储的需求。另一方面毕竟服务器本身不是专业的存储设备,在数据备份、数据检索方面与专业的存储设备还有一定的差距。最后有不少的网站,都通过服务器负载均衡来提高用户数据检索的效率。这些都要求将WEB服务器与数据的存储设备隔离开来。在这种情况下,NAS网络附加存储就成为了门户网站后台最好的存储平台之一。如Web应用程序需要存储海量的数据,而网络附加存储方案的大容量存储空间可以满足Web应用程序的存储与检索需求。如Web应用程序的客户端非常的多,访问者来自全球各地;而不同的用户采用的 *** 作系统也是不同的,如有Linxu *** 作系统、Windows *** 作系统、苹果 *** 作系统等等。而网络附加存储其支持多用户、多平台的数据共享,能够集中管理数据并拥有完善的数据保护措施。所以即使客户数量最多、其采用的客户端系统五花八门,网络附加存储仍然可以应对自如。虽然网络附加存储在跨平台性、在投资成本上等等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其在性能上却没有显著的特点。为此对于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还需要采用其他的技术来改善NAS网络附加存储的工作效率。如在NAS的存储设备上,通过采用硬件RAID磁盘阵列等技术来提高后台存储设备的工作效率等等。如在前台应用服务器上也可以采用服务器负载均衡等手段来对客户的访问量进行分流等等。大部分情况下,网络附加存储并不是孤身作战的,而是跟其他的一些技术结合使用,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企业里常用的数据库软件有Mysql、PostgreSQL、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MongoDB。

1、Mysql。

MySQL原本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开发者为瑞典的MySQL AB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被升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收购。2009年,甲骨文公司(Oracle)收购升阳微系统公司,MySQL成为Oracle旗下产品。

MySQL由于性能高、成本低、可靠性好,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随着MySQL的不断成熟,它也逐渐用于更多大规模网站和应用。

2、PostgreSQL。

PostgreSQL 可以说是目前功能最强大、特性最丰富和结构最复杂的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有些特性甚至连商业数据库都不具备。这个起源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库,现已成为一项国际开发项目,并且拥有广泛的用户群,尤其是在海外,目前国内使用者也越来越多。

PostgreSQL 基本上算是见证了整个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历程,由 UCB 计算机教授 Michael Stonebraker 于 1986 年创建。在此之前,Stonebraker 教授主导了关系数据库 Ingres 研究项目,88 年,提出了 Postgres 的第一个原型设计。

MySQL 号称是使用最广泛的开源数据库,而 PG 则被称为功能最强大的开源数据库。

3、Microsoft SQL Server。

SQL Server 是 Microsoft 开发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现在是世界上最为常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 现在是包括内置的商务智能工具,以及一系列的分析和报告工具,可以创建数据库、备份、复制、安全性更好以及更多。

SQL Server 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产品,可以从一个单一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的任何东西或以高倍云服务器网络,或在两者之间任何东西。虽然说是“任何东西”,但是仍然要满足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的要求。

4、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甲骨文)公司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或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它实现了分布式处理功能。

5、MongoDB

mongoDB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开源产品,是最接近于关系型数据库的NoSQL数据库。它在轻量级JSON交换基础之上进行了扩展,即称为BSON的方式来描述其无结构化的数据类型。尽管如此它同样可以存储较为复杂的数据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ysql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ostgreSQL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icrosoft SQL Server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racle数据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ongoDB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和、5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软件有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sjk/9431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